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清洁-
营养学基础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 br>营养——指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成分,满足自身生
理需要、维持生长发育、组 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况的动态过程。
2.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够为人 体所利用的有效成分,能提供机体维持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构成机体的原材料。
3.
必需氨基酸——必须由食物供给,人体不能合成,为生长发育和生理功
能必需
4.
条件必需氨基酸——在某些生理条件下,人体合成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必须由食物供
5.
半必需氨基酸——可由其他氨基到转化而来,若由膳食中提供则可减少
相应氨基酸的供给
6.
限制性氨基酸——食物蛋白
EAA
与参考蛋白的
EAA
构成比较,
数量最
感缺乏者称为
LAA
。
7.
氨基酸模式——某种蛋白质中各种
EAA
含量之间的构成比例
8.
蛋白质互补作用——在饮食中提倡食物多样化,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
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混合食用,必需氨基酸得以互相补
充,使其模式更接近人体的需要, 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作
用称为
“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9.
食物蛋白质消化率——
(
食物氮
-
粪氮)/
食物氮×
100%
10.
食物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氮贮留量
/
氮吸收量×
100
11.
参考蛋白质——鸡蛋蛋白
/
母乳蛋白
EAA
相互比值与人体最接近,它们
的生物价最接近
100
,即在体内将近
100
%可被利用。通常将鸡蛋蛋白
作为参考蛋白质。
12.
完全蛋白——必需
AA
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与人体需要相近,既
能保证健康、又 能促进儿童发育
13.
半完全蛋白——所含必需
AA
种 类齐全,但多少不均匀,比例偏离人体
所需,以其为唯一蛋白来源时,只能维持生命,不能促进儿童生长 发育
14.
不完全蛋白——必需
AA
种类不齐全,为唯一来源时,不能维持生命
15.
氮正平衡——摄入氮
>
排泄氮
16.
等平衡——摄入氮
=
排泄氮
17.
负平衡——摄入氮
<
排泄氮
18.
脂肪——中性脂肪
—
甘油三脂
19.
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
给的脂肪酸
20.
动脂——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量影响而变化很大的脂肪
21.
定脂——磷脂、固醇类、鞘脂、糖脂等称为类脂,主要存在于细胞原生
质和细胞膜中,其储量不易受进食情况的影响
22.
膳食纤维——为植 物可食部分或碳水化合物类似物,其不能在人类小肠
消化和吸收,可部分或完全在结肠内发酵
23.
乳糖不耐受症——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使小肠黏膜刷状缘乳 糖酶
缺乏,使乳糖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进食含有乳糖的食物时发生的腹
泻等一系列症状和体 征
1
/
13
24.
能量系数——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可利用的能量值称
为能量系数
25.
食物殊动力作用——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
消化、吸收、代谢
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
散发能量
26.
基础代谢——人体在适宜的气温(
18
℃
~
25 ℃)环境中,处于空腹
(一般禁食后
12
小时)
、清醒而安静状态下,维 持最基本活动的生命活
动所需的能量
27.
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人体每平方米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
28.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在体内既不是构
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
中起重要作用
29.
维生素
A
原——植物
(
黄红绿 色蔬菜
)
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
一部分在体
内能转变成维生素
A
30.
常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
>0.01%
31.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
<0.01%
32.
重金属元素——指在标准状况下单质密度大于
4500kg/
立方米的金属
元素
.
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有镉、汞、银、铜、钡、铅等对人体健康危< br>害的重金属元素,砷
33.
合理营养——要求膳食能供给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并不发生缺乏或
过量的情况
34.
合理膳食——能保证供给符合机体生理状况、劳动条件及生活环境需要
的各种营养素的膳食应以数量充足、质地良好的不同食品按照营养学的
原则遵循正确的烹煮方法和膳食 制度调配而成,为身体的发育、成长和
健康、长寿服务。
35.
RDA
——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是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
况群体中绝大多数(< br>97%~98%
)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
36.
DRI——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
参考值,
包含平均需要量
(
EAR
)
、
推荐摄入量
(
RNI
)、
适宜摄入量
(
AI
)
、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UL
)四项内容
37.
RNI
— —是传统意义上的
RDA
,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
体中绝大多数(97%~98%
)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
38.
UL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似不致
于损害健康,但并不表示 达到这一水平可能是有益的
39.
SFA
——单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一个双键的脂肪酸
40.
PUFA
——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
41.
EAA
——必需氨基酸
42.
