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外用玻尿酸胃下垂胃缓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30 22:00

沈志勇-药企

2021年1月30日发(作者:得了阴虱怎么办)

胃下垂

胃缓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胃 缓,指以脘腹坠胀为主或有疼痛,食后或站立时为甚的疾病,常见于西
医胃下垂症。有关胃缓的记载最早 来源于《灵枢

·本藏》,即

“脾应肉,肉
坚大者胃厚,肉
么者胃薄。肉
小而么者胃不坚
;

不称身者胃下,胃下
者,下管约 不利。肉
不坚者,胃缓”。《实用中医内科学》[
1
]首次把

“胃缓

”定为正式病名,并归入脾胃病证类。本指南提出了胃缓
(
胃下垂
)

诊断、辨证及治疗建议,主要适用人群是由胃下垂所致的胃缓 成人患者,即对
于符合西医学

“胃下垂

”诊断但不符合中医学

“胃缓

”病名诊断的患者不
在本指南讨论范围。

本指南主要根据我国胃缓
(
胃下垂
)
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并结合专家的
经验制定,目的是对中医学 治疗胃缓的方法与措施加以总结并进行合理评价,
以期为胃缓
(
胃下垂
)
的中医药诊疗提供循证医学的建议,规范中医临床诊疗
过程,为国内外具有中医学执业资格的医 生提供指导,同时也为社会医疗决策
者及患者提供有益参考。

1. 1
证据检索

古代文献
:
手工检索中医医籍如《黄帝内经》《难经 》《伤寒论》《金匮要
略》《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脾胃论》《儒门事亲》《丹溪心法》《临证指南医案》《名医杂著》《张氏医通》《景
岳全书》《笔花医镜》 《类证治裁》《证治汇补》《类证活人书》,查询有关

“胃下垂
/
胃缓

”的描述。

现代文献
:


“胃下垂

”“胃缓

”“胃下

”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文献
数据库
( CNKI)
、万方数据库、维普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
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超星 数字图书馆
;


“Gastroptosis”“Ventroptosia”为关键词,检索
PubMed

SCI

Science

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 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
2017

5

5
日。

?
1. 2
证据筛选

?
1. 2. 1
文献初筛

文献纳入标准
:
研究类型为中医药关于 胃下垂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
疗、预防调护的文献
;
病例数在
20
例以上。名老中医关于胃下垂的经验。

文献排除标准
:
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不明确

合并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
;
采用
中西医结合干预

明显与所要形成的指南不相关的文献或重复文献。 其中对于
来自同一单位、同一时间段的研究和报道及署名为同一作者的实质内容重复的
研究和报 道,则选择其中一篇作为目标文献。

?
1. 2. 2
文献复筛经过初 步筛选后,选择治疗性文献,再次进行筛选。排除
自拟方文献及外治法中非随机对照试验
(

CT )
文献。



?
1. 3
证据评价

对所纳入的临床文献进行文献资料提取,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采用改良
Jadad
量 表[
2
]评分,非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采用
MINO

S
条 目[
3
]评分。

1. 4
推荐意见形成及指南评价
开发小组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专
家、指南方法学专家就 相关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指南初稿,采用德
尔菲法征询专家意见。

根据两轮德尔菲法专家意见及
2017

9

22
日在西安召开的指南专家审稿
会、
2018

3

16
日在北京召开的指南专家定稿会中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
相应修改 、送审,最终形成指南正式稿。表决选择
: 1)
完全同意
2)
同意,
但有一定保留
3)
同意,但有较大保留
4)
不同意,但有保留
5)
完全不同
意。如果>
2 /3
的人数选择
1)
,或>
85%
的人数选择
1) +2)
,则作为条款
通过。

2
胃缓的临床特点

2. 1
概述

胃缓多因患者禀赋薄弱、饮食失调、七情内伤、劳倦过度等, 使中气亏虚并下
陷,固护升举无力,以脘腹坠胀为主,或有疼痛,食后或站立时为甚的疾病[
4

5
],类似西医学

“胃下垂

”范畴。有研究[
6
]报道通过
3124

X
线消
化道造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胃下垂的总体发病率为
9. 80%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

本病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
;
病性以虚证为多,或虚实夹

;
本虚表现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胃体失于固托

标实则表现为脘腹坠
胀 ,脾运失职,水谷津液输布失司,聚而为饮成痰,阻遏气机。本病初病在
经,久病入络
;
病理因素为食滞、饮停、气滞和血瘀
;
其病位在胃,与脾、
肝、肾相关。

2. 2
辅助检查

对于胃缓而言,
X
线钡餐造影及
B
超检查为特异性检查手段,可为 临床诊断提
供依据,但同时也需要借助其他检查手段来排除其他疾病
:
1) X线钡餐造影检查[
7

