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专科医院免疫学案例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6 15:49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2021年2月6日发(作者:隆鼻手术价格)
医学免疫学概论


患者李
xx
,男,
11< br>岁,因高热、头痛,右侧腹股沟疼痛,行走不便而入院。

患儿于
6
天前参加夏令营活动时,不慎右足底被刺伤,因伤口小,不以为然,
未作任何处理。
3
天后伤口有轻度肿痛,第
5
天半夜开始发高烧、无抽搐,右
侧腹股沟疼痛,行走明显不 便,未进行任何治疗,第
6
天就诊入院。体格检查
发现右足底伤口及右侧腹股沟皮肤红 肿、触之微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生理
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象:WBC12?109/L, 血细胞分类:中性杆状核
粒细胞
12%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76%
、 淋巴细胞
10%
、单核细胞
2%
。临床诊断:
右足底外伤性感染并发 右侧腹股沟淋巴结炎及菌血症。

问题: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患儿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 染,为什么右侧腹
股沟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疼痛及高热?

患儿右足底被刺伤,
导致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
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这种
< br>“非
己”抗原物质,发生免疫应答。免疫系统是免疫应答的物质结构基础。免疫系
统由免 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淋巴结是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
答发生的场所,故淋巴结会肿大。 在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免疫分子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某些免疫分子如细胞因子具有致热及致痛的作用, 故患儿表现疼痛
和高热。

免疫器官

男,
4
个月 。因低热半月而入院。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出生体

2.3kg
,无窒息 史,出生时即接种卡介苗。母乳喂养,无抽搐史。自出生后反
复患呼吸道感染及鹅口疮,治疗效果欠佳。 有一兄亦是生后反复感染,
4
个月时
在家中死亡,具体病因不详。体检:体温
37.8℃,意识清楚,营养发育欠佳,
慢性病容,贫血貌,内眦间距
3cm
,无特殊 面容。口腔黏膜有大片白色膜状物附
着,不易拭去,咽部充血。左上臂有一黄豆大小创面,有脓血分泌物 。全身浅表
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胀,有脐疝,肝肋下
1cm
,质中,脾未 触及。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
87

95g/L
,白细胞
( 8.5
~12.5)?109/L,中性粒细胞
0.55

0.70
,淋巴细胞
0.35

0.46
,血小板
55?109/L;血IgG 2.1g/L

IgA
0.57g/L

IgM 0 .71g/L
。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营养不良,脐疝。
入院后第
3天出现高热,为弛张热,体温
38.5

41oC
,经静脉滴注先锋霉素 Ⅴ
号、丁胺卡那霉素、大蒜素等,输血浆及新鲜全血,病情无好转。骨髓检查仅提
示感染,无其 他异常。血培养有表皮葡萄球菌生长,肥达氏反应阴性,血钙
1.95mmol/L

血磷
2.02mmol/L

PPD
皮肤试验
(

)

3

X
线胸片均未见胸腺影,
余无异常发现。
入院后高热持续不退,
肝脾进行性增大,
全身皮肤巩膜出现黄疸
并逐渐加重,颜面四肢 明显水肿,腹水征阳性,并出现心衰、中毒性肠麻痹,频
繁抽搐及昏迷。住院第
23
天 因全身衰竭而死亡。死亡前诊断:①细胞免疫缺陷
病;②粟粒性结核;③败血症;④鹅口疮;⑤营养不良 ;⑥脐疝。

尸检:身长
63cm
,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肝平髂嵴,重
485g

肝表面及切面上有散在的
0.1

0.2cm
大的淡黄色结节。脾重
75g
,脾表现及切
面有与肝脏同样的小 结节。
腹膜后有三个直径约
1.5cm
的淋巴结,
切面呈灰黄色,
其 他部位未见肿大淋巴结。胸腺萎缩,仅重
2g
;甲状旁腺缺如。镜检:①肝脾
及腹膜后 淋巴结内均有粟粒样结节,
有部分呈干酪样坏死,
多数由上皮细胞组成,
内有大量抗酸 杆菌;②肾上腺、肝脾及两肺有巨细胞包涵体;③胸腺小叶不清,
未见哈氏小体,淋巴细胞极少,肠内未 见到集合淋巴小结。病理诊断:①先天性
胸腺发育不良;②播散性卡介苗病;③巨细胞病毒感染
[2]


问题:
1.
该患儿应如何诊断?本病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菌苗,细胞免疫功能良好的人接种后,不会引起全身
播散。
胸腺缺乏或严重发育不良时,
接种的卡介苗不能局限,
播散至全身而导致此病
[3]
。本病由丹麦学者在
1953
年首先报道,至今国外累计有< br>35
例,而国内
仅有
4
例,大多为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者,预后极 差。以下几个特点,有助
本病诊断:
①年龄多在
1
岁尤其是
6
个月以下;
②患儿发育营养差;
③反复出现
呼吸道感染、
霉菌感染及脓疱疮 ;
④卡介苗接种处愈合慢或不愈合,
可有痂下积
脓;⑤X
线胸片上见不到胸腺 影;⑥细胞免疫功能严重低下;⑦结核菌素试验多
为阴性。尽管此病罕见,但因预后险恶,早期诊断治疗 显得尤为重要,如接种卡
介苗后局部迁延不愈合,
并有严重的全身症状,
应排除此病可 能,
一旦明确诊断
即行抗结核治疗。