EFA
——必需脂肪酸
二、填空题、判断题
1.
营养素是食物中含有的能维持生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一切化
学物质,目前已知有
40
余种,可概括为
蛋白质
、
脂肪
、碳水化
合物、
维生素
、
矿物质
及
水
六大类。其中,从人体膳食健康的角度,通常
把碳水化合物再分为
糖
与
膳食纤维
。因此也有“七大类”的说
2
/
13
法。
2.
人体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两大部分组成。
3.
消化道包括:
口腔
、
食管
、
胃
、
小肠
、
大肠
。其
功能分别是……?
4.
消化腺的主要功能是
将大分子的养分分解成可被消化、吸收、利用的
的小分子养分
。
5.
动植物体内已发现
90
多种元素,
含量最多的为
C
、
H
、
O
、
N
4
种,可达
DM 90%
以上。
6.
碳水化合物:动物体内含量
<1
%
,主要为
肌糖原
、
肝粮原
;
植物含量占干物质的
,主要为
淀粉
、
膳食纤维
。
7.
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主要能量贮存形式,是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对
或错)
8.
脂类:正常人体内含量可高达
20%
以上,主要为
甘油三脂
,植
物除油料籽料外,含量一般不超过
5
%
,除磷脂、固醇、脂溶性维
生素外,还含有蜡质、色素等。
9.
粗蛋白质(
crude protein
,
CP
)
:食物中
含氮化合物
的总称,主要含
C
、
H
、
O
、
N
,
平均含
N
16
%
。
即
1g
食物氮相当于
6.25
g
蛋
白
质
,
因
此
把
称
为
蛋
白
质
系
数
→
CP(%)
=
N(%)
×
6.25
。
10.
植物源性食物中,
Ca
、
P
含量特点是:禾本科
磷
多
钙
少,豆科
Ca
、
P
比较平衡。以谷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中国人,日常 生活中重点应
考虑补充
钙
。
11.
人体水的来源途径有三:
饮水
、
食物
、
代谢水
,水的
排泄途径也有三:
呼吸和蒸发
、
粪尿
及乳母从乳
汁排泄。
12.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日需水量约为
2500
ml
。
13.
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AA
)有
20
种。根据这些
AA
在人体蛋白质
营养中的作用和地 位,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条件必需氨
基酸。请写出任意
4
种必需氨基酸 :
赖氨酸
、
蛋氨酸
、
苏
氨酸
、
色氨酸
。
(
14.
膳食设计中,为了充分发挥蛋白 质互补效果,应注意:食物的生物学属
性愈远愈好、搭配的食物种类愈多愈好、各种食物要同时食用。< br>(对或
错)
15.
完全蛋白:
指含有全部必需氨 基酸,
生物学价值高。
其中,
EAA
占
TAA
的的比例在< br>
30%
以上。
FAO/WHO
推荐理想食物蛋白质中
EAA/TAA
约为
40
%
。
16.
消化是将食物大分子经物理、
化学与生物学作用变成小分子的过程。
(对
或错)
17.
食物蛋白质的有效利用,
必 须必需具备三个条件:
摄入蛋白质足量、
AA
平衡、能量充足。
(对或错)< br>
18.
一般,植物性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较动物性食物的低,但经良好加工 后
可提高。
(对或错)
19.
蛋白质生物价(
Biological value
,
BV
)反映食 物蛋白质吸收后被人体利
用的程度。生物学价值越高表明蛋白质被人体利用程度越高,生物价最
3
/
13
大值为
100
。
(对或错)
20.
对于肝、肾疾病患者,应尽量选择生物价高的蛋白质,使食入的蛋白质
中的
AA
主要用于合成体蛋白,减少肝、肾代谢负担。
(对或错)
21.
成人因对蛋白质的储存量甚微,故必须将摄入的多余的蛋白质分解代
谢,从而增加肝、肾负担。因此,对肝、肾功能不好的人,摄入食物中
蛋白质过量有害无益。
( 对或错)
22.
蛋白质
-
能量营养不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
,
多因贫 穷和
饥饿,主要因蛋白质严重不足所致,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中东、中亚
和南亚地区。主要表 现为腹部、腿部水肿,身体虚弱、表情淡漠、易患
病等。
(对或错)
23.
正常成人体内蛋白质约占活体重
_16%
~
19_ _%
,每天约有
__3__%
蛋白
质更新。
24.