8

:
立位时可见胃体明显下降 、向左移位,胃小弯
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水平,胃蠕动减弱或见有不规则的微弱蠕动收缩波。根据
站立位胃角切迹与两侧髂嵴连线的位置,将胃下垂分为三度
:
轻度
:
角切迹的
位置低于髂嵴连线下
1.0

5. 0cm;
中度
:
角切迹的位置位于髂嵴连线下
5.1

10. 0cm;
重度
:
角切迹的位置低于髂嵴连线下
10. 1cm
以上。



?
2
)
超声检查[
9

10
:
口服胃造影剂可见充盈扩张的胃腔无回声区,站立
位时位置降低,胃小弯低于 脐水平。轻度胃下垂者在脐水平以下
5 cm
以内,
中度胃下垂者胃小弯在脐水平下
5

8cm
,重度胃下垂者大于
8 cm


?
3)
其他检查

:
内镜检查有助于鉴别功能性和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

胃排空
功能 测定、体表胃电图、胃腔内压力测定等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胃运动功能障

;
心电图有助于排除心血管疾病等。

临床诊断

?
3. 1
中医诊断

?
3. 1. 1
中医病名诊断胃缓以脘腹 坠胀或有疼痛为主症,伴有倦怠乏力、纳
食欠佳、恶心嗳气、体瘦肌削等表现。常为逐渐发病,病情时轻 时重。空腹时
轻,饱餐后重
;
卧位时轻,立位时重[
7

11
]。

?
3. 1. 2
中医证候诊断[
12

13


?
1)
脾虚气陷证

:
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站立或劳累后加重,不思饮食,面
色萎黄,精神倦怠,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或濡。

?
2)
胃阴不足证

:
脘腹痞满,隐隐坠胀疼痛,舌质红或有裂纹,少津少苔,
饥不欲食,口干咽燥,纳呆消瘦,烦渴喜饮,大便干结,脉细或细数。

3)
脾肾阳虚证
:
脘腹坠胀冷痛,喜温喜按,遇冷或劳累后加重,畏寒肢冷 ,得
温痛减,食后腹胀,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冷
痛,舌淡,边有 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4)
脾虚饮停证
:
脘腹坠胀不舒, 胃内振水声或水在肠间辘辘有声,呕吐清水痰
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滑 或弦细。

?
3. 2
西医诊断及鉴别诊断

?
3. 2. 1
西医诊断[
6

10

11


症状
:
轻度胃下垂多无明显症状。中度以上胃下垂患者则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上腹部饱胀感,食后尤甚,并可见嗳气、厌食、便秘、腹痛等症状。腹胀可于
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 加重,平卧时减轻。此外患者常有消瘦、乏力、低血
压、心悸和眩晕等表现。

体征
:
肋下角常<

90°。由于胃下垂,站立时上腹部常可触及 较明显的腹主动
脉搏动。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部轻压痛,压痛点不固定。冲击触诊或快速变换体
位 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部分瘦长体型患者可触及下垂的肝、脾、肾等脏器。

结合
X
线钡餐造影或超声检查结果可明确胃下垂程度,进而确诊。

?
3. 2. 2
报警症状胃缓患者脘腹坠胀、疼痛等不适症状突然加剧或性质发生
改变、大便发黑或便 血,伴有长期发热、贫血、消瘦等情况时,需尽快行内镜
或其他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
3. 2. 3
鉴别诊断



1)
功能性消化不良
: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位于上腹部的一个或一组症状,主要包
括上腹 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感,还可包括其他症状,如上
腹部胀气、恶心、呕吐及嗳气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
状,但其临床表现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 [
14
]。罗马

Ⅳ诊断标准[
15
]将其分为上腹痛综合征和餐后不适综合征。诊断标准

: ①符
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
: a)
餐后饱胀不适
b)
早饱感
c)
上腹痛
d)
上腹部烧灼感; ②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
(
包括胃镜检查

)
, 必须满足餐后不适或上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上腹痛综合征
:
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 a)
上腹痛
(
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

); b)
上腹部烧灼感
(
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
)
,症状发作至少每周
1
天。餐后不适综合征
:
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 a)
餐后饱胀不适
(
严重到足以
影响日常活动
); b)
早饱感
(
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
)
,症状发作至少每周
3
天。以上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近
3
个月符合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与本病有类似症状,如腹胀、嗳气,但
X
线钡餐造影检查无胃下垂影
像。

?
2)
慢性胃炎[

16

: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 应,多数慢性胃炎患
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部不
适、饱胀、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部分还可有健忘、焦虑、抑郁等
精神心理症状。确诊主要依 赖于内镜与病理检查,尤以后者的价值更大。对慢
性胃炎的诊断应尽可能地明确病因,特殊类型胃炎的内 镜诊断必须结合病因和
病理。

?

