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皮肤科医院地址
中华儿科杂志:
2010
年
3
月第
48
卷第
3
期
Chin J Pedian 2010 voL 48.o 3
标准.方案.指南
重型
?
地中海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一、前言
?
地中海贫血
(
简称
?
地贫
)
是临床常见的遗 传性溶血性贫血。
世界人口约
l .5
%的携带本
病基因
(
即约
8000
万~
9000
万人
)
,每年至少有
2 0
万的纯台子或双重杂合子基因型
B
地贫的
新生儿出生
「
1 -4
」
。
20
世纪
80
年代,
我国
20< br>省、
市、
自治区
60
万人血红蛋白病调查结果显示:
?
地贫的患病率约为
60
%
「
3
」
。广东、广西、福建、湖 南、云南、贵州、四川、香港、澳门等
地区高发,患病率约为
2
%
规范性的终身输血和去铁治疗是重型
?
地贫的关键性 治疗措施。患儿如不治疗,多于
5
岁前死亡。若婴幼儿期开始接受正规的高量输血和去铁治疗, 患儿可无明显临床特征,发育
亦可基本正常。但由于基层临床医师和患儿家长对本病认识不足:以及我国 经济发展水平的
限制,许多患儿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规的输血、去铁治疗。规范诊疗方案对提高临床诊 疗
水平、延长患儿寿命以及改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指南参考国际地中海贫血联盟
(TIF)
的最新诊疗建议和有 关文献、旨在为我国儿科医生
规范化诊断和治疗重型
?
地贫提供参考:
二、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
参照
2001
年英国牛津循证医学的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
「< br>4
」
将证据水平分为
I
、Ⅱ、
Ⅲ、Ⅳ和
V
共
5
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
A
、
B
、
C
和< br>D
共
4
个等级,见表
1
。本指南治疗平
以
[
证据水平
/
推荐等级
]
:表示。
表
1
证舞舟级水平和推荐等级
研究设计状况
证据水平
推荐等级
A
B
B
C
D
同质随机对照试验〔
RCT
〕的系统评价或单个
RCT
同质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或单个队列研究
(
包括低质量
RCT
,如隧访率<
80
%
)
同质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或单个病例对照
病例系列研究
(
包括低质量队列和病倒对照研究
)
无明确证据的专家意见
三、病因与基本概念
I
Ⅱ
Ⅲ
Ⅳ
V
人类
?
珠蛋白基因簇定位于第
11
号染色体短臂
1
要
2
带
(11p
l
2
)
。
?
地贫是由于
?
珠蛋白基
因缺陷所致,主要是点突变,少数为基因缺失。基因缺失和点突变致
?
链的生成完全受抑制
o
者称为
?
地贫;而基因缺失和点突变致
?< br>链的生成部分受抑制者称为
?
’地贫
「
5-6
」
。< br>
染色体上的两个等位基因突变点相同者称为纯合子 ;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一个突变点者称
为杂合子;等位基因的两个突变点不同者称为双重杂合子。重型B
地贫的基因型
(gencotype)
为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状态。临床根据病 情的严重程度将
B
地贫分为重型、轻型和中间型。
轻型者一般无症状或轻度贫血.因此 易被忽略,多在家系调查时被筛查发现。中间型多于幼
童期出现中度贫血,但严重度不及重型。重型者呈 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严重威胁患儿生
命和生存质量,是临床工作关注的重点。
四、临床表现
患 儿出生时无症状,至
3-12
个月开始发病,呈慢性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肝脾肿大,发育不良,常有轻度黄疸,症状随年龄增长而日益明显。
长期重度贫血使骨髓代偿睦增生导致骨骼变大、髓腔增宽;
1
岁后颅骨改变明显表现为
头颅变大、颧部隆起、颧高、鼻梁塌陷,两眼距增宽,为地贫特殊面容。长期重度贫血的
患儿易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当并发含铁血黄索沉着症对,因过多的铁沉着于心肌和其他脏
器如肝、 胰腺、脑垂体等而引起该脏器损害鲍福直症状.其中最严重的是心力衰竭,为贫血
和铁汪着造赢心肌损害 的结果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诊断
(
一
)
现症者诊断
< br>根据临床表现、
皿液学检查,
特别是胎儿血红蛋白
(HbF)
含量增高 及家系调查等可予临床
诊断,有条件应行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
1
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特征。
2
血液学改变:
(1)
外周血血红蛋白
(Hb)
<
60
L
,呈小细胞低色索性贫血。红细胞形态不
一、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出现塑形 红缅胆和红细胞碎片,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增高,
薄功能亢连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2)< br>骨髓象呈荭缩瞧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
细胞占多数,成熟红细胞改变与外周血相同。< br>(3)
红细胞渗透脆性明显降低:
(0)
首诊时皿红蛋
白电泳显示HbF
显著增高,一般达
30
%~
90
%,是诊断重型
B
地贫的重要依据。
HbF
不增
高应排除近期输血的影响,可在输血后
3
个月左右复查
[
7
]
。
3
区域厦家系调查:区域调查示患儿来自地贫高发区域。患儿父母亲外周 血象呈小细胞
低色索性贫血,血红蛋日电泳呈
HbA2
含量升高
(3.5%~
6 .0
%
)
;有条件者应进一步通过分子
生物学的方法检 查证实为
?