人体摄入的脂肪中,除甘油三酯外,还含有其他成分,主要有磷脂、糖
脂、脂蛋白等,是人体细胞膜和组织的重要结构物质和组分。
(对或错)
25.
人体需要的必需脂肪酸(
EFA
)通常指亚油酸、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由于后二者可在体内由亚油酸合成,故认为亚油酸是真正意义上的
EFA
。
EFA
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动物脂肪中含量较少;海洋动物富含
PUFA
。
(对或错)
26.
胆汁的主要功能是激活胰脂酶、乳化脂类,帮助食物脂肪的消化吸收。
(对或错)
27.
脂肪的主要食物来源有植物性脂肪、动物性脂肪。
(对或错)
28.
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人消化的非淀粉多糖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
NSP)
,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纤维物质。营养学上将各
类纤维统称膳食纤维。人的正常膳食中,蔬菜水果是膳食纤维素的主要
来源。
(对或错)
29.
膳食纤维根据溶解性可分为
_ _
可溶性
________
、
__
不可溶
___
两 类。
30.
膳食纤维的主要营养生理功能
__
增强肠道 功能,促进排便、
_
降低血浆
胆固醇、
_
降低血糖、
_
增加饱腹感,减少能量摄入。
31.
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经酶水
解,由长链变成短链,由短链 变成双糖,最后分解为单糖即葡萄糖而被
人体吸收,吸收的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对 或错)
32.
葡萄糖是红细胞的唯一能源,是大脑、神经组织的主要能源。
(对或错)
33.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应占总能量的
55%
~
65%
左右。
34.
人体维 持生命活动(如心跳、呼吸、体温……)及从事活动(如生长、
做功、哺乳……)均需要消耗能量。这些 能量主要来源于膳食中的碳水
化合物、
蛋白质、
__
脂肪
三大养分消化吸收后在体内的氧化。
35.
维生素主 要以辅酶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维持人体健康和各种生命与
生理活动,如维生素
A
维 持正常视觉、维生素
E
抗不育功能、
B
1
抗脚
气病等;保证机体组织器官和细胞结构和功能正常,
如维生素
D
与骨代
谢、
B
6
调节植物性神经代谢等。
(对或错)
36.
维生素包括
脂溶性
和水溶性
两大类。
37.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A
、 维生素
D
、维生素
E
、维生素
K
,在食物
中与
共存,在体内的消化、吸收与代谢以
脂肪
作为溶剂。
4
/
13
38.
脂溶性维生素除
维生素
K
可由大肠微生物合成外,其余必须由膳食
供应。
39.
脂溶性维生素可在体内沉积,过量摄入会引起中毒;如果膳食中短期缺
乏,正常人体可通过体内储备调节 而不产生缺乏症。
(对或错)
40.
维生素
A
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正常视觉、
上皮完整,
促进生长发育等。
(对
或错)
41.
动物肝脏、
鱼肝油、
全脂奶、
深色蔬菜、胡萝卜、
南瓜等维生素
A
丰富。
(错)
42.
维生素
D
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肠道钙、磷吸收,调节骨钙、磷 代谢。海水
鱼,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富含维生素
D
。人体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可合成维生素
D
,因此,成人只要常接触阳光,常规膳食不会产生维生素
D
缺乏。
(对或错)
43.
维生素
E
的主要功能 是生物抗氧化、预防衰老、调节生殖和促进精子生
成等。植物油、谷类(胚芽中含量丰富
)、豆类、蛋类、绿叶蔬菜含量丰
富,而肉类、水果及其他蔬菜含量少。
(对或错)
44.
水溶性维生素通常对酸、热相对稳定,而遇碱易破坏。因此,各类食物
烹调时不宜加碱。油炸食品同时加碱与高温,几乎完全破坏。
(对或错)
45.
水溶性维生素除
B
12
外,
几乎不在体内 储存,
短期缺乏即易产生缺乏症。
(对或错)
46.
维 生素
C
是最不稳定的维生素,碱、光、热、氧都会使其破坏,因此在
烹调过程中很容易 损失。
水果、
蔬菜和牛奶是维生素
C
的重要来源。
(对
或错 )
47.
维生素
C
俗名抗坏血酸
,典型缺乏症是产生
坏血病
。
48.
食品科学中,通常将
Cd
、
Pb
、
Hg
以及类金属
As
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
素称为重金属元素。
(对 或错)
49.
矿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
(对或错)
50.
