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妇科医生在线问答第一讲 血脂基础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1 14:54

-女孩发育怎么办

2021年2月1日发(作者:癫痫病会遗传吗)
第一讲

血脂基础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赵水平


各类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一、
CM
正常人空腹
12
小时后
,
血浆中
CM
已完全被清
,

I
型和
V
型高脂蛋白血症病人
,

腹血浆中出现高浓度
CM


由于
CM
颗粒大
,
不能进入动脉壁内
,
一般不致动脉粥样硬化
,
但易
诱发胰腺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
餐后高脂血症
(


要是
CM
浓度升高
)
亦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CM
的代谢残骸即
CM
残粒可被巨噬细胞表 面受体所识别而摄取
,
因而可能与动

脉粥样硬化有关。


二、
VLDL
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一直没有定论。以往认为正常的VLDL
不具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

,
因为它们携带相对

少量的胆固醇
,
另外
VLDL
颗粒相对大
,
不易透过动脉内膜。
目前多数学
者认为
,
血浆
VLDL
水平升高是冠心的危险因子。

其理论依据是
:
(1).
当血浆
VLDL
浓度升高时
,
其结构也发生变化
,
颗粒变小
,
胆固醇的含量相对增加
,
因而具有致动

脉粥样硬化作用。
例如
,
β
-VLDL
是唯一的不必经化 学修饰就可在体外试验中引起细胞内胆固醇聚积的脂蛋白。
(2).
VLDL
浓度升高
,
可影响其他种类脂蛋白的浓度和结构。
例如
,

VLDL
血症常伴有小颗粒
LDL
增加
,

小颗粒
LDL
易被氧


,
氧化后的
LDL(Ox-LDL)
具有很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3).
VLDL
浓度
升高伴有血浆
HDL
水平降低
,
因而使体内抗

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减弱。
(4). VLDL
增高常与其
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相伴随
,
如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等。


三、
IDL
一直被认为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是
,
由于
IDL
的分离技术相对复杂
,
有关
血浆
IDL
水平与冠心病的

大系列临床研究报道不多。有研究表明
,
血浆
IDL
浓度升高常易伴发
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四、
LDL
是所有血浆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已经证明粥样硬化斑 块中的
胆固醇来自血液循环中


LDL

LDL
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其本身的一些特点有关
,

LDL
相对较小
,
能很快穿过动脉内膜层。近来的研究发


,
经过氧化或其他化学修饰后的
LDL,

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由于小颗粒
LDL
易被氧化
,
所以较大颗粒
LDL
更具有致动脉硬
样粥化作用。


五、
HDL
被认为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
,
是冠心病的 保护因子。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
人群中
HDL-
胆固

醇水平
< 0.907 mmol/L(<35mg/dl)

,

心病发病的危险性为
HDL-C>1.68mmol/L
者的
8
倍 。
HDL-C
水平每增加
0.026
mmol/L(1
mg/dl),
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则下降
2%-3%

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可能是由于它能将周围组织包括动脉壁

内的胆固醇转运到 肝脏进行代谢有关。
最近有人发现
,HDL
还具有抗
LDL
氧化的作 用
,
并能促进损伤内皮细胞的修复
,


能稳定前列环 素的活性。
曾认为在临床上测定
HDL2
亚组分浓度对预测冠心病
的较大,
其敏感性约比总
HDL-C

1.5
倍。

但新近的研究表明
,
测定
HDL3
亚组
分浓度对预测冠心病具有同样的价值
,
并可能大于
HDL2
亚组分的测定。

血脂主要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 和甘油三酯。由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不溶于水,
在血液中不是以游离的形式存在,
而是与特殊 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
白,这样血脂才能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所以,要了解血脂的基础知 识,就必
须清楚血浆脂蛋白代谢的基本过程。

一、

脂类的结构与功能

(一)

胆固醇

胆固醇最早 由动物胆石中分离出来,
是具有羟基的固醇类化合物。
所有固醇
(包
括胆固醇 )
均具有环戊多氢菲的共同结构。
在人体内,
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
及胆固 醇酯形式存在。胆固醇具有下列生理功能:(
1
)细胞膜结构成分;(
2
)< br>合成类固醇激素;(
3
)合成胆汁酸。

(二)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

TG

是甘油分子中的三个 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的,
国际命名委员
会建议使用名称为三酯酰甘油(
triac ylglycerol
),但由于人们已习惯简洁通
俗的名称,故仍保留沿用甘油三酯。甘油三 酯具有下列生理功能
: (1)
供能和储
能;
(2)
作为结构脂质的 基本构件;
(3)
参与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

二、脂蛋白结构及其代谢

应用超速离心方法
,
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
:
乳糜微粒
(C 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
(IDL)
、 低密度脂蛋白
(LDL)
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
,在
临床上以< br>LDL

HDL
最为重要。各类脂蛋白的主要成份、来源和功能列于表
1



1.
脂蛋白的特性及功能

分类






CM


CM
残粒

主要脂质




脂蛋白

来源

功能

将食物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从
小肠转运至其他组织

将胆固醇释放至肝脏;
可能有致动
脉粥样硬化作用

转运甘油三酯至外周组织,
经脂酶
水解后释放游离脂肪酸


LDL
前体,部分经肝脏摄取;
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胆固醇的主要载体,经
LDL
受体
介导摄取而被组织利用,
致动脉粥
样硬化作用最强,
与冠心病直接相


促进胆固醇从外周组织移去,
转运
胆固醇至肝脏或其他组织再分布,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HDL-C
与冠心病负相关

