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
目
录
中
文
摘
要
............................... ............
1
英
文
摘
要
... ........................................
2
前
言
..........................................
3
综
述
..........................................
5
临
床
研
究
................ ..........................
1
8
讨
论
.........................................
2
7
结
论
.........................................
3
4
致
谢
.........................................
3
5
参
考
文
献
............... ...........................
3
6
中
文
摘
要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CAG
)是
以
胃
粘
膜
变< br>薄
,固
有
腺
体
萎
缩
或
伴
有
肠
上
皮
化
生
和
异
型
增
生
为
病
理
特
点
的
消
化
系
统
的
多
发
病
及
疑
难
病
。
本
课
题
观
察
以
健
脾
益
气
,
活
血
化
瘀
为
主
,
辅
以
疏
肝
清
热
化
湿
为
原
则
, 方
用
自
拟
养
胃
复
元
汤
治
疗
气
虚
血
瘀
挟
湿
型
CAG
的临
床
疗
效
。
所
选
128
例
患
者
均
经
纤
维
胃
镜
及
病
理
学
活
检
确
诊
为
CAG
且
HP < br>阳
性
,随
即
分
为
两
组
,一
组
为
养
胃
复
元
汤
治
疗
组
74
例(
治
疗
组
)
,
一
组
为三
九
胃
泰
和
维
霉
素
治
疗组
54
例
(
对
照
组
)
,
从< br>临
床
症
状
、
胃
镜
和
病
理< br>学
活
检
的
改
善
及
幽
门
螺< br>杆
菌(
HP
)的
清
除
及
血
清
胃
泌
素
观
测
进
行
比
较
观
察
。
结
果
表
明
症
状
改
善
总
有
效
率
治
疗
组
为
88.3 %
,
对
照
组
为
69.8%
;胃
镜
改
善
总
有
效
率
治
疗
组
为
79.7%
,对
照
组
为
64.8%
;胃
粘
膜
病
理
组
织
改
善
总
有
效
率
治
疗
组
为
74.3%
,
对
照
组
为
57.4%
;
杀
灭
HP
总
有
效
率
治
疗
组
为
86.5%
,
对
照< br>组
为
57.4%
治
疗
组
使
A
型
CAG
患
者
升
高
的
血
清
胃泌
素
基
本
恢
复
正
常
且
优于
对
照
组
。
最
后
两
组
总疗
效
治
疗
组
为
91.9%
,
对
照
组
为
66.7%
,
经
统
计
学
处
理
两
组
有
显
著
差
异
(
P<0.01
)
,
说
明
中
药
养
胃
复
元
汤
对
气
虚
血
瘀
挟
湿
型
CAG
疗
效
确
切
,
对
CAG
的
症
状
、
病
理
、
胃
镜
改
善
及
杀
灭
HP
和
恢
复
血
清
胃
泌
素
均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关
键
词
: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中
医
药
养
胃
复
元
汤
临
床
观
察
ABSTRACT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is
a
common
digestive
systematic
disease
that
gastritis
becomes
thinner,
appropriate
organization
atrophied
,or
and
stomach
benefiting
is
primary
,
by
YangWeiFuYuanTang
remedy
the
lack
of
tinge
and
uncaxiative
blood
of
chronic
atrcphic
gastritis
of
clinic
clinical
observation
,put
the
patients
into
two
proups
.One
group
of
seventy-four-person ,the one is confront is confront group
of fifty-four- person,all are diagnosed by gastroscopy and
pathology.
The
remedy
result
shows,
YangWeiFuYuanTang
is
better
than
the
confront
group
on
the
underneath
aspects
:clinical
symptom,gastroscopy,pathology,and killing is
a very available kind of mechicine.
Key words
: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YangWeiFuYuanTang
Clinical observation
前
言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CAG
)是
临
床
上
消
化
道< br>常
见
病
,多
发
病
,是
各
种
原
因
引
起
的
胃
粘
膜
慢
性
炎
症
性
改
变
,是
所
有
胃
炎
中
治
疗
最
棘
手
的
一
种
。其病
变
特
点
是
胃
粘
膜
固
有腺
体
萎
缩
,炎
症
浸
润
到
粘< br>膜
下
层
,胃
酸
及
胃
蛋
白
酶
分
泌
减
少
,常
伴
有
肠
腺
化
生
和
胃
粘
膜
异
型
增
生
。
本
病
起
病
缓
慢
,
病
程
较
长
,
反
复
发
作
,
很
难
治
愈
,
大
多
带
病
终
生
,且
与
胃
癌
关
系
极
为
密
切
,在胃
癌
切
除
标
本
中
发
现
CAG
者
高
达
70%-90%
,
而
1987
年< br>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将
CAG
伴
中
度
以
上
的
肠
上
皮
化
生
和
不
典
型
增
生
列
为
癌
前
病
变
,
其
癌
变
率
可
高
达
14%
[
1
]
,
如
何
使
其逆
转
成
为
目
前
研
究
热
点,遗
憾
的
是
尚
无
理
想
的
方< br>法
。所
以
对
CAG
的
治
疗
成
为
当
前
研
究
的
重
要
课
题
。祖
国
医
学
认
为
其
辩
证
当属
于
“
胃
脘
痛
”
、
“
嘈杂
”
、
“
痞
满
”
、
“
胃胀
”
、
“
噫
气
”
等
范
畴。
1989
年
10
月
全
国
第
五
届
脾
胃
病
痹
症
学
术
交
流
会
上
,
将
其
命
名
为
“
胃
痞
”
。
随
着
医
学
技
术
的
进
步
,
现
代
医
学
技
术
的
提
高
,
对
CAG
诊
断
很
明< br>确
,但
目
前
西
医
对
本
病
尚
缺
乏
疗
效
确
切
及
副
作
用
小
的
药
物
。如
本
文
所
探
讨
的
与
幽
门
螺
杆
菌
(
HP
)
相
关
CAG
很
难
治
愈
,
易< br>癌
变
,
不
仅
给
患
者
本
人< br>带
来
痛
苦
,给
家
庭
带
来
精
神
和
经
济
压
力
,也
给
社
会
带
来
负
担
。对
此
类
疾
病
的
处
理
,传
统
的
方
法
是
定期
内
镜
活
检
随
访
,发
现
癌< br>变
时
给
予
手
术
治
疗
,这
是
一
项
消
极
的
措
施
,若
能
对
癌
前
病
变
进
行
干
预
性
治
疗
,阻
止
其
发
生
癌
变
或
使
其
逆
转
为
正
常
,实
为
降低
胃
癌
发
病
率
的
一
个
重要
环
节
。因
此
积
极
治
疗
CA G
提
高
治
愈
率
,预
防
癌
变
来
提
高
病
人
的
生
活
质
量
愈
发
重
要
。而
近
年
来
国
内外
学
者
从
中
医
、
西
医
、中
西
医
结
合
多
方
面
治
疗CAG
,
不
论
是
临
床
观
察
还
是
实
验
研
究
,
其
学
术
水
平
均
较
过
去
有
所
提
高
,
并
有
一
定
进
展
。
一
方
面
遵
循
中
医
理
论
,另
一
方
面
充
分
运
用
现
代
科
学
方
法
,尤
其
尽
可
能
结
合
现
代
医
学
的
最
新
进
展
,
从
而
提
高
中
西
医
结
合
的
先
进
性
,
使
得
CAG
治
疗
取
得< br>了
长
足
发
展
。殷
得
遂
等
[
2
]
根
据
辩
证
与
辩
病
相
结
合
,抓
住
CAG
脾
胃
虚
弱的
特
点
多
伴
有
气
滞
、湿
阻< br>、
血
瘀
及
胃
分
泌
功
能
低< br>下
等
,
自
制
胃
炎
冲
剂
治< br>疗
310
例
,
总
有
效
率
97.4%
。
研
究
表
明
,
表
面
生
长
因
子
(
EGF
)
在
CAG
中
有< br>较
高
的
表
达
[
3
,
4
]< br>,
并
提
示
EGF
可
能
参
与
CAG
的
转
归
过
程
。
长
期
使用
具
有
促
进
内
源
性
EGF
释
放
或
EGF
受
体
表
达
增
强
的
药
物
,
如
胶
体
枸
掾
酸
铋
,
硫
糖
铝
等
[
5
]
治
疗
CAG
有
促
进
癌
变
的
可
能< br>。
CAG
炎
症
刺
激
可
导
致
血
清
EGF
反
应
性
升
高
,
经中
药
健
脾
益
气
治
疗
后
EGF
水
平
恢
复
[
6
]
等
等
,
目
前
中
医
治
疗
CAG
报
道
很
多
,
但
这
仍
是
探
索
阶
段
,
特
别
是
对
HP
相
关
CAG
治
疗
,西
医
治
疗
虽
易
杀
灭
HP
,但
易
产
生
耐
药
性
及副
作
用
,很
难
根
除
且
有
癌< br>变
倾
向
。
近
年
对
CAG
尽
管
报
导
很
多
[
7
、
8
]
,
但
用
中
医
药
治
愈
CAG
的报
道
极
少
。
然
而
对
这
样一
种
对
人
类
威
胁
甚
大
,患
病
率
高
,
癌
转
率
高
的疾
病
,现
代
医
学
缺
乏
理
想< br>的
治
疗
方
法
,祖
国
医
学
有
着
丰
富
的
治
疗
脾
胃
病
的
经
验
并
自
成
体
系
。如
何
运
用
中
医
特
色
,探
索
对
CAG< br>治
疗
最
有
效
呢
?
