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弹力袜价格-如何治疗尿蛋白
病毒性肝炎诊疗常规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复杂,
切忌主观片面 地只依靠某一项或某一次检查
异常即作出诊断,
应根据流行病学史、
临床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
果,
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做 好鉴别。
然后根据肝炎病
毒学检测结果,作出科学、准确的临床诊断和病原学诊断,给于适当的 治疗。
一、
临床诊断
(一)
临床分型
1
、急性肝炎:
(
1
)急性无黄疸型
(
2
)急性黄疸型
2
、慢性肝炎:
(
1
)轻度
(
2
)中度
(
3
)重度
3
、重型肝炎:
(
1
)急性重型肝炎
(
2
)亚急性重型肝炎
(
3
)慢性重
型肝炎
4
、淤胆型肝炎
5
、肝炎肝硬变(
1
)代偿期(
2
)失代偿期
(二)
各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依据
1
、
急性肝炎
(
1
)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a
、
有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和注射或输血史。
b
、
近期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症
状,持续几天以上且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c
、
有肝肿大并有触痛、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
大等体征。
d
、
肝功能化验
ALT
升高,血清总胆红素<
1 7.1?
mol/L
。
(
2
)
急性黄疸型肝炎
a
、
符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条件,可有尿色加深及巩膜
皮肤黄染。
b
、
血清总胆红素
>
17.1?
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它
原因引起的黄疸。
2
、
慢性肝炎
(
1
)
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
(
2
)
原有乙型、丙 型、丁型肝炎或
HBsAg
携带史,本次又因同
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 能异常者。
(
3
)
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临床症状、
体征、
化
验及
B
超检查综合分析或肝组织病理 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
亦可作出相应诊断。
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
慢性肝 炎临床上可分为轻度、
中度和重度。
根据患者
HBV
血清学标志物检查结果、 临床表现及预后的不同,可将
1
慢性乙型肝炎分为:
HbeAg
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和
HbeAg
阴性的慢性
乙型肝炎。
3
、
重型肝炎
(
1
)急性重型肝炎
a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
b
、
2
周内出现极度乏力及明显的
消化道 症状。
C
、
迅速出现Ⅱ度以上
(按Ⅳ度划分)
肝性脑病。
d
、
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40%
并排除其它原因者。
e
、肝浊音界
进行性缩小。
f
、黄疸急剧加深,或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
黄 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
(
2
)亚急性重型肝炎
a
、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
b
、
15
天
~24
周出现极度乏力及
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C
、凝血酶原时间明 显延长,凝血酶原活
动度低于
40%
并排除其它原因者。
d
、黄疸迅 速加深。每天上
升≥
17.1?
mol/L
或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值
10
倍以上。
e
、首先
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为脑病型,
首先出现 腹水及相关征候
(包括胸水等)者为腹水型。
(
3
)慢性重型肝炎
其发病基础有 :
a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
b
、慢性乙肝病毒
携带史。
C
、
无肝病史及
HBsAg
携带史,
但有慢性肝病体征
(如
肝掌、蜘蛛痣等)
、影像学改变(
B
超提示慢性干实质损害、
脾脏增 大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
A/G
比
值下降或倒置)
。< br>d
、肝穿刺检查支持慢性肝炎。
e
、慢性乙肝
或丙型肝炎,或慢性HBsAg
携带者重叠甲型、戊型或其它肝
炎病毒感染时要具体分析,应除外有甲型、戊型 和其它肝炎病
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随着
病情发 展而加重,
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40%
,
血清胆红素大于
正常值10
倍以上。
根据临床表现可将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分为
早、中、晚三期。
4
、
淤胆性肝炎
a
、有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 表现,但症状较轻,
b
、皮肤搔痒,粪
便灰白,
c
、肝脏明显肿大,
d
、肝功能检查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
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持续
3< br>周以上并能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肝内外