甘油三酯

B
48

AI

小肠合成

AII




酯、胆固


B
48

E

CM

TG
经脂
酶水解后形成






甘油三酯

B
100

E

肝脏合成

Cs

蛋白

VLDL





度< br>脂



蛋白(
IDL


酯、胆固







白(
LDL


胆固醇

B
100

E

VLDL

TG








B
100

VLDL

IDL

T G
经脂酶水解
后形成






白(
HDL


磷脂,胆
固醇

AI

AII







Cs



CM

VLDL
脂解后表
面物衍生

(

)
乳糜微粒

乳糜微粒(
CM
)是血浆中颗粒最大的脂蛋白,含甘油三酯近
90%,
因而其密度也最低。正
常人空腹
12
小时后采血时
,
血浆 中无
CM

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浆中含有大量的
CM

,
因其颗粒大能使光发生散射
,
血浆外观混浊。将含有
CM
的 血浆放在
4
℃静置过夜
,CM
会自动漂浮到血浆表面
,
形 成一层

奶酪

这是检查有无
CM
存在最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

CM
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粘膜细胞内合成。
CM
残粒是由肝脏中 的
LDL
受体相关蛋白或
Apo
E
受体(亦称之残粒受体)和
LDL
受体分解代谢。
Apo
E
介导
CM
残粒经由肝细胞残
粒受体摄取,
CM
在血液循 环中很快被清除
,
半寿期小于
1
小时。由于
Apo B48
始终存在于
CM

,
所以
Apo
B48
可视为
CM
及其残粒的标致
,
以便与肝脏来源的
VLDL(

Apo
B100)
相区别。

(二)极低密度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中甘油三酯含量仍然很丰富
,
约占< br>55%
,胆固醇含量为
20%
,磷
脂含量为
15%
, 蛋白质含量约为
10%
。由于
CM

VLDL
中都是以甘油 三酯为主,所以这
两类脂蛋白统称为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
TRL

。在没 有
CM
存在的血浆中
,
其甘油三酯
的水平主要反映
VLD L
的多少。由于
VLDL
分子比
CM

,
空腹
12
小时的血浆是清亮透明

,
当空腹血浆甘油三酯 水平
>3.3mmol/L(300mg/dL)

,
血浆才呈乳状光泽直至 混浊。

(三)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LDL
)是 由
VLDL
转化而来,
LDL
中胆固醇的含量
(
包括胆固醇 酯和游离胆
固醇
)
占一半以上。所以
,
LDL
被称为富含 胆固醇的脂蛋白。血浆中胆固醇约
70%
是在
LDL

,
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时
,
血浆胆固醇浓度的升高与血浆中
LDL
水平是一致的 。由于
LDL
颗粒小
,
即使血浆中
LDL
的浓度很高
,
血浆也不会混浊。
LDL
中载脂蛋白几乎全部为
Apo
B100(

95%
以上
)


大多数
LDL
是由肝脏内和肝外的
LDL
受体进行代谢
,
占体内
LDL
代谢的
70%-75%,
其余

LDL
则经由非特异性、非受体依赖性的途径进行代谢。

(五)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HDL
)颗粒最小
,
其结构特点是脂质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
HDL

经下列方法进一步分 成各亚组分,
包括超速离心法、
非变性聚丙烯胺梯度凝胶电泳法,
免疫
亲和层 析法等。目前临床上采用较多的是利用超速离心法将
HDL
颗粒按其密度大小进一步
分 为
HDL2

HDL3
两种亚类
,
血浆中
HDL 2

HDL3
各占
1/3

2/3

< br>HDL
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
泄,这一过程称作胆固醇逆转运。这一过程至少包括三个步骤:

1
)细胞内游离胆 固醇外流
进入
HDL


2

HDL
中游 离胆固醇的酯化;

3

HDL
中胆固醇清除。任何一个步骤发生障
碍都可能导致胆固醇逆运中断,
HDL
生理功能都有会受损。

此外 ,还有一类脂蛋白称为脂蛋白
(a)[Lp(a)]
,是
1963
年由
Berg(
北欧的一位遗传学家
)
利用
免疫方法发现的一类特殊的脂蛋白。
Lp(a)

LDL
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多含有有一独特的
Apo (a),
后者在其他任何脂蛋白中都不存在。由于
Apo (a)
的存在,使得
Lp(a)
具有独特性。
已证实
Apo
(a)

cDNA
序列与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高度同源性(约
80%
同源)
。目前有关
Lp(a)
的合成埸所和代谢途径尚不清楚。

三、

载脂蛋白及其功能

载脂蛋白
(Apo)
是 一类能与血浆脂质
(
主要是指胆固醇、
甘油三酯和磷脂
)
结合的蛋白 质

,
为构
成血浆脂蛋白的主要成份。
在体内载脂蛋白具有许多重要 的生理功能
,
如作为配基与脂蛋白
受体结合、激活多种脂蛋白代谢酶等。

现已认识到载脂蛋白不仅对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
,
而且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亦有很大的影响。


(一)载脂蛋白
AI
Apo AI
主要分布于血浆
HDL

, Apo AI
的主要理功能:(1)HDL
的结构蛋白;

2

作为一种
辅助因子< br>,
参与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
T),
使游离胆固醇酯化;

3
)参与胆固醇
的逆转运过程。

(二)载脂蛋白
AII
Apo AII
是人
HDL
颗粒中第二种主要的载脂蛋白
, Apo AII
的生理功能尚不十分清楚
,
除了作

HDL
的结构成份外
,
可能还具有抑制
LCAT
活性的作用。亦有人认为
, Apo AII
是肝脂酶
的激活因子。

三、载脂蛋白
B

Apo
B
是一类在分子量、免疫性和代谢上具有多态性的蛋白质
,
Apo
B100
主要分布于血浆
VLDL

IDL

LDL

, Apo B
具有如下功能
:(1)
参与< br>VLDL
的合成、装配和分泌
;(2)
与肝素
及不同的糖蛋白结合,
可能参与
LDL
与动脉粥样斑块结合。
(3)