2.
胸腺在免疫器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

T
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2
)免疫屏障


3
)免疫调节

抗原

男性,
21
岁,咽部不适
3
周,浮肿、尿少
1
周。
3
周前咽部不适,轻咳,
无发热,自服氟哌酸不好。近1
周感双腿发胀,双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同时
尿量减少,
200-500ml /
日,尿色较红。于外院查尿蛋白
(++)

RBC

W BC
不详,
血压增高,
口服“阿莫仙”、
“保肾康”症状无好转来诊。
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
轻度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皮疹、脱发及口腔溃疡,体重
3
周来增加
6kg
。既往体健,青霉素过敏,个人、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 36.5℃,P 80

/
分,
R 18

/
分,
Bp 160/96mmHg,
无皮疹,浅淋巴
结未触及,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咽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
脾不大,移动性浊音< br>(-)
,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可凹性浮肿。


化验:血
Hb 140g/L, WBC
:7.7?109/L,
PLT:210?109/L,尿蛋白
(++)

定量
3g/24h
, 尿
WBC0-1/
高倍
,RBC

20-30/
高倍,偶见 颗粒管型,肝功能正常,
Alb
35.5g/L,
BUN

8.5mmol/L,
Scr

140umol /L
。血
IgG

IgM

IgA
正常,
C3

0.5g/L, ASO

800IU/L
,乙肝两对半
(-)



临床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

问题:

1.
链球菌反复感染后为什么会诱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与异嗜性抗原引 起的交叉反应有关,
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
存在
于人、
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些抗原与人
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 抗原,
因此,
此型链球菌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能与
人肾小球基底膜发 生交叉反应,破坏肾小球基底膜,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2.
异嗜性抗原在医学上的意义?

(1)
与某些疾病的诊断有关:如外斐试验 ,引起斑疹伤寒的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
OX19

OX2
有共同抗原成分,临 床上可采用变形杆菌为抗原,与斑疹伤寒病人的
血清做凝集试验即外斐试验,进行辅助诊断。

(2)
与某些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

免疫球蛋白

患儿朱
XX

男,
9
岁,< br>因左膝关节肿痛长达一年入院,
患儿未足月顺产出生,
3
岁以前很少患病,近一 年反复发生中耳炎、扁桃体炎、肺炎等疾病,近日左膝
关节肿痛加重,活动明显不便入院。


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在患儿的口腔中看不到扁桃腺的构造。患
儿 免疫功能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
:
(1)
血丙种免疫球蛋白值极低
(IgG:
137
mg/dl, IgA: 8 mg/dl

76
390mg

dl

, IgM: 21 mg/dl, IgE: 18 IU/ml)

(2)
总补体溶血活性
(CH50) 正常。
(3)
外周血
B
細胞数目极少而
T
细胞数目正常 。
(4)
吞噬細胞功能正常。追溯患儿的家族史,发现有多位母系的男性亲戚在婴幼
儿 时期即因为感染性疾病而早夭。
显示患儿有患先天性免疫不全症的可能,
极有
可能为< br>Bruton
氏病
(
性联无丙种免疫球蛋白血症
X-linked
agammablobulinemia)
。于是开始定期每四周给予靜脉注射免疫球蛋白(400mg/kg)

并将其血中
IgG
值维持在
500mg/kg
以上。
经上述之治疗之后,

儿的关节炎很快获得改善。

问题:

本病为什么会常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并说明抗体对维持机体生存的意义。


性联无丙種免疫球蛋白血症发病原因是在性染色体长臂
2

2

( Xq22)
上的
Btk(Bruton
酪氨酸激酶
)
基因上存在着缺 失
,
使前
B
细胞不能发育为
B
细胞,血
清各类免疫 球蛋白降低或缺少,
B
细胞减少或缺如,
细胞免疫正常。
由于缺乏
I g
患者表现为化脓性细菌感染。
Ig
分为五种类型
IgG

IgA

IgE

IgM

IgD

Ig G
是机体抗感染的主要的抗体,在抗感染过程中发挥主力作用,其可以激活补体,
发挥溶菌、溶 细胞作用,通过
Fc
段可与巨噬细胞、
NK
细胞等表面的
FcR结合,
发挥调理作用及
ADCC
作用。
IgG
是唯一通过胎盘的
Ig
,在新生儿抗感染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IgA
广泛分布于呼吸道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表面以及外分泌
液中,
它能阻止病原体微生物对粘膜上皮细胞的黏附 ,
具有抗菌、
抗病毒和中和
毒素等作用,
是机体粘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 br>IgM
是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
对于防止菌血症、败血症发挥重要的作用。

补体系统

病例讨论题

1.
患者李??,男,
11
岁,因手足水肿入院,病史由其母亲代述。

患者于
5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脚和脸的肿胀,伴声音变粗、呼吸困难,偶尔
有腹 痛。该症状反复发作
6-7

