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痔疮栓-
中医妇科主治医师
-19
(
总分:
-14.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A1
型题
(
总题数:
20
,分数:
6 .00)
1.
下列各项,不属产后生理现象的是
______
(分数:
2.00
)
A.
微热自汗
B.
哺乳时小腹阵痛
C.
大便难
√
D.
微恶风
E.
排出血性恶露
解析:
2.
女患者,
19
岁,月经尚未初潮,平时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红,少苔,脉细涩。治疗最佳方剂是:
A.
苍附导痰丸
B.
血府逐瘀汤
C.
人参养荣汤
D.
八珍益母丸
E.
归肾丸
√
解析:
3.
下列各项,不属子嗽的病因是
______
(分数:
2.00
)
A.
阴虚火旺
B.
痰饮内停
C.
外感风寒
D.
外感风热
E.
肾阳不足
√
解析:
4.
患者,女,
39
岁,每 于经期狂躁不安,头痛失眠,面红目赤,心胸烦闷,舌红,苔黄厚,脉滑数,中医
辨证为:
A.
痰蒙心窍
B.
肝气郁结
C.
脾虚夹痰
D.
心肾不交
E.
痰火上扰
√
解析:
5.
下列哪项不是避孕的方法:
A.
安全期
B.
体外排精
C.
避孕套
D.
输卵管结扎
√
E.
宫内节育器
解析:
6.
女患者,
35
岁,每于经期,大便溏泻,日解数次,纳呆食少,面浮肢肿,神疲 肢倦,月经量多,色淡质
稀,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治疗首选方剂是:
A.
香砂六君子汤
B.
参苓白术散
√
C.
白术散
D.
四神丸
E.
健固汤
解析:
7.
子晕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
脾肾阳虚
B.
热极生风
C.
肝阳上亢
√
D.
血虚生风
E.
肝风内动
解析:
8.
患者,女,
39
岁,每于经期口舌生疮,口臭 口干,喜饮,尿黄便结,舌苔黄厚,脉滑数。治疗首选方剂
是:
A.
龙胆泻肝汤
B.
知柏地黄丸
C.
凉膈散
√
D.
导赤散
E.
一贯煎
解析:
9.
妊娠晚期, 突然发生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称为
A.
子悬
B.
子痫
√
C.
子气
D.
子满
E.
子晕
解析:
10.
产后睡中汗出,
甚则湿透衣衫,
醒后即止,
面色潮红,
头晕耳鸣,
口燥咽干,
渴不 思饮,
舌质红,
苔少,
脉细数。宜选用的最佳治法为
A.
益气固表,生津止汗
B.
益气固表,和营止汗
C.
益气养阴,和营止汗
D.
益气养阴,生津止汗
√
E.
以上都不是
解析:
11.
癥瘕病名首见于
______
(分数:
2.00
)
A.
《金匮要略》、《脾胃论》
B.
《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
C.
《内经》、《神农本草经》
D.
《神农本草经》、《景岳全书》
E.
《内经》、《金匮要略》
√
解析:
12.
子晕脾虚肝旺证,治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其中治风痰眩晕的要药是
A.
白术、茯苓
B.
白术、天麻
C.
半夏、茯苓
D.
茯苓、甘草
E.
半夏、天麻
√
解析:
13.
经产妇在何时给予灌肠
A.
宫口开大至
4cm
B.
宫口开大至
2cm
√
C.
宫口开大至
3cm
D.
宫口开大至
5cm
E.
宫口开大至
10cm
解析:
14.
妊娠五 个月,面目四肢浮肿,皮薄光亮,按之凹陷不起,面色无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短少,
大便溏薄 ,舌淡体胖有齿痕,舌苔白润,脉缓滑。其治疗法则
A.
温补肾阳
B.
理气行滞
C.
健脾利水
√
D.
化气行水
E.
利尿消肿
解析:
15.
生育年龄的妇女,血中雌激素分泌的第二个高峰是在
A.
月经周期第一周
B.
排卵前
1
天
C.
排卵后
1
天
D.
月经中
E.
月经周期第
21
天
√
解析:
16.
脏腑功能失常导致妇科疾病与下列哪项关系最密切
A.
心、肝、肾
B.
肺、脾、肾
C.
心、肝、脾
D.
肝、脾、肾
√
E.
心、脾、肾
解析:
17.
最早记载食之
宜子
或
无子
药物的书籍是:
A.
《易经》
B.
《诗经》
C.
《山海经》
√
D.
《内经》
E.
《曲礼》
解析:
18.
关于女性骨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假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上
B.
真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通道
C.
骨盆呈前浅后深的形态
D.
假骨盆与产道有直接关系
√
E.
骶岬是骨盆内测量的指示点
解析:
19.
某患者,
26
岁闭经
1
年,闭经前有人工流产史,月经干净后第
7< br>天,宫颈黏液涂片有典型的羊齿状结
晶,考虑其子宫内膜刮宫时受损,应为哪一层
A.
基底层
√
B.
海绵层与功能层
C.
子宫内膜致密层
D.
功能层
E.
海绵层与致密层
解析:
三味痔疮栓-
三味痔疮栓-
三味痔疮栓-
三味痔疮栓-
三味痔疮栓-
三味痔疮栓-
三味痔疮栓-
三味痔疮栓-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23: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9993.html
-
上一篇:计划生育(三)试题
下一篇: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