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输卵管积水婴幼儿营养(大纲)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31 10:20

酒精中毒的表现-凤梨是什么水果

2021年1月31日发(作者:安满孕妇奶粉好吗)































婴幼儿营养


一、概述

营养学是研究有关生 命物生长、
维持、
修复整个生命体或其中某一部分过程的总和的一
个学科,包括从生物 化学到行为科学的各个领域。

营养行为包括:






择食行为






喂养行为






进食行为

生长发育越快,所需的营养越多。营养是保证婴儿正常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营养供给不足:

营养障碍和缺乏,造成生长迟缓、疾病,严重缺乏引起死亡。

营养长期供给过量:

对将给婴幼儿生长发育带来不良的影响。如肥胖、高血压等。

自然食物,均衡膳食,适度喂养,适量摄入是安全营养的重要原则。











二、

营养学基础

(一)热能

热能不是一种营养素,是食物中的产热营养素在体内代谢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

机体依靠这些热能来维持各种生理功能并从事各项体力活动。

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热能的来源。

1.
热能的单位与计算

[
热能单位
]



多年来惯用的热能单位是以大卡也称千卡

kcal

表示,
1kcal
相当于
1000ml
水的温度由
15℃上升到
16
℃所需要的能量。

近年来国际上建议将包括热能在内的各 种形式的能一律用焦耳(
Joule
)为单位表示,

1000
焦耳 称为
1
千焦耳(
kJ


1000
千焦耳称
1
大焦耳(
MJ



1kcal=4.184kJ



1kJ=0.239kcal
基础代谢



是指在清醒的安静状态下,维持人体功能的最低能量。

包括维持体温、肌肉张力、循环、呼吸、肠蠕动、腺体活动等基本生理活动的代谢所需。

婴幼儿期基础代谢所需能量约占总热量
60%


按每公斤体重计算 :
1
岁以内小儿每日需
55kcal

7
岁时每日约需44kcal

12~13
岁时每日
约需
25-30kcal< br>,与成人相同。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进食后使机体产生

额外

热量的作用称为特殊动力作用 。为消化和吸收食物所需的能量。

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大,婴儿摄取蛋白质较多,故此项 热能消耗在婴儿约占总热量的
7~8%
,较大儿童一般不超过
5%


生长消耗








这项能量消耗为小儿所特有,所需能量与生长速率成正比。




1
岁以内婴儿增长最速,这项所需能量约占总热量
25~30%
,约为(30~40kcal/kg.d

,以
后逐渐减低,到青春期又增高。

运动消耗

用于肌肉活动的能量。

新生婴儿只能啼哭、吮乳,这项需要较少。

1
岁以内小儿活动所需的能量约为
15


20kcal/kg.d






多动、好哭、较安静的小儿需要的能量可高出
3~4
倍。

随年龄增长,需要渐增,到
12


13
岁时约为
30kcal/kg.d


排泄损失的能量



摄取混合食物的正常婴幼儿,排泄损失的能量,通常不超过食物的
10%


婴儿

:
相当于
8


11kcal/kg.d
当腹泻和其他消化功能紊乱时,热量丢失大增。


上述五方面所需能量的总和即为总需热量

小儿相对地比成人多(成人无生长所需,基础代谢也较低)


小儿愈小,需要量相对地亦愈大。

一般常用的简单计算法:
1
岁以 内婴儿,按
110kcal/kg.d
计算,以后每三岁减去
10kcal
, 至
15
岁时为
60kcal/ kg.d



一般来说,消瘦小儿每日所需的总热量按体重计算要比肥胖小儿为高。

3.
热能的需求与供应:

(二)营养素的基本知识

营养 素是指维持人类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六大类: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
维生素和水。

必需氨基酸(
9



: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够快,必须由食物供给的称为必须氨
基酸。

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必需脂肪酸
2
种:亚油酸和
?
-
亚麻酸


必需维生素
14
种:



维生素
A
D

E

K

B1

B2

B6

C
、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
B12
、 胆碱、生物
素。

必需微量元素
8

:


