全脂乳粉-
临床艾灸治疗妇科疾病经验
妊娠呕吐
妊娠呕吐是指怀孕后
2
~
3
个月出现的恶心、
呕吐而言。
本病属“恶阻”
范畴。 多由受孕后胎气上逆,胃气不降,升降失调所致。灸法治本病,以调气和
胃、降逆止呕为主。妊娠呕吐是 妊娠早期的常见症状,灸法治疗效果良好,且无
副作用。据大量临床病例观察,施灸后对胎儿无任何不良 影响。
选穴:中脘,足三里,内关。
操作:艾卷灸:每穴灸
10
~
1 5
分钟,每日
1
次,灸
10
~
20
次。
产后少乳
产后少乳是指产后及哺乳期乳汁分泌甚少,不能 满足婴儿需要,甚至
无乳汁分泌。
中医又称“产后缺乳”、
“乳少”。
临床表 现为产后
2
~
10
日内乳
汁分泌极少,甚至无乳汁分泌,或在哺乳期 内乳汁逐渐减少,亦有突然无乳者。
多由于产妇体质虚弱,或产时失血过多,或因产后生病,以及情绪刺 激而导致。
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气血虚弱,肝郁气滞等类型。
选穴:中脘,关元,膻中,足三里,期门。操作:
(1)
温和灸 :每穴可灸
10
~
20
分钟,
每日
1
次,
5
次为
1
个疗程。
(2)
隔姜灸:
艾炷如枣核大,
每穴
3
—
5
壮,每日
1
次,
5
次为
1
个疗程。
说明:
(1)< br>对于剖腹产妇女,
刀口尚未愈合者,
以膻中穴为中心施推罐法。
(2)
注意哺乳方法是否妥当,不当时应及时纠正。
不孕症
不孕症是指婚后夫妇 同居三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受孕者,称“原发性不
孕”。
如曾生育或流产后,
三年以上 ,
未避孕而不再受孕者,
称“继发性不孕”。
因先天生理缺陷引起的不孕,
不 属本病范围。
现代医学认为,
女性因素引起的不
孕症主要由卵巢内分泌及卵子生成障碍 、
生殖器官畸形等造成阻碍精子、
卵子结
合或妨碍孕卵着床等而致。
本病以不 孕为主要临床特征,
其伴随有腰膝酸软,
月
经量少、色淡,或抑郁易怒,经前乳房胀痛 ,或形体肥胖,带下量多等。
选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
(1)
温和灸:每穴可灸
15
—
20
分钟,每日
1
次,
7
次为
1
个疗程
程。
(2)
隔姜灸: 艾炷如枣核大,每穴灸
5
~
7
壮,每日
1
次,
7< br>次为
1
个疗
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
一般出现 在产后
3
—
5
天内属于正常情况。
若超过此期仍然疼
痛剧烈 ,而且伴有恶露增多,称“产后腹痛”,属病理情况。临床症状以产妇分
娩后小腹疼痛为主症,
可伴小腹隐痛或疼痛拒按,
面色苍白等。
本病主要是由于
血虚或血瘀,导致气血运行不 畅、迟滞而致疼痛。现代医学认为,产后腹痛多由
于子宫收缩或神经痛所致。
选穴:三阴交,足三里,合谷。
操作:
(1)
温和灸:每穴可灸
10
—
20
分钟,每日
1
次,
5
次为
1
个疗程。
(2)
隔姜灸:艾炷如黄豆大,每穴
5
—
7
壮,隔日
1< br>次,
5
次为
1
个疗程。
说明:产后加强生活调理,注意休息,防止感受寒邪与风邪。
痛经
妇女在行经期间或经期前后发生周期性下腹部疼痛、
腰骶部酸痛等症状,
以致影响工作 和日常生活者称痛经。
西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两种。
原发性痛
经指有痛经症状而生 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
多见于未婚女青年;
继发性痛经指痛
经是由盆腔内的疾病引起, 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子宫颈管狭窄等,多见于
生育年龄妇女。
本病临床表现以经期或经期 前后下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剧烈疼
痛为主,常伴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烦乏力等全身症状。痛经剧烈 者可出现面
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厥逆,甚至抽搐,以致晕厥虚脱。
选穴:中脘,关元,三阴交,命门。操作:温和灸:每穴可灸
10
~
20
分钟,每日
1
—
2
次,
5
次为< br>1
个疗程。于月经前
5
天开始施灸,灸至月经来潮,
连灸
3< br>个疗程。也可施隔姜灸。
说明:
(1)
关元穴也可用温罐法,先用艾条温灸,再行留罐。
(2)
患者注
意调畅 情志,适当休息。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 ,泛指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和经质发
生异常的病证。
包括以月经周期改变为主的经行先期、
经行后期、
经行先后不定
期、经期延长和以经量改变为主的经量过多、经量过少等。妇 女正常月经大体
28
~
30
日来潮
1
次,行经
3< br>~
7
日,经量
50
一
100
毫升,色暗红而不凝结、 不
稀不稠、无臭味。如月经提前
7
日以上,周期短于
21
日,甚至< br>1
个月两潮者,
称为经行先期;月经周期延后
7
日以上者,甚至
40
~
50
日行经
1
次,连续两个
月以上者,称为经行后 期;经行有时提早,有时错后,均超过
7
日以上者,称经
行先后无定期;
经行 超过
7
日或出血量超过正常
1
倍以上者,
为月经过多;
行经
期少于
3