/
年。每次发作会持续
2-3
天。入院前
4
天,患
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
自行用药后病情无缓解 。
无发热,
皮肤无瘙痒、
发红或湿疹。
无传染病接触史及食物、
药物 过敏史。
家庭病史显示母亲自孩童时
期起也有相似的发作史,
患者哥哥也有相似的发作 史,
并在
8
岁时在一次相似的
发作时死于呼吸窘迫。其父亲体健。



体格检查:T37℃,
P110

/
分,R28

/
分,
BP100/6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
神清,
精神可。
皮肤黏膜无黄疸、
发紺或苍白。
浅表淋 巴结未触及肿大。
患者眼睑、
嘴唇和手背有轻度的非凹陷性水肿,
伴轻度的声音加重。
间接的喉镜
检查显示喉部水肿,
累及杓状会厌襞,
真假声带。
双肺未 见异常。
腹软肝脾未及。



实验室检查: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肝肾功能正常。血浆
C4
0.68
mmol/l
(正常值
0.7-2.43
mmol/l
)。C1
酯酶抑制因子为
29%
(正常值
70%-130%
)。临< br>床诊断为:
遗传性血管神经质水肿。
给病人以口服一日两次
1mg
康力 龙治疗六周,
目前的病情发作得到缓解。当病情缓解情况持续时,剂量减为一日一次
1mg,为

6
个月。治疗期间定期检测其肝功,未见异常。询问父母该疾病的本质,虽 然
母亲有非常少的很轻的发作,但不需要任何积极的干预,她的血清
C4
水平减至0.06 g/L

C1
酯酶抑制因子减至
29%


1.1
该患者为何会反复出现水肿及呼吸困难,该病要如何治疗?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HAE

是由于
C1
抑制基因 的突变而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
显性疾病。
这种有缺陷的基因不能在血浆里产生足够的
C 1
抑制因子水平。
C1INH
缺陷有二类,一种为
C1INH
仅为正 常水平的
17%

5

31%
);另一种虽然血清中
C1INH
水平在正常范围或为正常水平的
4
倍,但
C1INH
存 在功能紊乱。
C1INH

能紊乱多为基因突变所致,
发生功能紊乱的
C1INH
的分子结构与正常
C1INH
不同,
2
者的肽链及糖类 均不相同。
85%
的患者属于第一种类型的缺陷,这二种类型缺
陷的临床表现无差别。 由于
C1INH
缺陷,
C1
便被无限制地激活,造成
C4

C2

解,因此
C1INH
缺陷中患者常伴有
C2

C4
水平降低。在疾病发作时可测不到
C4

C2
C1INH
缺陷使血浆
C2a

C4a
活性片段增加,从而使缓 激肽、激肽均增加,
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组织水肿。
HAE
的发病率为
1/15
万,当患者成长到
50
岁后
HAE
渐停止发作,每次
HAE
发作持续
2

3
天,累及皮肤时,可引起无痛
性、
无瘙痒的非红斑性水肿。
可于外伤后诱发,
如果累及肠道可出现严重的水样
腹 泻和腹部绞痛,累及上呼吸道时可引起喉头水肿、窒息。

HAE
的急性发 作的治疗并不容易,因为抗组胺剂、类固醇或肾上腺素对它都
收效甚微。对已确定的发作,在可能的情况 下,可采用净化的
C1
酯酶抑制因子
浓缩物治疗。
如果在紧急情况下没有这种 合成的抑制因子,
新冻结的血浆可顺利
度过危象。
在没有任何其他方法时,
气 管切开术这样的手术介入可以救命。
通过
药物提高肝内的
C1
抑制蛋白的合成 具有一定的疗效。


2.
患者,
女性,
36
岁,
因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半月入院,
伴有胸闷及腹胀,
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 腹痛。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
4
年余,当时主
要表现为关节疼痛,
曾行肾 穿刺提示:
轻度系膜增生性改变,
于外院使用
15mg/d
的强的松及氯奎,
维持半年左右减量停药,
四年来一直随诊尿常规未及明显异常。

< br>体格检查:T37℃,
P110

/
分,
R28
次< br>/
分,
BP100/60mmHg
,发育正常,营
养欠佳,神清,面部 蝶形红斑,颜面部轻度浮肿,心肺听诊无殊,腹软,全腹无
压痛反跳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血压< br>145/80mmHg

24
小时尿量
1000ml
左右。< br>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3.7?10
9
/ L
(正常值
4.0
~10.0?10
9
/L
),
中 性
67%
(正常值
50%

70%
),血红蛋白
5 5g/L
(正常值女性
110

150g/L
),
血小板< br>27?10
9
/L
(正常值
100
~300?
10< br>9
/L


血沉
45mm/h
(正常值
0- 20mm/h


生化:
白蛋白
21g/L
(正常值
40-55g/L
),
血肌酐
161umol/L
(正常值女性
4 4

97
umol/L
),补体
C3

C4明显降低,抗核抗体系列(
ANA
)阳性;尿常规提示:
蛋白
>+++
白细胞+
/hp
红细胞++
/hp
,心电图:低电压性改变;B
超提示:腹
腔少量积液,
心包少量积液,
双肾弥漫性回声改变。
胸片提示:
两肺支气管病变。