铁(
Fe

、碘(
I

、锌(
Zn

、硒(
Se

、铜(
Cu

、钼(
Mo

、铬(
Cr

、钴(
Co



常量元素
7
种:

钙、磷、钾、钠、硫、氯、镁。

婴儿必需另有营养素牛磺酸和肉碱两种


1.
蛋白质

主要生理作用

(1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




蛋白质构成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细胞膜,并由此构成组织与器官。婴儿发育迅速,
需要大量的蛋 白质,是生命的

根源



(2
)是构成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参与调节生理功能。



构成酶、激素、抗体等生理活性物质,以发挥食物消化吸收、增强免疫能力等作用。

(3)
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 br>酸碱平衡、
渗透压平衡等均由蛋白质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同时水的维持和分布也受蛋白< br>质影响。

蛋白质缺乏的影响



婴儿缺乏蛋白质 将阻碍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发育,
造成生长发育迟缓,
免疫功能下降,
严重
时可 导致酸碱平衡、
渗透压平衡失调。
蛋白质缺乏所致营养不良严重时会使婴儿有生命危险。

食物来源和供给量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蛋、奶、瘦肉、鱼、豆制品及小麦、大米、干果、玉米等中。


多样化的膳食结构对于均衡摄取各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及氨基酸是非常重要的。





蛋白质生理价值



是指蛋白质 在体内保留量与吸收量的百分比,蛋白质生理价值越高,说明体内利用率越高,
营养价值也愈高。

常见食物蛋白质生理价值,以鸡蛋最好,生理价值高达
94
,牛奶为
85


凡是食物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与人体需要愈接近,蛋白质生理价值愈高;反之则低。

儿童膳食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RNIs)



2.
脂肪

主要生理作用




1)
储存热能,随时被人体动用。






1
克脂肪可产生
9
卡的热量,比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氧 化产生的热量大
1.25
倍。称为
热能的

金库







(2
)保持体温、保护身体。






脂肪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同时对各脏器、组织、关节等像

软垫子

一样起到支撑、
固定、保护的作用,防止损伤。





(3
)促进生长发育


脂肪是构成组织、
细胞的主要成分 ,
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对脑的发育尤为重要。





(4)
溶剂的作用





溶解并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5
)改善食物风味





含有脂肪的膳食一般比较香,口感好,可增强食欲,并延缓 胃排空时间,维持饱腹感,
减轻胃肠负担。






缺乏与过量


脂肪摄入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引起某些皮肤病(如湿疹)
,还有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及婴儿生长迟缓。

脂肪过多导致消化缓慢,消化不良。

体内脂肪储存过多会引起肥胖,增加心脏和其他器官的负担。

食物来源和供给量

植物油含必需脂肪酸较动物脂肪丰富,花生油、豆油、麻油比菜油多。

根据化学结构不同,脂肪中的脂肪酸又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一般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不饱和脂肪酸称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组织细胞组成成分


对胆固醇代谢尤为重要

能防护
X
线引起的皮肤损害

新生组织生长及受损组织修复时都需要亚油酸。

人体必需脂肪酸供给至少应占总热能
1%


2%
,每天 需
8g
左右,婴儿生长发育,更需要
必需脂肪酸。

动物脂肪中禽类比猪油的必需脂肪酸高,牛、羊油的最少。

1


3
岁幼儿脂肪供给量占每日热能供给量的

30%


35
%。

7
岁以上儿童占
25%


30%
婴儿可达每日每公斤体重
4
克。

3.
碳水化合物

主要生理作用

是体内主要供能物质,是热量的

加油站









它提供氨基酸在体内合成蛋白质所需的能量,能够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缺乏





碳水化合物缺乏会造成婴儿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轻,容易疲劳、头晕等。

过量:

摄入过量则转化成脂肪储存,造成肥胖。

产生腹泻

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蛋白质摄入减少,
两者摄入比例失调,
则造成免疫能力降低,肌
肉发育差,肌张力低下,表面看去较胖,但体质健康水平低下。
(安徽大头娃娃事件)

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主要来自谷物类、根茎类食物及食糖。

蔬菜、水果中也含有少量果糖、果胶和纤维素。

动物类食物含糖量极低,动植物油类不含糖。

碳水化合物没有推荐摄入量,
(影响因素多)

碳水化合物供能占全日总热量的
55%


60


2
岁左右占
50%


55%
婴儿占
30%


60%
4.
矿物质


矿物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代谢的

管家

, 有维持和调整机体的功能。





1)
主要生理作用

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

?