导
师< br>谢
晶
日
教
授
,
在
多
年
临< br>床
实
践
中
根
据
CAG
病
程
长
及
反
复
发
作
的
特
点
,
遵
从
中
医
“
久
病
入
络
”
“
虚
久
则
瘀
”
之
说
,
发
现
在
CAG
辩
证
治
疗
时
着
重从
益
气
健
脾
,活
血
化
瘀
,少
佐
疏
肝
清
热
治
疗
,
以
扶
正
固
本
,
标
本
兼
治
,
明
显
提
高
疗
效
,
减
少
癌
变
率
。
在
导
师
的
指
导
下
, 我
们
运
用
中
医
基
本
理
论
,
结
合
现
代
医
学
的
检
查
手
段
,确
定
了
健
脾
益
气
,活血
化
瘀
,少
佐
疏
肝
清
热
化< br>湿
法
,
用
自
拟
养
胃
复
元< br>汤
治
疗
气
虚
血
瘀
挟
湿
型< br>CAG
,
经
临
床
观
察
有
明
显
疗
效
,
对
其
结
果
的
判
定
和
统
计
学
处
理
,
进
一
步
证
明
了
这
一
结
论
。
综
述
1
现
代
医
学
对
CAG
的
研
究
进展
CAG
是
消
化
系
统
的
一
种
多
发
病
和
疑
难
病
,
其
发
病
率
占
各
种
胃
病
首
位
,
约
占
门
诊
胃
镜
检
查
病
人
的
80%-90%
。
本
病
起
病
缓
慢
,
时
轻
时
重
,
病
程
较
长
且
与
胃
癌
关
系
极
为
密
切
,
自
1987
年
世
界
卫
生< br>组
织
提
出
CAG
伴
有
不
典
型
增
生
和
肠
化
生
被
视
为
癌
前
病
变
,其
患
病
率
可
达
2.55%-7.46%
。
国
内
外
对
CAG
胃< br>粘
膜
不
典
型
增
生
和
肠
化< br>生
与
胃
癌
相
关
性
研
究
提< br>示
,
CAG
伴
中
重
度
不
典
型
增
生
和
肠
化
生
与
肠
型
胃
癌
关
系
密
切
,
不
典
型
增
生
程
度
越
重
,
癌
变
倾
向
越
明
显
[
9
、
1
0
]
。
CAG
发
病
率
与
年
龄
有
关,
随
年
龄
的
增
长
发
病
呈上
升
趋
势
,
故
有
些
学
者认
为
此
病
多
为
老
年
病
。1973
年
Strickland
等
[
1
1
]
主
要
根
据
血
清
自
身
免
疫
学
检
查
和
病
变
在
胃
内
的
分
布
,根
据
病
变
部
位
及
一
种
称
为
壁
细
胞
抗
体
的
物
质
是
否
阳
生
,将
CAG
分
为< br>A
、
B
两
型
,
A
型
病
变< br>发
生
在
胃
体
萎
缩
,
胃
窦< br>部
一
般
正
常
,胃
酸
缺
乏
, 血
清
中
胃
泌
素
增
高
,
壁
细
胞
抗
体
阳
性
,
B
型
病
变
主
要
以
胃
窦
萎
缩
为
主
,
故
血
清
胃
泌
素
正
常
或
降
低
,
患
者
低
酸
,
很
少
无
酸
,
壁
细
胞
抗
体
阴
性
。
在
我
国
以
B
型
多
见
[
1
2
]
。
CAG
难
于
治
愈
,大
多
带
病
终
生
,
少
数
可癌
变
,
有
人
统
计
患
CAG10
年
的
癌
变
率
为
6%
左
右
。
现
已
明
确
HP
为
CAG
的
最
主
要
病
因
,
但
根
据
实
验
研
究
及
临
床
实
践
推
测
,其
发
生
多
与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功
能
失
调
,各
种
有
害
因素
刺
激
(
包
括
过
度
精
神刺
激
、
暴
饮
暴
食
、
餐
后剧
烈
运
动
、
饮
酒
过
度
、过
多
吸
烟
、
营
养
因
素
等)
、
免
疫
因
素
、
十
二
脂肠
液
反
流
有
关
,
CAG
是
慢
性
炎
症
深
入
粘
膜
固
有
层
导
致
腺
体
明
显
减
少
和
腺
体
化
生
的
病
变
。
近
十
几
年
对
HP
感
染
研
究
非
常
多
,
自
从
1983
年
澳
大
利< br>亚
学
者
Warren
和
Marshall
报
道
,
从
人
胃
粘
膜
活
检
组
织
中
分
离
出
幽
门
螺
杆
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
以
来
,国
内
外
大
部
分
学
者
已
证明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约
90%
是
由
幽
门
螺
杆
菌
(Helicobact er
pylori,HP)
引
起
,
肯
定
HP是
慢
性
胃
炎
常
见
病
因
[1
3
]
。
HP
通
过
污
染
水< br>和
食
物
经
粪
-
口
或
口
-< br>口
途
径
感
染
。
HP
经
口
感
染
后
,部
分
患
者
只
产
生
一
过
性
急
性
感
染
而
被
机
体
自
然
清
除
,
甚
至
血
清
抗
HP
抗
体
也
不
升
高
。
而
多
数
形
成
慢
性
感
染
,
如
HP
长
期
持
续
存
在
,
则
腺体
破
坏
逐
渐
发
展
为
萎
缩性
胃
炎
。
在
动
物
实
验
中[
1
4
]
看
到
感
染
HP
后< br>一
年
半
左
右
出
现
萎
缩
性< br>胃
炎
。
在
人
体
,
感
染
3< br>-
16
年
(
平
均
5.1
年
)
36%
患
者
可
发
展
为
萎
缩
性< br>胃
炎
,
23-27
年
后
42%
萎
缩
性
胃
炎
。
但
也
有
HP
持
续
感
染
12
年
极
少
发
生
萎
缩
性
胃
炎
的
报
告
[
1
5
]
。
所
以
萎
缩
性
胃
炎
的
发
生
和
进
展
速
度
取
决
HP菌
株
及
毒
力
、
个
体
差
异和
环
境
3
个
因
素
综
合
结果
。此
外
,
HP
在
粘
液
层
生
息
造
成
粘
液
层
生
理
结
构
破
坏
和
HP
造
成
的
机
体
炎
症
反
应
使
粘
膜
屏
障
破
坏
以
后
,
胃
腔
内
胃
蛋
白
酶
和
胃
酸
以
及
一
些
化
学
性
和
机
械
性
因
子
也
就
参
与
了
发
病
。
HP
流
行
病
学
显
示
,
HP
感
染
成
世界
范
围
分
布
,
HP
通
过
频< br>繁
的
生
活
接
触
而
成
“
57 9
”
局
面
[
1
6
]
:
我
国
无
症
状
人
群
胃
幽
门
螺
杆
菌
感
染
率
在
幼
儿
和
小
学
生
中
竞
高
达
50%
以
上
,成
人
达
70%
以
上
,
胃
病
和
其
他
某
些
相
关
疾
病
患
者
约
90%
。
在
慢
性
胃
炎
中
HP
检
出
率
很
高
(
50%-80%
)< br>,
而
正
常
胃
粘
膜
很
少
检< br>出
(
0-6%
)
,
慢
性
活
动
性
胃
炎
最
高
达
90%
以
上
[< br>1
7
]
。
HP
清
除
后
胃
粘
膜
组
织
的
炎
症
明
显
改
善
,而
感
染
复
发
者
炎
症
也
复
发
等
[
1
8
]
。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已
认
定
HP
是
胃
癌
第
一
最
危
险
因
素
[
1
9
]
,
HP
诱
发
胃
癌
的
平均