临床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2.1
本病例为什么会出现补体
C3

C4
降低。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
大量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形成,
可由经典途径或旁路途
径激活补体系统,
C3
是所有补体介导炎症反应的必需因子和汇合点,是血清中
含量 最高的补体成分,可达
550~1200
μ
g/ml

C4
正常血清含量比
C3
低,约
200~500
μ
g/ml
,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

C1s
激活后大部分 成为
C4b
参与
C3
的激活。血清中补体系统被过度激活,大
量消耗 而使血清水平降低。补体
C3

C4
降低出现的低补体血症,是免疫复合物< br>性疾病及其是否活动的重要标志。

2.2 .
结合本病例简述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1
)致病作用:

大量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形成,
沉积于 相应的部位,
可由经典途径或旁路途径激活
补体系统,形成膜攻击复合物,破坏相应组织细胞, 导致相应临床症状。补体活
化的活性片段通过调理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免疫复合物吞噬的同时,
吞噬细胞也
会破坏组织细胞。
C3a

C5a

C4a等炎症介质,导致相应部位的炎症变化。


2
)保护作用:

补体具有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而
SLE
患者常有补体成分的缺失,特别是
C3
的缺乏,从而导致大量的免疫复合物在局部沉积,激活补体,导致组织损伤。

细胞因子

患者李
XX
,男,
35
岁。因近日胃口 欠佳、乏力、反复出现头晕、肝区不适入院。


患者入院前,自感全身乏力、 萎靡、食欲不振,并有恶心、呕吐、头晕、失
眠,巩膜、皮肤出现黄染入院。患者自述
6
年前体检发现
HbsAg
阳性,未作任何
治疗。入院后,体格检查:肝肿大于肋下< br>1cm
、压痛,左肋下可触及脾脏;实验
室检查:
谷丙转氨酶升高,
诊 断为急性乙型肝炎。
住院后经用拉米夫定、
肝泰乐、
维生素等抗病毒和护肝药物治疗两 个月,
病情仍未见好转;
根据患者病情迁延不
愈,医生随即在原用药的基础上使用干扰 素治疗(
500

U/
次),使用干扰素
4
个月后,
病人自感状态好转,
使用干扰素治疗
6
个月,
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正常,< br>HbsAg
转阴性,病人病愈出院。

问题:

1.
为什么使用干扰素能治愈乙肝?干扰素有哪些特点?

乙肝是由乙型肝 炎病毒导致的临床疾病,
而干扰素具有抗病毒、
抑制肿瘤及免疫
调节的作用,
根据其结构、
来源和理化特性的不同,
分为
IFN-a

IFN-b

IFN-g
三种类型,
IFN-a

IFN-b
属于Ⅰ型干扰素,其抗病毒的功能强于免疫调节功能,
对多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但这种效应不 是直接的,
而是通过对宿主细胞的作用
引起的。

2.
除干扰素外细胞因子还有哪几类?其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如何?

细胞 因子依据其生物学功能和传统名称可分为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集落刺激因
子、趋化细 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六大类。

细胞因子的特性:(
1
)重 叠性(
2
)拮抗性(
3
)多效性(
4
)协同性

MHC
案例
1
亲子鉴定——
DNA
检测发现串子案


所谓亲子关系 鉴定是通过人类遗传基因分析及现代化的
DNA
检验技术来判断
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 系。近年来,亲子鉴定逐步成为了重要的公证证明。

37
岁的张先生,有个
12
岁的儿子小庆。一个周末,小庆将好朋友小文邀回家一
起做作业。
张先生一见到 小文,
就暗暗吃了一惊:
这小孩子长得怎么这么像我啊,
脸圆中带方,
鼻子大 耳朵小,
甚至写字握笔的姿势以及身上那种斯文的气质,

和自己很接近。而再看看自 己的儿子小庆,反而越来越觉得哪里都和自己不像。

小文家住在隔壁的村庄里,
父 亲姓李,
和自己儿子都是同一天中午在镇上的医院
里出生的
!
知道了这些,最 终有一天,两对夫妻一起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江苏省
人民医院亲子鉴定中心。
两个鉴定小组,< br>分两次对两个孩子的真正归属作了鉴定,
最后的结果均一致肯定了张先生的猜测,
即小文 为张家夫妇所亲生,
小庆则是李
家夫妇的真正骨肉
!
问题:
???
1

HLA
基因在哪里
?
有什么遗传特点
?
为什么能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
?
2

HLA
抗原可分为几类?
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
案例
2
移植排斥反应

患者,罗??,男,
29
岁,因双眼角膜白斑于
2001

11

29
日和
12

24

先后行左、 右眼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角膜白斑直径约
7.5mm
,周围有
6

7
条新生血管伸人白斑。
术前双眼视力均为
60cm
指数。
采用较 新鲜急死供体材料,
植片直径均为
7.5cm
。在显微镜下用
10

0
尼龙线作连续缝合,达到良好的水密
状态。
术后全身及局部给予抗生素及皮 质激素约
1
周,
术后经过良好,
未发生显
著并发症。
术后< br>1
个月,
双眼视力均达
0.7

术后
1
年< br>6
个月,
患者自觉右眼红、
痛伴视力下降,眼科检查发现右眼球结膜轻度混合充 血,角膜水肿、混浊,局部
内皮增厚,未见排斥线,
KP(-)
,前房闪辉
( -)
,视力
0.06


问题:

o

o

患者临床诊断是什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HLA
与器官移植的关系如何?怎样才能降低移植排斥反应的发
生?

