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肥大的原因-曙光医院网上挂号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
学号:
姓名:孟文丽
0
至
3
岁婴幼儿保教
2010141261
1
~
3
岁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期在婴儿期的基础上身体和心理进一步发育。
(1)神经系统的发育:
到
3
岁时,
幼儿的大脑可达到
1000
克左右,
约为成人
大脑重量的
75
%,是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此时的大脑 结构和功能更加复杂,
神经细胞体积增大,
突触数量和长度增加,
神经纤维朝不同方向 延伸与各脑区细
胞发生联系并接受来自其他脑细胞的纤维,错综复杂的神经细胞联系网络形成。
同时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形成,标志着大脑发育成熟。
(2)
断奶:幼儿到了
1
岁左右就应该断奶。
虽然
1
岁以前母乳为婴儿身体的 健
康发育提供丰富的营养,
所含大量的抗体和酶类为婴儿战胜各种感染起到其他代
替品 无法起到的作用,
但在出生后
1
岁左右,
母乳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逐渐减< br>少,已无法满足婴儿身体日益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要断奶。
断 奶过程从心理学上讲是母亲~婴儿之间依恋形式的转变过程,是从对乳头
的本能的依赖向高级情感联系过 渡。及时断奶将有助于婴儿的心理向社会化发
展。
(3)
动作 的发展:
1
岁稍大的婴儿已能行走自如;
1
岁半以前能蹲下,将地上
的小球捡起,会跑但跑不稳;
1.5-2
岁可以自由上下楼梯,跨越简单低矮的障碍
物 ,可自己用勺子吃饭;
2
~
3
岁时能单脚站、双脚跳、跑步,参加有组织的活
动,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用筷子吃饭,穿短裤、背心和袜子。双手精细
动作较准确,眼 、手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可以折纸画图形。
(4)
语言的发展:1
~
1.5
岁是正式开始学话阶段,开始是一些无意义的连续
音节,如“帽帽”、
“抱抱”等少数模仿性发音,
到后来可以说出有一定意义的
词。1.5
—
2
岁可以说出简单句和“电报句”,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如“爸爸
走”(让爸爸走开,或爸爸走了
)
、“姐姐写”(姐姐在写字、学习
)
。< br>2
~
3
岁是
儿童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词汇量可达
1000< br>字左右,句子结构由简单句向复合
句发展,
句子明显增长,
所表达的内容也更加 丰富,
语言中可以反映人物的相互
关系,
表达时间概念。
此阶段儿童喜欢与成 人交谈,
喜欢听成人讲故事并能理解
故事内容。
(5)
认知的发展:比起
1
岁的婴儿,
2
~
3
岁孩子的感知觉浙 趋精细,视觉方
面已能分辨基本颜色,
有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可以分出上下、
左右、
前后、
远近、
上午和下午,
但还不能正确理解较复杂的空间关系,如“用右手把积木放在前面
桌子的左抽屉里”。
1
岁左右出现回亿,可以去找被藏 起来的玩具;
2
岁时能再
认出几个周以前碰到的事物;
3
岁时可以再 认出几个月以前感知过的事物。
注意力极不稳定,不随意注意
(
被动注意
)
明显强于随意注意
(
主动注意
)
,注
意力容易分散,
对自己感兴趣的玩具或卡通电视可以注意较长时间,
随意注意逐
渐发展。
思维活动是比较高级的心理活动,
是与语言系统的发展密切相 关的。
因此,
它
发生较迟,只有在
1
岁以后才开始发生。
2
~
3
岁婴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
即只有依靠感知和自身的动作才能进行思 维并且把自己的思维讲出来,
一旦离开
了动作,思维也就终止。能够根据颜色、大小、形状、运 动等外部特征对事物进
行简单归类。
萌发想像性—鼠维,
可以把无生命的玩具熊当作小 弟弟,
给他喂饭、
洗衣,
可进行简单的扮演性游戏。
此时儿童的行为动作是思 维的前提,
只能在动
作时才有思维,因此,他不会在动作中思考,不能预见动作的后果。
(6)
情绪的发展:
1
岁以前的婴儿主要表现为母亲离开后 鼬焦虑和对陌生人的
恐惧。
2
~
3
岁时,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各种 情绪活动进一步分化,可以体验
到高兴时的愉快,受到赞扬时的满意,受到责备时的烦恼,受 到委屈时的悲伤,
其特点是情绪很不稳定,高兴与悲防的转换较快.常常破涕为笑.