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



促进血液凝固,
参与心脏和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
维持细胞膜的通透
性, 对多种酶有激活作用。


2)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钙的代谢受维生素
D,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调节。

缺乏维生素
D
,影响钙的吸收。

食物中脂肪过多或脂肪吸收不良影响钙的吸收。

食物中草酸盐或植酸盐,可与钙形成 不溶性的、不易被吸收的钙盐。
(菠菜与豆腐同时吃,
豆腐中的钙易形成草酸钙,不利于吸收)






(3)
钙缺乏的影响

婴儿长期缺钙会使骨骼、
牙齿发育不正常,可 引起佝偻病和手足抽搐。
一般表现是痉挛、关
节痛、牙齿疏松不坚硬、骨骼生长缓慢、神经容易 兴奋和激动。


4)
来源及供给量

奶及奶制品是补充钙的最自然而有效的食品。

海产品,如虾皮、紫菜等,豆类、蔬菜 中的叶菜类钙含量高。食物中钙磷比为
1

1
时钙吸
收率最高。
0


5
个月婴儿每日需钙
400
毫克


1
个月~

3
岁为
600
毫克


4


7
岁为
800
毫克。

一般食物中含的钙只有

10%

30%
被人体吸收。








铁缺乏时引起血红细胞减少,产生缺铁性贫血,使体格和智能发育受到影响。



来源:





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血和瘦肉内含的是血红素铁,含量高,而且最容易被人体吸收。

豆类、绿叶蔬菜、蛋中的铁含量也高,但属非血红素铁。

乳类含量最低,但人乳中铁的吸收率高达



50
%~
80
%,对婴儿十分有益。


需要量:

婴儿对铁的需要量比成人多,新生儿从母体中获得的铁只够出生后约
4
个月生长发育的需
要。

婴儿在
6
个月~
2< br>岁时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应及时补充富铁食物。

9
岁以前每天需
10
毫克铁。



是多种酶的组成部分,是多种酶的激活剂。

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的作用,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


锌缺乏症状:

食欲减退、口味异常、生长迟缓,

矮小症、性功能发育不良、伤口愈合差,影响智力发展、

异食癖。



来源与需要量:

锌在肉类、动物肝脏、鱼类、牡蛎、坚果等含量高。

1
岁以内婴儿每日需
3

5
毫克



1

9
岁为
10
毫克








碘主要用于制造甲状腺素。碘缺乏会 引起甲状腺功能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
、小儿发育迟
缓、智力底下、呆傻等。

来源与需要量:

海产品碘含量高,如紫菜、海带和海盐等。

缺碘地区应供应碘化食盐。

1
岁以内的婴儿每日需
40


50
微克碘

1

6
岁需
70
微克

5.
维生素


是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 br>“
动力



供给不足或过量,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会产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维生素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它存在于食物中,只需极少量即可满足需要。


维生素
A
(1)
主要生理作用

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维 持皮肤、眼睛、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的正常生理功能,促
进生长发育。

(2)
缺乏与过量

缺乏:

干眼病、夜盲、角膜溃疡、皮肤干燥、毛发枯干、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过量:导致维 生素
A
中毒,表现为四肢疼痛、过度兴奋、生长停滞、脱发、婴儿囱门隆起
颅压增高。


3
)来源与供给量

维生素
A
的两种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品:
VitA


植物性食品: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
B1






维生素
B1
缺乏症状:





