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江区人民医院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
2010
级护本甲班
1
、骨盆的测量
(
1
)髂棘间径: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
23~26cm.
(
2
)髂嵴间径: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
25~28cm < br>(
3
)骶耻外径: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
1 8~20cm
。
(
4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测量两坐骨结 节内侧缘,正常值为
8.5~9.5cm
。此径小于
8cm
时应加测出口后矢 状径。
(
5
)出口后矢壮径: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正常 值为
8~9cm
。出口后矢壮
径与坐骨结节间径值之和大于
15cm
时,表明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
6
)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
90
°
,小于
80
°为不正常
(
7)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上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
12.5~13cm
。
(
8
)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
10cm. < br>(
9
)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壮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 棘韧
带的宽度。若能容纳
3
横指(约
5.5~6cm
)为正常,否则 属中骨盆狭窄。
2
、外生殖器:
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 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尿道口
及处女膜)
3
、内生殖器:
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4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
1
)新生儿期:出生后四周内。
(
2
)幼年期 :从出生
4
周到
12
岁左右。
(
3
)青春期:从月经初潮到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
(< br>4
)性成熟期:卵巢功能成熟并有性激素分泌及周期性排卵的时期。一般自
18
岁左右开始,
历时约
30
年。
(
5
)围绝经期: 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向衰退变更的时期。
(
6
)老年期:
60
岁以后。卵巢功能已衰竭,机体老化。
5
、月经及月经周期的临床表现
(
1
)月经的定义:是指 有随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
熟的标志之一。
(
2
)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初潮年龄:多在
13
?
15岁。受内外因素影响有个体差异。
(
3
)月经周期
——
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
1
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
经周期。正 常范围:一般为
28
?
30
日,周期长短因人而异。
(
4
)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
持续时间:正常为
2
?
7
日,少数为
3
?
6
日。
月经量: 一般
30
?
80ml
,平均为
60ml
。超过
80 ml
为病理状态
(
5
)月经血的特征:
色:血呈暗红色
成分: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特点:血不凝固,偶有小凝块。
(
6
)月经期症状:
A
下腹及腰骶部下坠感;
B
膀胱刺激征(尿频)
;
C
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头痛、失眠、精神忧郁,易激动;
D
胃肠功能紊乱:恶心、呕吐、便秘、腹泻;
E
鼻粘膜出血。
6
、卵巢的主要功能:
(
1
)生殖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提供成熟卵泡)
(
2
)内分泌功能:分泌并合成甾体激素和多肽激素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来潮前
14
天左右。
卵巢分泌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少量的多肽激素
7
、一个月经周期为
28
天,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可分为三期:
月经期(
1-4
天)
、增生期(
5-14
天)
、分 泌期(
15-28
天)
8
、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促性腺激 素释放激素(
GnRH
)
、催乳素抑制素(
PIH
)
、促甲 状腺激素释
放激素(
TRH
)
9
、妊娠(
Pre gnancy
)
:
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特点:非常复杂又极其协调
10
、受精(
Fertilization
)
:
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过程
11
、着床(
Implantation
)
:
受精卵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受精第
6
、
7
日开始,< br>11
、
12
日结束。
12
、蜕膜(
Dec idua
)
:
受精后子宫内膜发生蜕膜变。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
13
、胎盘
(
Placenta
)
:
分羊膜、叶状绒毛膜、底蜕膜三部分。附着在子宫壁上,圆盘状,直径
10-20cm
厚
1
~
3cm
(
2.5cm
)
,重
500g
。
母体面
粗糙,
凹凸不平,
15-30
个胎盘小叶;
胎儿面
光滑,
表面覆有羊膜,
中央有脐带相连
,
脐血管分支呈放射状走行进入绒毛
14
、 胎盘功能:
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合成功能(人绒毛膜
促性 腺激素
HCG
、胎盘生乳激素
HCS
、雌激素和孕激素
E & P
)
15
、胎膜(
Fetal
Membrane
)
:
绒毛膜和羊膜
。
16
、脐带(
Umbilical Cord
)
长
30~ 70cm
(平均
50cm
)
,有
1
条脐静脉、
2< br>条脐动脉
17
、羊水(
Amniotic Fluid
)
:
怀孕时子宫羊膜腔内的液体。正常
1000ml
羊水过多:羊水量
>2000ml
羊水过少:羊水量
<
300ml
羊水穿刺:早期诊断先天性畸形
18
、胎儿发育(
Fetus Development
)
:
4W
为一个孕龄单位。妊娠前
8W --
胚胎
embryo
主要器官
结构完成分化。妊娠
9W
起
--
胎儿
fetus
各器官发育渐趋成熟
12W
末:
9cm
、
16W
末:
16cm
、
20W
末:
25cm
、
24W
末:
30cm
、< br>28W
末:
35cm,1000g
、
32W
末:< br>40cm
、
36W
末:
45cm,2500g
、
40 W
末:
50cm
19
、妊娠期母体变化
(
1
)生殖系统的变化
A
宫体:增大变软。
体积:
7*5 *3cm
?