时
间
约
15
年
,
而
且
有< br>缩
短
倾
向
和
年
龄
提
前
倾< br>向
,胃
癌
高
发
区
往
往
是
H P
感
染
高
发
区
,且
HP
感
染率
与
当
地
胃
癌
死
亡
率
呈正
相
关
。
近
年
来
,
随着
免
疫
学
的
发
展
,
人
们关
于
免
疫
因
素
与
CAG
关
系
的
认
识
已
有
所
深
入
, 相
继
发
现
了
三
个
有
意
义
的
抗
体
,即
内
因
子
抗
体
(IFP )
、
壁
细
胞
抗
体
(
PCA
)及
胃
泌
素
分
泌
细
胞
抗
体(
GCA
)
。
2
中
医
古
籍
对
CAG
的
认
识
中
医古
籍
中
并
没
有
CAG
这
一
病
名
,
根
据
症
状
分
属
于
中
医
学
中
“
胃
脘
痛
”
、
“
嘈
杂
”
、
“
吞
酸
”
、
“
痞
满
”
、
“
呃
逆
”
、
“
嗳
气
”
等
范
围
。
依
据
其
“
痞
、
胀
、
痛
”
三
大
主
症
多
属
“
痞
症
”
、
“
胃
脘
痛
”
范
畴
。
1989
年
10< br>月
全
国
第
五
界
脾
胃
病
痹< br>症
学
术
交
流
会
将
CAG
命
名
为“
胃
痞
”
,许
多
学
者
将CAG
伴
肠
化
生
及
不
典
型
增
生
归
于
中
医“
胃
脘
痛
”
。
中
医
对
“
胃
脘
痛
”
及
“
痞
症
”
特
有
的
症
候
及
病
因
病
机
等
方
面
的
认
识
,在
两
千
多
年
前
就
有
记
载
。胃
脘
痛
最
早
见
于
《
内
经》
,
如
《
素
问
·六
元
正
纪< br>大
论
》
曰
:
“
木
郁
之
发< br>,
民
病
胃
脘
当
心
而
痛
,< br>上
支
两
胁
,
膈
咽
不
通
,< br>食
欲
不
下
。
”
《
素
问
至< br>真
要
大
论
》
说
:
“
厥
阴< br>司
天
,风
淫
所
胜
,民
病
胃
脘
当
心
而
痛
。
”说
明
胃
痛
与
木
气
偏
胜
,
肝
胃
不
和
有
关
。
另
“
太
阳
之
胜
,
凝
深
且
至
,
寒
厥
入
胃
,
则
内
生
心
痛
,
复
见
厥
气
,
上
行
心
胃
生
寒
,
胸
膈
不
利
,
心
痛
痞
满
。
”
则
表
明
太
阳
寒
水
气
胜
,
寒
凝
气
滞
也
可
发
为
胃
痛
。
《
内
经
》
对
胃
痛
病
因
病
机
的
论
述
,
为
后
世
医
家
研
究
和
治
疗
胃
痛
奠
定
了
基
础
。
汉
张
仲
景
《
金
匮
要
略
·腹
满
寒
疝
宿
食
病
脉证
并
治
篇
》也
涉
及
到
胃
痛< br>的
辨
证
,
其
辨
腹
满
虚
实< br>之
法
,如“
按
之
不
痛
为
虚
,痛
者
为
实
。
”唐
孙
思
邈《
千< br>金
要
方
卷
十
三
·心
腹
痛
》 有
九
种
心
痛
之
说
,心
痛
实
际
包
括
了
胃
脘
痛
,九
痛
之说
实
际
是
对
心
胃
痛
按
病因
和
临
床
表
现
的
归
类
。金< br>元
时
期
李
东
垣
《
兰
室
密< br>藏
·卷
二
》
立
“
胃
脘
痛
”
一
门
,
拟
草
豆
叩
丸
,
神
圣
复
气
汤
,麻
黄
豆
叩
丸
三
方
;论
其
病
理
,则
谓
多
系饮
食
劳
倦
而
致
脾
胃
之
虚,
又
为
寒
邪
所
伤
而
致
。朱
丹
溪
《
丹
溪
心
法
胃
·卷< br>四
》
明
确
指
出
所
谓
“
心< br>痛
”
实
指
胃
脘
痛
,
其
病< br>以
中
焦
脾
胃
病
变
为
主
,< br>
且
提
出
病
久“
郁
而
生
热
,或
素
有
热
,虚
热
相
搏
,结郁
与
胃
脘
而
痛
;
或
有
食积
痰
饮
;
或
气
与
食
相
郁不
散
,
停
结
胃
口
而
痛
。”
胃
痛
亦
有
属
热
之
说
,至
丹
溪
而
畅
明
。
《
临
证指
南
医
案
·胃
脘
痛
》
对
本< br>病
的
辨
证
,
治
疗
都
有
许< br>多
独
到
之
处
,
“
夫
痛
则< br>不
通
,
通
字
必
究
气
血
阴< br>阳
,便
是
看
诊
要
旨
矣
。
” 又
说
:
“
胃
痛
久
而
屡
发
,必
有
凝
痰
聚
瘀
。
”
《
脾
胃
论
》曰
“
脾
胃
不
足
皆
为血
病
”
。
《
全
匮
要
略
》云
:
“
腹
不
满
,
其
人
言我
满
,
为
有
血
瘀
”
。
痞满
也
最
早
见
于
《
内
经
》,
称
痞
、
满
、
痞
塞
、
痞隔
。
如
《
素
问
·至
真
要
大< br>论
》
云
:
“
太
阳
之
胜
,< br>凝
溧
且
至
,
寒
厥
入
胃
,< br>则
内
生
心
痛
,
复
见
厥
气< br>上
行
,
心
胃
生
寒
,
胸
膈< br>不
利
,
心
痛
否
满
。
”
这< br>些
均
是
指
胸
膈
满
闷
,
心< br>下
痞
塞
的
症
状
。
汉
张
仲< br>景
《
伤
寒
论
》
明
确
提
出< br>“
满
而
不
痛
,
此
为
痞
”< br>的
概
念
。
同
时
创
制
了
治< br>疗
痞
满
的
诸
泻
心
汤
。
《< br>东
垣
十
种
医
书
》云
:
“
痞
者
,心
下
痞
而
不
痛
甚
也
,
太
湿
土
,
主
雍
塞
,
及
土
来
心
下
而
痞
也
。
”
隋
巢
元
方
《
诸
病
源
候
论
·诸
痞
候
》
提
出
“
八
痞
”
、
“
诸
痞
”
之
名
,
说
明
引
起
痞
的
原
因
非
只
一
端
,概
其
病
机
却
不
外
乎
营
卫不
和
、
阴
阳
隔
绝
、血
气
壅< br>塞
不
得
宣
通
。
元
代
朱
丹< br>溪
《
丹
溪
心
法
·痞
》
说
:
“
痞
者
与
否
同
,
不
同
泰
也
。
脾
气
不
和
中
央
痞
塞
,
皆
木
邪
之
所
为
也
。
”
张
介
宾
《
景
岳
全
书
·痞
满
》
对
本
病
的
辨
证
颇
为
明
晰
,
“
痞
者
,
痞
塞
不
开
之
谓
;
满
者
,
胀
满
不
行
之
谓
,
盖
满
则
近
胀
,
而
痞
则
不
必
胀
也
。
所
以
痞
满
一
证
大
有
一
辨
,则
在
虚
实
二
字
,凡
有
邪
有
滞
而痞
者
,实
痞
也
,
无
邪
无
滞< br>而
痞
者
,
虚
痞
也
。
有
胀< br>有
痛
而
满
者
,
实
满
也
。< br>无
胀
无
痛
而
满
者
,
虚
满< br>也
。
”
在
治
疗
方
面
历
代< br>医
家
也
积
累
了
丰
富
的
经< br>验
,
如
叶
天
士
认
为
“
初< br>病
在
经
,
久
痛
入
络
,
以< br>经
主
气
,
络
主
血
,
则
知< br>治
气
治
血
之
当
然
。
”
顾< br>靖
远
《
顾
氏
医
镜
·胃
脘
痛
》
主
张
对
肝
脾
不
和
皆
以
芍
药
甘
草
汤
为
基
本
方
,
随
证
加
减
。
《
医
林
改
错
》
强
调
用
血
府
遂
瘀
汤
以
活
血
化
瘀
法
治
疗
胃
脘
痛
,
《
景
岳
全
书
》
以
有
无
邪
滞
来
判
定
痞
满
之
虚
实
,
指
出
“
实
痞
,
实
满
才
可
散
可
消