食欲差、精神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严重者可致惊厥、昏迷、
2

5
个 月婴儿可发
生猝死。若母乳缺乏维生素
B1
,可引起婴儿脚气病。


(2 )
影响吸收的因素

易溶于水,蔬菜煮熟后,大部分溶于菜汤中。米不宜过分淘洗、浸泡。

(3)
来源与供给量

瘦肉、牛肉、肝脏、粗制谷物食品及豆类含维生素B1
丰富。鸡蛋、鱼及一些新鲜蔬菜如芹
菜叶等含量也较多。

0

1
岁婴儿每日需要
0.6
毫克,

1

7
岁的每日需要
0.6

0.9
毫克。

维生素
B2
(1


Vit B2
缺乏症

缺乏引起角膜充血和畏光,口唇干裂、口角炎、
舌乳头增大、阴 囊或会阴炎和生长发育迟缓
等症状。


(2
)来源与供给量

机体不能贮存维生素
B2
,若不每天 摄食则易患缺乏症。心、肝、肾等动物内脏、蛋、乳类、
绿叶蔬菜、全麦、豆类等含量丰富。

1
岁婴儿每日需要
0.6
毫克维生素
B2
4
~< br>7
岁的需要
0.7

0.9
毫克。

维生素
C
(1)
主要生理作用。

维生素
C
促进组织胶原蛋白合成,维持血管、肌肉、骨、牙正常功能。
大剂量使用维生素
C
对抵抗感冒,加强伤口愈合,提高应激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

婴儿维生素
C
缺乏易患坏血症。

(2 )
影响维生素
C
吸收的因素

维生素
C
性质极不稳 定,受热易氧化,遇光、加热易破坏,故牛奶煮沸后维生素
C
含量下
降。

过度洗涤,长时间储存、快速冷冻及用铜、铁金属炊具可致维生素
C
被破坏。

所以洗菜及加热时间不宜长,温度不宜高,水果应随吃随切。

(3)
来源与供给量

广泛存于新鲜水果、蔬菜和植物叶子中。柑桔、鲜枣、 山楂、番茄、辣椒、豆芽、猕猴桃、
松叶及番石榴最丰富。

0

1
岁婴儿每日需维生素
C30
毫克

1

7
岁需
30


45
毫克。

维生素
D
脂溶性维生素
——
VitD
维生素
D
的两种来源



内源性途径



膳食途径

人体可合成充足

Vit D
皮肤
7-
脱氢胆固醇


(1
)主要生理作用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骨中钙的沉淀,有利于骨的钙化,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

(2)
缺乏与过量





维生素
D
缺乏是引起儿童佝偻病的主要原因。


维生素
D
中毒症状:

厌食、呕吐、腹泻、头痛、嗜睡、多尿、血钙 升高等。一般通过食物摄取维生素
D
不会引
起中毒,主要应防止反复多次大量肌肉注射 。

(3)
影响维生素
D
吸收的因素

一般烹调不会使食物中的维生素
D
损失

(4)
来源与供给量:

鱼肝油可作为婴幼儿维生素
D
的补充剂。

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
D
的主要来源。

牛奶中钙的吸收率较低,所以人工喂养需补充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

日光浴是取得维生素
D
的经济可靠的来源。




婴儿每天需要
10
微克维生素
D


维生素
E


(1)
主要生理作用及缺乏症




维生素
E
有抗氧化作用




与性器官成熟及胚胎发育有关。

缺乏:新生儿、

早产儿可产生溶血性贫血。


2
)来源




存在于植物胚芽油,如花生油,玉米油中,

绿色蔬菜和豆类中含量也多。

人乳含量较牛乳多六倍,初乳为成熟乳的三倍,特别适合于喂养早产儿。

新生儿尤其是未成熟儿维生素
E
需求量大。

0

1
岁婴儿需
3
毫克
/



1

3
岁婴儿需
4
毫克
/



4

7
岁儿童需
5


7
毫克
/



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维生素
E
缺乏。


6.