地贫基因杂合子。
4
.基因诊断:有条件者应进行基因诊断。可采用限制
DOI
:
10. 3760
/
m
;
1ssn .0578-1310 2010 03 007
通信作者:方建培
,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
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RnlP)
连锁分析、< br>PcR-
限制酶切法、
PcR
—
ASO
点杂交、
反向 点杂交
(IIDB)
和
DNA
测序等方法检测
?
地贫基因缺 陷的类型和位点
「
8
」
”
。
目前世界范围已发现
200
多种
?
基因突变类 型,中国人中已发现
34
种,因此
B
地贫的
「
9 -10
」
遗传缺陷具有高度异质性,
但其中
5
种热点突变”
:
CD41
/
42(
一
TCTT)
、
IVS-2- 654(C-T)
、
CDl7(A-T)
、
TATA box28(A-G)
和
CD71
/
72(+A)
,约占突变类型的
90
%。
(
二
)
产前诊断
在我国地贫高发地区应推广专项婚前检查。如夫妇双方均为
?
地贫基因携带者
(?
地贫杂
合子
)
,可于妊娠第
8
~
12
孕周 吸取绒毛,妊娠第
16
~
20
孕周抽羊水分离脱落细胞,妊娠第
20
孕周后抽取脐带血,按上述基因诊断方法检测胎儿是否获得了
?
地贫缺陷基因
「
11
」
”
(
三
)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
.缺铁性贫血:需与发生 于婴儿期的重度缺铁性贫血相鉴别。缺铁性贫血多有缺铁病因,
无溶血证据.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EP)
升高及血清铁降低,铁剂治疗有良好反应。
2
.红细胞
G 6PD
缺乏所致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C P~SHA)
:重型者与重型
?
地
贫临床表现相似。但
CNSHA< br>:感染及氧化性药物可加重贫血,红细胞
Heinz
小体阳性,
HbF
含量正常。
3.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外周血涂片红细胞 呈小球形,红细胞渗透脬陛及孵百渗透脆
性增加。
4.
慢性自身免疫性贫血:由于机体出现抗自身红细胞膜的免疫抗体,使红细胞破坏所致溶
血,
c oomb
’
s
试验阳性。
六、治疗
规范性长期输血和去铁治疗是 本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
如有
HLA
相同的同胞供者可选择
接受造血 干细胞移植,脾切除术为姑息的治疗手段。
(
一
)
输血疗法
输血目的在于维持血红蛋白浓度接近正常水平,保障机体携氧能力,抑制自身骨髓产生
的缺陷红细胞
「
12-13
」
。
(一)输血疗法
1 .
输血计划:
研究表明维持
Hb>90
~
105g/L
才能 基本保证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允许正常
的日常活动,抑制骨髓及髓外造血,并将铁负荷控制在最低限度< br>[14-16]
。已经确诊为重型
?
地
贫患儿,
推荐:
①
Hb<90/L
时启动输血计划:
②每
2
~
5
周输血一次,
每次输浓缩红细胞
0 .5
~
1
单位/
10kg(
我国将
200 m1
全 血中提取的浓缩红细胞定义为
1
单位
)
,
每次输血时间大于
3
~
4 h
;③输血后
Hb
维持在
90
~
140/L
。
2.
选择血液制品的原则< br>[
Ⅱ
/B]
:
①应选择
ABO
及
Rh(D)
血型相同的红细胞制品,
有条件时
-上海皮肤科医院地址
-上海皮肤科医院地址
-上海皮肤科医院地址
-上海皮肤科医院地址
-上海皮肤科医院地址
-上海皮肤科医院地址
-上海皮肤科医院地址
-上海皮肤科医院地址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10: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4710.html
-
上一篇:大班教师教育随笔 集
下一篇:中班幼儿观察记录(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