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慎用降酶药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21:03

豆浆粉-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高血压防治)

李光荣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
多数保肝药物的疗效未经证 实,有的还可能有促纤维化作
用,即使作为辅助药物也需要重新评价。再就是降酶药物,如五味子、联苯 双脂、
垂盆

等,虽有肯定的降酶效果,可以使
丙氨酸转氨酶
(AL T)
很快复常,但肝脏炎症依然存
在与发展,因此不应将这类药物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


联苯双酯
为例。
联苯双酯是在人工合成
五味子丙素
的 研究中发现的一种中间产物,是
应用非常广泛的降酶药。它在动物实验中对
四氯化碳
中 毒引起的小鼠
ALT
升高有降低
作用。用于临床后,发现它对
病毒性肝炎及其它肝损伤引起的
ALT
升高作用显著。随
着临床应用病例的增多,观察到它对
ALT

天冬氨酸
转氨酶
(AST)
的作用有明显差异,< br>并不断有联苯双酯导致肝损伤加重的报道。
进一步的观察证实,
联苯双酯仅对降低
ALT
有效,而对
AST
的作用不明显,甚至使其有所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 ,联苯双酯对重度
慢性肝炎降低
ALT
的作用较差,对肝硬化患者的
ALT< br>升高无效,
AST
的平均值却比治
疗前明显恶化。一些研究者认为,联苯双酯对 肝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另一些研究者却
持否定态度,认为其作用是直接抑制血液及肝脏中的
A LT
,使
ALT
在血液中的失活加
速,从而使
ALT
的活性 降低。有人对联苯双酯进行动物实验发现,它对四氯化碳、

乙酰氨基酚
、氯化镉和丙 烯醇引起的肝损伤无任何保护作用。

单纯降酶对患者并无实际益处。不少人特别关注转氨酶变 化,降则喜,升则忧,这未免
有些片面。转氨酶是细胞中的一种催化剂,肝细胞中含量高,血液中含量低 ,肝脏受损
时释放入血。在肝功能各项指标中,转氨酶能够灵敏地反映
肝细胞损伤
及其 损伤程度,
但不能反映造成伤害的具体原因,而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原因很多,病毒感染只是其中之
一。在没有查清原因的情况下,单纯使用降酶药有可能掩盖疾病的真相。
即使已经确诊
病毒性肝炎
如乙型肝炎,
单纯降酶而不是抗病毒,
也只会造成转氨酶正常的假像,

至延误治疗。

由于疗效多未经证实,
有的还有副作用,
所以应用保肝、
降酶药应当慎重。
现代医学


药不用
”< br>的态度是坚决的。这类药物有数百种之多
(
不少是中成药
)
,要严格选 择。有些保
肝药是针对发病机制而发挥作用的,临床证明效果肯定、突出,特别是经循证医学证实
的,可以选用。有时候保肝药是必要的
,
它比单纯的降酶药重要的多。我认为有必要指
出,切不可迷信保肝、降酶药的功效,以为有益无害,不加节制地使用。可用可不用的
药不用为好。治 疗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肝和丙肝)
,应以抗病毒药为主,这是控制病
情的关键,保肝药只能作 为辅助措施;多数情况下只应用抗病毒药物即可,不需要合用
保肝药。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 疫性肝炎患者,保肝药没有多少治疗效果。
脂肪肝患者也应慎用保肝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多 数药物都要经肝脏分解、
转化、解毒,过多用保肝药无疑会增加肝脏负担,有时甚至诱发药物性肝炎。肝 病患者
必须明了,肝脏病用药是有严格的临床指征的,适合别人的药不一定适合你用,因此一
定 要和医生密切配合,任何不遵医嘱的用药都是极其危险的。即使应用保肝药,种类也
不宜多,不要超过三 种。应用降酶药,主要是联苯双酯时须注意:
(1)
联苯双酯不适合
用于重度慢性肝 炎和肝硬化患者;
(2)
治疗前
AST

100
U/L< br>和
AST/ALT

0.9
者最好
不用;
(3)治疗后第
2

AST
升高者停用

消除只降酶不抗病毒的误区


误区
1
:只重降酶,不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 炎最根本的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
因此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就是抗病毒治
疗。
但是,目前 许多患者都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只进行保肝治疗,只满足转氨酶化验正
常。实际上,保肝降酶治疗或许能 在一定时期内使病情得到缓解。但是,体内病毒一直