。
虚
痞
,
虚
满
者
,
非
大
加
温
补
不
可
。
此
而
错
用
,
多
致
误
人
。
”
李
用
粹
《
证
治
汇
补
·痞
满
》
说
:
本
病
的
治
疗
,
“
初
宜
舒
郁
化
痰
降
火
,
久
之
固
中
气
左
以
他
药
;
有
痰
治
痰
,
有
火
治
火
,
郁
则
兼
化
。
”
先
贤
的
这
些
描
述
对
后
世
医
家
诊
断
治
疗
CAG
奠
定
了
基
础,
具
有
重
大
的
指
导
意
义,
至
今
仍
有
效
地
指
导
着临
床
实
践
。
3
中医
对
CA
G
病
因
和
发
病
机< br>理
的
研
究
近
来
大
量
学< br>者
通
过
综
合
大
量
有
关
的< br>实
验
和
临
床
研
究
指
出
:< br>孙
本
林
[
2
0
]
则
认
为< br>因
CAG
病
位
在
胃
,胃
为
阳
土
,喜
湿
恶
燥
,病
久
多
寒
湿< br>化
热
,
燥
热
伤
阴
,
或
气< br>郁
日
久
,
化
火
伤
阴
;
或< br>久
病
入
络
,
胃
络
瘀
闭
,< br>或
过
食
肥
甘
,
湿
热
内
生< br>。
病
机
总
的
来
说
,
不
外< br>热
(
胃
热
)
、
虚
(
胃
阴< br>不
足
或
脾
胃
虚
弱
)
、
气< br>(
气
滞
或
气
逆
)
、
瘀
(< br>瘀
血
阻
络
)
、
湿(
内
湿
) 五
方
面
,病
变
多
属
虚
中
夹
实
之
证
。张
林
国
等
[
2
1]
认
为
本
病
病
机
特
点
为虚
实
夹
杂
,
虚
为
脾
气
虚弱
,
胃
阴
不
足
;
实
为
气滞
、
湿
热
、
瘀
血
。
张
静人
[
2
2
]
认
为
CAG
主
要
是
肝
胆
郁
热
犯
胃
,
络
脉
瘀
阻
。
日
久
戕
及
脾
运
,
遂
致
脾
胃
升
降
失
调
,
生
化
无
权
,
气
阴
营
血
俱
虚
,
于
是
腺
体
萎
缩
。周
洵
如
[
2
3
]
认
为
本
病
以
脾
胃
虚
损
为
主
,强
调
治
病
必
求
其
本
,
调
治
脾
胃
扶
助
正
气
。
万
毅
[
2
4
]
则
认
为
CAG
主
要
病
机
是< br>胃
失
阴
津
濡
润
,
络
脉
失< br>养
。
张
培
影
则
从
中
医
脏< br>腑
、
五
行
、
经
络
学
说
立< br>论
,阐
述
胃
病
从
肾
论
治
的
重
要
性
。他
认
为
肾
与
脾
属
先
天
与
后
天
之
关
系
,
CAG
从
肾
补
胃
或
肾
胃
两
补是
其
理
论
依
据
。
总
的
病机
不
外
脾
胃
气
虚
、
气
虚血
瘀
。
脾
胃
气
虚
是
病
机
根
本
中
医
认
为
本
病
多
因
外
邪
犯
胃
,
饮
食
不
节
,
情
志
不
调
,
劳
倦
过
度
,
致
脾
胃
受
损
,
脾
胃
不
合
,
运
化
失
常
,
气
机
失
职
而
发
展
为
“
痞
满
”
。
初
病
在
气
,
久
病
入
络
,
络
脉
受
损
,
其
气
血
失
和
而
致
瘀
血
作
痛
。病
变
部
位
多
在
肝
脾
胃
,病
机
关
键
是
气
血
失
调
,虚
中
挟
实
,以
脾
胃< br>之
虚
为
本
,湿
毒
内
蕴
,瘀
血
凝
滞
为
标
。
脾
胃
气
虚
是
病
机
根
本
,脾
虚
摄
血
无
权
而
导
致
出
血
,离
经
之
血不
易
尽
去
而
致
瘀
血
,所
以< br>脾
胃
气
虚
兼
血
瘀
者
较
多< br>见
。此
外
胃
中
气
滞
是
胃
痛
的
主
要
病
理
基
础
,气
滞
久
则
血
脉
不
利
,可
以
导
致
血
瘀
,故
血
瘀
亦
是
本
病
的主
要
病
机
。
而
瘀
血
阻
滞又
可
进
一
步
影
响
脾
胃
升降
,
阻
遏
气
血
运
行
,
加重
脾
虚
;
瘀
血
不
去
,
新血
不
生
,
血
行
不
畅
,
失养
脾
胃
更
虚
,
如
此
恶
性循
环
成
为
导
致
CAG
-
肠
化
-
异
型
增
生
-
胃
癌
转
化
的
重
要
因
素
。
临
床
医
家
也
认
为
,
脾
虚
病
人
大
多
免
疫
功
能
低
下
,HP
感
染
的
患
者
大
多
有
脾
虚
症
状
。
王
淑
兰
[
2
5
]
的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CAG
以
脾
胃
气
虚
及
脾
胃
虚
寒
型
多
见
,
从
其
胃
粘
膜
的
微
观
辩
证
看
,
胃
镜
下
可
见
胃
粘
膜
苍
灰
色
,且
色
调
不
均
匀
,大
片
苍
白
区
组
织
缺
血
缺
氧
,
胃
粘
膜
层
变
薄
,
所
谓
“
痿
者
萎
也
”
。
气
血
不
足
,
胃
络
失
养
,
萎
弱
不
荣
,
亦
属
脾
胃
气
虚
之
症
。
陈
福
如
[
2
6
]
分
析
了
178
例
CAG
,
其
发
生
的
因
素
十
分
复
杂
,既
有内
因
又
有
外
因
,往
往
是
各< br>种
致
病
因
素
和
病
理
产
物< br>互
为
因
果
,共
同
作
用
所
造
成
。而
脾
胃
虚
弱
,运
化
无
权
是
导
致
CAG
的
决
定
因
素< br>(
占
91.37%
)
。
血
瘀
是< br>CAG
的
重
要
发
病
机
制
之
一
针
对
CAG
的
病
机
,
各学
者
认
识
不
一
致
,
但
大多
数
认
为
,
血
瘀
是
CAG
的
重
要
发
病
机
制
之
一
。
C AG
病
程
较
长
决
定
血
瘀
病
理
发
生
的
必
然
。
中
医
认
为
“
久
病
入
络
”
“
胃
病
久
而
屡
发
,
必
有
凝
痰
聚
瘀
”
,
而
出
现
胃
痛
,
或
呈
隐
痛
,
或
为
胀
痛
、
灼
痛
,
痛
有
定
处
,
固
定
不
移
,
舌
质
紫
暗
、
瘀
斑
等
一
系
列
血
瘀
征
象
。近
年
来,有
学
者
认
为
舌
质
变
化
对< br>于
诊
断
CAG
瘀
血
形
成
具
有
普
遍
意
义
,如
唐
旭
东
[
2
7
]
认
为
:最
常
见
,也
最< br>具
有
诊
断
价
值
的
瘀
血
征< br>,
是
CAG
病
人
大
多
见
舌
质
紫
暗
,
或
暗
红
,
或
淡
暗
,
或
有
瘀
斑
。
丁
怀
顺
[
2
8
]
对
CAG
患
者舌
象
进
行
观
察
,
发
现
舌质
由
淡
向
红
降
改
变
,是
病< br>势
渐
重
的
表
象
。如
张
洪
[
2
9
]
引
用
董
建
华
观
点
认
为
本
病
病
机
关
键
是
虚
、
滞
、
热
、
瘀
,
认
为
胃
病
日
久
伤
及
络
脉
而
出
现
血
瘀
,
CAG
的
病
理
特
点
就
是
“
络
血
”
。
项
翠
华
[
3
0
]
认
为
CAG
的
病
理< br>可
归
纳
为
滞
、虚
、瘀
。徐
杰
等
[
3
1
]
人
为
本
病
的
病
机
关
键
在
脾
虚
为
本
,痰瘀
为
标
。
正
如
《
金
匮
要略
》
云
:
“
腹
不
满
,
其人
言
我
满
,
为
有
瘀
血
也”
《
诸
病
源
候
论
》更
明
确< br>指
出“
血
气
壅
实
不
通
而
成
痞