日,经量少于正常量一半以下者,为月经过少。中医认为,月经不调是
由于机体正气不足,邪气内侵引起。比如,外感邪气、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
逸失常、多产房劳、外 伤等。
选穴:
关元,中脘,
血 海,
三阴交。操作:
温和灸:
每穴灸
10
~
20
分 钟,
每日
1
次,
5
次为
1
个疗程。
说明:注意经期卫生,忌食生冷或刺激食品,调畅情志,注意休息。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由慢性炎症形成的盆腔内疤痕、粘连、充血。主要症状为
下腹坠胀、疼 痛、腰骶部酸痛,可伴有低热、精神不振、白带增多、月经过多、
经期错乱。
此病多由外阴向内 引起感染而导致,
故主要发病为已婚女子。
此病根
据症状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 为下焦湿热型,主要表现为口干渴,白带发
黄,经血量多,轻微发热,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数;另一类 为胞宫虚寒型,主
要表现为口淡不渴,怕吃凉食,腹痛受凉加重,白带清稀。
选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命门,涌泉。月经多者加血海穴;低热
者可加风池穴、大椎穴。
操作:温和灸 :每穴灸
10
~
20
分钟,每日
1
次,
5
次为
1
个疗程。
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 经期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以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为主的综合征。多见于
50
岁左右的妇女 。临床表现为烦躁易怒,面颊潮红,自
汗,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或精神压抑等症状。中医认为,绝经期 肾气渐衰,冲
任脉虚,
阴阳不相调和,
而致本病。
根据症状的不同而将其从发 病机制上分为肝
肾阴虚、肾阳虚弱和肾气不足三个类型。
选穴:
关元,
命门,
三阴交,
中脘,
涌泉。操作:
温和灸:
每穴可灸
10
~
20
分钟,每日
1
次,
10
次为
1
个疗程。
说明:
(1)
腹部操作时还应用另一手将腹部皮肤绷紧。
(2)
患者应清淡饮
食,多进食蔬菜水果,多作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闭经
发育正常的女子一般
12
~
14
岁月经来潮,凡年逾18
周岁,月经尚未来
潮或以往已有过月经,
现又非生理性中断
3
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
西医称前者为
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其原因可分为子宫性、 卵巢性和垂体性。这是
根据子宫发育有无畸形,是否曾有产后出血、产褥热、刮宫史,以及是否由性激< br>素水平过低而引起的来划分。
中医学把闭经的原因分为血虚、
血瘀、
肾虚三大类 。
选穴: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血海。 操作:温和灸:每穴可灸
10
—
20
分钟,每日
1
次,5
次为
1
个疗程。
说明:
(1)
也可用指罐法或温罐法进行治疗。
(2)
患者注意调畅情志, 适
当休息。
功能性子宫出血
妇女不在月经期间,阴 道中有少量血液排出,出血持续而淋漓不断称为
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认为,
本病是由 于冲任二脉损伤,
不能制约经血以致血溢
经外,可分为血热、血瘀、脾虚等类型。现代医学认为 盆腔炎、宫颈糜烂、子宫
肌瘤、子宫内膜炎均可引起本病。
选穴:血海,中脘,关元,三阴交。
操作:
(1)
温和灸;每穴可灸
15
~
20
分钟, 每日
1
次,
7
次为
1
个疗程。
(2)
雀啄 灸:每穴可灸
10
一
20
分钟,每日
1
次,
7次为
1
个疗程。
说明: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多食蔬菜,避免情绪异常。
带下
带下指妇女阴道分泌物增多,连绵不断。本病常见于阴道炎、宫颈炎、
盆腔炎和子宫颈癌等疾患。白带增 多的病因,多由任脉不固,带脉失约,以致水
湿浊液下注而成,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聚湿 下行,发为带下。其
中黄带多为脾经湿热;白带多属虚寒;亦有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久化热,致血与热相搏,而成赤带或赤白带下。
选穴 :关元,三阴交,足三里。操作:温和灸:每穴可灸
10
~
20
分钟,
每日
1
次,
10
次为
1
个疗程。
说明:保持外阴部清洁,注意经期卫生及孕期调护,避免重复感染。
全脂乳粉-
全脂乳粉-
全脂乳粉-
全脂乳粉-
全脂乳粉-
全脂乳粉-
全脂乳粉-
全脂乳粉-
本文更新与2021-02-17 21: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094.html
-
上一篇:中医妇科 病案
下一篇:妇产科医疗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