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2018版:含银敷料在创面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全文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6 22:48

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2021年2月6日发(作者: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2018
版:含银敷料在创面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
(
全文版
)

感染是创面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创面经久不愈的最主
要原因。对于严 重烧创伤、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创面又是病原微生物入
侵,引发全身感染或脓毒症的重要途径。因此, 如何有效防治创面感染一
直是创面治疗的核心问题。
银或银离子用于创面感染治疗已超过
300
年的
历史。
1968

Fox
首创将磺胺嘧啶银用 于防治烧伤创面感染,被誉为烧
伤外科的里程碑事件。近
20
年来,随着新材料的迅速 发展,以创面湿性
愈合理论为基础,新型含银敷料不断问世,在急慢性创面治疗中得到广泛
应用 。然而,含银敷料种类多,不同含银敷料的性质与特点迥异,如何在
不同创面或创面的不同时期合理选择 含银敷料,仍存在认识不统一,方法
各异,甚或错误使用等问题。鉴于此,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组织
我国烧创伤领域著名专家,共同撰写含银敷料在创面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
家共识,以文献证 据为基础,汇集本领域专家智慧和经验,目的在于为含
银敷料在创面治疗中的科学和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1
含银敷料的种类、抗菌机制和潜在不良反应

1.1
主要种类

本共识中含银敷料是指含银化合物或纳米银,通过释放银离子或纳米
银颗粒而获得抗菌性能的一类敷料。其中,常使用的银化合物包括:硝酸
银、硫酸银、氯化银、磷酸锆 钠银、磺胺嘧啶银等
[
1
]
。负载银化合物或纳
米银的主要敷料基材 包括:医用脱脂纱布、非织造布、高分子材料、碳纤
维、水凝胶、藻酸盐等。不同的基材在吸水、保湿、 透气等物理特性方面
存在差异,临床应根据创面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含银敷料。

1.2
抗菌机制

银具有广谱抗菌性能,几乎能杀灭所有常见细菌,对真菌 也有一定作
用。银发挥抗菌活性,必须以溶液形式存在,如银离子或
Ag0
。银离子通
常存在于硝酸银、磺胺嘧啶银和其他银离子化合物中。对于硝酸银、磺胺
嘧啶银而言,
仅当其物质的量浓度
>3.2 mol/L
时,
才释放银离子
[
2< br>]

Ag0
存在于金属或晶体
(
包括纳米晶体
)中,以不带电荷的形式存在。

1.2.1
银离子及其化合物的抗菌机制

主要包括:
(1)
银离子与带负电荷 的细菌结合,
使细菌外膜通透性增高,
诱导细菌凋亡。
(2)
银离子进入细菌 ,
与细菌的多种代谢酶蛋白上活性部分
巯基、氨基结合,使酶蛋白失活,从而干扰细菌能量代谢 ,使细菌生长、
繁殖受抑。
(3)
银离子与细菌
DNA

R NA
结合,阻止其复制,破坏细菌
繁殖能力,从而起到抑制或杀灭细菌的作用。
(4)
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生
物膜是细菌所具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环境适应机制,一旦形成,药物或 其
他抗菌产品均难以清除。在医用材料表面复合或涂布银有利于抑制细菌生
物膜形成
[
3
,
4
,
5
]


1.2.2
纳米银的抗菌机制

纳米颗粒是指直径在
1

100 nm
之间的粒子。
由于量子效应、
小尺寸
效应和极大的比表面积,纳米银可以轻易 进入病原体,发挥抗菌作用。纳
米银的抗菌作用机制与银离子相似,但有效浓度不同,纳米银
( Ag0)
为纳
摩尔水平,而银离子为微摩尔水平。此外,银离子除与细菌结合外,也与
血浆蛋白结合或与
Cl-
反应形成沉淀,导致抗菌能力下降;而纳米银提供
Ag0形式的银,
通常不与卤化物结合,
在有机物质中灭活的速度大大降低。
因此,纳米 银较银离子具有更强和更持久的抗菌效果。此外,纳米银易诱
导活性氧生成,发挥抗菌作用
[< br>6
,
7
]


1.3
潜在不良反应

1.3.1
银化合物潜在不良反应

主要 包括银过敏、银质沉着、肝功能损害和疼痛等
[
8
,
9
]
。 其中,银质
沉着较为常见,其是指释放的银离子形成黑色的硫化银,常聚集于汗腺、
毛囊等部位 。
创面去除含银敷料
1

