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哎-
劳淋中医护理方案
概述:
中医诊断:劳淋是指小便淋沥不断,涩痛不甚,遇劳即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
1
)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各种淋证的
主证,是
诊断淋证的主要依据。(
2
)劳淋: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时轻时重,遇
劳加重或诱发。夜尿
赤涩不甚,溺痛不著,淋沥不已,余沥难尽,乏力,不耐劳累。
(
3
)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地热,腰痛、小腹坠胀等。
病因病机:
1
、病因:
外感湿热病邪,房劳思虑过度,劳倦,情志不遂,体虚久病,受
邪而发病。。
此证多因淋症经久失治或调治失宜,或房劳思虑过度,劳倦,复
情志不
2< br>、病
遂,郁而化火,或由下阴不上传膀胱,或由其他脏腑传入
气郁化火,滞于
机:
下焦膀胱。饮食不节,酿生湿热,下注膀胱。体
虚久病,脾肾两亏,更易
感外感湿热病邪,
受邪而发病。久病气阴两虚,肾阴不足,阴阳两虚。
西医诊断定义:再发性尿路感染是指半年内尿感发作
2
次或者
2
次以上,
或
1
年内尿感发作
3
次或
3
次以上。再发性尿路感染包括重新感染和尿路感染复发。
重新感
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尿细菌定量培养阴性,但在停药
63
周后再次出现真性
细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成为重新感染。复发:治疗后症状消失,尿细菌定量培
养 转阴后在
6
周内出现菌尿,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且为同一血清型),成为
复发。
一、
常见证候要点
(一)
气阴两虚,膀胱湿热证:尿频,倦怠乏力,小腹不适,尿色黄赤,遇劳
加重或复
发,手足心热,舌质红、少津和
/
或脉沉细或滑数。
(二)
肾阴不足,膀胱湿热证,尿频而短,腰酸痛
/
手足心热,小腹不适,尿热,
口干
舌燥,小便涩痛,舌红、少苔和
/
或脉细数或滑数。
(三)
阴阳两虚,湿热下注证:尿频,欲出不尽,遇冷加重,小腹凉,腰酸痛,
夜尿
频,舌质淡苔薄白
/
或和,脉细弱或沉细。
二、
常见症状
/
证候施护
临床上各症状要与证候相结合。
(一)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1
、
观
察排尿次数、量,疼痛程度。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情况,睡眠情况。
2
、
嘱病人于急性发作期间注意休息,心情尽量放松,分散病人对自身不适的注
意力,减
轻病人的焦虑,缓解尿路刺激征,另外,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宜集中进行,
尽量少干扰病人。
3
、
调摄精神,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听音乐
等。
4
、
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嘱病人尽量多饮水、勤排尿,以达到不断冲洗尿路
的目的,
减少细菌在尿路停留的时间。
5
、
指
导病人进行膀胱区热敷或按摩,以缓解疼痛。
&
遵医嘱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艾灸,中药热奄包热熨会阴部,拔火罐,
TD P
电
磁波治疗,取穴:气海、关元、中极、曲骨、足三里、命门等。
7
、指导病人做好个人卫生,女病人月经期间增加外阴清洗次数。教会病人正确
清洗外阴部
的方法,以减少肠道细菌对尿路的感染机会。
49
8
、
使用抗生素应注意观察药物的治疗反应及有无出现副作用,嘱病人按时、按
量、按疗
程服药,勿随意停药以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
9
、
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尿标本。
(二)肉眼血尿
1
、
观察患者出血的颜色、量、性状及伴随症状,治疗情况,心理反应。
2
、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精神和意识状态、周围循环状况、腹部体征。
3
、
安慰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
4
、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出入量。
5
、
血尿严重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活动。
6
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一般以清淡蔬菜为主,忌食辛辣刺激
食物,忌
酒、烟。长期血尿者可致贫血,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牛肉、肝、蛋
黄、豆制品、菠菜、
油菜、海带等。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
大量饮水可减少尿中盐类结
2000ml
。
晶,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肾炎明显水肿者应少饮水。
7
、
遵
医嘱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艾灸,取穴:血海、关元、中极、足三里、命门、
肾俞、
三阴交等。
8
、
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以便取得合作、协助治疗,减少再度出
血的危
险。发病期禁洗澡,严禁性生活,以防止发生和加重感染。
9
、
告诫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应劳逸结合,
保持乐观
的情绪,保证身心休息。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平时生活工作中,
不能经常使膀胱高
度充盈,感觉尿意即要去排尿,以减少尿液在膀胱存留时间。平
时养成多饮水习惯。
10
、
慎用可导致血尿的药物,尤其是已患有肾脏病者。
(三)腰腹坠胀
1
、
观察患者腰痛,小腹坠胀不适,拘急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若剧痛难忍时
,
应立即
平卧,同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2
、
指导患者饮食合理,不要喝酒,不要吃辛辣食物,穿衣打扮上裤子不要太紧,
精神上要
进行有效的调养。
3
、
保持病室整洁,注意空气流通,室温偏凉。
4
、
提肛练习:患者每天要坚持提肛练习,反复收缩上提,提肛、提睾,然后放
松肛门、
睾丸,这样的练习能改善泌尿生殖系统局部血液的循环。
5
、
可以做阴囊壁的牵拉,用手指反复牵拉阴囊壁,做
20
、
30
次,当然牵拉的时
候不要
力量太大,使阴囊的内膜和提睾肌得到松弛。
6
、
热水坐浴或者活血化淤药物坐浴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会让阴部得到舒缓,前
列腺的血液
循环更快一点。
7
、腰腹部疼痛时可用中药奄包热敷或中频脉冲电治疗(可选膀胱俞、阴陵泉、
三阴交、肾俞等穴位)
8
遵医嘱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艾灸,中药外敷腰骶部,会阴部,拔火罐,
TDP
电磁波治疗,取穴:三阴交、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肾俞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乏力,纳差
1.