抗原提呈细胞

案例
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患者黄??,男,
15
岁,因咽痛、高热到门诊就医入院。

主诉 :
自述
7
天前因受凉出现咽部持续性疼痛,
吞咽困难且疼痛明显,
伴 畏寒高
热(自测体温
40℃)、头晕、头痛及全身关节疼痛。曾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
白血病?”,
应用青霉素等治疗
1
周无明显效果。
该患者病前无类似疾病接 触史,
周围人群无类似病例。入院体格检查:T
38.8℃,
P
110

/
分,
R
19

/
分,
BP
110/70mmHg
。口咽 部粘膜充血、肿胀(
++
)、腭垂、咽腭弓、舌腭弓充血肿胀,
双侧扁桃体Ⅱ°肿大, 表面白色分泌物,易拭去不出血。颌下、颈部、腹股沟可
扪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
(
直径 约
1-2cm
,双下颌角数个肿大淋巴结融合成鹅蛋大
小包块
)
,质 中压痛,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肝肋下
2cm
,剑下
3cm
,质中有压痛;脾肋下
3cm
,质中。神经系统检查未引出阳性体征。心电图、胸部
X
线检查
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2.4XlO9/L
,幼稚细胞
5 0
%。初步诊断:①急性
化脓性扁桃体炎;②白血病;③咽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入院第
2
天,复查
血常规
WBC23.9X109

L
,单个核细胞
70.3
%,其中变异淋巴细胞
50
%,血红蛋< br>白及血小板正常;
B
超显示肝、脾中度肿大;血细菌培养
(-)
,咽拭 子培养为牛
链球菌
(
为消化道正常菌群,
判断可能为机会感染
)
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
散发性咽型
)
改用干扰素、
更昔洛韦等抗病毒,
青霉素抗感染,
呼吸道隔离,
卧床休息 等积极治疗。
2
天后,体温逐日下降,咽痛明显减轻,双侧下颌角包块
逐渐缩小,1
周后体温恢复正常。
2
周后出院时复查血常规正常,肝功能、腹部
B< br>超均无异常。

问题:

l
.为什么谊病例易被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
??


2
.该病例从哪些方面排除了白喉和白血病
?
3
.该病例为什么应用干扰素、更昔洛韦等抗病毒,青霉素抗感染等治疗有效
?
T
细胞

案例
10

1
艾滋病

患者陈??,男性,
30
岁,未婚。自述有静脉注射毒品 史
2
年余,
1
年前体重明
显减轻、近
3
月发热、干 咳,因近日自感觉呼吸不畅,并伴进行性视力下降,到
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腿部及手臂皮肤多个紫褐色结节,
直径约
lmm

lcm
大小不 等、
触痛;
口咽部白膜合并溃疡;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肺部可闻及干啰音。
眼底检查显示
视网膜动脉充血、
视乳头水肿出血。
胸片显示肺门周围间质性肺 浸润。
支气管肺
泡灌洗液中可见成团微生物,银染阳性。
CD4+T
淋巴细胞 数量为
75

m1

HIV

体阳性。
C T
扫描轻度脑萎缩。口腔涂片发现念珠菌。
HIV mRNA
水平为
20 000
拷贝/
m1
。临床诊断:艾滋病。

问题:
< br>1
.该患者
CD4+T
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与发病有何关系?
T淋巴细胞分可分哪
些亚群?各有哪些主要功能?

2
.如何利用免疫学手段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
案例
2 患儿男性,
4
个月,因发热半个月人院。系第
2
胎,第
2
产,足月顺产,出生时
体重
2.3
kg
.无窒息史,出生即接种卡介苗。 生后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和鹅口疮。
家族史中有
1
兄亦有反复感染史,
4
个月时死亡
(
死因不详
)
。父母体健,家人无
结核病史。
体检:
体温
37
舟℃,
心率
102
次/
min
呼吸
30
次/
min

体重
4.5kg
意识清楚,营养欠佳,贫血貌。口腔粘膜有大片白色膜状物附着,不易拭去,咽
部充血。
左上臂有一黄豆大皮肤创面,
有脓性分泌物。
浅表淋巴结
(-)
,< br>心肺
(-)

腹胀,可见脐疝,肝肋下
1∞ .质地中等,脾未触及。 血色素
87

95g/L
,白细

8.5
~12. 5?109/
L
,中性粒细胞
O

55

0

70
,淋巴细胞
0

35

O.46
,血
小板
55?109/
L
;血
IgG 2.1 g

L,

IgM 0.71 g

L

IgA 0.57g/L
,诊断:上
呼吸道感染;鹅口疮;营养不良;脐疝。人院后第
3 d< br>出现高热,体温达
39

41℃,给头孢唑林
(
商品名:先锋 霉素
v)
、阿米卡星
(
商品名:丁胺卡那霉素
)