临床表现与本病有类似症状, 如均可有慢性腹痛与不适感、腹胀、恶心、嗳
气,通过内镜检查和
X
线钡餐造影不难鉴别。

?
3)
胃癌

:< br>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约半数的早期胃癌患者可
无任何症状和体征,部分表现为早 饱、纳差、上腹痛及消瘦等症。胃癌的诊断
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加活组织检查,进而可与本病相鉴别。< br>
?
4)
糖尿病胃轻瘫[

17

:
糖尿病胃轻瘫
( DGP)
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 发症之
一,临床上主要出现厌食、恶心、早饱、呕吐、腹胀等症状。诊断标准

: ①糖
尿病病史

; ②存在持续性嗳气、早饱、饱胀、腹痛、厌食、恶心、呕吐等临床
症状

; ③胃镜和
X
线钡餐造影检查排除机械性梗阻、胃下垂

; ④同位素标记
试验、胃排空试验、实时
B
超、胃压测定术、胃电图
( EGG)
描记技术提示胃
排空延迟。部分
DGP
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如果检 查证实有胃排空延迟,且排除
上消化道、肝胆胰等器质性病变和影响胃肠动力药物的因素,
DG P
诊断便可成
立。

治疗

?
4. 1
药物治疗

?
4. 1. 1
辨证论治

1)
脾虚气陷证病机
:
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治法
:
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推荐
方药
:
补中益气汤
(
《内 外伤辨惑论》
)
加减[
18

19
]。常用药
:
黄芪,炙甘


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等。加减
:
脘腹胀满,加木香、佛
手、香橼以行气消胀
;
大便溏薄,加山药、白扁豆、莲子以益气健脾
;
恶心呕
吐,加旋覆代赭汤以降逆止呕
;
有寒象者,加附子
(
先煎
)
、肉桂以温中散寒

12
]。

推荐强度
: C;
证据级别

: Ⅳ级。

2)
胃阴不足证病机
:
胃阴亏虚,胃失濡养,和降失常。治法
:
滋阴润燥,养阴
益胃。推荐方药
:
益胃汤
(
《温病条辨》
)
加减。常用


:
北沙参,麦冬 ,生地黄,玉竹等。加减[
12

:
兼气滞,加枳壳以行气
;

虚,加党参、黄芪以补气

兼血瘀,加桃仁、红花以活血
;
兼肠燥便秘,加郁
李仁、火麻仁以润肠。

推荐强度
: C;
证据级别

: Ⅳ级。

3)
脾肾阳虚证

病机
:
脾肾阳虚,胃失温养。

治法
:
温阳散寒,补益脾肾。


荐方药
:
①附子理中汤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加减。常用药
:
炮附子
(
先下
)
,人
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等。推荐强度
: C;
证据级别

: Ⅳ级。

汤[
20

②21]

补中益气汤
(
《内外伤辨惑论》
)
合附子理中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加减。常用药
:
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
升麻,柴胡,白术,干姜,炮附子
(
先下
)
等。加减[
12

:
兼食滞者加麦芽、
谷芽、神曲、莱菔子健脾消食
;
血瘀者加莪术、丹参、桃仁、赤芍、蒲黄活血化
瘀。

推荐强度
: C;
证据级别

: Ⅳ级。

4)
脾虚饮停证病机
:
脾胃虚弱,痰饮停胃。治法
:
健脾和胃,温化痰饮。推荐
方药
: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
《金匮要略》
)
。常用药
:
茯苓,桂枝,白
术,姜半夏,生姜,炙甘草等。加减[
12

:< br>脾虚甚,加党参、山药以健脾


虚加当归、熟地黄以补血。

推荐强度
: C;
证据级别

: Ⅳ级。

4. 1. 2
对症治疗胃缓
(
胃下垂
)
除了脘腹坠胀或疼痛等症状的 发生外,可能
伴有其他临床症状,针对其他临床症状进行相应处理
(

2
种药物
)
,可进一
步提高疗效。

推荐强度
: C;
证据级别

: Ⅳ级。

?
1
)
反酸、吞酸、烧心、嘈杂
:
海螵蛸、煅龙骨、煅牡蛎、珍珠母、煅瓦
楞、黄连、吴茱萸。

沈志勇-药企


沈志勇-药企


沈志勇-药企


沈志勇-药企


沈志勇-药企


沈志勇-药企


沈志勇-药企


沈志勇-药企



本文更新与2021-01-30 22: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7548.html

胃下垂胃缓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