V LDL

IDL

LDL
的结
构蛋白
,
参与脂质转运。
(4)
是介导
LDL
与相应受体结合必不可少的配体。

四、载脂蛋白
CII
Apo CII

CM

VLDL

HDL
的结构蛋白之一
, Apo CII
具有下列生 理功能
:(1)
是脂蛋白脂

(LPL)
不可缺少的激活剂
, Apo CII
缺乏时
, LPL
活性极低
,
甘油三酯水解障碍
,
血浆甘油三
酯水平明显升高
. (2)
具有抑制肝脏对
CM

VLDL
摄取的作用。

五、载脂蛋白
E
载脂蛋白
E(Apo
E)
是一个含有
299
个氨基酸结合有磷脂的糖蛋白。
Apo
E
可以在各种组织
中合成
,
但以肝脏为主。
Apo E
的浓度与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呈正相关。
Apo E
的生理功能
:(1)
组成脂蛋白
,

CM
、< br>VLDL

IDL
和部分
HDL
的结构蛋白
; (2)
作为配体与
LDL
受体和
Apo
E
受体结合
; (3)
具有某种免疫调节作用
; (4)
参与神经细胞的修复。

第二讲

血脂临床检测及其意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赵水平

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有许多,各医院可能有些不同,但有些项目是基本的, 如总胆固醇(
TC
)和甘油三
酯(
TG
)。也有些项目只有少数医院 进行检测,如载脂蛋白(
Apo

B

Apo AI
、脂蛋 白
(a)[Lp(a)]
等。现
将大医院已开展的血脂临床检测项目均作简介。

一、

总胆固醇(
TC


TC
是指 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人群
TC
水平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各地区调 查
所得参考值高低不一,以致各地区有各自的高胆固醇血症划分标准。当前国内、外心血管疾病学者都提 倡
根据冠心病发病危险性高低的
TC
水平作为划分界限。
1997
年 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提出中国人的血脂异常防
治建议和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
ATP III
)所制定的
TC
标准与国人稍有不同(表
2



1
中国血脂防治建议中
TC
水平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

合适水平

临界高值

高脂血症


mmol/L


5.2

5.2-5.7



>5.7

mg/dL


200

200-220

>220


2
美国
ATP III

TC
水平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

mmol/L

mg/dL

合适水平

临界高值

高脂血症


5.2

5.2-6.2



>6.2


200

200-240

>240

血胆固醇浓度升高的主要危害是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目前认为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是冠心病防
治最有效地措施之一。低胆固醇血症主要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二、

血清甘油三酯(
TG


所测定的
TG
代表血清中 所有脂蛋白的甘油三酯。
TG
水平的个体内(不同时间所测定的值)与个体间差异
都比
TC
大。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对空腹
TC
水平划分界限为:正常
TG

1.7mmol/L(<150mg/dL)
。在
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
ATP III
)中,规定正常
TG

1.7mmol/L (<150mg/dL)
;临界
高值
TG 1.7

2.3mmol/L (150

200mg/dL)
;增 高
TG

2.3mmol/L (

200mg/dL)
; 重度升高
TG

5.7mmol/L
(<500mg/dL)


人群调查资料表明,
冠心病患者
TG
水平高于一般人群。
但是,
冠心病患者
TC

LDL -C
也较一般人群高。
目前认为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只 有伴以高胆固醇血症或低
HDL-C
等情况时
TG
升高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当
TG
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三、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我国成年男性
H DL-C
多在
1.16

1.42mmol/L(45

5 5mg

dL) ,
女性较高,多在
1.29-1.55mmol/L (50-60mg/dL)

HDL-C
水平随年龄的变动较小。中国血脂异常防 治建议中认定
HDL-C

0.9mmol/L
(<35mg/dL)
为异常;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二次指南(
ATP II
)中也是同样的标准,但是,在
新发表的
APT III
中则将低
HDL-C
标准定为<
1.0mmo/L(40mg/dL)


HDL
亚类的参考值文献中不很一致。
HDL-C

HDL2-C
大 致占
40
%,
HDL3-C

60
%左右。
女性< br>HDL2-C
高于男性;
HDL3-C
的男女差异较小。

大 量的流行病资料表明,血清
HDL-C
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成负相关。
HDL-C
低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HDL-C
增高(>
1.55mmo/L ,

60mg/dL
)被认为是冠心病的



危险 因素。

四、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血清
LDL-C
测定可采用公式计算也可采用沉淀法直接测定。
Friedwald
原公式按旧单位(
mg/dL
)计算,假
设血清
VLDL-C
为血清
TG量的
1

5
(以重量计),则:
LDL-C (mg/dL) =TC-(HDL-C+TG/5)
;按法定计量
单位计,则应为

LDL-C(mmol/L)=TC-(HDL-C+TG/2.2)


应 用
Friedwald
公式计算
LDL-C
由于方法非常简便,在一般情况下 还是比较准确,故较为实用,目前绝大
多数临床检验室多采用此方法。由于
TC
中的主 要部分是
LDL-C
,故
LDL-C

TC
的变化是基本一 致的。

ATP III
中将血清
LDL-C
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表
3
)。


3 ATP III
中有关
LDL-C
水平的分类

LDL-C (mg/dL) (mmol/L)

100 <2.6
最适的

100-129 2.6-3.4
接近或高于最适的

130-159 3.4-4.1
临界升高

160-189 4.1-5.0
升高


190

5.0
非常高

LDL
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过去只测 定
TC
,以此间接估计
LDL-C
水平,但
TC
水平也受< br>HDL-C
水平的影响,
故最好采用
LDL-C
取代
TC作为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危险性
评估。

