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蒸减肥-
传染性软疣的治疗方法多且简单
传染性软疣一般用局部疗法即可。最简单的方法是局部消毒后用
针头刺破疣体顶端,将软疣小体挤出或挑除;或用齿镊、弯血管钳夹
住软疣小体,将其拔除,然后涂
2
%的碘酒,并稍加压迫止血。也有
报告外用
0.1
%维甲酸酒精溶液或霜剂、
3
%酞丁胺软 膏或搽剂、
10
%
的氢氧化钾溶液局部治疗有效,方法为外涂于软疣处,每日
2
次,共
用
2
~
3
周。
此外,还可以用微波治疗,具有痛苦小、无创面、不出血、无炭
化、恢复快的特点。其他还可以用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烧灼气化
治疗、电灼治疗;单个巨大皮损可用手术切除;有继发性感染者可选
用抗生素治疗。由于传染性软疣病损比较表浅,治愈后一般不会留疤
痕。患者及家属应讲究卫生、勤剪指甲、避免搔抓皮肤,不与患者共
用衣物,对患者的衣物进行单独的沸水消毒处理。
上面已经提到,传染性软疣的治疗方法多且简单,一般不用口服
药物,< br>仅局部治疗一两次即可治愈。
建议您到当地或省城的三甲医院皮肤科就诊,
通过必要的检 查和治疗,相信最终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思飘飘
问答
历史
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瘊子。治疗方法可以外用艾利克 (碘伏),每天上一次,如
果治好了,就可以。假如治疗效果不理想可到医院进行治疗。
一般是吃药打针,冷冻治疗。微波、激光也可以!很简单!
如果可以确认是传染性软疣最好是用挾除去掉
.
因为在皮疹中含有无数的病 毒,
如果不能及时去掉会自身接种传染。
结果是皮疹反复出现,
孩子更痛苦。
如果实
在舍不得,
可以外涂
1~2%
碘酊,
请注意一定是碘酊,碘伏不可以。
每天外搽
3~5
次,搽药时要用无菌棉签、略用力。
同时内 衣裤要消毒。在病未完全好之前别给
孩子搓澡,洗澡轻轻洗,以免自身传染。
传染性软疣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是刮除法,
其治疗效果确切,
普遍受到广大医务
人 员欢迎,
但因其治疗时疼痛较重,
儿童不易耐受。
我科于
1998
年
7
月~
1999
年
12
月采用液氮冷冻疗法对
53
例年龄小于
12
岁的儿童传染性软疣患者进行治
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53
例患儿全系
我科门诊病例,临床诊断:传染性软疣,其中男
29
例,女
2
4
例,年龄
2
~
12
岁,病程
1
~
6
月,其中
15
例曾以刮除法治疗过。患者皮损大小不一,数目 不
等。有少数患儿皮损多达
40
~
50
个。患儿接受治疗时,精神多 比较紧张。曾经
刮除治疗过的患儿更是恐惧害怕。
1.2
治疗方 法:采用棉鉴浸蘸法。固定患儿
局部常规消毒,
选择大小合适的棉鉴浸蘸液氮接触皮损,
至全部皮损冷冻变白即
可。
1.3
疗效评价:
(1)
痊愈:皮损全部脱落;
(2)
显效:
80%
皮损脱落;
(
3)
有效:
50%
皮损脱落或缩小;
(4)
无效:少于20%
皮损脱落或缩小。
2
结果
痊愈:
14
例
(26%)
;显效:
25
例
(47%)
;有效:
10
例
(19%)
;无效
4
例
(8%)
。
总有效率
92%
。
3
讨论
传染性软疣是痘病毒中的传染性软 疣病毒
(Mer)
感染所引起。本病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潜伏期
2
~
3
月。本病多侵及
于儿童[
1
]
,组织病理表现为棘细胞 增生,表突肥大向下延伸,表皮细胞浆内有
均质性圆性嗜酸性包涵体,即软疣小体[
2
]
。
冷冻疗法的机制是:由液氮低温作
用使细胞内外冰晶形成。
细胞膜破裂导 致细胞死亡,
组织坏死脱落。
传染性软疣
经冷冻后坏死脱落,达到治疗目的,冷冻疗法 治疗传染性软疣操作简单不出血,
疼痛轻微,患儿痛苦少,恐惧感小,容易按受治疗,而刮除法常用患儿 不能耐受
疼痛,
拒绝治疗。
因此,
液氮冷冻疗法不失为一种治疗儿童传染性软 疣的首选方
法值得临床应用。
宝宝五个月,身上长了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瘊子),除了用镊子夹(这只适用于
较大孩子或大人)
,还有别的办法根除吗?宝宝在左脸,脖子 左侧和后背各分布
一个或两个传染性软疣,
去了医院大夫很肯定就是传染性软疣,
是外 界传染所致
(家里很干净,用的东西都分开的)
。虽然不多,但是医生说办法就是拿镊子生生的夹掉,孩子太小了,那么疼会受不了的。再说还有一个在脸上,留疤瘌就不
好了。
不知 道还有别的办法根除吗?有人说用大蒜汁涂抹。
我现在用碘酒每天点
一下,希望可以烧掉,不知 管用不管用。请专家和朋友们帮帮忙,谢谢了!
传染性软疣
定义
传染性软疣(
Molluscum Contagiosum MC
)
一种痘病毒感染表皮而引起的传染
性皮肤病。
典型表现为腊 样光泽的圆顶形丘疹,
中央有脐凹,
能挤出乳酪状软疣
小体。
病原学
传染性软疣病毒
是一种目前最大的双链
DNA< br>痘病毒,呈
“
砖形
”
,大小约
200×
300×100nm
,普通显微镜下可见到。病毒衣壳完全对称,外包有囊膜。病毒
有两个亚型,分 别有
185
碱基对和
195
个碱基对。
病理生理
皮肤黏膜损伤是传染性软疣病毒进入皮肤的先决条件。
病毒进入角朊细胞的细胞
浆后,
进行复制,
形成囊膜。
在角朊细胞浆中形成包涵体,
导致受感染细胞增大,< br>病毒的囊膜可预防刺激宿主免疫系统,
和其它痘类病毒相比,
传染性软疣病毒诱
发免疫反应较轻。
流行病学
传染性软疣在儿童中较常见,
近几十 年来,
传染性软疣在性活跃人群中持续增加。
美国在
1966
年,
1 600
例患者被确诊为传染性软疣;在
1983
年,
113800
人 被确
诊为传染软疣,
其中
15
岁以上患者明显增多。
在
HP V
感染者中,
传染性软疣的
感染率高达
5%
~
18%
,其严重性与宿主
CD4
+
T
细胞计数有关。传染性软疣多
发生在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主要通过与感染者密切的皮肤接触
(包括性接触)
而
传染 。
间接途径如游泳池也可传染。
近几十年来,
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病例持续增
加 ,
在英国和威尔士
STD
门诊传染性软疣的发病率从
1971
年的< br>1.430/10
万增加
到
1978
年的
11/10
万,男女均可受感染,男性较女性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其中儿童和性活跃的人群发病率高。
临床表现
潜伏期
2
周至
6
个月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瘙痒、疼痛、触痛。一些患者在皮疹周围发生湿疹
汗蒸减肥-
汗蒸减肥-
汗蒸减肥-
汗蒸减肥-
汗蒸减肥-
汗蒸减肥-
汗蒸减肥-
汗蒸减肥-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23: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