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人常见疲劳乏力,语声低怯,
肺脾两脏相对不足,
抵抗力和消化功能比较弱 。气
虚体质的人要多做运动,不要过度思虑,要吃性平偏温、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
主要表现:
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比较相近,但是又各有特点。阳虚体质以阳气虚、热 量不
够、缺乏温煦、
畏寒怕冷为主;
而气虚体质虽然有阳虚倾向,
但是最主要 是反映在脏腑功能
低下,尤其是肺脏和脾脏功能相对要弱一点。
“
人活一口气
”
,
这口气源自于肾中元气,
又靠 脾化生的水谷精微、
肺吸进来的氧气不断
补充,一刻也不能停。
“
脾是生气之 源
”
、
“
肺是主气之枢
”
,脾肺相对不足就会气虚。
气虚的人说话语声低怯,呼吸气息轻浅。
肺主皮毛 ,
如果肺气虚,
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差,遇到气候变化、季节转换很容易感冒。冬天怕 冷,容易受寒;夏天怕热,容易中署、伤
暑等。
脾气虚主要表现为胃口不是很好,饭量小;经常腹胀;大便困难,每次一点点。也有的
人胃强脾弱: 食欲很好,食速很快,这是胃强能吃;同时又每于饭后腹胀明显,容易疲乏无
力,这是脾虚难化。
脾虚常见面色萎黄,口唇色淡,因为脾虚气血化源不足,面色就会发黄、缺乏血色。
脾主肌肉和四肢。脾气虚,四肢肌肉就松软无力。气虚无力升提,因此形体比 较松弛、
无力、不挺拔,臀部下垂,乳房下垂。一旦发胖,腹部特别松,尤其是气虚体质的女性,怀孕生孩子以后,肚皮非常松,就像一包水一样,一点儿弹力都没有。还可见到经常头晕,血
压偏低。
因为气虚不提劲儿,所以经常会疲倦、怠惰、无力, 整个人比较慵懒,
“
提起来一条儿,
放下来一堆儿
”
。能躺就不坐, 能坐就不站,能坐车就不走路,能走路绝不跑。痰湿体质、
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人最容易这样。
养生原则:补牌、健脾
脾为生气之源,虽然,
“
肺 是主气之枢
”
,但是,脾土生肺金,脾是肺之母。因此,脾虚是气
虚体质的软肋和薄弱 环节,保护脾脏最为重要。
保护脾脏不意味着就要去吃药,就要在 饮食上大补,注意不伤脾就行了。完全把气虚体
质改成平和体质也不大可能。
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是保护脾脏的前提。现代生活方式中有很多行为习惯专伤脾脏。
一是喜欢吃冰冻寒凉、肥甘厚腻之品,这个习惯非常不好,寒凉伤中阳,厚味滞脾气,很容易在气虚的基础上间夹痰湿体质。
二是缺乏运动。脾生气 血,主肌肉、主四肢,关系到能量代谢的全过程。四肢肌肉是能
量消耗的大户,
长期不运动,四 肢肌肉无力松软,
使能量代谢缓慢而不畅通,能量消耗明显
减少。只要加强运动,就会想吃,肚 子也不胀、大便畅通、四肢有力、精力充沛,这些都是
脾脏功能好、
能量代谢畅通的表现。当然,
过度体力活动也伤脾脏,
但是在现代社会不常见。
三是过度思虑。
“
思则气结
”
,过度思虑令脾气停滞,气血不足。这 就是为什么长期高强
度用脑的脑力劳动者会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面色萎黄、
失眠健忘、
形体松弛无力的原因。
四是七情郁结,不 开心。不少人经常是怀着一腔火、一肚气吃饭,这是最伤脾脏的。因
为生气伤肝,肝属木,脾属土,在五 行里边木克土,如果肝脏不高兴,马上就迁怒于脾胃。
所以,
张仲景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
脾胃在饱受影响下,怎么会好好化生气血呢?但是一般人不会想到这一层,
目光就盯在脾虚、
气虚上,
一味地补
脾、补气,不会深层次地去想:为什么脾虚?其实很可能是肝总是
“
欺负”
脾,旁边这个
“
人
”
总是
“
打
”< br>脾,时间一久,脾气就虚了。所以要少生气、不生气。不生气人胃口就好,脾胃的
消化功能就强, 气血的化源就足,人也不容易产生痰湿而发胖了。
中医治病、养生 的整体观非常强,要前想三步后想三步。比如看到脾虚,起码要前想到
肝脏.后想到肺脏。肺属金,脾属 土,土能生金,脾气虚,肺气也就虚了。肺气虚则抵抗能
力弱,