4
个月后,
皮肤多能恢复原来颜色
[
9
]


1.3.2
纳米银的潜在不良反应

目前有关纳米银
(
包括纳米银医疗产品)
的毒性不良反应认识多来自于
体外细胞实验,主要包括抑制细胞生长、增殖,诱导细胞凋 亡与死亡,诱
导细胞
DNA
损害与突变等,其毒性与纳米银的浓度、颗粒大小、作用时
间、
纳米颗粒的表面特征以及细胞种类等有关
[
10
,
11
,
12
,
13
]

同等剂量下,
粒径较小 的纳米银颗粒比粒径较大的体外细胞毒性更大。有关纳米银抗菌
敷料在体应用的毒性不良反应报道少见。

2
含银敷料的适应证

2.1
烧伤创面
< br>由于大量坏死组织存在,烧伤创面极易感染,严重时导致脓毒症,危
及生命。防治创面感染对于烧 伤治疗极具重要性。

2.1.1
浅Ⅱ度创面

浅Ⅱ度创面累及真 皮乳头层,早期创面渗出多,坏死组织相对较少。
对于中小面积的浅Ⅱ度创面,采用常规换药处理,多能 避免创面感染;对
于大面积的浅Ⅱ度创面,感染风险增加。

建议:含银敷料主要用于大面积浅Ⅱ度创面的感染预防,优选非黏性
含银敷料。

2.1.2
深Ⅱ度创面

深Ⅱ度烧伤累及真皮深层,坏死组织多,易发生感 染,使创面愈合延
迟和愈后严重瘢痕增生。对比研究显示,在深Ⅱ度创面应用含银敷料较凡
士林 油纱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
且创面愈合更快
[
14
]

与磺 胺嘧啶银相比,
银离子抗菌敷料能缩短Ⅱ度烧伤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抑菌效果与磺
胺嘧啶 银相当,且无不良反应
[
15
]


建议:含银敷料可作为 优选敷料用于深Ⅱ度创面治疗。鉴于深Ⅱ度创
面存在炎性渗出、坏死组织溶解、创基血管化、创面上皮化 等序贯过程,
选用含银敷料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愈合时期创面的不同特点以合理选择适
宜的含银 敷料。

2.1.3
Ⅲ度创面

Ⅲ度烧伤累及皮肤全层,坏死组织多,易发生感染,多数需要手术治
疗。

建 议:具有自溶清创作用的含银敷料可用于小面积Ⅲ度创面,加快坏
死组织溶解脱落,防治创面感染,促进 创面愈合。对于较大面积的Ⅲ度创
面,则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2.1.4
植皮创面

感染是烧伤植皮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观察纳米银敷料对
烧伤网状皮片移植的影响,显示纳米银敷料使皮片的上皮化率提高
40%[
16
]< br>。

建议:含银敷料可用于烧伤植皮创面。鉴于良好引流是预防移植皮片
感染的 关键,植皮创面宜选择具有渗液吸收能力或良好引流作用的含银敷
料。

2.1.5
供皮区

按切取皮片厚度不同,供皮区创面分为刃厚皮、中厚皮和全厚皮创面。
供皮区理论上为无菌清洁创面,但临床观察显示,对于严重大面积烧伤患
者,供皮区存在较大污染甚或 感染风险。

建议:含银敷料可用于易污染的供皮区创面,如大面积烧伤患者供皮
区创 面。鉴于刃厚皮和中厚皮供皮区渗血较多,宜选用具有良好渗液吸收
能力、止血作用以及非黏性的含银敷 料。

2.2
肉芽创面

肉芽创面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较强,但 大范围的肉芽创面暴露可诱
发全身感染或脓毒症。

建议:含银敷料主要用于较大面积 肉芽创面或暂时不适宜手术患者肉
芽创面,所选敷料宜有一定的保湿作用,其目的在于为手术准备良好创 基
条件。

2.3
急性开放性创面

急性开放性创面是指 各种外力因素如手术、创伤、车祸等所致体表组
织缺损,具有渗液或坏死组织多,存在潜在腔隙和高感染 风险等特点。有

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22: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397.html

2018版:含银敷料在创面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全文版)的相关文章

2018版:含银敷料在创面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全文版)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