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忧郁症怎么办2012-卫管-《流行病学》实习指导-15.03.04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9 11:56

-俞丹

2021年1月29日发(作者:腹胀便秘)

实习一

描述性研究


【目的】
< br>掌握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熟悉描述性研究的调查方法和设计的主要内容,
了解其原理、用途和优缺 点。掌握
Epi infor

Epidata
等相关软件在流行病学调查的 设计
和开展中的应用技能。

【时间】

3学时

【内容】

一、现况调查的基本原理

现况调查也称横断面调查,是 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研究目的,
既可进行普查,也可进行抽样调查。现况调查属于描 述性研究,即收集研究人群中某疾
病或健康状态特征资料,以阐明其在人群中的分布和流行特征。有时, 现况研究同时也
可以收集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可能存在联系的资料。

【课题一】

为了解老年人中多发病的患病情况,
某市于
1982< br>年组织医务人员对该
市七区一郊的九各地段随机抽取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
6393
名(其中市区
5866
名,郊区
527
名)进行了调查, 其中部分结果见表
1-1




1-1 1982
年某市老年人多发病患病情况





















患病率(%)

28.76
5.39
2.59
40.39
18.10
12.56
2.54
32.61
1






患病率(%)









22.77
2.09
2.28
38.52
35.67
30.93
0.38
25.62




患病人数

高血压

冠心病

脑血管病

动脉硬化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糖尿病

高血脂症

1687
316
152
2369
1062
737
149
1913

患病人数









120
11
12
203
188
163
2
135


恶性肿瘤

19
0.32


0


0
(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
1985











































问题
1

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流行病学调查?是普查,
还是抽样调查?是描述性的,
还是分析性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
2

为什么在现况 研究中通常只能进行患病率的计算,而不能进行发病率的计
算?

【课题二】

某作者于
1981
年对某市高校全部
45
岁及以上男性知识分子进行 了一次
现况调查,共调查
971
人。主要了解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患病率 ,以及体
重与这些疾病的关系。其中部分结果见表
1-2

1-3.


1-2
某市
45
岁及以上男性知识分子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



肥胖﹡

高血压

患病人数

262
187
患病率(%)

26.98
19.26


冠心病

糖尿病

患病人数

94
64
患病率(%)

9.68
6.59
注:

﹡体重指数[体重(
kg

/
身高(㎡)] ≧
26
者为肥胖。

(姚才良等,
1986





1-3
体重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关系

体重

指数


20
20


24


26


28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患病数


患病率(%)

患病数


患病率(%)

患病数


患病率(%)



106
371
232
159
103
8
55
47
39
38
187
7.55
14.82
20.26
24.53
36.89
19.26
5
30
23
19
17
94
4.27
8.09
9.91
11.95
16.50
9.68
2
19
14
22
7
64
1.89
5.12
6.03
13.84
6.80
6.59
合计

971
(姚才良等,
1986


问题
1
:与“课题一” 比较,本次研究有什么特点?本次研究的目的何在?能从中
得到病因启示吗?


2
问题
2

为什么现况研究一般不能检验病因假设?请结合“课题 一”和“课题二”
归纳现况研究的主要用途和特点?

二、现状研究设计
< br>现况研究只有严密的设计才可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研究结果。一般现况研究设计应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确定调查研究目的;

2.
确定调查研究对象,当进行抽样调查时,应确定抽样方法和样本大小;


3.
确定调查研究主要内容,拟订调查表;

4.
确定收集资料方法和实验室检测方法;

5.
拟订资料整理分析提纲;

6.
调查研究的组织管理,包括调查步骤、人员安排、经费预算、预调查等。

【课题三】

某市区卫生防疫站为摸清本社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 sAg
)携
带情况及其家庭内分布特点,拟进行一次现况研究。该市区约
16
万余人,分为
6
各街道
居委会,
每个街道居委会下设
13

15
个居民委员会,
每个居民委员会有
1900

2100
人,

500
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
4
口人)
。该 市区为一般居民,由各种职业人员组成。已知
邻区调查结果
HBsAg
阳性率为
9.5
%。

问题
1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预期分析指标有哪些?

问题
2

根据你所确定的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应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采用抽样调查,如何抽样?

问题
3

根据所选抽样方法,确定本次调查的样本大小。

问题
4

本次调查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影响调查质量的因素?应如何控制和评价调查资料的质量?