五、

载脂蛋白
AI
血脂正常者
Apo AI
水平多在
1.2< br>-
1.6g

L
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
HDL
组 成中蛋白质(载脂蛋白)约

50
%,
蛋白质中
Apo AI
约占
65
%-
75
%,
而其他脂蛋白中
Apo AI
极少,
所以血清
Apo AI
可以代表
HDL
水平,与
HDL-C
呈明显正相关,其临床意义也大体相似。但是,
HDL
是一系列颗 粒大小与组成不均一的
脂蛋白,
病理状态下
HDL
亚类与组成往往会发生变化 ,

Apo AI
的升降不一定与
HDL-C
变化完全成比例。
有研究报道认为
, Apo AI
测定较
HDL-C
检测对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可能更有价值。

六、

载脂蛋白
B
血脂正常人群中血清
Apo B
多在
0.8

1.1g

L
范围内。正常情况下,每一个
LDL

IDL

VLDL

Lp
a

颗粒中均含有一分子
Apo B100
,因
LDL
颗粒占绝大多数,大约有条有
90
%的
Apo B100
分布在
LDL
中,
故血清
Apo B
主要代表LDL
水平,它与血清
LDL-C
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Apo B
水平高低的临床意义也与
LDL-C
相似。
在少数情况下
,
可出现 高
?
ApoB100
血症而
LDL-C
浓度正常的情况,
提 示血浆存在较多小而致
密的
LDL
。也就是说
,
对于
LDL-C
正常者测定
Apo B100,
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虽然
,
有关这两类载脂蛋白测定方法已国际标准化
,
但其可靠性和准确性都不十分令人满意。同时
,
测定结
果的临床价值尚需更大规模的研究证实。所以
,
现阶段并不推荐在临床上常规测定
Apo AI


Apo B100


七、

脂蛋白(
a

现多采用
ELISA
法测定脂蛋白
a[Lp(a)]

正常人群 中
Lp(a)
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
虽然个别人可高达
1000mg

L
以上,

80
%的正常人在
200mg
L
以下,
文献中的平均数多在
120

180mg
/< br>L

中位数则低于此值。
通常以
300mg

L为重要分界,高于此水平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Lp(a)
水平主要决 定于遗传因素,家族性高
Lp(a)
与冠心病发病倾向相关。男、女之间与不同年龄间无明显< br>差异。环境、饮食与药物对
Lp(a)
水平影响也不明显。在严重肝病时
Lp( a)
可下降,而急性时相反应如急性
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急性炎症等可使
Lp(a)
水平明显上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高
Lp(a)
水平
是冠心病的 危险因素之一。

八、

临床血脂测定注意事项

(一)测 定方法要准确、可靠。严格质控标准是要求胆固醇测定的变异系数控制在
3
%以内,甘油三酯测
定的变异系数控制在
5
%以内。

(二)病人应空腹。要求病人在空 腹状态下进行血脂检测,以避免进食对血脂浓度造成的影响。一般认为,
总胆固醇、
LDL-C

HDL-C
受饮食影响较小,随访时可以在非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测。而进食对甘油三 酯
的影响较大,所以要求在禁食
12

14
小时后进行检测(可饮用 水和不含热量饮料包括茶和咖啡)。

(三)最好采用血清进行血脂测定。一般认为,血浆脂质 水平大约较血清脂质低
4
%。而且,采用血清时
无须进行抗凝。

(四)采血时病人宜保持标准体位。进行血脂测定时,病人应保持舒适坐姿
5 10min,这是一种标准化的姿
势。因为姿势改变可以影响血浆容量,从而使胆固醇水平发生变化。如果患者 在采血前平躺过
10 15min

其血脂水平会偏低。在直立位时采血的甘油三酯和 总胆固醇浓度较平躺位采血所获结果高
9


10
%。
< br>(五)采血技术也要规范。采血时不要让血液阻滞的时间过长,插入针头前使用止血带尽可能轻,采血前< br>应放开止血带。

(六)为了确定每位受检者的基础血脂水平,先应按前述要求进行血脂测定,然后在
1 3个月内在同一检
验科(或实验室)重复进行血脂测定。如果两次测定的血脂值非常接近,取其平均值 即为病人的基础血脂
水平。若两次所测定的血脂值相差较大,尚需进行第三次血脂测定,三次测定的血脂 平均值为病人的基础
血脂水平。

(七)血脂值不仅受测试方法不稳定的影响,而且还 受生物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人体血胆固醇水平每日
正常波动范围约为
3
%或略高些, 并受季节的影响,如春季血胆固醇轻度上升,而秋季时则轻度下降。空
腹状态下,
个体血甘油三 酯水平每日波动较大,
平均为
17
%,
少数可大于
30
%,
并且这种波动与饮食无关。

(八)已知某些疾病会对血脂浓度产生暂时性的影响,包 括急性心肌梗死、中风急性期和感染或炎症性疾
病,此外,大型的外科手术和妊娠也对血脂水平有些影响 。

一般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在胸痛发生
24
小时内测定的血脂浓度可代表患 者的基础值情况。
LDL-C
浓度通
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
12 24小时开始下降,
1
周内降低幅度最大,尔后逐渐回升,约需
12
周才回到 基
线水平。
所以,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或因急性胸痛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入院的患 者,
均应在最初
24

时内进行空腹血脂测定。

载脂蛋白
E

载脂蛋白
E(Apo
E)
主要存在于
CM

VLDL

IDL
和部分
HDL

,
正常人血浆
Apo
E
浓度为
0.03

0.05g/L

Apo E
的浓度与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呈正相关。

一、结构

Apo
E
是一个含有
299
个氨基酸结合有磷脂的糖蛋白
,
其分子量为
34kD

Apo
E
可以在各种
组织中合成
,
但以肝脏为主。
首先合成的是含有
317
个氨基酸的前肽
,
这个前肽在内质网中经过
蛋白水解作用除去
18
个氨基酸的信号肽
,
再经过糖基化作用和细胞外液的脱唾液酸作用形成成
熟的
Apo E

