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手术后
库欣综合征筛查中不同剂量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诊断价值的比较
库欣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病症的总
称,其 全球发病率为每年
0.7
–
2.4/1000
万
[1]
,一 直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
病。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库欣综合征所占的比例为
2% ~5%[2,3]
,库欣综合征实际发病率比相关研究
[1]
要高得多。库欣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外貌、紫纹、痤疮、以
及糖尿病、高血压和骨质疏 松症等多种代谢异常。在临床中,有些早期病
例仅表现为高血压,而向心性肥胖和多血质外貌均不显著, 部分病人没有
任何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被称为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4,5]
,长期皮 质醇过
度分泌会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增加了心血管事件风险及患者的死亡率
[3,6]
。因此,库欣综合征的早期筛查极为重要。在对可疑患有库欣综合征
的人群进行筛查的过程中,常采用
1 mg
或
2 mg
小剂量过夜地塞米松抑
制试验(
overnight dexamethasone suppression test
,
ODST
)[7]
。
本研究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2000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96
例库欣综合征患者以及同 期住院经检查排除库欣综合征的
61
例患者的临
床资料进行分析
,
通过比较试验后血清皮质醇抑制程度及诊断敏感性、特
异性,探讨不同剂量(
1 mg
和
2 mg
)
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在筛查库欣
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2000
年< br>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收治并确诊的
96
例库欣综合征患者及
61
例临床怀疑经试
验排除库欣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非库欣 综合征组平均年龄(
38.4
±
17.5
)
岁,
男性
26
例
,
女性
35
例。
库欣综合征患者平均年龄
(
40.3
±
13.8
)
岁,男性
19
例
,
女性
77
例,其中
Cushing
病
5 8
例,肾上腺瘤
21
例,
肾上腺结节性增生
12
例,及异位
ACTH
综合征
5
例。由于肝脏酶系诱导
剂
(
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等
)
可加快地塞米松的清除而降 低血
药浓度,雌激素可增加皮质醇结合蛋白的浓度使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因
此,入组患者均未 服用任何已知会影响
HPA
轴的药物。此外,排除怀孕、
酒精滥用或有精神障碍史需要 进行精神病学干预等因素。
纳入标准:库欣综合征组,均出 现基础血浆皮质醇升高及失去昼夜节
律,并有影像学或病理资料支持;非库欣综合征组,如肥胖、糖尿病 、高
血压等伴有基础血浆皮质醇升高或失去昼夜节律但经后期检查排除患有
库欣综合征。所有患 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
二、研究方法
1.
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首先检测基础
8:00
血清皮质醇,
然后于当
晚
24:00
口服
1 mg
或
2 mg
地塞米松,于次日晨
8:00
复测 血清皮质醇
水平。经统计,口服
1 mg
地塞米松的患者
59
例,包括
31
例库欣综合征
及
28
例非库欣综合征;口服
2 mg
地塞米松的患者< br>98
例,包括
65
例库
欣综合征及
33
例非库欣综合 征。
2.
对比不同剂量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在相同诊断切点中的诊断价
值:分别计算
1 mg
和
2 mg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抑制率;并以抑制后血
清皮质醇水平降至
50 nmol/L
(
1.8
μ
g/dl
)与
138 nmol/L
(
5
μ
g/dl
)
为诊断切点,计算不同剂 量试验后血清皮质醇抑制程度及诊断敏感性、特
异性,通过对比结果,探讨
1 mg
和
2 mg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在筛查库欣
综合征过程中的诊断价值。
3.
皮质醇检测方法:
血和尿皮质醇样本均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系< br>统(瑞士罗氏公司)、美国
SIEMENS
皮质醇测定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
免 疫分析法)检测,批内和批间差异均<
5.5%
:血皮质醇正常参考值
171~536 nmol/L
。
4.
具有阳性结果的患 者进行计算机摄影(
CT
)
/
磁共振成像(
MRI
)
查找病变。
三、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
SPSS 20.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 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
对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呈正态分布 的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多组
之间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作两 组比较。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诊断及排除标准
所有入组患者均具 有向心性肥胖、糖耐量异常、高血压、骨质疏松、
紫纹等一项或几项典型临床表现,并伴有基础血浆皮质 醇升高或皮质醇昼
夜节律异常。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小剂量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ODST
),随机给予
1 mg
或
2 mg
地塞米松于午夜
12
点口服,次日晨
8
点测基础血浆皮质醇,分别以抑制后血清皮质醇水平降至
50 nmol/L
(
1.8
μ
g/dl
)与
138 nmol/L
(
5
μ
g/dl
)为诊断切点,基础血浆皮质醇
降至
50 nmol/L
(
1.8
μ
g/dl
)以下的患者可排除患有库欣综 合征,基础
血浆皮质醇介于
50 nmol/L
(
1.8
μ
g/dl
)与
138 nmol/L
(
5
μ
g/dl
)之
间及>
138 nmol/L
(
5
μ
g/dl
)的患者,完善经典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
验
(
HDDST
)
及相关影像学检查,
如磁共振成像
(
MRI
)
、
计算机断层
(
CT
)
、
正电子发射断层(
PET
)等,若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HDDST
)未能
将基础血浆皮 质醇抑制到对照值的
50%
以下和
(或)
影像学检查发现垂体、
肾上 腺及其他异位内分泌微小病灶,
并且患者未服用任何已知会影响
HPA
< br>轴的药物及排除怀孕、酒精滥用或有精神障碍史需要进行精神病学干预等
因素,可确诊患者患有库 欣综合征。
结
果
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 计结果详见表
1
。由表
1
可见,两组患者基础皮
质醇、
体质 量指数
(
body mass indes
,
BMI
)
、
胆
固
醇、
甘
油
三
酯、
低
密
度
脂蛋
白(
Low-density Lipoprotein
,
LDL
)、高
密
度
脂蛋
白(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
HDL
)、谷
草
转
氨酶(
Aspartate
Transaminase
,
AST
)
、
谷
丙
转
氨
酶
(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血钾、血糖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二、不同剂量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对血清皮质醇抑制结果
通过比较不同剂量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发现在
1 mg
过夜地
塞米松 抑制试验中,库欣综合征组皮质醇抑制率为
17.9%
,非库欣综合征
组为
7 8.7%
;在
2 mg
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中,库欣综合征组皮质醇抑
-食道癌手术后
-食道癌手术后
-食道癌手术后
-食道癌手术后
-食道癌手术后
-食道癌手术后
-食道癌手术后
-食道癌手术后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11: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4789.html
-
上一篇:三基 内分泌代谢疾病自测题答案
下一篇:化疗病人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