35
×
25
×
22cm
容量:
5ml
?
5000ml
重量:
50g
?
1000g
B
子宫峡部:非孕
1cm
?
临产
7~10cm
C
子宫颈:肥大、着色、柔软
;宫颈管内粘液栓可防止宫腔感染;临产时宫颈逐渐变短、
扩张
D
附件:略增大,排卵停止;妊娠黄体
-
分泌
E
、
P-
维持妊 娠;妊娠
10W
,胎盘形成取代黄
体
E
阴道、外阴:阴道 着色柔软,
pH
?
;外阴充血,色素沉着,伸展性
?
(
2
)乳房的变化
蒙氏结节: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着色,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隆起。
早期妊娠诊断体征之一
(
3
)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A
心搏出量自
10
周开始增加,至妊娠
32
—
34周时达高峰。
B
妊娠
32
—
34
周、分娩期 、产褥期最初
3
日之内心脏负荷较重,防心力衰竭。
C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机理:仰卧压迫下腔
V
致回心血量、心输出量减少
处理:
(左)侧卧位
D
血液成分:
RBC
计数
/ Hb
?
;
WBC
?
;凝血因子降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
4
)泌尿系统的变化:
肾脏负担加重
(
5
)呼吸系统的变化
A
粘膜充血水肿,易发生肺部感染
B
呼吸次数不变,但呼吸较深
C
妊娠晚期以胸式呼吸为主
D
妊娠晚期睡眠时可垫高枕头
(
6
)消化系统的变化:< br>早孕反应、饱胀感、烧灼感、便秘、痔疮、牙龈出血,牙齿松动、龋
齿、胆汁淤积
(
7
)皮肤改变:
“
妊娠斑
”
-
面部、
“
妊娠纹
”
-
皮肤弹力纤维断裂
(
8
)体重:
妊娠
13W
后,体重
?
350g/W
、
20W
起,体重
?
0.5kg/W
、全孕期
,
体重
?
12.5kg
建议
-
全孕期体重
?
≯
12.5kg
、孕早期体重
?
≯
1-2Kg
、孕中晚期体重
?
≯
0.3-0.5Kg/W
(
9
)心理变化
早期妊娠:惊讶和震惊
中期妊娠:接受并关心妊娠的事实
晚期妊娠:害怕分娩,担心胎儿及自身健康表现
20
、妊娠诊断
(
1
)妊娠
13
周末以 前为早期妊娠,
14
—
27
周末为中期妊娠,
28
周及其后 为晚期妊娠
(
2
)早期:病史与症状:停经、早孕反应、尿频
确诊:
B
超,孕
5W
见妊娠环、孕
8W
见心管搏动
(
3
)中晚期:病史与症状:早孕经过、腹部增大、自觉胎动
检查:超声:羊水量
/
股骨长度
/
胎盘成熟度
胎儿心电图:正常值
120
?