存在,不能主观地排除抗病毒治疗方案。 另外,转氨酶也不是评价病情最可靠的指标。
如果病情处于最佳抗病毒治疗时期,就应该积极进行抗病毒 治疗。



误区
2
:盲目忌口。



民间向来就有患病要忌口的说法,
不少乙肝患者列出长长一条

忌 食

单,
胡乱忌口,
无法得到营养,
几年下来,
抵抗力下降 ,
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还有些患者为了治疗肝病,
天天

进补

,结果出现严重的脂肪肝。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带来的不良后果。白主任
指出, 实际上,乙肝患者的饮食没有太多的特殊要求,
基本原则是综合营养,水果、蔬
菜、肉类、豆制 品都需要,但要尽量少吃辛辣刺激和油炸的食品。

误区
3
:道听途说,自作主张。

有些乙肝患者道听途说、偏听偏信 ,只相信别人的治疗经验,听到别人说这种药好就用
这种药,听说这种药不好就排斥这种药。其实,药物 的效应和毒副作用往往是因人而异
的,建议患者在资深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服药,定期复查、复诊。< br>

误区
4
:心理负担过重。



慢性乙肝患者终究有人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性肝病。
这种现象使许多患者忧
心忡忡,情 绪低落。其实,慢性乙肝罹患肝癌只是少数。肝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个人的免疫状态,而免疫状态 又与个人情绪密切相关。心理负担过重只会影响预后,对
病情毫无益处。所以,建议乙肝患者乐观地面对 现实、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才是明智的
做法。

降酶药无抗病毒作用长期服用达不到保肝效果


许多肝炎病人迷信降酶药, 也有少数医生没有认清降酶药的

本质

。直到今天,我国还
有不少 于
6
成的病毒性肝炎病人
没有应用抗病毒药,
而是大量、
长期应用降 酶药。
他们
认为,转氨酶降了,就说明肝细胞恢复了正常,就达到了

保肝< br>”
的目的。

降酶药能不能保肝
?
降酶药算不算保肝药
?
它在肝炎治疗过程中占何种地位
?
这类问题一
直没有澄清,在医生中或许 也有争议。现在的降酶药以五味子、联苯双酯为代表,后来
又衍生出一些复方制剂或改造品,但仍然以降 酶为主。


其实,降酶药不是保肝药,它也



不了肝。第一,如果它能

保肝

,为什么在停用后
转氨酶就会很 快反弹呢
?
降酶药的降酶原理多数认为是抑制了转氨酶的活性,肝酶活性
降低,检测时 出现假阴性。也就是说,虽然转氨酶降下来了,但是肝细胞炎症并没有消
除,转氨酶正常也只是假象。第 二,有人对病人应用降酶药前后对照观察,并没有发现
肝脏组织学好转,它对肝脏炎症没有影响。第三, 降酶药没有抗病毒作用,即使转氨酶
降下来了,
但病毒的载量不会有丝毫下降,那么病毒诱导的 肝细胞免疫损伤不可能迅速
康复,肝组织炎症继续存在并不会减轻。第四,没有人证明降酶药物能保护肝 细胞膜、
细胞器、
促进肝细胞再生。
尽管有的降酶药说明书直陈此点,
但缺乏 理论和实践的证实,
尤其没有循证医学的支持。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将保肝药与降酶药区分开来 ,降酶药不
等于保肝药,只有保肝药才有抗炎症、抗氧化、保护肝细胞的功能。

国《 乙肝指南》
推荐的保肝药物有甘草酸制剂和水飞蓟素类制剂
,认为它们

活性 成分比较明确,有不
同程度的抗炎、抗氧化、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这些制剂可改善肝 脏
生化学指标。

即使如此,保肝药也不应当成为治疗慢性乙肝的主力军。

应用降酶药治疗病毒性肝炎有哪些弊端
?1.
迷惑了病人,
出现
“< br>好转

假象,
让病人盲目乐
观,从而延误了抗病毒药的应用。
2.
影响医生的判断,使医生难以正确评估抗病毒药物
的疗效。转氨酶是重要的生化指标,它的下降有
3
种可能:自发下降
(
未用降酶药也未

豆浆粉-


豆浆粉-


豆浆粉-


豆浆粉-


豆浆粉-


豆浆粉-


豆浆粉-


豆浆粉-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21: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8176.html

慎用降酶药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