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怎么办-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中医病名:膝痹病(
TCD
编码:
BNV090
)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ICD10
编码:
M17.901
)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
业委员会关 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 2015
年版
)
。
(
1
)病史
①
发病前多有受寒、受潮或外伤史。
②
有长期的膝关节的肿痛史。
(
2
)全身症状
①
全身乏力、沉重酸胀。
②
低热或恶风寒。
(
3
)关节症状
①
膝关节固定性剧烈疼痛。
②
膝关节肿胀,或有积液。
③
关节屈曲难伸,或有僵直、畸形。
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
(
2007
年版)
。
(
1
)
临床表现:
膝 关节的疼痛及压痛、
关节僵硬、
关节肿大、
骨摩擦音
(感)
、
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
2
)影像学检查:
X
线检查: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
缘 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
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 见
C
反应蛋白(
CRP
)及血沉(
ESR
)轻度升高,类风
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3
.具体诊断标准
1
(
1
)近
1
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
2
)
X
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 囊
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
3
)关节液(至少< br>2
次)清亮、黏稠,
WBC<2000
个
/ml
(
4
)中老年患者(≥
40
岁)
(
5
)晨僵≤
3
分钟
(
6
)活动时有骨擦音(感)
综合临床、实验 室及
X
线检查,符合(
1
)
+
(
2
)条或 (
1
)
+
(
3
)
+
(
5
)
+
(
6
)条或(
1
)
+
(
4< br>)
+
(
5
)
+
(
6
)条,可诊断膝 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 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
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
+
)
,关节活动可。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 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
髌骨研磨试验(
+
)
,关节不稳。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
+
)
,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三)证候诊断
1.
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 br>痛处固定,
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
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 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
或濡。
2.
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 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
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 质红,苔黄,脉滑数。
3.
瘀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 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
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
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
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推拿治疗
体位:患者先取俯卧位,下肢伸直放松,踝关节下垫低枕。
2
(
1
)治疗者以拿法或滚法施于大腿后侧(腘绳肌)
、小腿后 侧约
2
分钟。
(
2
)推、揉或一指禅推腘窝部
2
分钟。
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膝关节下垫低枕。
(
3< br>)先以滚法施于患肢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内收肌群约
3
分钟。
(
4
)然后摩、揉或一指禅推法施于内外膝眼、阿是穴,每穴操作约
40秒。
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移去垫枕。
(
5
)推髌骨:向上下内外各方向推动髌骨,先轻柔的推动数次,再将髌骨推
至极限位,维持
2-3
秒,反复
3
次。
(
6
)
膝关节拔伸牵引:
治疗者双手握持小腿远端拔伸并持续
2
秒,
力量以有
膝关节牵开感为度,反复
5
次;然后,以同法作持续牵引约< br>30
秒(如有助手,
可由助手固定大腿远端,再行上述操作)
。
(
7
)被动屈伸,收展髋关节,至极限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
,反复
3
次;
被动屈伸膝关节,至极限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
,反复3
次。
手法:滚法、点、揉、一指禅推法、拔伸、牵引等手法。
实施方案 :其中(
1
)
(
2
)
(
3
)
(< br>4
)
(
5
)
(
6
)为基本手法;关节活动受 限者
加手法(
7
)
;有明显关节肿胀疼痛者去手法(
5
)< br>,并降低手法强度。
手法剂量:手法力量要求均匀柔和,患者舒适耐 受为度。每日
1
次,每次
20
分钟,
10
次
1个疗程。
注意事项:晚期手法宜柔和、深透,以软组织手法结合远道取 穴为主,操作
时间不宜太长,适当制动,被动活动幅度宜小。
(二)针灸治疗
1.
针刺操作:
取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内外膝眼、昆仑、悬钟、三阴交、太溪。
风寒湿痹证,加风市、肾俞、关元温补阳气,驱寒外出;
风湿热痹证,加大椎、曲池清泻热毒;
瘀血闭阻证,加膈俞、血海活血祛风;
肝肾亏虚证,加肝俞、肾俞以滋养肝肾,巩固肾气。
2
、体针:患者取坐位 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选用
40mm
、0.35?
规格
毫针,针刺得气 后(局部痠,胀,重,麻感)后,平补平泻,留针
30
分钟。每
日治疗
1次,
10
次为一疗程。
3
3
、电针:针刺得气后接
G6805-2
型电针治疗仪,接两组电极,局部穴位一
组,远 端穴位一组,用密波,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
30
分钟。每日治
疗
1
次,
10
次为一疗程。
4
、温针灸:
选穴同针刺选穴,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于留针过程中取约
2cm
长之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之 上,距离皮肤
2-3cm
,再从艾条下端点燃施灸。
在燃烧过程中如患者觉灼烫难忍, 可在该穴区置一硬纸片,以消减火力。
注意事项:嘱患者不要随意移动肢体,以防灼伤。
可根据患者病情,电针和温针灸任选一种进行治疗。
5
、雷火灸操作: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
取患膝部穴位,< br>将雷火灸条点燃置于灸盒内,
将灸盒置
于该部位,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热为度,上下移动, 每次
20
分钟左右,以祛风散
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嘱避免局部烫伤。
(三)物理治疗
1
、远红外线照射: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应用远 红外治疗仪照射,距离照
射部位皮肤
20cm
左右,持续照射
20-30分钟,每日
1
次,
10
次为一疗程。
2、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暴露患膝部皮肤,将电极片
正确放置在内外膝眼处,< br>选择膝关节模式,
调节电流至合适程度
(以患者不感疼
痛为宜)
,每次
30
分钟,每日
1
次,
10
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严重心脏病、装有心脏起搏器及局部皮肤破损者禁用。
3
、偏振光照射疗法:移动灯头,距治疗部位
20
~
50cm
不等,使灯头中心对
准病患部位,以患者有舒适温热感为度。每日
1
次,每次治疗
20
~
30
分钟。若
治疗中出汗,应及时拭去汗水,防止烫伤。
注意事项:
治 疗局部皮肤破损、
溃烂或皮肤病患者,
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禁
用。老弱年幼患者慎 用。
(四)功能锻炼:
1
、股四头肌功 能锻炼:反复股四头肌抽动,
30-50
下/分钟,每次
10-20
分钟,< br>有酸胀劳累为度。
目的是使股四头肌的肌力加强,
从而增加膝关节的稳定
性。< br>
2
、关节灵活性锻炼:每天做不负重屈膝、旋转膝关节运动,每分 钟
30
次,
每日
1-2
次。
目的是增加膝关节的灵活性,< br>改善膝关节内关节液的循环,
减少行
4
醉酒怎么办-
醉酒怎么办-
醉酒怎么办-
醉酒怎么办-
醉酒怎么办-
醉酒怎么办-
醉酒怎么办-
醉酒怎么办-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23:0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422.html
-
上一篇:★★★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
下一篇:中医治疗膝关节病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