160
次
/
分(孕< br>20W
)
(
4
)胎产式(
fetal lie
)
:
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纵产式、横产式、斜产式
(
5
)胎先露(
fetal presentation
)
: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胎体部分
头先露: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面先露
臀先露:混合臀先露、单臀先露、足先露
(
6
)胎方位(
fetal position
)
:
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最常见的是枕左前。
21
、
分娩< br>(
delivery
)
:
妊娠满
28
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
22
、决定分娩的因素
(
1
)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
A
子宫收缩力:节律性、对称性、极性、缩复作用
B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促使胎儿娩出、促使胎盘娩出
C
肛提肌收缩力:协助胎头内旋转、仰伸、娩出、利于胎盘娩出
(
2
)产道:骨产道、软产道
(
3
)胎儿:大小、胎位、畸形
(
4
)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
23
、分娩机制:
胎儿先露部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转
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
24
、临产诊断:
(
1
)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 续
30
秒或以上,间歇
5
~
6
分钟
(
2
)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
(
3
)宫颈口扩张
(
4
)胎先露下降
25
、产程分期:
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
(
1
)第一产程妇女的护理
A
临床表现
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出现伴有疼痛的子宫收缩,习称“阵痛”
宫口扩张:临产后规律宫缩的结果
胎先露下降:决定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观察项目
胎膜破裂:羊膜腔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B
护理评估:观察子宫收缩、观察胎心、宫心扩张及胎头下降—产程图、胎膜破裂、胎心
情况。
C
护理诊断
/
问题
焦虑
与知识缺乏,担心分娩能否顺利进行有关。
疼痛
与逐渐加强的宫缩有关。
D
护理措施
入院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产程进展、促进舒适
(
2
)第二产程妇女的护理
A
临床表现:子宫收缩增强、胎儿下降及娩出
B
护理诊断
/
问题
疼痛
与宫缩及会阴部伤口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会阴裂伤及婴儿产伤等有关。
C
护理措施
a
心理支持
b
观察产程进展
c
指导产妇屏气
d
接产准备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
4cm
且宫缩规律有力时,做好接产准备
(
3
)第三产程妇女的护理
A
临床表现:子宫收缩、胎盘娩出、阴道流血
新生儿评估
新生儿< br>A
p
g
a
r
评分法
体征
每分钟心率
每分钟呼吸
肌张力
喉反射
皮肤颜色
0
0
0
松弛无反射
全身苍白
1
分
<100
次
浅、慢、不规则
四肢稍屈曲
有些动作
躯干红、四肢青紫
2
分
≥
100< br>次
佳
四肢屈曲,
活动好
咳嗽,恶心
全身粉红
妇产科护 理学(第
5
版)
B
护理诊断
/
问题
有母子依恋关系改变的危险
与疲乏、会阴切口疼痛或新生儿性别不理想有关。
潜在并发症: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
C
护理措施
新生儿护理、协助胎盘娩出、检查胎盘、胎膜、检查软产道、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观察、提供舒适、情感支持
26
、产褥期:
产妇除乳房外全身 各系统从胎盘娩出后至恢复或接近正常非妊娠状态所经历的一段
时间。
27
、产褥期妇女临床表现:
(
1
)生命体征:体温多为正常
,产后
3
天会出现泌乳热
脉博
60-70
次
/
分
呼吸
14-16
次
/
分
血压平稳
(
2
)子宫复旧:子宫圆而硬
产后
10
天降盆腔内
(
3
)恶露:正常恶露
血腥味
无臭味
持续
4-6
周
总量
250-500ml
血性恶露
产后最初
3-4
天
浆液恶露
产后
4
天
持续
10
天
白色恶露
产后
10
天
持续
3
周
(
4
)外阴:水肿一般在产后
2-3
天自行消退
(
5
)褥汗: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尤为明显,于产后一周自行好转
(
6
)其他:排尿困难及便秘
乳头皲裂
体重减轻疲乏
产后抑郁
28