1
)主要生理作用















































































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也是生命的

源泉



水是人体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运输的载体,
是维持整个人体环境和生理活动的载体,
同时还< br>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2
)缺乏与过量:

脱水可造成婴儿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摄食水分过多可稀释消化液、引起消化不良。


过分水量进入人体可发生水中毒



3
)供给量:




1
岁以内婴儿

需水
120

160
毫升
/kg.d


2

3
岁的为
100

140
毫升
/kg.d


三、婴幼儿膳食原则




(一)添加辅食:


1.
生后
4

6< br>个月开始有计划地为婴儿添加泥糊状食物,
以满足婴儿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
需要。

2.
换乳期:婴儿在
6

12
个月左右会 逐步减少吃母乳的数量和次数,应逐渐用配方奶代替




母乳。

增加婴儿用奶瓶或杯子吃固体食物和液体的次数,为用食物代替母乳做准备。



3.
吃泥糊状食品是每个婴儿须经历的时期



对提高婴儿咀嚼功能,发展语言能力有益处。



4.
添加辅食的原则:

从少到多(吃蛋黄由
1/4


1/2)

从稀到稠(喝米汤

?
吃稀饭
?
吃软饭)


从细到粗(蔬菜水
?
蔬菜泥
?
碎菜)


添加辅食

5.
添加速度不要过快

一种食物要适应一周左右,再添加另一种,不宜在同一时间内添加多种辅食。

添加的顺序要因人而异,如果出现消化不良则应立即停止,待正常后再开始。

6.
添加的食物

蛋黄、米糊、菜泥、水果泥、鱼泥等,这是断奶期吃固体食物必须的过渡阶段。

7.
添加食物的顺序:

2

3
个月:加菜水、果水、米汤。

4

5
个月:加鸡蛋黄、米粉或代乳粉、菜泥鱼泥、水果泥



8

10
个月:

加鸡蛋、稀粥或烂 面条、鱼泥、肝泥、瘦肉末、豆腐。饼干馒头片和切成小
块的水果、碎菜。

11

12
个月:

加鸡蛋、软饭、小饺子或馄饨、碎肉、碎菜、豆制品、小块蔬菜等。

(二)喂食泥湖状食品的方法

(1)
从换乳期开始注意给婴儿提供广泛的味 觉刺激,避免形成挑食、偏食、拒食等不良进食
习惯。

(2)
对新食物会有恐俱



对新口味,
新感觉 的食物会有恐俱,
这是出于基本的防护本能,
是婴儿同环境建立关系时
的正常表现。< br>

3
)逐步适应的过程

喂食时可以让婴儿先舔一下,从逐步适应到勉强接受;从吃进到吐出,反复
5
15
次,才
能毫无戒心地享受新的食物。
如果把开始的拒绝视为不喜欢吃,
就不再喂了,
就会剥夺婴儿
吃这种食物的机会。


4
)喂食时要有耐心

少量而多次提供、吃后给热情鼓励,也可以自己作出示范动作。


5
)调整食物的色、香、味、型,诱发婴儿食欲,保持婴儿对食物的兴趣。


6
)注意事项

泥糊状食物是婴儿的必要食物,不是可有可无的食品。

夏天婴儿的消化功能减弱,要循序渐进增加新的品种。

提供食品不要以成人是否喜欢吃为标准。

不要在婴儿有肺炎和消化道疾病时进行。

不要在婴儿更换生活场所或保姆时进行。

(三)
1

3
岁幼儿的营养与膳食




幼儿阶段,由于乳牙的生长,
胃容量的加大,对食物的可接受性提高。与婴儿时期相 比,
幼儿活动强度增加,活动范围扩大,体力消耗大,体重增加,对食物的需要量增加。这阶段
的饮食逐步向成人化过渡。

1.
幼儿生理特点


酒精中毒的表现-凤梨是什么水果


酒精中毒的表现-凤梨是什么水果


酒精中毒的表现-凤梨是什么水果


酒精中毒的表现-凤梨是什么水果


酒精中毒的表现-凤梨是什么水果


酒精中毒的表现-凤梨是什么水果


酒精中毒的表现-凤梨是什么水果


酒精中毒的表现-凤梨是什么水果



本文更新与2021-01-31 10: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8407.html

婴幼儿营养(大纲)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