观察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口中感觉、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
2.
定期测量体重,监测有关营养指标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
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宜进高热量、高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
肥甘厚
味、煎炸之品。
4.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内关、丰隆、合谷、中脘、阳陵泉等。
5.
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肝、小肠、心、
交感等
50
穴位。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
药
物治疗
1.
内服中药(不需要具体方剂)
(
1
)
内
服汤剂
1.
气阴两虚,膀胱湿热证。
推荐方剂:清心莲子饮。早晚各一次
,
或 早中晚各一次,
100ml/
次,饭前服用。
2
?肾阴不足,膀胱湿热证。
推荐方剂:知柏地黄丸。宜饭后服,大蜜丸一 次
1
丸,一日
2
次。
3.
阴阳两虚,湿热下注
推荐方剂:肾气丸。睡前口服,一次
4
?
5g
(
20
?
25
粒),大蜜丸一次
1
丸,一
日
2
次。
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中药汤剂根据证型予温服或温凉服;
中西 药之
间间隔
30
分钟以上。
1.
汤剂类:气阴两虚证宜温凉服;丸剂 肾阴不足,阴
阳两虚证者宜温开
水送服。
服药忌生冷、辛辣的食物,丸剂起效缓慢,应该坚持服用
(
2
)
注
射给药。
1
、抗菌消炎,改善循环中药注射剂:
喜炎平注射液
:
,红花注射液,盐酸川芎
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1.
中药注射剂建议单独使用,如需联合给药,应考虑时间间隔或中性液体过渡。
2.
滴速不宜过快,孕妇及哺乳期慎用,有出血倾向者禁用丹参
注射液,红花注
射液,川芎嗪注射液。
3.
用药过程中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二)
特
色技术
1.
中药坐浴(详见附录
2
)
除湿通络止痛方:金银花、蒲公英、地肤子、白芷、艾叶各
30
克,赤芍、生姜
各
15
克,通草
6
克,水煎,坐浴,每日
1
?
2
次,水温以
37
?
4 0r
为宜,时间
20
?
30
分钟,严防
烫伤,用于尿频、尿急、尿痛。
2
?灸法(详见附录
2
)
急性期取膀胱俞、三焦俞、中极、三阴交、阳陵泉穴,施予雀啄灸,每穴每次
灸5
?
10
分钟,每日或隔日
1
次,
10
次为< br>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I
天。临床痊愈
后,为巩固疗效,取
肾俞、膀胱俞、
中极、关元、三阴交穴,施子温和灸,隔日
1
次,治疗
2
周。
3
、
穴
位按摩(详见附录
2
)
0
推按膀胱俞:取俯卧位,以手掌侧面在膀胱俞穴及腰骶部上下反复推擦。按揉
中极:呈仰
卧位,操作者或患者用可按揉穴位的工具对中极穴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
< br>的按揉,每次
1
分钟,
连做
3
次。适度用力,局部有酸胀感并 向下传导、略有便意
为佳。按压委中:呈坐位,一手拇
指置于阳陵泉穴,其余四指放于委中穴进行按压,
一按一放,至整条腿酸麻为止。
4
、
拔罐疗法
取大椎、脾俞、中极和肾俞、次醪、关元
2
组穴位,每次选用
I
组,采用留罐
法,每次
1 0
?
15
分钟,每日
1
次,
5
次为
1个疗程,连续治疗
I
?
2
个疗程。
5
、
刮痧疗法
先刮肾俞、膀胱俞、下醪穴,再刮脾经阴陵泉穴至三阴交穴,以本经压痛明显
处为主。
(三)专科特色治疗
物理治疗:
1
.
超声波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强局部新陈代谢,缓解或消除疼
痛。使用
51
做哎-
做哎-
做哎-
做哎-
做哎-
做哎-
做哎-
做哎-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03:0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