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肛肠科诊疗规范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6 22:00

天津男科-

2021年2月6日发(作者:清热祛湿)
泸西县中医院肛肠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

混合痔的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
.便血:无痛性间 歇性便后有鲜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早期常见的症状。轻者多为大便
表面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 出血。便血常自行停止,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2
.痔核脱垂:常是晚期症状,多先 有便血,后有脱垂。轻者只在排便时脱垂,便后可自
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稍加腹压即脱出 肛门外。

3
.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栓塞而出现水肿 、感染、坏死
时,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感染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4
.瘙痒:晚期内痔、痔核脱垂、结缔组织外痔等,肛周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
湿疹,患者极为 难受。



体格检查



1

肛门视诊:
除一期内痔外,
其他三期内痔和外痔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
对 有脱垂者,
在蹲位排便后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数目及其部位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诊断环状痔时
更有意义。

2

直肠指检:
指检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 他病变,
特别是要除外直肠癌和息肉。
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

3

肛门镜检查:
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
水肿、
溃疡和肿抉等 ,
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
再观察齿线上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 节,此时应注意
其数目、大小及部位。



辅助检查



1
.手术前常规检查。

2
.全身检查。









根据病史及肛管直肠检查可明确痔的诊断。根据痔的所在部位不同分为下列三类:

1
.内痔:位于齿线上方,表面由粘膜覆盖,由内痔静脉丛形成。常见于左侧正中,右前
和右后三 处。常有便血和脱垂史。内痔分四期。第一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仅于排便时
出现带血、滴血或喷血现象 ,出血较多。无痔块脱出肛门外。肛门镜检查,在齿线上见
直肠柱扩大,呈结节状突起。第二期:排便时 间歇性带血、滴血或喷血,出血量中等。
排便时痔块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自行回纳。第三期:排便时痔核 脱出,或在劳累后、步
行过久、咳嗽时脱出。内痔脱出后不能自行回纳,必须用手托入,或卧床休息后方 可回
纳。出血少。第四期:痔块长期在肛门外,不能回纳或回纳后又立即脱出。痔发展到后
三期 多成混合痔。

2
.外痔:位于齿线下方,表面由皮肤覆盖,由外痔静脉丛形成。常见 的有血栓性外痔、
结缔组织外痔(皮垂)
、静脉曲张性外痔和炎性外痔。

3
.混合痔:在齿线附近,为皮肤粘膜交界组织覆盖,由内痔静脉和外痔静脉丛之间彼此
吻合相通 的静脉所形成,具有内痔和外痔两种特性。



鉴别诊断



1
.直肠癌:临床上常将直肠癌误诊为痔,延误治疗,误诊的主要原因是 未进行直肠指诊
及肛管镜检查。因此在痔诊断中一定要做上述两种检查,直肠癌为高低不平肿块或边缘< br>隆起的溃疡,质脆、易出血。

2
.直肠息肉:低位带蒂的直肠息肉若脱出肛门 外,有时会误诊为痔脱垂,但患者多见于
儿童,息肉为圆形,实质性,有蒂,活动性大。
3

肛管直肠脱垂:
有时误诊为环状痔,
但直肠脱垂粘膜呈环形,
表面平滑,
括约肌松弛;
后者粘膜呈梅花瓣状,括约肌不松弛。



治疗原则



痔的治疗重在减轻或消除其主 要症状,而非痔根治术。因此,解除痔的症状较痔的大小
变化更有意义,并被视为治疗效果的标准。
1
.无症状的痔不需治疗,只需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只有并发出血、脱垂、血栓形成和嵌顿等才需要治疗。

2

内痔各种非手术疗法的目的都旨在促进痔静脉闭塞和痔周围组织纤维化,
将脱垂的肛
管直肠粘 膜固定在直肠壁的肌层,
以固定松弛的肛垫,
从而达到止血及防止脱垂的目的。
3
.当保守疗法失败或三、四期内痔周围支持的结缔组织被广泛破坏时、血栓性外痔、结
缔 组织外痔感染时才考虑手术。






























特色专科治疗方法

1
.中药保守疗法:


1
)辨证内服中药;


2
)中药保留灌肠,补中汤及葛根芩连汤加味每日
2
次。


3
)中药熏洗治疗,五倍子汤加味,每日
2
次。

2
.手术疗法:

1
)结扎法:适应证:各期内痔核和混合痔的内痔 部分。禁忌证:各种急性疾病、严重
慢性疾病、肛门直肠急性炎症、有并发症的内痔(如栓塞、感染或溃 烂等)
、腹泻、痢疾、
出血者;





2
)套扎法:适应证:各期内痔核和混合痔的内痔部分。禁忌证:各种急性疾病、严重
慢性疾 病、肛门直肠急性炎症、有并发症的内痔(如栓塞、感染或溃烂等)
、腹泻、痢疾、
出血者;< br>
3.
局部中药涂擦换药。

4.
静脉输液以预防感染。




疗效标准



1
.治愈:经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无并发症。

2
.好转:经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

3
.未愈: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无改善。



出院标准



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稳定者。















裂的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
.疼痛 :因排便引起周期性疼痛为肛裂的主要症状。排便时,粪块刺激溃疡创面的神
经未梢,
立即感到 肛门灼痛,
但排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
以后因内括约肌痉挛,
又产生剧痛,
可 持续半小时到数小时,
直至括约肌疲劳后,
肌肉松弛,
疼痛才缓解。
上述现象 在临床上称
肛裂疼痛周期。




2
.便秘:因 肛门疼痛不愿排便,久而引起便秘,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3
.便血:排便时常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见有少量新鲜血迹或 便后滴鲜血。大出血少见。




4
.肛周瘙痒、有分泌物、腹泻等。



体格检查






1
.全身检查;




2.
专科检查: 急性肛裂发病时期较短,色红、底浅,裂口新鲜、整齐,无瘢痕形成。慢
性肛裂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底 深、不整齐,上端常有肥大肛乳头,下端常有前哨痔,一般
称为肛裂三联征,在晚期还可并发肛周脓肿及 皮下肛瘘。



辅助检查



手术前常规检查。













根据排便疼痛史,
有典型的 疼痛间歇周期和疼痛周期,
既不难诊断。
局部检查发现肛裂


联征

,则诊断明确。若侧方有肛裂,或有多个裂口,应考虑可能是肠道炎性疾病(如克隆
病、结核及溃疡性结肠炎等)
、肿瘤或性病的早期表现,特别是克隆病更有此特点,必要时
可做 活组织检查。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制止疼痛、解除括约肌痉挛,以中断恶性 循环,
促使创面愈合。具体措施如下。

一般治疗:





1
.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增加多纤维食物和培养良好的大便习惯,口 服番泻叶缓泻
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逐步纠正便秘。

2.
调情志,克服怕排便心理,自然排便。




3
.局部坐浴:排粪前后用高锰酸钾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同时起到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和松弛内括约肌 的作用。

4.
长强穴封闭治疗。




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肛裂可采用以下的手术治疗。




1
)肛裂切除术

切除前哨痔,肛裂和肥大肛乳头,并垂直切断部 分内括约肌,使之形
成一新鲜创面而自愈。




2)内括约肌切断术,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内,侧位开放性内括约肌切断术;侧位皮下
内括约肌切断术 。



疗效标准



1
.治愈: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创面愈合。

2
.好转:经治疗后,症状减轻。

3
.未愈:未经治疗,症状无改善。



出院标准



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者。

天津男科-


天津男科-


天津男科-


天津男科-


天津男科-


天津男科-


天津男科-


天津男科-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22: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329.html

肛肠科诊疗规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