钙、
磷、
镁是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
占体重
1%
~
2%,
其中,
Ca 99%
、
P 80%
、
Mg 70%
存在于
骨骼
。
51.
钙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钙的吸收需要
维生素
D
的参与。
52.
骨骼病变是缺钙的典型症状,婴幼儿产生
佝偻病
、成年人产生
软骨
症
或
骨质疏松症
;中老年人易缺
Ca
,表现为抽筋。
53.
牛奶
是补充钙的最佳食物。中国人普遍钙主要是其膳食结构中
钙
的比例太低。
54.
体内铁
2/3
分布于
血红蛋白
中,缺铁的典型缺乏症为
贫血
。
55.
微量元素硒与维生素
E
的代谢密切相关,如果缺乏产生相似的缺
乏症。
56.
膳食中的营养成分根据概略养分分析可分为
碳水化合物
、
蛋白
质
、脂肪
、
维生素
、无机盐
、和
水
。
57.
锌是体内多种酶的组分或激活剂。已知含锌 酶有
300
多种,广泛分布于
人体
6
大酶系中。
儿童缺锌通 常表现为厌食、
多动、
毛发枯黄无光泽等。
海产品尤以贝、虾类含锌较高。
( 对或错)
58.
食物的营养价值通常是指食物中所含
营养素
和
热能
可滿足人体营
养需要的程度;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食物中所含
营养素
的种类
5
/
13
是否齐 全、数量多少及其相互比例是否适宜,是否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素
种类和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越高。
59.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达
35
~
40%
,尤其赖氨酸含量高,是优质的植< br>物性膳食蛋白质来源,是谷类蛋白的理想互补食物。
60.
豆类食物中含有抗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植物凝集素
等抗营养因子,
其中,抗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可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蛋白质
消化吸收。
61.
牛奶是营养成分齐全、氨基酸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和营养价值高
的天然食品。是中老年补钙的理 想食物来源。
(对或错)
62.
全蛋蛋白质含量为
< br>13%
~
15%
。
鸡蛋蛋白质不但含有人体所需各种氨基
酸. 而且其组成与人体所需模式很接近,生物学价值达
96%
以上,
为天然食物中最理想的优质蛋白质。
63.
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以谷类食物为主食,人体每日摄取的
60~70
%
热能和
50
%
的蛋白质是由谷类食物提供的,
谷类还是
B
族维生
素
和
膳食纤维
的主要食物来源。
64.
肉类食物中胆固醇含量较高的是
脑
和
内脏
,含量较低的是
瘦
肉
。
65.
合理膳食要求蛋白质的供给量占热能的比例是
10
~
15%
,优质蛋白质
占膳食总蛋白质的
30%
以上为佳。
66.
合理膳食各餐的数量比较合理的分配为:早餐占全天总热能的
30%
,
午餐占全天总热能的
40%
,晚餐占全天总热能的
30%
。
67.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
是在
营养素供给量(
RDA
)
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包括四项内 容,分别是
_
平均需要量(
ERA
)
、
推荐摄入量
(
RNI
)
、适宜摄入量
、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
三、单项选择题
1.
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____B_
小肠
。
2.
以下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
C
蛋类
3.
我国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为
A
粮谷类
4.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脂肪适宜摄入量为总能量的
B 20
%
~30%
5.
以下哪种食物中含不饱和脂肪酸最多
豆油
6.
产能最高的营养素是
B
脂肪
7.
膳食中糖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谷类食物
8.
下列哪种食物中不含膳食纤维
动物性食品
9.
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是
.
基础代谢
10.
糖类的能量系数(生理有效能)是
16.7kJ
11.
脂肪的能量系数(生理有效能)是
36.7kJ
12.
蛋白质的能量系数(生理有效能)是
16.7kJ
13.
转化可形成维生素
A
效率最高的胡萝素是
β
-
胡萝卜素
14.
具有扰氧化作用的维生素是
D
A.
维生素
A
B
.
维生素
E
C.
维
生素
C
D
.都是
15.
缺铁的典型缺乏症是
A
营养性贫血
16.
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首选食物是
D.
牛奶
17.
膳食中钙供给不足时,孕妇和乳母
D
骨软化症
18.
下列食物中钙最好的来源是
A.
奶及奶制品
6
/
13
深层清洁-
深层清洁-
深层清洁-
深层清洁-
深层清洁-
深层清洁-
深层清洁-
深层清洁-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23: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490.html
-
上一篇:河南省2015年下半年初级公共营养师考试试卷
下一篇: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