也
”
。
姜
国
平
等
素
[
3
2
]
认
为
因
病
致
瘀
,外
邪
内
患
是
瘀
血
产
生
的
根
源
,因
瘀
致
病
,瘀
血
阻络
是
CAG
重
要
因
素
,由
此
可
见
血
,瘀
血
在
CAG
的
形
成< br>以
及
病
情
发
展
中
都
具
有< br>重
要
作
用
。
气
虚
血
瘀< br>是
CAG
发
病
及
病
机
关
键
一
些
医
家
根
据
中
医
传
统
理
论
结
合
临
床
实
际
,
认
为
气
虚
血
瘀
是
CAG
发
病
及
病
机
关
键
,
脾
胃
气
虚
又
容
易
使
外
邪
浸
入
,
故
古
人
曰
“
脾
旺
不
受
邪
”
、
“
脾
虚
百
病
自
生
”
。血属
阴
而
主
静
,不
能
自
行
,血
液
的
循
行
亦
有
赖
于
气
的
推
动
,
因
此
气
虚
则
推
动
无
力
,气
滞
则
血
行
不
利
,血
行
迟
缓
形
成
血
瘀
,则
阻滞
于
脉
络
,
结
成
瘀
血
。《
素
问
·痹
论
》
早
有
“
病< br>久
入
深
,
营
卫
之
行
涩
”< br>之
论
。
《
脾
胃
论
》
亦
言< br>“
脾
胃
不
足
皆
为
血
病
”< br>,
故
脾
胃
气
虚
日
久
,清
气
遏
而
不
升
,浊
气
逆
而
不
降
,又
可
加
重
气
滞
而
致
血
瘀
。
单
兆
伟
等
[
3
3
]
指
出
,
CAG
的
病
机
关
关
键< br>是
脾
胃
虚
弱
,
气
滞
血
瘀< br>,
张
琳
等
[
3
4
]
经
过< br>60
例
CAG
患
者
分
析
及
131< br>例
患
者
血
液
流
变
学
,
甲< br>皱
微
循
环
检
测
证
实
CAG
的
病
理
基
础
是
血
瘀
,
病
机
为
湿
热
,
即
HP
感
染
可
导
致
血
瘀
。临
床
研
究
发
现CAG
血
液
流
变
学
各
项
指
标
与
正
常
对
照
组
有
显
著
差
异
,
并
与
萎
缩
程
度
呈
正
相
关
CAG
的
高
滞
血
证
亦尤
,
为
明
显
[
3
5
]
,
故
气
虚
血
瘀
是
CAG
的
病
机
本
质
。
4
中
西
医
结
合
对
CAG
的
诊
治
疗
的
研
究
4.1
西
医
对
HP
的
研
究
随
着
医
学
研
究
的
深
入
,
CAG
治
疗
不
断
取
得
新
的
进
展
,
但
因
其
病
程
较
长
,是
一
个
慢
性
发
展
的
过
程,故
应
遵
循
早
期
预
防
、早
期
治
疗
、综
合
治
疗
的
原
则
,实
施
整
体
治
疗
。西
医
对
CAG
治
疗
主
要
是
饮
食
治
疗
, 病
因
治
疗
及
药
物
治
疗
三
方
面
,饮
食
治
疗
及
病
因
治
疗
只
起
到
辅
助
作
用
,
达
不
到
根
除
的
目
的
,
而
药
物
治
疗
主
要
针
对
杀
灭
HP,
加
强
粘
膜
屏
障
功
能
,促< br>进
损
伤
上
皮
细
胞
恢
复
,促
进
胃
动
力
,抑
制
胃
酸
,
助
消
化
等
,
临
床
上
的
确
取
得
一
定
疗
效
。
对
于
HP
感
染
引
起
的
CAG
,
特
别
在< br>有
活
动
者
应
彻
底
根
除
HP
。
但
以
HP
根
治
的
标
准
衡
量
,
1993
年
欧
洲
幽
门
螺< br>杆
菌
协
作
会
议
及
1994
年
第
十
届
世
界
胃
肠
病
大
会
出
现
新
的
联
合
抗
菌
方
案
,
如
“
新
二
联
”
,
“
新
三
联
”
等
,
均
提
高
了
HP根
除
率
减
少
了
副
作
用
。而
最
近
美
国
学
者
提
出
最有
效
的
“
三
联
方
案
”
(奥
美
拉
唑
+
羟
氨
苄
表
青霉
素
+
甲
销
唑
或
克
拉
霉素
)
根
除
率
91%
,副
作
用
<10%
,但
新
型
抗
生
素
也
可
诱
导
HP
耐
药
菌
的
产
生
,一
旦
治
疗
失
败
,耐
药
菌
的
产生
不
可
避
免
,而
耐
药
菌
株< br>在
人
群
中
播
散
势
必
进
一< br>步
增
加
治
疗
的
难
度
。并
且
新
的
药
物
方
案
中
药
物
剂
量
、疗
程
仍
需
要
进
一
步
明
确
。尽
管
在
幽
门
螺
杆
菌
治
疗
上
作
了
大
量
探
讨
,但目
前
对
HP
根
除
疗
效
仍
未< br>突
破
传
统
的“
老
三
联
”
。 因
此
中
药
治
疗
HP
相
关
性
胃
炎
具
有
较
高
疗
效
及
开
发
前
景
。
4
.
2
.
中
医
药
治
疗
的
研
究
中
医
对
CAG
的
治
疗
为
辩
证
治
疗< br>,
古
今
医
家
多
有
论
述
,< br>除
按
辩
证
治
疗
取
得
一
定< br>疗
效
,
此
外
辅
助
针
炙
、< br>推
拿
、
气
功
、
药
膳
、
情< br>志
调
节
及
药
熨
、药
枕
、敷
脐
等
其
它
疗
法
,均
达
到
健
脾
养
胃
止
痛
作
用
促
进
疾
病
向
愈
性
发
展
。
迄
今
为
止
,
中
医
中
药
对
CAG
治
疗< br>的
研
究
,
基
本
上
是
在
以< br>下
四
个
方
面
进
行
的
,即
辩
证
施
治
,辩
证
与
辨
病
相
结
合
治
疗
,
固
定
方
及
自
拟
方
治
疗
和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
4
.2.1
辩
证
施
治
这
种
方
式
主
要
依
据
中
医
理
法
方
药
, 这
是
当
前
最
普
通
的
治
疗
方
式
。
从
目
前
分
型
看
,
各
地
报
道
不
一
致
,
但
概
括
起
来
主
要
分
为
脾
胃
虚
弱
、
肝
胃
不
合
、
胃
阴
不
足
、
脾
胃
湿
热
、
瘀
血
阻
络
等
五
型
治
疗
。
笔
者
经
资
料
统
计
后
发
现
,尽
管
CAG< br>见
各
种
证
型
,但
仍
以
脾
胃
气
虚
及
瘀
血
阻
滞
多
见
。
脾
胃
虚
弱
:
陈
泽
民
等
[
3
6
]
用
香
砂
六
君
子
汤
和
黄
芪
建
中
汤
加
减
。龙
祖
宏
等
[
3
7
]
治
以
温
补
脾
胃
,方
用
黄
芪
建
中
汤
和
良
附
丸
加
减
。
胃
阴
不
足
:
陈
泽
民
等
[
3
6
]
用
沙
参
麦
冬
汤
养
胃
益
阴
。
章
真
如
[
3
8
]
用
自
拟
香
砂
养
胃
汤
,
获
效
屡
见
不
鲜
。
王
均
等
[
3
9
]
用
胃
安
2
号
:
石
斛
、
甘
草
、
白
芍
、
黄
连
、
南
沙
参
、
黄
精
、
山
楂
、
枳
壳
。
周
孜
[
4
0
]
滋
阴
养
胃
选
用
玉
女
煎
、
一
贯
煎
、
芍
药
甘
草
汤
等
。
肝
胃
不
合
:
李
恩
复
等
[
4
1
]
治
以
疏
肝
和
胃
为
主
,
方
用
四
逆
散
和
柴
胡
疏
肝
散
。
徐
建
华
[
4
2
]
考
虑
到
肝
胃
不
合
有
阴
亏
的
一
面
,
以
及
用
疏
肝
药
伤
阴
的
问
题
,疏
肝
和
胃
的
同时
,佐
以
养
阴
,
自
拟
复
胃< br>汤
三
号
治
疗
.