问题
5

制定一份现况研究设计。

(摘编自连志浩主编《流行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



三、流行病学调查相关软件应用技能训练

熟悉流行病学调查的一般原则和 步骤,掌握
Epiinfor

Epidata
等相关软件在流行病
学调查的设计和开展中的应用技能。该单元内容以实践训练为主。


3


实习二

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掌握病例对照研究概念,熟悉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时间】
3
学时

【内容】

【课题一】不匹配
/
成组匹配资料的分析

HBV
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所获资料见表
2



1

HBV
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病例

对照

合计

HBV+
98
49
147
HBV


11
60
71
合计

109
109
218

问题
1

HBV
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是否存在关联?

问题
2
:计算
OR

OR

95%CI
,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
3
:根据上述资料能否计算
AR P

PARP



【课题二】不分层多暴露水平的资料分析。

某医院一项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2

吸咽量与膀胱癌的关系


0~
病例

对照

合计

24
41
65
1~
10
20
30
吸烟量(支
/
日)

10~
22
23
45
20~
54
26
80
合计

110
110
220

问题
1
:请计算不同暴露水平的
χ2

OR

O R95%CI


问题
2
:上述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并对其进行解释。


【课题三】匹配资料的分析

某医师进行了一项关于子宫内膜腺癌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以是否用过雌激素制剂
作为可疑病因,结果资料如下:


是否用过激素

是否用过激素

对子号数


对子号数

病例

对照

病例

对照

1

+


21
+
+
2


+
22


+

4


3
+
+
23
+
+
4
+


24
+


5
+
+
25


+
6
+


26




7




27
+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8
+


28
+


9
+
+
29
+


10
+
+
30
+
+
11
+


31
+


12
+
+
32




13
+


33
+


14
+


34
+
+
15
+


35




16




36
+
+
17
+


37
+


18
+


38




19
+
+
39
+


20
+


40
+
+
注:

+
”是用过雌激素,
“-”是未用过雌激素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

问题
1
:请根据资料整理出统计表

问题
2
:根据整理出的统计表计算
χ
2

OR
OR

95%CI

问题
3
:对计算结果加以解释


【课题四】某地为探讨软 组织肉瘤与接触苯氧乙酸的关系,进行了一项配对病例对照研
究,共配
52
对,其中病 例组和对照组均接触苯氧乙酸有
3
对,二组均未接触者
30
对,
病例 组未接触而对照组接触有
3
对,请判断接触苯氧乙酸是否会导致软组织肉瘤?



【课题五】分层资料的分析


435
例食管 癌及
451
例对照做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中有
328
例,对照中有
2 58

饮酒。

问题
1
:食管癌与饮酒有无关联?

问题
2
:计算饮酒者患食管癌的
OR
及其
95%
可 信区间。

问题
3
:是否可以判断饮酒为食管癌的病因?


5
本例中
309
名病例及
208
例对照均为吸烟者。

问题
4
:吸烟与食管癌有无关联?

问题
5
:计算 吸烟者患食管癌的
OR
及其
95%
可信区间。

问题
6
:是否可以判断吸烟为食管癌的病因?

吸烟者中
2 60
名病例及
156
例对照为饮酒者;
不吸烟者中
68
名病 例与
102
例对照为饮酒
者。

问题
7
:如何列表进行分析?

问题
8
:在饮酒和食管癌的联系上,吸烟是否为混杂因素?为什么?

问题
9
:如何计算控制吸烟影响后的饮酒者患食管癌的
OR
及其
9 5%
可信区间?应采用什
么进行哪些指标的计算?


【课题六】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根据提供的研究背景资料以及子宫内膜腺癌病因学的综 述,按常规格式每人写出一
份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书。

题目:子宫内膜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的致病因素,以进行其病因学预防。

研究背景资料:研究人 群为某市常住居民,该市女性人口约
500
万,其子宫内膜腺
癌发病率为
2. 2/10
万,中国女性绝经年龄在
50
岁以上(即绝经晚)的比例为
2.6%
;女
性糖尿病患病率为
1%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参考提纲: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有何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
)选用成组设计或个体匹配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


2
)研究对象的选择,病例的诊断标准及选择对照的条件和方法;


3
)确定样本大小


4
)现场调查的方法,调 查方式,调查项目,有无实验室检测项目,拟订调查表。

3
、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1
)资料汇总图表;


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6

3
)调查资料的偏倚及其控制;