Apo E
分泌入血后即转移到脂蛋白中
,
并同它们一起代谢。

Apo E
的一级结构是一条单多肽链
,
其全部的氨基酸组成顺序已经被
Apo E mRNA

cDNA

析所证实。
其氨基酸组成上含有
10 %

12%
的精氨酸
(
按其氨基酸克分子计算
),
故曾称为富含精氨
酸载脂蛋白。有关
Apo E
的二级结构已基本弄清
(

1-2-1),
对其三级结构也有部分了解
(

1-2-2)

Apo
E
是一个多态性蛋白
,
有三个常见的异构体
,

E2

E3

E4
。各种
Apo
E
异构体
的主要区别是氨基酸一级结构的不同
,
这涉及到半胱氨酸
(Cys)
和精氨酸
(Arg)
的交换
: E3
含一

Cys(

112

); E4
不含
Cys,
但比
E3
多一个
Arg(

112

); E2

2

Cys,
但比
E3
少一
个< br>Arg(

158

)

Apo E
的二 级结构
(

1-2-2)
中含有较多的
α
-
螺旋< br>,
这种结构在去垢剂或
脂类环境中仅有极微小的改变
,
是比较稳 定的。
同其他载脂蛋白
(

AI

AII

CII)
相比较
,
Apo
E
有易变的、

松散的、折迭三级结构。


1-2-1.
载脂蛋白
E
的二级结构


1-2-2.
载脂蛋白
E
氨基末端主要部分的三级结构

Apo E
羧基未端的稳定区可能是主要的脂蛋白脂类结合区
,
此区没有与
LDL
受体结合的活
性。而
Apo
E
氨基未端区具有很强的与
LDL
受体结合的能力。通过酶和化学切开的
Apo
E
分子碎
片基因研究表明
, Apo E
的受体结合区域存在于N

126-191
氨基酸残基端区域之间。
LaLazar
等 研究表明
, Apo E

N

140-160
氨基酸残基附近区域
,
对于受体的结合是非常得要的。特别
是这一部位的硷性氨基酸如精氨酸
(Arg)
和赖 氨酸
(Lys)

Apo
E
结合受体所必需的。
这一区域 中
仅一个氨基酸的取代就可影响受体的结合活性。
用一些中性氨基酸分别取代
136< br>、
140

150
等位
置上的碱性氨基酸
,
可出现不同的受体结合活性
,
约为正常的
9%

25%(Apo E3

100%)



果使
Apo
E139
位的色氨酸
(Ser)
变为
Arg

149
位的亮氨


(Leu)
变为

甘氨酸
(Ala),
却表现 出
结合活性的轻微增加。
这一活性的改变与人类自然变异体的变化是很相似的。
这已被 有受体结合
缺陷的变异体研究所证实。将分离出的
E2

E3
E4
分别与磷脂重组
,
并检查其与人成纤维细胞

LDL
受体的结合能力
,
结果发现
Apo
E3

E4
的磷脂复合物易与
LDL
受体结合
,
两者结合力相
同。

E2
的磷脂复合物与受体的结合力降低
,
表现出受体结合缺陷。
这说明发生在
112
位上的
半胱氨酸(Cys)

Arg
取代对
E4
的受体结合活性无明显影响
,

158
位的
Arg

Cys
取代则使
E2
的受体结合活性大为降低。上述结果表明
1 58
位的带正电荷的精氨酸可能为
Apo E
与受体结
合所必需的。用巯基乙 胺
(cysteamine)
处理
Apo
E,
E2
增加两个正电荷
,
结果使受体结合活性增

, 也说明
158
位的重要性。
通过对
LDL
受体的研究也证明了这 一点
,

LDL
受体结构区
I
含有
成簇的带负电 荷的氨基酸
,

Apo
E
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的特异结合部位。
此外
,
用抗结合部
位的
Apo E
单克隆抗体研究也表明
Apo E140-160
氨基酸残基为受体结合的残基。这一区域的结
构包括
:
α
-
螺旋
(131-150)

β
转角
(151- 154)

β
-
折迭
(155-162)


Apo
E
除具有与
LDL
受体结合的能力外
,
还可以与
Apo
E
受体结合。
Apo
E
受体只能与
Apo
E
结合
,
它只存在于肝脏。
Apo
E
受体对
LDL
受体抗体有交叉免疫性
,

Apo
E
受体抗体不与
LDL
受体反应。这说明
Apo E
受体中有特殊的抗原决定簇
,
这种抗原决定簇在
LDL
受体中并不存在。



Apo
E
基因已被分离出来
,
基因定位于
19
号染色体上。
Apo
E
基因由
3597
个核苷酸组成
,
含有
4
个外显子和
3
个内含子。
四个外显子的长度分别为
44

66

193

860bp;
三个内含子的
长度分别为
760

1092

582bp
。相对应的
Apo E mRNA

1169
个核苷酸组成。

二、生理功能

(

)
、组成脂蛋白
,

CM

VLDL

IDL
和部分
HDL
的结构蛋白
;
(

)
、作为配体与
LDL
受体和
Apo E
受体结合
;
(

)

具有某种免疫调节作用
,
这是因为在淋巴细胞表面有
Apo
E
免疫调节受体
,
而含
Apo
E
的脂蛋白能与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受体结合
,
可使淋巴细胞对促进细胞分裂的刺激发生对抗
,

可能是脂蛋白和受体的结合抑制了淋巴细胞活化所需要的早期转化过程
,
如对钙的摄取、

磷脂
酰肌醇循环和环核苷酸代谢等。

这些观察提示
Apo E
在免疫反应中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
、参与神经细胞的修复。