陈
泽
民
等< br>[
4
3
]
根
据
叶
天
士
治< br>“
厥
阴
胃
痛
”
方
疏
肝
和< br>胃
。
脾
胃
湿
热
:
乔
樵< br>[
4
4
]
治
以
清
热
和
胃< br>化
湿
祛
痰
,
方
用
连
朴
饮< br>和
藿
朴
夏
苓
汤
加
减
。
许< br>自
成
[
4
5
]
用
三
仁
汤< br>和
藿
朴
夏
苓
汤
加
减
。
瘀
血
阻
滞
:
张
继
泽
[
4
6
]
以
血
府
逐
瘀
汤
加
减
治
之
。
周
孜
等
[
4
7
]
治
以
活
血
化
瘀
,方
用
时
失
效
散
、丹
参
饮
、桃
红
四
物< br>汤
、金
铃
子
散
。
苗
时
举
[
4
8
]
自
拟
“
活
血
化
瘀
汤
”
,
药
用
黄
芪
、
当
归
、
枳
实
、
川
芎
、
良
姜
、
乳
香
、
没
药
、
炙
甘
草
。
4.2.2
辩
证
与
辨
病
相
结
合
治
疗
在
辩
证
治
疗
的
同
时
,
抓
住
CAG
发
病
特
点
,
结
合
胃
镜
下
胃
粘
膜
变
化
情
况
,
进
行
加
减
也
是
最
有
效
的
方
法
之
一
。
吴
义
堂
[
4
9
]
从
瘀
论
治
65
例
CAG
,
用
红
英
汤
(
红
藤
、
蒲
公
英
各
3 5g,
当
归
、
丹
参
、
黄
芪
各15g
,元
胡
、赤
芍
各
12g,
甘
草
9g)
辩
证
加
减
,
肠
上
皮
化
生
加
浙
贝
、
三
棱
、
莪
术
;
伴
不
典
型
增
生
加
炮
山
甲
、
浙
贝
、
煅
牡
蛎
;
胆
汁
返
流
加
柴
胡
、
竹
茹
、
黄
连
,
治
疗
1-4
个
月
,< br>总
有
效
率
92.4%,
与
维
霉
素< br>、
胃
复
安
的
13
例
对
照
组
总
有
效
率
相
比
有
较
显
著
差
异
。
董
学
峰
[
5
0
]
运
用
四
诊
结
合
胃
粘
膜
变
化
辩
证
施
治
:用
自
拟
参
术
甘
汤
(
党
参
、莪
术
、
茯
苓
各
15g,
当
归
、
八
月
札
各
12g
,
炙
甘
草
7
g
)
治
疗
60
例
CAG
,
有
胆
汁
返
流
加
姜
半
夏
、
郁
金
、
川
楝
;HP
阳
性
加
红
藤
、
蒲
公
英
、
败
酱
草
,
肠
上
皮
化
生
加
白
花
蛇
舌
草
、
藤
梨
根
、
苡
仁
,
治
疗
一
个
月
,
总
有
效
率
91.7%
。
王
天
龙
[
5
1
]
将
瘀
病
分
四
型
辨
证
治
疗
,
同
时
采
用
与
辨
病
辩
证
相
结
合
,
有
舌
瘀
或
暗
或
舌
下
静
脉
迂
曲
充
血
,加
桃
仁
、红
花
、
乳香
、
没
药
;
胃
粘
膜
红
白相
兼
以
白
为
主
,
粘
膜
下血
管
未
见
,
病
理
报
告
属轻
、中
度
,选
用
当
归
、赤
芍
、丹
参
;粘
膜
充
血
、糜
烂
,
分< br>泌
物
黄
而
浑
浊
者
加
黄
芩< br>、
白
术
、
白
花
蛇
舌
草
、< br>仙
鹤
草
、
茜
草
;
粘
膜
变< br>白
、
变
薄
,
粘
膜
下
血
管< br>清
晰
可
见
,
色
紫
暗
、
分< br>泌
减
少
,
病
理
报
告
属
中< br>度
以
上
,
选
用
生
蒲
黄
、< br>五
灵
脂
、
石
打
穿
、
王
不< br>留
行
;
粘
膜
呈
颗
粒
样
或< br>结
节
样
增
生
病
理
报
告
中< br>度
以
上
,伴
肠
上
皮
花
生
和
异
型
增
生
者
,
选
三
棱
、
莪
术
、
穿
山
甲
、
九
香
虫
;
胃
粘
膜
溃
疡
者
,
酌
加
煅
瓦
楞
、
乌
贼
骨
、
白
芍
、
象
贝
母
、
元
胡
、
牡
蛎
,
有
胆
汁
返
流
的
加
代
赭
石
、
刀
豆
子
、
降
香
治
疗
,
总
有
效
率
达
85%
。
辨
病
辩
证
相
结
合
的
治
疗
方
法
,巧
妙
地
将
中
医
宏
观
辩证
与
微
观
辩
证
结
合
,弥
补< br>了
中
医
宏
观
辩
证
的
不
足< br>,
对
临
床
用
药
有
重
大
指< br>导
意
义
。
4.2.3
自
拟
方
及
专
方
治
疗
陈
泽
民
等
[
5
2
]
自
治
具
有
化
瘀
通
络
、
清
热
解
毒
作
用
的
胃
乐
益
冲
剂
(
金
刚
藤
、
白
花
蛇
舌
草
、
僵
蚕
、
壁
虎
6:5:1:0.1
比
例
组成
)
。
经
一
个
疗
程
(3
个
月
)
的
治
疗
,
治
疗35
例
中
,
显
效
20
例
,
有
效
14
例
,总
有
效
率
97.1
%
,病
理
有
效
率
为
66.7%
。初
航
[
5
3
]
等
在
益
气
化
瘀
法
则
的
指
导
下
,
自
制
胃
炎
丸
(
党
参
、
丹
参
、
川
楝
子
、
黄
芪
、
红
花
、
没
药
、
乌
药
、
砂
仁
、
吴
茱
萸
、
黄
连
)
,
治
疗
本
病
32
例
,
总
有
效
率
87.5%
。
游
龙
等
[
5
4
]
对
55
例
用
摩
罗
丹
(
茵
陈
、
鸡
内
金
、
百
合
等
中
药
配
制
)
治
疗
症
状
好
转
的
CAG< br>患
者
,
进
行
了
病
理
疗
效< br>观
察
。
经
治
疗
41
例
主
症
消
失
,
食
欲
及
体
力
增
加
,
舌
质
舌
苔
明
显
改
善
,
14
例
病
情
显
著
改
善
;胃
镜
及
病
理
活
检
复
查
,2
个疗
程
后(
每
个
疗
程
3
个
月< br>)
30
例
患
者
转
变
为
浅
表
性
胃
炎(
CSG
)
,4
个
疗
程< br>后
其
余
患
者
全
部
转
变
为< br>CSG
,
8
例
肠
上
皮
化
生
和
1
例
异
型
增
生
均
未
消
失
。
李
佃
贵
[
5
5
]
根
据
绞
股
蓝
具
有
抗
肿
瘤
、
增
强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和
免
疫
调
节
作
用
及
抗
衰
老
的
作
用
,
制
成
绞
股
蓝
冲
剂
治
疗
151
例
CAG
,
结
果
胃
镜
检
查
疗
效
为
显
效
28
例
,
好
转
58
例
,
无
效
57
例,
加
重
8
例
,
总
有
效
率为
56.26%
。
尹
通
等
[
5
6]
治
疗
本
病
时
,
利
用
自拟
胃
腑
逐
瘀
汤
(
丹
参
、元
胡
、
乳
香
、
没
药
、
三棱
、
莪
术
、
三
七
粉
、
檀香
、
砂
仁
、枳
实
、白
及
粉
、 甘
草
)随
证
加
减
,
20
天
为1
个
疗
程
,服
药
3
疗
程
,结
果
48
例
CAG
病
人
中
总
有效
率
为
87.5%
,胃
镜
及
病
理检
查
显
示
本
方
对
腺
体
肠化
生
和
异
型
增
生
有
抑
制作
用
,能
够
促
进
炎
症
的
修< br>复
愈
合
。徐
甘
嘉
等
[
5
7
]
自
拟
丹
莪
汤(
丹
参
、莪
术
、生
山
楂
、蒲
公
英
、太
子
参
、炒
薏
苡
仁
、百
合
、党
参
、黄< br>芪
、白
术
、陈
皮
、茯
苓
、
砂
仁
、
焦
神
曲
、
炒
麦
芽
、
红
花
、
生
白
芍
、
佛
手
、
乌
药
、
白
花
蛇
舌
草
、
甘
草
)
加
减
治
疗
168
例
总
有< br>效
率
达
到
94%
。
认
为
方
中
丹
参
、
莪
术
、
生
山
楂
,
祛
瘀
通
络
止
痛
,
能
有
效
改
善
局
部
微
循
环
。
张
亚
声
等
[
5
8
]
采
用
胃
炎
复
方
颗
粒
冲
剂(
太
子
参
、炒
白
术
、柴
胡
、黄
芪
、丹
参
、
白
花
蛇
舌
草
等
)
,
三
个
月
为
1
个
疗
程
,
用
药
1
-
2
个
疗
程
,
共
治
疗
28
例
HP
相
关
CAG
,显
效
10
例
,有
效
2
例
,无
效
6
例
,总
有
效
率
78.5%
;通
过
胃
粘
膜
病
理
学
检
查
发
现
,其
中
22
例
腺
体
萎
缩
明
显
改
善
,
18
例
肠
化
减
轻
。
梁忠
等
[
5
9
]
应
用
自
拟复
胃
汤
(
党
参
、
黄
芪
、白< br>术
、陈
皮
、茯
苓
、砂
仁
、焦
神曲
、炒
麦
芽
、红
花
、升
麻
、
枳
壳
)并
结
合
胃
镜
下
胃
粘
膜
变
化
进
行
方
药
加
减
,治疗
314
例
CAG
,
临
床
症
状
上
显
效
84
例
,
有
效
220
例
,
无