婴幼儿在与成人的接触、交往过程中,通过成人对事物好坏评价的影响,高
级情感活 动开始萌发,
开始产生出“好”、
“坏”、
“乖”等较早期的道德情感
的体验 ,
有了“爱”与“憎”,
把小人书上“吃小白兔的大灰狼”撕掉,
替被困
于山 洞中的“葫芦娃”落泪。
这种虽然是基于模仿而非真正理解的道德情感,
是
以后品德形 成的基础。
1
岁以前没有意志活动。
1
岁以后随着言 语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掌握,
意志活动
开始萌发,
最初表现在能够按成人指示去完成一定 的动作上,
以后便可借助自己
的言语来控制自己的动作。
2
~
3岁开始表现出强烈独立行动的意识,要摆脱大
人的约束。
这只是意志活动的开始;
在完成“一件事”上控制自己的能力和克服
行动中困难的能力还很不够,看上去似毅力不够、易打退堂鼓 、做事虎头蛇尾。
(7)
个性特征的发展:
个性特征是在高级 神经活动类型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人
区别于其他人的行为方式。
3
岁以前儿童明显个性 特征表现在有强烈的好奇心、
探索环境的兴趣,主动、独立地于自己的事有合作精神,活动量进一步增加 ,活
动范围也逐步扩大。儿童早期的.这些个性特征很不稳定,受外界环境、教育、
父母个性特 征的影响极大,
只有发扬良好的方面,
纠正和引导不良的方面才能为
日后发展成稳定、 良好的个性特征打下基础。
个性特征的另一个主要成分是自我意识,
即意识到自己不是别人;
意识到人
有手、
足、
眼睛等组成部分;意识到自己与外界客观物体是相互独立而不是混为
一体的,自我意识在对儿童心理活动的调节上起着 重大的作用。
1
岁前的儿童没
有自我意识,
分不清作为主体的自己与客观物体 的区别。
随着对自己存在和自己
力量的认识,
自己从自己的行为中感受到自信和自豪,
成人对儿童行为的评价在
此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掌握和运用与“自己”有 关的词,
如知道自己的名字、
性别等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
一般在
2
岁左右才
能达到。
气质也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 指由生物学因素所决定的相当稳定而持久的
心理学特征,是行为的表现方式,体现在行为的速度、强度和 灵活性等特点。每
个儿童的气质从出生就表现各异,
以生物学为基础影响着每个儿童日后个性的 形
成。有的学者将儿童气质划分为
9
个特征,即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度、反应强度、情绪性质、坚持度、注意广度和反应阈值。
根据这些特征将儿童气质分为
3
种主要类型:
难养型、
易养型和启动缓慢型。
它们的特点是:①难养型:
生理功能不规律,
对新事物和陌生人回避,
适应较慢,
经常表 现为强烈的消极情绪,较难抚养,易出现行为问题。②易养型:生理功能
规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和陌 生人,情绪积极,反应强度中或低度,适应快,
易抚养,
多数不会出现行为问题。
③启 动缓慢型:
对新事物和陌生人最初反应慢、
适应性差、反应强度低,消极情绪较多。
通过儿童气质特征的了解,使父母认识自己孩子的气质特征,更系统地了解
孩子的行为方式,< br>提出对孩子的教育或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方式,
以达到密切或和
谐的亲子关系,塑造出可被 社会接受的个性特征。
一岁到三岁的宝宝教育的重点
从一岁到三岁,小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及早期教育注意点
大家都知道,
儿 童的发展在前几年尤其是前三年是最为关键的过程。
心理学家指
出,
把一个人的整个智 力水平分为
100
份,
那么在四岁之前儿童的智力已经完成
前列腺肥大的原因-曙光医院网上挂号
前列腺肥大的原因-曙光医院网上挂号
前列腺肥大的原因-曙光医院网上挂号
前列腺肥大的原因-曙光医院网上挂号
前列腺肥大的原因-曙光医院网上挂号
前列腺肥大的原因-曙光医院网上挂号
前列腺肥大的原因-曙光医院网上挂号
前列腺肥大的原因-曙光医院网上挂号
本文更新与2021-01-28 21:3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3643.html
-
上一篇:健身训练计划表
下一篇:幼儿园早教:婴幼儿成长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