三、

多态性


人类
Apo E
有三种主要的异构体
(E2

E3

E4),
他们之间的差别仅在于
112
位和
158
位上
的单个氨基酸不同
,
即半胱氨酸
(Cys)
和精氨酸
(Arg)
相互取代
(E2

112
位和
158
位上均是
Cys,
E3

112
位上是
Arg158
位上是
Cys,

E4
则为
112
位和
158
位上均是
A rg)
。这种单个氨基酸
不同造成的异构体就是由于
Apo
E
基因的多态性所决定的。已知的常见
Apo
E
异构体是由三个等
位基因编码
,
人群中有六种表型
,
即三种纯合子如
E2/E2

E3/E3

E4/E4以及三种杂合子如
E4/E3

E4/E2

E3/E2
。在不同的人群中三个不同的
Apo E
等位基因
(
Ε
2

Ε
3

Ε
4)
分布频率
存在不同
,
因而决定了不同人群中
Apo E
表型的频率差异
(

1-2-2)



1-2-2.
不同正常人群中
Apo E
表型分布和
Apo E
等位基因频率

────────────────────────────













────────────────── ─────────

国家
N 2/2 2/3 3/3 3/4 4/4 4/2
Ε
2
Ε
3
Ε
4
────────────────────────────

北京
95 0 9.47 78.96 9.47 1.05 1.05 0.053 0.883 0.064
湖南
* 103 0.95 8.70 77.60 10.8 0.95 0 0.063 0.874 0.063
日本
110 0 4.45 79.09 15.45 0.91 0 0.023 0.891 0.086
日本
92 1.09 5.43 75.00 15.22 3.26 0 0.038 0.853 0.109
日本
100 0 12.00 71.00 15.00 1.00 1.00 0.065 0.845 0.090
新西兰
426 1.41 19.95 51.41 25.12 0.94 1.17 0.120 0.720 0.160
美国
1209 0.58 11.83 63.28 18.78 3.14 1.93 0.075 0.786 0.135
西德
1000 0.80 11.00 62.70 20.20 2.30 3.00 0.078 0.783 0.139
英国
400 0.50 12.75 58.25 24.75 1.00 2.75 0.083 0.770 0.147
加拿大
102 1.96 9.80 61.77 20.59 3.92 1.96 0.078 0.770 0.152
荷兰
247 0.81 16.20 57.49 19.43 4.05 2.02 0.099 0.753 0.148
法国
223 0.89 20.63 55.16 17.49 2.24 3.59 0.130 0.742 0.128
芬兰
615 0.33 6.67 53.98 31.87 6.34 0.81 0.041 0.732 0.227
──────────────────────────────

*
基因型


在血脂正常的人群中
,

Apo E
表型者的血浆胆固醇水平高低依次是
E4/E4> E4/E3 >
E4/E2 > E3/E3 > E3/E2 > E2/E2
。这种
Apo E
表型影响个体间血浆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并不受环
境和其他遗传背景的干扰。有人发现
Apo E2

Apo E4
携带者的血浆胆固醇浓度平均较
Apo E3
携带者相差
13-30mg/dl

Apo E2


降胆固醇

作用是
Apo E4


升胆固醇

作用的
2-3
倍。


前尚未发现任何其他的等位基因能如此显著地影响正常人群的血浆胆固醇水平。


人群中甘油三酯水平与
Apo
E
表型间亦有较明确有关系
,

E2/E2

E3/E2

E4/E3

E4/E2
者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明显 高于
E3/E3
者。
同时还发现
E4/E4

HDL-C
浓度明显

低于
E3/E3
者。

Apo
E
的多态性也可影响各类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血脂和脂蛋白水平
,
最典型的范例是
Apo
E2/E2
表型与家族性异常
β
脂蛋白血症
(
familial
dysbetalipoproteinemia,
FD)
相伴随。绝
大多数
FD
患者为
Apo
E2/E2
表型
,
故后者被认为是
FD
发病的必备条件。
有研究表明
,
Apo
E2/E2
表型者
,
无论其血浆总胆固醇浓度的高低如何
,
都伴有
VLDL
结构异常
(
富含胆固醇酯
)
血浆
IDL
浓度升高和
LDL
浓度降低。


体内代谢研究结果表明
, Apo E2

E4
的代谢不同于
Apo E3
。将用同位素标记的
Apo E2

Apo
E3
注射入
Apo
E3/E3
的个体内
,
发现
Apo
E2

VLDL

IDL

HDL
结合较少
,
而是较多地存
在于
HDL
中或游离在血浆中
,
并且
E2
自身的分解代谢缓慢。


Apo
E4
的体内代谢情况则恰恰
相反。
Apo E
各表型在体内的代谢不同与临床上测定各表型者血浆
Apo E
浓度有一致的关系
:
E2/E2
者血浆
Apo E
浓度最高
, E3/E3
者居中
,

E4/E4
者最低。


关于
Apo E
表型调节体内血浆脂蛋白代谢的机理
,
目前认为是由于
Apo E2
与脂蛋白受体结
合的能力低下
,
引起
CM

VLDL
残粒分解代谢延缓
,
造成这些残粒在体内蓄积
;
同时也因
IDL

LDL
转化减少
,
造成血浆中
IDL
浓度增加和
LDL
浓度低下。
这些改变使
CM

VLDL
残粒进入肝
细胞内代谢减少
,
肝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含量减少
,
反馈调节性地引起肝细胞表面上的
LDL< br>受体
上调
(
数目增加
),
因而加速
LDL
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
使血浆
LDL
浓度进一步低下。
如果没有其他
可引起血脂升高的遗传和
/
或环境因素并存
, Apo E2
的尽效应则是使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