效
10
例
,
总
有
效
率
96.8%
。
张
宽
智
等
[
6
0
]
自
拟
参
芪
胃
生
汤(
党
参
、黄
芪
、白
术
、桂
枝
、杭
白
芍
、
乌
梅
、
香
附
、
元
胡
、
昆
布
、
焦
山
楂
、
半
夏
、
生
姜
、
大
枣
、
枳
壳
)
随
症
加
减
治
疗
66
例
,
治
愈
21
例
,
有
效
37
例
,
无效
8
例
,
总
有
效
率
87.9%
。
林
纬
芬
等
[
6
1
]
用
参
脂
理
胃
散
治
疗
89
例
CAG
,
药
用
人
参
、
五
灵
脂
、
元
胡
、
草
豆
蔻
、
没
药
、
白
芨
、
木
蝴
蝶
。
脾
胃
虚
热
型
加
石
膏
、
知
母
、
石
斛
、
麦
冬
;
肝
胃
气
滞
型
加
苦
参
、
黄
连
、
山
慈
姑
、
龙
胆
草
。
结
果
治
愈
4 3
例
,
好
转
38
例
,
总
有
效
率
91%
。
李
昊
[
6
2
]< br>自
拟
养
胃
活
血
饮
(
太
子< br>参
、
白
芍
、
麦
冬
、
丹
参< br>、
甘
草
、
当
归
、
檀
香
、< br>麦
芽
、
铁
树
叶
、
藤
梨
根< br>、
白
花
蛇
舌
草
、
刺
猬
皮< br>、
蒲
黄
)
。
治
疗
30
例
,
治
愈
2
例
,
显
效
8
例
,
好
转
18
例
,
无
效
2
例
,
总
有
效
率
93.3%
。
明
红
[
6
3
]
用
柴
芍
六
君
汤
(
柴
胡
、
党
参
、
黄
芪
、
白
术
、
茯
苓
、
白
芍
、
半
夏
、枳
壳
、丹
参
、檀
香
、白
花
蛇< br>舌
草
、川
芎
)
,治
疗
108
例CAG1
,
显
效
60
例
,有
效
34< br>例
,无
效
14
例
,总
有
效
率
90%
。陆
为
民
等
[
6
4
]
用
胃
舒
胶
囊
(
党
参
、
白
术
、
枳
壳
、
丹
参
、
苡
仁
、
莪
术
、
仙
鹤
草
,
每
粒
含
生
药
0.5g
)
,治
疗
45
例
C AG
,与
用
胃
宁
冲
剂
治
疗
的对
照
组
比
较
,总
有
效
率
分< br>别
为
91%
和
73%
(
p<0.05
)。毛
水
泉
[
6
5
]
用
健
脾< br>和
胃
养
阴
活
血
汤
治
疗
CA G
取
得
显
著
疗
效
。
刘
万
里
[
6
6
]
认
为
老
年
CAG发
病
多
为
脾
胃
虚
弱
,根
本< br>治
疗
大
法
是
健
脾
助
运
,病
机
特
点
是
本
虚
标
实
,
虚
实
夹
杂
,
基
本
治
疗
原
则
是
标
本
兼
顾
,
运
用
益
气
活
血
清
热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81%
。
4.2.4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的
研
究
近
年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CAG
,
取< br>得
一
定
进
展
报
道
很
多
。< br>线
岳
年
等
[
6
7
]
[< br>6
8
]
将
CAG
分
为
脾
胃
虚
弱
、
肝
胃
不
和
及
气
虚
血
瘀
三
型
,
各
制
协
定
方
,采
用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并与
五
肽
胃
泌
素
作
对
照
观察
。结
果
表
明
,
中
西
医
结< br>合
组
显
效
率
62.5%
,
好
转12.5%
,
五
肽
胃
泌
组
显
效
29.63%
,
好
转
14.81%
;
治
疗
后
CAG
转
为
CSG
者
中
西
医
结
合
组
59.43%
,
五
肽
胃
泌
组
29.63%
,
两
组
差
异
非
常
显
著
。
陈
泰
庆
等
[
6
9
]
将
140
例
CAG
病
人
分
为
脾
胃
虚
寒
、
胃
阴
不
足
、
肝
胃
不
和
、气
虚
血
瘀
四
型
并
辩
证
论
治
,同
时
肌
注
胃
炎
冲
剂
Ⅰ
号(
白
花
蛇
舌
草、半
枝
莲
、
鱼
腥
草
、
败
酱< br>草
等
中
药
提
取
制
成
的
针< br>剂
)
加
口
服
维
生
素
B1
、
B2
和
维
生
素
C
,若
胆
汁
反
流
加
胃
复
安
,经
3
个
月治
疗
总
有
效
率
为
87.14%
,在
病
理
组
织
上
也
有
不
同程
度
的
改
善
。
4.3
中
医
药
治
疗
HP
的
研
究
中
医
药
治
疗
HP
相
关
CAG
有
很< br>大
潜
力
并
有
一
定
疗
效
。< br>现
大
量
报
道
HP
感
染
问
题
,
HP
感
染
与
慢
性
胃
炎
证
型
相
关
,认
为
实
证
、热
证、
虚
实
挟
杂
阳
性
率
高
[7
0
]
。
无
论
单
方
,
还是
复
方
制
剂
在
清
除
HP
时< br>均
有
明
显
疗
效
。
如
宋
西< br>江
等
[
7
1
]
用
大
黄
提< br>醇
片
和
呋
喃
唑
酮
治
疗
HP
性
胃
炎
73
例
,
其
清
除
率
分
别
为
88.6%
和
70%
,
两
组
比
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p>0 .05
)
,但
临
床
总
有
效
率
分< br>别
为
92.4%
和
75%
,症
状
缓
解
平
均
天
数
为
13.2
天
和
22 .4
天
,大
黄
优
于
呋
喃
唑
酮(p<0.01)
。幽
胃
康
冲
剂
[
7
2
]
(
由
柴
胡
、
白
芍
、
黄
连
、
吴
萸
、
丹
参
、
大
黄
、
木
香
等
13
味
中
药
组
成
)
7
周
1
疗
程
,
转
阴
率
达
78.8%
,
有
效
率
24.3%
,
总
有
效
率
98.1%
。清
幽
冲
剂
[
7
3
]
:黄
芪
15g
、白< br>术
10g
、白
芍
15g
、
黄
连
3g
、
黄
芩
6g
、
干
姜
5g
、
半
夏
8g
、
枳
壳
10g
、
蒲
公
英
15g
、
白
花
蛇
舌
草
15g< br>、
白
芨
10g
,
每
日
3
次
,
每
次
1
包
(
相
当
于
中
药
1
日
1
剂
)
6
周
1
疗
程
,
转
阴
率
为
80.95%
。
5
实
验
研
究
一
般
来
说
,
其
临
床
症
状
的
改
善
较
西
药
更
好
而
且
快
,
对
病
理
学
改
变
,
如
如
急
慢
性
炎
症
,
胃
粘
膜
萎
缩
及
肠
上
皮
化
生
或
异
型
增
生
,
目
前
西
医
尚
无
有
效
的
疗
效
,
而
应
用
中
医
药
治
疗
,
已
露
出
一
些
苗
头
。
中
药
治
疗
CAG
由
于
中
医疗
效
显
著
、使
得
对
中
医
药< br>治
疗
CAG
作
用
机
理
的
实
验
研
究
势
在
必
行
,而
且
是
一
个
颇
有
价
值
的
研
究
领
域
。崔
儒
涛
等
[
7
4
]
对有
甲
硝
胍
造
模
的
慢
性
萎缩
性
胃
炎
大
鼠
进
行
养
胃冲
剂
的
药
理
实
验
观
察
,结
果
表
明
,
养
胃
冲
剂
可使
胃
粘
膜
前
列
腺
素
E2
(< br>PGE2
)
、
生
长
素
(
SS
)水
平
明
显
升
高
,
可
是
胃动
素
(
MOT
)
有
所
降
低
, 说
明
养
胃
冲
剂
可
通
过
调
节
胃
肠
道
激
素
水
平
保
护
和
修
护
胃
粘
膜
的
作
用
。
张
林
图
等
[
7
5
]
将
健
康
Wistar
大
鼠
随
即
分
为
正
常
对
照
组
、
模
型
组
、消
痞
灵
大
、小
剂
量
组
,维
霉
素
治< br>疗
组
。造
模
后
消
痞
灵
大
、
小
剂
量
组
,维
霉
素
治
疗
组
,分
别
按
体
重
灌
服
消
痞
灵
冲
剂(
太
子
参
、
炙
百
合、
蒲
公
英
、
乌
药
等
组
成)
和
维
霉
素
、
正
常
组
和模
型
组
在
17-20
周
均
按
体
重
灌
服
生
理
盐
水
。结
果
显示
造
模
后
原
光
镜
下
所
见的
大
白
鼠
粘
膜
胃
萎
缩
变薄
,
腺
体
数
量
减
少
,
有HP
和
不
同
程
度
的
ATP
基
细
胞
异
型
与
结
构
异
型
,经
消
痞
灵
治
疗
后
胃
粘
膜
炎
症
明
显
减
轻
,
HP
和
ATP
减
轻
或
消
失
,
超
微
结
构
也