4
)预期结果及其分析、讨论。

4


开展研究工作所具备的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1
)课国内外研究现状;


2
)有合作的研究现场和研究对象;


3
)人 力、物力和经费预算及准备,调查员的培训与考核,预计完成调查并写出论
文所需的时间;
< br>(4)
研究设计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最好先做预调查,
对出现 的问题
正式调查前逐一制定措施予以解决。

附:子宫内膜腺癌危险因素研究概况

子宫内膜腺癌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子宫内膜癌(以下 简称内膜癌)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世界高发区为北美、北
欧等地区的国家,低发区为亚洲和非洲。 比如,美国内膜癌发病率为
17.8/10
万,而日
本仅为
0.9/10万(世界标化人口)
,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内膜癌发病率国际
间差异的原因在于 环境因素,而不是遗传因素。


近几十年来,内膜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变动,
70
年代前,美国内膜癌的发病率相对
稳定,但
1970
年到
1975
年间,有上升的趋势。许多的学者认为,这与美国
60
年代末和
7 0
年代初临床大量使用雌激素有关。


根据美国白人妇女内膜癌年龄 别发病率统计,内膜癌多发在绝经后的妇女,
40
岁以
前少见,平均发病年龄为
56
岁。

对于内膜癌的病因,国外学者一直在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索,但至今尚未 得出肯定
的结论。目前认为:它可能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而缺乏足够的孕激素的对抗作用有关。

目前流行病学研究所取得的结果与这种雌激素假说吻合。研究获得的有关危险因素
主要为:肥胖 、高血压、糖尿病三联症
,
未产
,
绝经晚
,
初潮早
,
月经紊乱
;
外源性雌激素的
使用等。

1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三联症
1966

Emest
在他病例对照研究中分析了绝经
期妇女体重与内膜癌发生的关系
,
以及内膜癌发生前
30

(25-29

)
时被研究者体重与
内膜癌 发生的关系
,
并且进行了
OR
值的测量
,
结果发现
,
在两个时期
(
绝经期
,25-29

)
内膜癌 妇女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
,
差异有显著性
,

OR
值随 着妇女超出体重的增高
而增高
,
并且两个时期都肥胖的妇女内膜癌发生的危险性高于早 期体重正常或过轻而只

7
绝经期肥胖的妇女。

也有许多学者认 为
,
研究肥胖与内膜癌的关系应该把体重和身高联系在一起考虑
,

提出了
Khosa-Love
指数
(W
t
/H
)

即相对体重的指标。
这种指标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肥胖与
内膜癌的关系。
198 2
年意大利发表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相对体重的增大,
内膜癌的
OR
值增大,
OR
值为
3-8


2
、月经因素


1
)绝经晚
:
许多学者 报道
,
内膜癌病人的绝经年龄较晚。与正常妇女相比
,
平均绝经
年龄 晚
1-5
岁。
Elwood
的研究结果表明,内膜癌的危险性随着绝经年龄的 延长而增加,
如绝经年龄<49岁,
49

51
岁和﹥
52
岁的
OR
值依次为
1

1.2

1.7< br>。另有研究也表
明,妇女绝经年龄在
50
岁及以上,内膜癌发生的
OR
值为
2.0
。也有人对以上的看法提
出疑问,认为绝经晚与内膜癌的联系可能 是由于暴露错分造成的。可能是把已绝经的内
膜癌妇女由于内膜癌变而造成的出血问题误认为是月经现象 。但波士顿的一项病例对照
研究表明,绝经晚仍能增加
60

69
岁 及
70
岁以上的妇女患内膜癌的危险性,而这些妇
女内膜癌的发生是在绝经后的
5

10
年以上。此研究否定了暴露错分的观点而进一步证
实了绝经晚与内 膜癌的联系。


2
)初潮早:有的研究提出内膜癌病人的初潮早。E
lwood
的研究表明初潮年龄小

12
岁的OR值为
1.6,但随着初潮年龄的增长,并未见
OR
的下降,K
elsey
的研究表< br>明,初潮早内膜癌危险性增高仅在小于
55
岁的内膜癌患者中得到证实。

3
)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征:有的研究提出,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征(主要表
现为经前乳腺肿胀)与内膜癌的发生相关。但有关此类研究报道不多,目前认为,月经
紊乱和经前期紧 张征可能同内膜癌无直接关系。它们都是体内雌激素代谢紊乱的表现,
因而间接反映了内膜癌的发生与内 分泌的关系。