大蒜素
(
商品名:大蒜新索
)
抗感染,输血浆及新鲜全血,病情无好转。住院 期同
背部皮肤出现粟粒样皮疹,涂片检查示:“霉菌”,经治疗后皮疹消失。骨髓穿
刺示:“感染”。
血培养生长表皮葡萄球菌,
肥达氏反应
(-)

结核 菌素试验
(PPD

-)
:人院前、人院后第
13

19 d 3
次胸片均未见胸腺影,余无异常。高热持续
不退,肝脾进行性肿大.皮肤巩膜出 现黄疽,并逐渐加重,出现浮肿、腹液、心
衰、中毒性肠麻痹、抽搐、昏迷。住院第
23 d
死亡。

死亡诊断:先天性细胞免疫缺陷;粟粒性结核
?
败血症;鹅口疮;营养不良;脐
疝。

问题:

o

此患儿发病主要由于其机体的哪一种免疫类型异常所引起的?为
什么?

o

为什么患儿有明显的粟粒性结核表现,而实验室检查却不支持?

B
细胞

案例
1
多发性骨髓瘤

患者 何
XX
,女性,已婚,
59
岁,生育
l

1
女,已成人。自述腰痛
7
个余月,
近日腰背部及骶髂关节疼痛加剧、难忍,行动不便 ,并经常伴有头晕、乏力、心
悸等症状入院。

体格检查:面色、口唇、指甲苍白, 骶髂关节叩击痛、压痛明显,四肢神经反射
存在。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65 g

L(
正常参考值
110

150g

L)

γ
球蛋白
(

清蛋白电泳
)62.9

(
正常参考值
9
%~
18

)
血清球蛋白
76.5g

L(
正常参考值
20

30g

L)

IgG l07g

L(
正常参 考值
7

6

16

6g

L)


骨骼
X
线检查:
胸腰椎骨质稀疏,
髂骨多个 圆形及卵圆形穿凿样透高缺损,
边缘
清晰,周围无新骨形成现象。骨髓检查:浆细胞明显增生< br>(20

5

)
,形态异常。
查尿液:
尿蛋 白阳性
(
正常为阴性
)

尿
Bence-Jones
蛋白阳性
(
正常为阴性
)


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br>
问题:

1
、该患者血清球蛋白、
IgG
等均 明显升高,与哪类免疫细胞异常增生有关
?
2
.以多发性骨髓瘤导致免疫学异常为例 ,试述
B
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分布、
主要表面标志和免疫学功能。

案例
2 X-
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一例

患儿男,
5< br>岁,因“左膝关节肿痛半年”入院。半年前患儿出现左膝关节疼痛,
不肿,影响活动,夜间疼痛重 ,不伴有发热、皮疹及其他关节疼痛。
4
个月前左
膝关节轻微肿胀,外院诊为“关节炎 ”,未正规治疗。
2
个月前左膝关节肿胀明
显加重,影响行走及下蹲,来我院就诊。患 儿为第
8
胎第
3
产出生,患儿母亲第
1

2
胎于孕
2
个月自然流产;第
3
胎女,孕
7
个月因羊水多、 胎儿畸形引产;

4
胎为足月,正常分娩出生,女孩,
15
岁,健康 ;第
5
胎男,
1

4
个月,因
发热给予

臀部肌肉注射后,出现局部感染脓肿,发展为“败血症”,“胸膜炎”,“化脓
性脑膜炎”而死 亡;第
6
胎孕
5
个月时,因胎动消失引产;第
7
胎孕
2
个月时,
B
超检查示胎儿发育异常做人工流产;第
8
胎本患儿, 母妊娠期体健,患儿为足
月顺产出生,
4
岁以前很少患病,近
1
年反 复发生中耳炎,扁桃体炎,肺炎等疾
病,追问母系
4
代家谱未发现其他男性患病成员。

入院体检:体重
21kg
,呼吸
24
次/
mi n
,脉搏
100
次/
min
。发育正常,营养中
等,跛行,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无阳
性体征。左膝关节肿胀,皮肤温度正 常,有触痛。化验检查:血常规,骨髓检查
正常。
左膝关节片:
可见关节面毛糙,关节软组织肿胀。
蛋白电泳:
A

α
1

α< br>2

β
正常,
γ
5.6

(
正常值
11.9



23.0

)

IgG
0.999g

L
(5

53

13

07
g

L)

IgA <0

034 g

L(0.33

1.08 g

L)

IgM <0.254 g

L(0.56

2.18 g

L)

IgE
未测出。血中
B
淋巴细胞
(CD3

CDl9)< br>测定值为
0

CD3

CD4
正常。

临床诊断:
X-
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问题:
1.
患儿为什么出现多种免疫球蛋白低下表现?是由于哪一种免疫细胞发育异常
所导致的?