就容易得病。
所以大家 一定要保养好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
是人后天安身立命之本。
饮食养生:细水长流.忌冷抑热
气虚体质的人宜吃性平偏温的、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
比如果品类有大枣、葡萄干、苹果、龙眼肉、橙子等。蔬菜类有白扁豆、红薯、淮山、
莲子、白 果、芡实、南瓜、包心菜、胡萝卜、土豆、山药、莲藕(生者甘寒,清热凉血;熟
者甘温,健脾益气)< br>、香菇等。肉食类有鸡肉、猪肚、牛肉、羊肉、鹤鹑、鹤鹑蛋等。水产
类有淡水鱼、
泥鳅 、
黄鳝等。
调味类有麦芽糖、
蜂蜜等。
谷物类有糯米、
小米、
黄豆制品等。
至于怎么加工怎么吃,可 以随自己的习惯,但是最好还是用焖、蒸、炖、煮、熬、煲等
方法。
气虚体质的补益要缓缓而补,不能峻补、蛮补、呆补。峻补是指用大剂量的、药效较猛
的补益方药救治气血将脱的危重疾病,
比如参附汤、
独参汤等。
蛮补就是不问寒热虚 实乱补,
只要是保健品、补品买来就吃。呆补就是补益还算对路,但是完全不考虑脾胃是否受得了,一味进补,
其结果往往是补得脾胃呆滞,
补益作用还没表现出来,
脾胃就先给积滞 住了,肚
子开始胀,连食欲也补没了。
有一个典型气虚体 质的病人向中医大夫咨询如何养生,大夫让她吃一些红枣,因为红枣
补脾、补气、补血,一举三得。但她 吃得比较过分、不斯文,一天三餐大把抓着吃。再去看
病,就发现她舌苔很厚腻,还有一些热象。这就是 呆补惹的祸。要斯文点,正确的方法是煮
稀饭的时候放一些枣,蒸馒头的时候加一些枣,泡茶的时候泡一 些枣片,这样吃就行了。她
一把一把地吃,气血还没补上来,先把脾胃积滞住了。养生保健是细水长流, 急不得的,要
形成一种习惯。
气虚体质对食物的寒热之性 很敏感,稍微偏温一点可以,但是太热就受不了,就会感觉
燥热;
比如狗肉稍微吃多了,没有把 气补上来,反而把热补上来了。所以温热之性太明显的
食物,
气虚的人往往受不了。那么气虚的 人怎么吃羊肉?可以放点白芍、麦冬,就可以抑制
羊肉里的热性了。
要想缓缓进补,最好的方式就是喝粥,喝白粥也行,喝肉粥也行,加红枣、淮山、白果
都可以。 粥是最容易被人吸收的,是天下第一补品。
精神养生:忌多思虑,宜少波动
过度思虑有两种情况:
一是工作所需,
必须弹精竭虑,
深入思考,
比如
IT
行业的人、
作家、
编剧、秘书、专业科研人员等。如何在工作和 健康之间取得平衡?最好的方法就是动起来,
越是思虑越要运动,
最起码在手头工作告一段落后 必须运动;
唱歌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能
够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缺氧。
二是遇事常钻牛角尖,思虑下去即便于工作生活毫无价值,也是陷进去出不来 。这种情
况比较麻烦,
因为主要是性格心态问题。
如何应对?当然还是要多运动,再者要学会转移注
意力,培养兴趣爱好、多交朋友、做义工、当志愿者可能是不错的选择。你想想, 钻牛角尖
都是为自己,
很少有人为别人着想而钻牛角尖的,
不要太多考虑关注自己,< br>那就移情于琴棋
书画、唱歌跳舞、朋友交流、奉献社会吧。
七情郁结,就是内心敏感,七情波动于内而不发泄表现出来,最伤肝,肝伤则必伤脾。
如何避免 七情郁结?要注意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
使七情畅达又适度。
说到底,
还是不要太关注自我,
太在意自我感受,要把注意力从内在转移出来。没有别的灵丹妙药,没有一劳永
逸的简捷方法,
只能是一点一滴注意性格修养、
德行培育。
关心别人,
奉献社 会,
爱护环境,
不要说真正做到这些,就算是动了这些心思,心向往之,就会感到回头是岸,舒 畅很多,烦
恼少很多。当然,如果性格内向,少有七情郁结,而内心确实平和,表里如一,也不会有问< br>题。
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13:1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667.html
-
上一篇:老中医的九种体质的经络穴位调养法
下一篇:史上最全的中医体质调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