3

未产


早在
194 1
年,

mith
就在临床观察到了内膜癌病人未产率高达
41%的
现象。后来也有同样的报道。不少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也说明未产或生产次数少是
内膜癌发生的较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Elwood
的研究结果表明,产次与内膜癌有强的关< br>联,随着产次的增加,
OR
值减小,如未产、产1、产2、产3、产4及以上的
OR
值为
1.0

0.6

0.6

0. 3

0.3
。但也有的病例对照研究并未得出这样的结论。
Elwood以及
其他人的研究发现,已婚未产的妇女患内膜癌的危险性高于未婚妇女。

4
、药物因素


8
2

1
) 外源性雌激素:许多美国学者认为,
70
年代美国内膜癌的上升与临床上雌激素
使用量 的大幅度上升有关。
1975
年S
mith

Ziel
先后 发表了他们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认为绝经期妇女食用外源性雌性激素患内膜癌的危险性大大升高。以后 ,探索使用雌激
素与内膜癌的关系成为美国肿瘤学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之一。此后几年连续发表的数十篇< br>论文中,绝大多数发现过去使用雌激素与内膜癌的发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OR
值一般在
2.1

7.6
之间。


2

口服避孕药:
服序贯避孕药则使内膜癌发生危险性增高。
尤其在
Davil
的 研究中,
在控制了其他与内膜癌有关并可能起混杂作用的因素后,得出了口服联合避孕药与内膜
癌发生的剂量反应关系;从未服用,服用时间小于
1
年、
1

2年、
3
年以上,内膜癌发
生的
OR
值依次为
1.0
1.1

0.6

0.3




实验三


队列研究

【目的】掌握队列研究的概念,熟悉队列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时间】3学时

【内容】

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 br>队列研究是在靶人群中抽取一个样本,按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内是否暴露于所研究
的疑似病因(暴 露)或其他不同的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组,各组除暴露于该因
素情况不同外,其它与发病或死亡 有关的因素基本相似,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各
组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用以研究暴露与后来发病 或死亡危险的关联。


【课题一】

为了证实非职业性环境接触青 石棉与恶性肿瘤,
特别是肺癌和间皮瘤危险的
关系,
对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和作为对照 的同省无石棉污染的禄丰县
(两县在民族构成、
生活习惯、文化教育、地理气候以及性别和年龄 的构成上均具有可比性)进行了既往
9
年(
1987
年1月1日~
1 995

12

31
日)的死亡率调查,结果见表
3-1< br>。


3-1

接触青石棉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








9
死亡人数(死亡率,1
/
10万人*年)



调查人数

4543

5626

10169

观察人年

39430.03

48236.48

87666.53

全肿瘤

72(182.60)

60 (124.39)

132

肺癌

21(53.26)

12(24.88)

33

间皮瘤

7(17.75)

0(2.07
)

7
胃癌

6(15.22)

肠癌

6(15.22)

暴露组

非暴露组

合计

9(18.66)

3(6.22)

15
9
注:﹡假设非暴露组中有1例间皮瘤,死亡率则为
2.07


问题 :
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究竟有
何区别和联系 ?


【课题二】表
3-2
是弗明汉心脏病研究中心对血清胆固醇含 量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部分
资料。研究者首先检测了
1045

33

49
岁男子的血清胆固醇含量,然后按其水平高低
分为
5
组,随访 观察
10
年后计算各组冠心病
10
年的累积发病率。

问题 :
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与“课题一”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级区
别点何在?结 合“课题一”和“课题二”深刻体会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流行病学中暴
露的含义。


3-2


33

49
岁男子按血清 胆固醇水平分组的冠心病
10
年累积发病率

血清胆固醇(
mg/dl







观察人数








病例数







累积发病率(%)

114



















209












2














0.96
194



















209











11














5.26
214



















209











14














6.70
231



















209











26













12.44
256



















209











32













15.31





















1045











85














8.13

二、队列研究资料分析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步骤:


1
)测量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或不同暴露 水平亚组的发病率[发病密度(
ID
)或累积
发病率(
CI


,如果两率具有可比性可进行率差别的假设检验(注意对于发病密度的假
设检验方法不同于 对累积发病率的假设检验)