2.
患儿为什么会以“左膝关节肿痛”主诉表现入院治疗?

固有免疫

案例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患儿龙??,男,
3

1
个月,因高热,嗜睡,于
2005

3

7
日入住广东
XX
医院,病史母亲代述可靠 。


患儿于
2
天前开始出现低热(37.4℃)、咳嗽,流 鼻涕、胃纳差,到医院门诊
就医,医生作感冒治疗处理;第
3
日出现高热、频繁呕吐、 烦躁不安入住医院儿
科后转感染科。

体格检查:T
40.1℃,
P
148
次/分,
R
46
次/分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
委靡,皮肤黏膜可见
lmm

1.5cm
大小不等紫红色斑点及瘀斑;听诊心脏未闻杂
音,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哕音,有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 及布鲁津斯基征等脑膜
刺激征。实验室检查:
WBC
计数
20?109/L(
参考值
10?109/
L
以内
)
、中性粒
细胞
85.2

(
参考值
5l
%~
75

)
,脑脊液检查:颅压升高,脊液外观混浊,
WBC
计数
1000? 106/
L
、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脑膜炎球菌培养阳性。临床诊断:
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入院后经用青霉素、氯霉素及对症治疗
3
天病情好转,第
10
天患儿痊愈 出院。

问题:

从固有免疫的角度考虑,本病例发病涉及哪些免疫屏障防线及因素
?
案例
2
菌群失调症

患者,女,
16
岁,以发热、腹泻伴全身乏力为主诉 入院,体温
39.8℃,抽血肝
功能检查
AST 62IU

L,白细胞
6.2?109/
L
.中性粒细胞
35%
,淋巴细胞< br>65%

血培养
7d
无菌生长.大便培养分离出纯的屎肠球菌。

临床诊断为:屎肠球菌致菌群失调症。

问题:

从固有免疫的角度考虑,本病例发病涉及哪些免疫因素?

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

案例
1
口服耐受诱导实验



4~6
周龄雌性
Wistar
大鼠,平均体重(1 75±15)
g
。将大鼠随机分为
3
个组: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Ⅱ型胶 原蛋白(type Ⅱ collagen, CⅡ)治
疗组。
除正常对照组外,
其于
2
组大鼠于左后足垫皮下注射
0.1ml
完全福氏佐剂

C FA
)以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阳性对照组致炎后不给予Ⅱ型胶原蛋白及其
他治疗;
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
治疗组于致炎后开始给药治疗,
每只用胃饲
器经口插入给予 Ⅱ型胶原蛋白
300
μ
g
,每日
1
次,连续口服
2 8
天。
CFA
所致大
鼠多发性关节炎主要观察四只足爪各关节的肿胀程度。< br>
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均于注射第
2
天出现注射侧足爪红、肿、热、功能障碍 等急
性炎症表现,
约持续
3~4
天后症状逐渐缓解。

10 ~14
天后开始出现以多发性关
节炎为特征的全身迟发型超敏反应,
病变累及到未注射 的足爪,
表现为关节局部
程度不同的红、肿、热及功能障碍。随着病程延长,多发性关节炎可反 复出现。
部分大鼠可在病程不同时期于耳、
尾部出现数量不等、
程度不一的红斑、炎性小
结、脱毛、鼻黏膜充血、渗血、精神委靡等关节外症状。口服治疗组大鼠继发性
多关 节炎病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关节评分有显著差异。

问题:试述口服诱导耐受的机制。


案例
2
扁桃体
B
细胞恶性淋巴瘤

患者:男,
8
岁。主 因
2
个月前发热,轻度咽痛,有慢性扁桃体炎病史
2 a
。每
年发作
3

4
次,临床诊断慢性扁桃体炎,于
1998

04

04
收住院。查体:发育
良好,营养中等,右颌下有
0
.2cm?0.
2 cm
大小的淋巴结肿块,活动度尚可,
无压痛。未触及其他部位 表浅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四肢脊柱正
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咽黏膜慢性 炎症,右扁桃体Ⅲ度肥大.表
面见少许散在黄白色角化珠,左扁桃体
I
度肥大,耳、鼻 正常。胸部
x

D
片:
心肺正常。血尿常规正常,于
199 8

O4

O5
在乙醚麻醉下行腺样体刮除术。
术中见扁桃 体被膜完整,创面光滑,手术顺利,出血不多。右侧扁桃体明显大于
左侧,
组织略脆,
故将扁桃体双侧均送病理检查,
患儿术后五天伤口基本痊愈出
院。术后病理回报为右扁桃体B
细胞大无裂型恶性淋巴瘤。于
1998

04

12

2
次收住院,咽部伤口愈合佳,创面平,右颌下淋巴结未增大,
B
超检查;肝、
胆、脾、胰、肾正常;肝、肾功能均正常。血常规:
HB
11

5
g

WBC
:中性
66

淋巴
32 、嗜酸性细胞
1
、大单核
1
。骨髓检查:正常骨髓像。给予化疗,
2
周后
因患儿肠道反应严重,
家属拒绝化疗,
改服中药。
观察3
个多月,
患儿身体健康。
右颌下淋巴结无变化,局部无复发。现仍在观察随访中 。