明
显
改
善
,
说
明
消
痞
灵
可
能
对
CAG
胃
粘
膜
萎
缩
上
皮
起
营
养
和
改
善
的
作
用
,
对
HP
和
CAG
等
癌
前
病
变
具
有
较
好
的
阻
断
和
逆
转
作
用
。
全
山
丛
等
[
7
6
]
报
道
养
胃
冲
剂
可
以
防
止
大
鼠
萎
缩
性
胃
炎
模
型
引
起
的
体
重
减
轻
,
可
降
低
胃
粘
膜
PH
值
,
增
加
胃
粘
膜
血
流
量
,
加
大
胃
粘
膜
电
位
差
,
降
低
组
织
学
病
变
发
生
。
近
年
来
国
内
外
学
者
对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CAG
取
得
较
大
近
展
。
其
优
势
主
要
体
现
在
:辩
证
与
辩
病
相
结合
,宏
观
与
微
观
辩
证
相
结< br>合
是
治
疗
的
主
要
内
容
,< br>通
过
随
证
变
法
,
三
因
制< br>宜
,以
调
整
机
体
的
整
体
反
应
性
,促
进
疾
病
向
愈
性
发
展
;针
对
胃
粘
膜
病
变
和
其
它
治
疗
上
的
重
要
环
节
,重
点
解
决
炎
症
性
病
变,
萎
缩
性
病
变
,肠
上
皮
化< br>生
和
异
型
增
生
等
问
题
;< br>针
对
HP
等
一
类
的
外
在
致
病
因
子
和
外
在
诱
发
因
素
进
行
驱
邪
治
疗
,因
此
在
治
疗
CAG
时
取
得
很
大
近
展。现
代
医
学
飞
速
发
展
,中
医
治
疗
CAG
需
要
引
入
其
先
进
的
理
论
和
技
术
,来
判
定中
医
药
的
治
疗
效
果
,因
此< br>我
们
用
中
医
药
从
健
脾
益< br>气
,活
血
化
瘀
,少
佐
疏
肝
清
热
化
湿
法
治
疗
气
虚
血
瘀
挟
湿
型
CAG
来
提
高
疗
效减
低
癌
变
,
减
少
副
作
用来
弥
补
西
药
之
不
足
。
临
床
研
究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
CAG
)
的
治
疗
关
键
是
如
何
使
临
床
症
状
缓
解
,
胃
粘
膜
萎
缩
肠
化
生
及
不
典
型
增
生
改
善
或
逆
转
,亦
是
近
几
年
来
消
化界
大
多
数
学
者
争
相
讨
论的
话
题
。慢
性
胃
炎
—
胃
粘< br>膜
萎
缩
—
肠
化
生
—
异
型< br>增
生
—
胃
癌
,
这
一
病
变< br>模
式
过
程
已
为
国
外
学
者< br>所
赞
同
。
胃
炎
到
癌
变
的< br>致
病
原
因
较
多
,
大
多
数< br>学
者
认
为
HP
菌
株
感
染
是
主
要
作
用
。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
CAG
)
的
主
要
组
织
学
特
征
之
一
是
胃
粘
膜
肠
上
皮
化
生
,肠
上
皮
化
生的
多
发
部
位
在
胃
窦
和
胃小
弯
,这
也
是
胃
癌
的
多
发< br>部
位
。
CAG
的
肠
上
皮
化
生
与
胃
癌
的
关
系
非
常
密
切
。
所
以
CAG
的
防
治
、
控制
肠
化
的
发
生
是
预
防
和降
低
胃
癌
的
发
病
率
的
重要
措
施
。
CAG
治
疗
关
键
是
如
何
使
临
床
症
状
缓
解
,
胃
粘
膜
萎
缩
肠
化
及
不
典
型
增
生
改
善
或
逆
转
,亦
是
近
几
年
来
消
化
界
大
多
数
学
者
争
相
讨
论
的
话
题
。养
胃
复
元
汤
是
导
师
谢
晶
日
教
授
总
结
多
年
经
验
研
制
治
疗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的
方
药
,
临
床
应
用
疗
效
显
著
。
现
将
临
床
观
察
治
疗
CAG
疗
效
报
告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
1.1
病
例
选
择
标
准
CAG
的
分
型
:
1973
年
Strickland
等
主
要
根
据
血
清< br>自
身
免
疫
学
检
查
并
根
据< br>病
变
部
位
将
CAG
分
为
A
、
B
两
型
,
A
型
病
变
发
生
在
胃
体
不
弥
漫
性
萎
缩
,胃
窦
部
粘
膜
一
般
正
常
,其发
生
机
制
与
自
身
免
疫
有关
,且
胃
酸
分
泌
很
少
甚
至< br>缺
乏
,
血
清
中
胃
泌
素
增< br>高
,壁
细
胞
抗
体
阳
性
,
可
有
血
中
内
因
子
抗
体
;
B
型
胃
炎
其
萎
缩
性
病
变
主
要
以
胃
窦
萎
缩
为
主
,而
胃
体
粘
膜
基
本
正
常
,其
发
生
机
制
与
幽
门
螺
杆
菌
感
染
和
化
学
损
伤
(
如
胆
汁
返
流
,
非
皮
质
激
素
类
消
炎
药
、
吸
烟
及
饮
酒
等
有
关
)
,
故
血
清
胃
泌
素
正
常
或
降
低
,
患
者
低
酸
,
很
少
无
酸
,
壁
细
胞
抗
体
阴
性
,
无
血
中
内
因
子
抗
体
。
在
我
国
以
B
型
多
见
。
西
医
诊
断
标
准
:
全
部
CAG
患
者
均
经
纤< br>维
胃
镜
及
胃
粘
膜
活
检
确< br>诊
,
诊
断
依
据
1990
年
8
月
在
悉
尼
国
际
胃
肠
病
学
大
会
的
悉
尼
系
统
及
2000
年
5
月
在
井
冈
山
举
行
全
国
慢
性
胃
炎
研
讨
会
共
识
意
见
[
7
7
]
。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胃
镜
诊
断
标
准
:
(1)
胃
粘
膜
颜
色
变
淡
,
呈
淡
红
、
灰
黄
,重
者
呈
灰
白
或
灰
蓝
色
。可< br>为
弥
漫
性
,也
可
呈
局
限
性
斑
块
分
布
;
(2)
粘
膜
下
血
管
显
著
。
萎
缩
初
期
可
见
粘
膜
内
暗
红
色
网
状
细
小
血
管
,
严
重
者
可
见
粘
膜
的
蓝
色
树
枝
状
较
大
静
脉
。
(3)
粘
膜
皱
襞
细
小
甚
至
消
失
。
(4)
当
萎
缩
性胃
炎
伴
有
腺
体
颈
部
过
度增
生
或
肠
上
皮
化
生
时
,粘
膜
表
面
粗
糙
不
平
,
呈颗
粒
状
或
结
节
状
。
(5)
萎
缩
粘
膜
脆
性
增
加
,
易
出
血
,
并
可
有
糜
烂
灶
。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病
理
诊
断
标
准
:
(1)
固
有
腺
体
萎
缩
,
减
少
13
以
内
者
为轻
度
,
减
少
13-23
者
为
中
度
,
减
少
23
以
上
者
为
重度
。
(2)
粘
膜
肌
层
增
厚
。
(3)
肠
上
皮
化
生
或
假
幽
门
腺
化
生
及
不
典
型
增
生
(
可
有
可
无
)
。
(4)
淋
巴< br>滤
泡
形
成(
可
有
可
无
)
。
(5)
固
有
膜
炎
症(
可
有
可无
)
。
中
医
气虚
血
瘀
挟
湿
型
辩
证
标
准:
依
据
1989
年
11
月
南
昌
会
议
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研
究
会
消
化
系
统
疾
病
专
业
委
员
会
制
定
的《
慢
性
胃
炎中
西
医
结
合
诊
断
、
辩
证和
疗
效
标
准
》
[
7
8
]和
1986
年
中
西
医
结
合
虚
证
与
老
年
病
研
究
专
业
委
员
会
拟
定
的“
中
医
虚
证
辩
证
参
考
标
准
”及
1988
年
10
月
血
瘀
证
研
究
国
际
会
议
拟
定
的
“
血
瘀
证
”
参
考
标
准
[
7
9
]
,
再
结
合
本
病
特
点
,
证
见
:
主
症
:(1)
胃
脘
饱
胀
痞
满< br>,
隐
隐
灼
痛
(2)
似
饥
不
欲
食
,
似
渴
不
欲
饮
(3)
嘈
杂
次
证
: (1)
神疲
乏
力
,
嗳
气
、
食
少
纳呆
(2)
大
便
不
畅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02: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