如果率受到混杂因素的影响,
应对率进行
标准化 再作假设检验。在假设检验中无效假设
H
0

RR

1,备择假设在双侧检验中为
H
1

RR

1
, 在单侧检验中为
RR

1

(只考虑研究因素为危险因素)或
RR

1
(只考虑研
究因素为保护因素)
,若两个总体的发病率相 等,
则总体相对危险度
RR

1

表示研究因
素与 发病无关联;若检验结果拒绝
H
0
,接受
H
1
则进行下一步 分析。


10

2


计算暴露与发 病的关联强度指标
[相对危险度

RR

或率比及
95%可信限,
归因危险度(
AR
)或率差和归因危险百分比(
AR
%)
]和对人群潜在影响的测量[人群
归因危险百分比(
PAR
%)或病因分 值]



3
)当暴露因素按若干水平分组时,要对剂量效应关系进 行趋势检验。此外在队列
研究中可进行分层分析来消除可能的混杂因素的影响(具体方法可参照病例对照 研究一
章)



【课题三】对出院的肝病患者和非肝病患者进行队 列研究,追踪观察发生肝癌的结果,
如下表


3-3
肝癌死亡的队列研究资料整理表

分组

肝癌死亡数

非肝癌死亡数

合计

肝病组

32
4471
4503
非肝病组

7
4525
4532
合计

39
8996
9035
问题
1
:计算
RR

AR

AR%
PAR

PAR%
,并解释结果。

问题
2
:小结队列研究主要优点,具备什么条件可以用队列研究?


【课题四】根据“课题一”的资料可以得出表
3-4

3-4

根据“课题一”的资料计算的统计量值

肿瘤



死亡率(
1

10
万人年)



U






RR











AR











AR












暴露组



对照组

























1

10
万人年)



全肿瘤




182.60


124.39





2.2098































肺癌







53.26



24.88





2.1547


肠癌







15.22




6.22





1.3080





















P

0.05
问题
1
:请计算反映该研究人群 暴露与肺癌发病关联强度的
RR

AR

AR%
,并对计算


果进行解释。

问题
2

RR

AR
有何区别和联系?根据上表可得出什么结论?






11
【课题五】根据“课题二”的资料,以血清胆固醇水平
114~193mg/dl
组作为参照组,

进行累积发病率差异的假设检验 ,请计算各暴露水平组的
RR

RR95%
的可信区间、
AR
以及
AR%
(表
3-5




3-5
根据“课题二”的资料计算的统计量值

血清胆固醇

暴露水

病例数

非病例

观察人数
CI X
AR%

mg/dl



(x
i
) (a
i
)

(b
i
)

n
i

(%)
114


0 2 207 209 0.96


194

1 11 198 209 5.26 6.43
214

2 14 195 209 6.70 9.36
231

3 26 183 209 12.44 22.05
256

4 32 177 209 15.31 28.81

合计


85 960 1045 8.13



【课题六】在弗明汉心脏病研究中提供了该地区
35~44< br>岁男性人群中几种冠心病危险因
数的相对危险度
(RR)
与人群暴露比例
(Pe)
的资料。
请根据表
3-6
中的数据计算各危险因素
的人群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PAR%

(
又称病因分值
)
,并将计 算结果填入该表“
PAR%

项中。


3-6
弗明汉
33~44
岁男子中几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
RR

PAR%
危险因素















RR















Pe
















PAR%
收缩压≥
180mmHg






2.8














0.02
X
线上心脏扩大










2.1














0.10
吸烟




















1.9














0.72
计算公式:



















P
e
(RR-1)
PAR%=
















P
e
(RR-1)+1







问题
1

PAR%

AR%
有何区别?

×
100%
2
RR 95%CI AR
问题
2

简述相对危险因素

RR


人群暴 露比例

Pe

与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PAR%

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你的计算结果进行解释。


【课题七】某地从< br>1977

1

1
日到
1986

6

30
日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和阴性 两组人群的肝癌发病情况进行了近
10
年的随访观察,
结果发现
HbsAg< br>阳性组
发生肝癌
41
例,
HbsAg
阴性组发生肝癌
16
例。两组的观察人年数见表
3-7


HbsAg
阳性人群

年份

年初人




人年数


12
HbsAg
阴性人群

不变
退出
人数

人数

人年数

不变
退出
人数

人数

年初人数

-俞丹


-俞丹


-俞丹


-俞丹


-俞丹


-俞丹


-俞丹


-俞丹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11:5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4868.html

2012-卫管-《流行病学》实习指导-15.03.04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