问题:
本案例淋巴细胞恶性增生,
试从免疫耐受的打破机制方面来解释 起发生过
程。


案例
3
交感性眼炎

患者因左眼球摘除术后
1
月,
右眼视物模糊十余天入院。
该病人1
月前因左眼外
伤后行左眼球摘除术。
十余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眼视物模糊伴 视物变形。

暗。无明显眼痛、眼胀、畏光、流泪、复视等。既往史:体健。入院检查:一般< br>情况好。眼部体征:
VOD0

25
,光定位准,眼压
15< br>.
88 mmrtg
,结膜无充血,
角膜透明,房水清,无
KP
,瞳孔园。对光反射灵敏,虹膜纹理清,虹膜无粘连,
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眼底改变:视网膜苍白 水肿,
A

V=2

3
,视乳头充血、
水肿,边界 消失,
C

D 0

3
,黄斑部中心凹反射消失,周围可见 放射状皱折及
淡黄色渗出。
三面镜检未发现网膜有裂孔,
左眼球缺如,
左眼结 膜下可见少许残
留色素。辅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眼部
B
超 提示:玻
璃体内可见条带状回声与视盘回声相连,后极部球壁回声稍增厚。
B
超诊断: ①
视网膜浅层脱离;②脉络膜轻度水肿。眼底荧光造影:动静脉显影时间正常,静
脉早期,视网 膜后极部可见散在点状高荧光,后期轻度渗漏,视盘边界欠清,后
期呈强荧光渗漏,视盘上方可见片状低 荧光。荧光诊断:交感性眼炎
(0D)
。入院
后诊断为:
①右眼交感性眼炎;
②右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③ 左眼球摘除术后。
人院后,
按交感性眼炎给予 激索、
扩管、
抗炎、
营养神经等治疗。
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时专科检 查:
VoD0

4
,光定位准,眼压
17
mmI-tg< br>,视网膜苍白水肿消退,
视乳头充血消失,
但边界仍欠清,
黄斑部皱折大部分消 退,
淡黄色渗出部分吸收。

问题:试述免疫豁免区与免疫耐受维持或打破的机制。

自身免疫

案例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女性病人,
16
岁 ,中专学生,面部蝶形红斑
3
月,发热伴关节痛
2
周。三月前
患者因 晒太阳后面部出现红斑,无瘙痒,疼痛。几天后红斑未消退,就诊后擦氢
化可的松软膏部分皮疹消退,< br>但双颊及鼻翼部的红斑消退不明显。
两周后开始少
量脱发。
入院前两周无明显诱 因突然出现双腕关节、
双膝关节及腰部疼痛,
握笔
书写及行走均不便,发烧,T39. 9℃,无寒战。在院外治疗给予氢化可的松及青
霉素静滴
5
天,
3
天 后体温下降至正常,关节疼痛有所缓解,但皮疹未愈。既往
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史,无药物 及食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
史,父母均体健。

体格检查:T 36℃,
P

52

/
分,
R 18

/
分,
BP 100/70mmHg
。发育正常,营
养良好,步入病房,神清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面部呈淡红色,蝶形红斑布于
面颊部,境界清楚,复有 少许灰白色鳞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
-
),心

52
/
分,律齐。腹(
-
),肝脾未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肾区无叩痛,
关节无红肿。神经系统(
-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Hb
91.8g/L(110-150)

RBC
2.28?1012/L(3 .5
-
5.0?1012),
WBC7.3?109/L(4
-
10 ?109
),
DC:
N
76%?
L
24%
。尿常规:蛋白
++

RBC
1-2/HP

WBC
6-8/HP

肝功:
T B

3.4
μ
mol/L(2-17)

直接胆红素:0

TP
78.3g/L(60-80)

ALB

44.2g/L(30-50)

ALT(
血清谷丙转氨酶
)
61u(<35
u)
。肾功:
BUN(
尿素氮
)
6.8mmol/L(3.7-7.0)

CRE(
肌酐
) 88mmol/L(88.4-176.8)
。血清蛋白电泳:
A
56.6%(54-61)

α
1 2.0%(4-6)

α
2 6.0%

7-9
)、
β
9.1%(10-13)
γ

26.3%(17-22)


血沉:
1 15mm/
小时。
血中
LE
细胞检查:
未找到
LE
细胞,
抗核抗体

ANA


1:320
(<1:160)
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IgG 26.96g/L(6-16)

IgA
3.46g/L(0.3-3)

IgM 2.82g/L(0.4-3.5)
。补体
C3

0.63g/L(0.5-1.1)
,循环
免疫复合 物

CIC

检测:
19.2
(<10)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转化率
51%
(60-80)

心肌酶谱:
LDH(
乳酸脱氢酶
)16 8.1IU/L(60-240)

GOT(
谷草转氨酶
)
47.0IU/L(<29)

CPK(
肌酸磷酸激酶
) 10.9IU/L(15-120)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
缓伴律不齐(轻度异常)。




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思考题:

1
.试述该病例有的特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15:4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5471.html

免疫学案例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