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与此相反
, Apo E4
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则相对较强
,
因而使
CM

VLD L
残粒代谢增速
,
使
IDL

LDL
的转化也增多 。其结果是引起血浆中
CM
残粒、
VLDL

IDL
水平 下

,

LDL
水平升高。由于正常情况下
,
体内
CM

VLDL
残粒水平很低
,

Apo E4
对这些脂蛋
白残粒的影响难以被察觉。所以
, Apo E4
的尽效应是造成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
,
而对血浆甘油三
酯水平的 影响则不大。


此外
, Apo
E
表型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来影响体内血脂水平。有人发现
, Apo E4
携带者
,

肠吸收胆固醇增加。所以
, Apo E4
携带者采用饮食疗法治疗高脂血症获益最明显。另有实验发

,
Apo
E2
携带者体内脂肪酸合成明显高于
Apo
E3

,
并认为这种体内脂肪酸合成增加是
Apo
E2
者易伴发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主要原因。


各种
Apo
E
表型者罹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可能不相同。

芬兰人心肌梗塞的患病率居世界首位
,

Apo
E4
频率
(0.227)
分布较高
,

Apo
E2
频率
(0.041)
分布较低
;
亚州人冠心病患病率低
,

Apo E4
等位基因频率
(0.064)
也较低。

这些结果似乎支持各地区冠

心病患病率不同与
Apo E

型分布不同有关。


有关
Apo
E
表型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结果很不一致
,
可能是由于被研究者常同时存在 高胆固
醇血症、
高血压病、
糖尿病和吸烟等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若能在无 危险因素存在的中青年心
肌梗塞存活者中进行
Apo E
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
则可望获得较为有说服力的结果。


调查
12866
例存在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中年男性
,
发现冠心病组
Apo
E3/E3
频率分布为
0.462,
较对照组
(0.67)
显著为低
,
提示
Apo
E3/E3
表型者不易患冠心病。而冠心病组
Apo
E4/E3
分布为
0.333,
较对照组
(0.206)
显著为高
,
提示
Apo
E4/E3
表型者有易患冠心病的倾向。
经对比线性回
归单因素分析
,
提示
Apo E3/E2

E4/E3

E4/E4
表型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

国内的研
究结果亦支持冠心病患者中
Apo E4/E4
的频率分布较高。


观察
100
例缺血性脑卒中的男性病人
,
发现其
Apo
E4
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认为
Apo
E
等位基因携带者很可能具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易感性。
然而
,
另一组研究则提

Apo E2
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此外
,
还有几组研究报道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
Apo E4/E4
表型者频率异常高
,
提示
Apo E
的多态性也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四、

突变

Apo E
基因突变可引起许多
Apo E
的异构体
,
目前已报道的有近
20

,
其中多数可伴随有
高脂蛋白血 症
(
见表
1-2-3)



1-2-3.
载脂蛋白
E
异构体

─────────────────────────────

表型

氨基酸改变

相对电荷

受体亲和力

高脂蛋白血症

─────────────────────────────

E7 244 Glu→Lys +4

245 Glu→Lys

E5 Japan 3 Glu→Lys +2 188 II

E5 Canada 13 Glu→Lys +2

E5 84 Pro→Arg +2 100 II

112 Cys→Arg

E4 112 Cys→Arg +1 100

E3 99 Ala→Thr 0

152 Ala→Pro

E3 112 Cys→Arg 0 IV

251 Arg→Cys

E3-Leiden 121-127
重复
0 25 III
E2 112 Cys→Arg 0 <4
III
142 Arg→Cys

E2 158 Arg→Cys
-1 <2 III
E2 145 Arg→Cys
-1 45 III
E2 145 Lys→Gln
-1 40 III
E2 236 Val→Glu
-1
E2Chrischurch 136 Arg→Ser
-1 40 III
E2Dunedin 228 Arg→Cys
-
1 100 IV Ⅴ

E1Hrrisburg 146 Lys→Gln
-2 III
E1 127 Gly→Asp
-2 III
158 Arg→Cys

E1 Bethesda ? -2 III
E
缺乏

内含子拼接缺陷
III
第一节

载脂蛋白
AI

载脂蛋白
AI(Apo AI)
主要分布于血浆
CM< br>、
HDL2

HDL3

,
约占这三类脂蛋白中的 蛋白
含量的
33%

65%

62%
。正常情况下 血浆中
Apo AI
浓度为
1.00-1.50g/L


一、结构


成熟的人
Apo
AI
分子量为
28.3kD,
其分子为单一的多肽链。经聚焦双向电泳发现
Apo
AI

6种分子量大致相等而等电点各异的异构体。分别命名为
Apo AI1

Apo AI6,
其等电点依次

6.50

5.85

5.74

5.64

5.52

5.40
Apo
AI
主要由小肠和肝脏合成。小肠合成的
Apo
AI

CM
进入血流
,
在经
LPL
水解过程中
, Apo AI
被迅速转入肝脏中。肝细胞合成的
Apo AI
随新
生的碟形
HDL
进入血流后
,
被血浆蛋白酶切去
N

6
个氨基酸。
HDL
中的
Apo AI
不断地与血浆
中游离的
Apo
AI
或其他脂蛋白中的
Apo
AI
或其他载脂蛋白进行交换。这种交换与
HDL
的代谢
及功能密切相关。

人类
Apo AI
的生物半衰期为
5.8

,
平均分解速率为
0.113
天。


人类
Apo
AI
基因位于第
11
号染色体长臂末端区域内
(11q

13q
ter)
。人
Apo
AI
基因由

3
个内含子和
4
个外显子组成。

基因长
1863bp,

3
个插入序列
(intervening sequence,
IVS)