、产褥期的护理诊断: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
尿潴留
、
母乳喂养无效
、
睡眠状态紊乱、知识的缺
乏
、
入厕自理缺陷、卫生自理缺陷
29
、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
1
)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乳房胀痛、产后宫缩痛、恶露、
其他:食欲不佳、疲乏;褥汗较多、尿量增加;体重减轻;便秘
(
2
)护理诊断:
舒适的改变、便秘与尿潴留、母乳喂养无效、焦虑
(
3
)护理目标:
产妇不适减轻、产妇不发生秘便与尿潴留、产妇母乳喂养成 功、良好适应新
的家庭角色
(
4
)护理措施:
A
一般护理:
a
提供舒适、安静、卫生的休养环境
b
测生命体征
2
次
/
日,体温超过
38
摄氏度 时,加强观察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c
保证营养与睡眠: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d
鼓励产妇适当活动,一般正常分娩者,产后
2 4
小时可下床活动,避免负重与蹲位
e
保持大小便通畅,产后
4
小时鼓励产妇及时排尿
B
子宫复旧的护理:
a
产后两小时内极易发生产后出血故应在产室 即刻、
30
分钟、
1
小时、
2
小时各观察一次
子宫 收缩、宫底高度
b
每天在同一时间评估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并记录宫底高度、恶露的性质和量
如异常
——
及时排空膀胱、按摩子宫,遵医嘱给予子宫收缩剂
恶露有异味
——
感染:配合医生做好血及组织培养标本的收集和抗生素的应用
c
产后当天禁止用热水袋热敷止痛
C
会阴护理:
a
仔细评估会阴伤口情况。
b< br>每日用
1/5000
高锰酸钾溶液或
1/2000
的苯扎溴铵溶液擦洗
2
次,原则是从上至下,从
内到外。
c
会阴水肿者,用< br>95%
酒精或
50%
硫酸镁溶液湿热敷。
d
有伤口者取会阴伤口对侧卧位,术后
3~5
天拆线。
e
伤口疼痛剧烈或肛门坠胀者,应报告医生。
f
小血肿者,
24
小时后可湿热敷或远红外线灯照射;大血肿者应配合医生切开处理
D
乳房护理:
a
常规护理: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擦洗。
b
乳房硬结与疼痛的护理
c
乳头皲裂的护理
d
退乳与乳汁不足的护理
E
健康教育:
a
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b
母乳喂养的指导:尽早哺乳、按需哺乳;喂养姿势正确;
哺乳完毕,正确取出乳头;
哺乳完毕,轻拍婴儿背部,以防溢乳。
30
、流产(
aborti on
)
:
妊娠于满
28
周前止,胎儿体重不足
1000g< br>者,称流产。流产发生在
12
周
以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于
12
周至不足
28
周者称晚期流产。早期流产多见。
(
1
)病
因
A
遗传基因缺陷:引起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
B
母体方面的因素:
a
全身性疾病
b
生殖器官疾病
c
内分泌功能失调
d
妊娠期腹部手术或创伤
e
胎盘内分泌功能不足
f
孕妇接触影响生殖功能的有毒物质
(< br>2
)病理:
流产发生时,常常是胚胎或胎儿先死亡,然后底蜕膜出血;或先胎盘后出血形 成
胎盘后血肿,继而促进子宫收缩,排出胚胎或胎儿。
(
3
)临床类型及表现
A
临床表现
:
停经后阴道流血和下腹疼痛
B
类型及处理原则
a
先兆流产:保胎治疗。
b
难免流产:一经确诊,立即促使宫腔内容物排出,防大出血及感染。
c
不全流产:一经确诊,立即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
d
完全流产: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e
稽留流产:一经确诊,应尽早排空子宫腔,防止凝血功能障碍。
f
习惯性流产:针对病因,预防为主。
(
4
)护理诊断:
A
有组织灌注量改变的危险:与出血有关
B
有感染的危险:与出血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宫腔手术有关。
C
躯体移动障碍:与先兆流产需卧床休息有关。
D
预感性悲哀:与可能失去胎儿有关。
(
5
)护理目标:
A
孕妇出血得到控制,维持正常生命体征。
B
孕妇无感染发生。
C
孕妇悲哀反应减轻,积极配合治疗,维持较高的自尊。
(
6
)护理措施
A
先兆流产应绝对卧床休息。
B
建议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C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孕妇进行开放性沟通
D
观察阴道流血量及腹痛情况。
-成都锦江区人民医院
-成都锦江区人民医院
-成都锦江区人民医院
-成都锦江区人民医院
-成都锦江区人民医院
-成都锦江区人民医院
-成都锦江区人民医院
-成都锦江区人民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04:3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4359.html
-
上一篇:2016年上半年面授考试课程-《断层解剖学》复习题
下一篇: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