IVS-1

197bp,
位于
5'
端非翻译区
Met
的密码子上游
20

21
碱基之 间
;
IVS-2

186bp,
位于编码
Apo
AI
前肽内的第
10
个氨基酸残基密码子处
;
IVS-3

588bp,
插入在编码成熟
Apo
AI

40
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处
, 3

IVS

5'
端均为
GT, 3'
端为
AG

Apo AI
基因外显子分别编码
Apo AI
不同功能域
,
如外显子
2
编码包括大部分
Apo AI
前肽
( prepeptide)
外显子
3
编码
Apo
AI
肽原
(propeptide)

NH2
端序列
;
外显子
4
编码包括羧基端
200
个氨基酸残基。
Apo
AI

因转录启动部位上游有富含
AT

7
个< br>bp
序列
,
该序列可能是
TATA box
启动子。


分析
Apo AI cDNA
的序列提示
, Apo AI mRNA

893bp,
包括
5'
端非翻译区
35bp
、编码
Apo
AI
267
个氨基酸残基的
801bp
、终止密码子
TGA
及< br>3'
端非翻译区带
Poly
(A+)
尾的
54

bp

Apo AI mRN A
的初级翻译产物包括
24
个氨基酸的前肽原和
243
个氨基酸的成 熟
Apo AI

Apo AI

19

230< br>个氨酸基残基由
6
个含
22
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构成
,
其中
5
个重复序列的起始为脯
氨酸。研究证实
Apo AI
这段氨基酸序列均为
66

bp
的重复序列编码
,
提示
Apo AI
基因这段
DNA
序列由基因内复制产生的。

二、生理功能
:
(

)
、是
CM
HDL
的结构蛋白

(

)
、作为一种辅助因子
,
参与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
使游离胆固醇酯化。

(

)
、参与胆固醇的逆转运过程。

Apo
AI
的基因缺陷可引起
Tangier

,
该病的特点是血浆中
Apo
AI
缺乏或明显减少
,
常伴有严
重的低
HDL
血症。

三、多态性

有关
Apo AI
多态性的研究报道较多
,
迄今已发现有
5
种多态性。

(

)

第一个多态性是在
Apo
AI
基因上游
5kb

,
是由于缺少一个
300bp

Alu
序列形成的
,

个等位基因
(Alu
缺失
)
在德国人群中的频率是
0. 05,
在北美的白人中是
0.20
。在德国人群的研
究中发现
,
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与对照人群比较
,
Alu
缺失等位基因的频率有所增加。
另有研
究观察到
,
这个等位基因使血浆
HDL-C
水平降低。

(

)

Sidoli
等对家族性高密度脂蛋白
(HDL)
低下血症的三 代
12
名成员进行
Apo
AI
基因异常的
检测
,
其中
6
人血浆
HDL-C

Apo AI
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
,

6
人的血浆
HDL-C

Apo AI

平在正常范围内。< br>从受检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抽提
DNA
后用限制性内切酶
Pst-I
消化
,
然后与
32P
标记的
Apo
AI
基因探针杂交。

结果显示该家族成员的
Apo
AI
基因存在三种表型
:
3.2Kb/3.2Kb
片段纯合子
; 2.2Kb/2.2Kb
片段纯合子
; 3.2Kb/2.2Kb
片段杂合子。
6
名低
HDL
血症患者均出现
3.2
片段
,
其中
5
人为杂合子
, 1
人为纯合子。在另
6
名血浆
HDL
水平正常者中
, 2
人为
3.2Kb/2.2Kb
片段杂合子
, 4
人为
2 .2KB/2.2Kb
片段的纯合子。而在
20
名彼此无亲缘关系的对
照组中
,

1
人为
3.2Kb/2.2Kb
片段的杂合子外
,

19
人均为
2.2Kb/2.2Kb
片段的纯合子。
说明
Apo AI
基因
2.2Kb
片段为野生型
, 3.2Kb
片段为突变型。家族性低
α
-
脂蛋白血症患者与
突变有关。
Ordovas
等亦发现
, 12
名家族性低
α
-
脂蛋白血症患者中
, 8

Apo AI
基因呈现出
Pst-I
3.2Kb
片段
,
其中
6
人为杂合子
,
2
人为纯合子。
这些资料表明
,
Apo
AI
基 因
Pst-I+/Sac-I-
位点
RFLP
是家族性低
α
-
脂蛋白血症者的连锁标记。家族性低
α
-
脂蛋白血症患者
Apo AI
基因
RFLP
产生的机制还不清楚
,
很可能是
Apo
AI
基因点突变或小片段
DNA
缺失所致。
然而
,
这一多
态性导致这类患者血浆
HDL
低下的机理
,
目前还不明了。

研究还发现
, Apo AI
基因
RFLP
与非家族性动脉粥样硬化亦有关系。
Ordovas
等报道
, 88

60
岁以下冠心病患者
Apo
AI
基因
Pst-I
3.2Kb
片段出现的频率为
32%,

120
例对照者仅为
4.1%


(

)

Buracznska
等发现
,
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塞与
Apo
AI
基因
E·coRI
位点多态性相关联。
84
例正常人的
DNA
经限制性内切酶
E·co RI
消化后与
32P
标记的
Apo
AI
基因针杂交
,
出现
6.5Kb
片段的频率为
0.047,

40
例心肌梗塞幸存者为
0.40,
其中
3
例 为
6.5Kb
片段纯合子。
40
例心
绞痛患者为
0.13< br>。提示
Apo AI
基因
RFLP
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记
,
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
严重程度有关。

-女孩发育怎么办


-女孩发育怎么办


-女孩发育怎么办


-女孩发育怎么办


-女孩发育怎么办


-女孩发育怎么办


-女孩发育怎么办


-女孩发育怎么办



本文更新与2021-02-01 14: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0498.html

第一讲 血脂基础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