梗阻性黄疸,
e
、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 br>60%
,
f
、血清
γ
转肽酶、碱
性磷酸酶、胆固醇升 高。
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性肝炎。
2
5
、
肝炎肝硬化
a
、
有慢 性肝炎病史,
b
、
B
超检查提示肝脏缩小,肝表面凹凸不
平,肝实质 回声不均,
呈结节状,门静脉增宽,
有腹水时可见液性
暗区,
c
、肝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纤维化或结节形成。
临床上根据病情可为代偿性肝硬化和失代偿性肝硬 化,
根据肝
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将肝硬化分为活动性肝硬化和静止性肝硬化。
二、病原学诊断
(一)
、病原学分型
目前病毒性肝炎分为五型,
即甲型病毒性肝炎
(
HA
V< br>)
、
乙型病毒性肝炎
(
HBV
)
、丙型病毒性肝炎(
HCV
)
、丁型病毒性肝炎(
HDV
)和戊型病
毒性肝炎(
HEV
)
,庚型肝炎病毒(
HGV
)
。
(二)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依据
1
、
甲型肝炎:
急性肝炎检出抗
—
HA
V IgM
,
可确诊为
HA
V
近期感染。
2
、
乙型肝炎: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可诊断为现症
HBV
感染
①HBsAg
阳性,②
HBV
—
DNA
阳性,③抗
—HBc IgM
阳性,④肝内
HBcAg
和
/
或
HBs Ag
阳性,或
HBV
—
DNA
阳性。
I
、急性乙肝的诊断
要与慢性乙肝急性发作鉴别。
II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临床符合慢性肝炎,并有一种以上现症
HBV
感染标志物阳性。
ⅲ、
慢性
HBsAg
携带者的诊断
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
正常,
HBsAg
持续阳性
6
个月以 上。
3
、
丙型肝炎:①急性丙肝的诊断:临床符合急性肝炎,血清或肝内
HCV-RNA
阳性;
或抗
—
HCV
阳性,
但无其它型肝炎病毒的急性感
染标志。
②慢性丙肝的诊断:
临床符合慢性肝炎,
除外其它型肝炎,
血清抗
—
HCV
阳性,或血清和
/
或肝内
HCV- RNA
阳性。
4
、
丁型肝炎:
(
1
)
急性丁型肝炎的诊断
①急性
HDV
、
HBV
同时感染
急性肝
炎患者,除急性
HBV
感染指标阳性外,血清抗
-HDV < br>IgM
阳
性,
抗
-HDVIgG
低滴度阳性,
或血清 和
/
或肝内
HDV
Ag
及
HDV
RNA
阳性。②
HDV
、
HBV
重叠感染
慢性乙肝病人或慢性
HBsAg
携带者,
血清
HDV R NA
和
/
或
HDV
Ag
阳性,
或抗
-HD V
IgM
和抗
-HDV IgG
阳性,
肝内
HDV RNA
和
/
或
HDV
Ag
阳性。
(
2
)
慢性丁型肝炎的诊断
临床符合慢性肝炎,血清抗
-HDVIgG
持续高滴度
HDV
RNA
持续阳性,肝内
HDV
RNA
和
/
或
HDV
Ag
阳性。
5
、
戊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
-HEV
阳转或滴度由低到高,或抗
-HEV
阳性>
1
:
2 0
,
或粪便
HEV RNA
阳性,或抗
-HEV IgM
阳性。
3
三、入院后化验及辅助检查
(一)
入院后完成血、尿、便常规、 尿三胆、便潜血等项目检查。以后急
肝每两周检查一次,慢性肝炎每月一次。如有异常情况可随时复查。
(二)
入院后常规查肝功能,
根据病情查血生化、
血糖 、
凝血酶原活动度、
血沉、胆硷酯酶、总胆汁酸、血脂、肝脏纤维化四项等检测项目。一般情况 下每
2
周~
1
个月查一次。或据临床需要决定复查时间。慢性乙、丙、丁型肝 炎入院
查
AFP
,如无异常每三个月一次。
(三)
入院常规查
B
超、心电图、胸部
X
线透视,必要时拍片。慢性肝
炎、肝硬化做上消化道造影。以后每
3
个月复查一次。
(四)
< br>胸水、
腹水患者做胸、
腹水常规及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凝造血机能障碍查骨髓象。
有出血倾向全面查凝血全项。
疑并发
DIC
、自身免疫性肝
炎、原发性胆汁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心源性、代谢性、肝静脉流出通
道受阻而引起肝硬化者等应做相应检查。
(五)
常规做甲、乙、丙、丁 、戊型肝炎病原学检查,查艾滋病、梅毒抗
体。必要时查
EBV
、
CMV等病毒感染指标。
(六)
肝脏活组织学检查对诊断、
分型、
疗效及预后判定十分重要。
根据
需要努力争取进行,但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规 范化。
以上内容为常规检查项目。
临床医师应根据病情需要随时作有关项目检测。
四、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病毒性肝炎目前 尚无理想特效治疗。
根据不同病原、
临床类型区别对待。
以
休息、营养为主, 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精神创伤及损肝药物。目前
要应用用中医、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 疗,树立病人的信心,
密切配合治疗,
更加完
善、规范和科学地治疗急、慢性肝炎和肝 硬化。
(一)
休息:
急性肝炎早期、
慢性肝炎活动期及 失代偿期肝硬化均应卧床休息。
病情缓解后应动静结合,活动度根据自身状况而定。一般以活动后不感< br>到疲劳为宜。切勿盲目增加活动量,以免加重病情。
(二)饮食:急性期应进易消化清 淡、富含维生素食物。糖的补充要适量,以免
引起糖代谢障碍。适当限制脂肪入量,摄入高蛋白饮食。如 牛奶、鸡蛋、
豆制品、各种瘦肉、蔬菜等。但要根据病情,勿过量补充。糖应占每日总
热量的< br>55-60%
;蛋白占
25-30%
;脂肪为
10-20%
。
(三)
药物治疗:
1
、抗炎、保肝、降酶、退黄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
2-3< br>种,切勿同
时多种药物及超常规的大剂量应用,
以免增加肝脏负担及药物间的拮抗反应。
可
选酌情用:
口服用药:
4
肝泰乐
0.1~0.2
Tid
罗浮健肝灵
2~3
粒
Tid
肝速康
2
~
3
粒
Tid
利肝隆冲剂
1
袋
Tid
甘利欣
2
粒
Tid
苦参素软胶囊
0.2
Tid
清开灵口服液
20ml
Bid
注射用药:
①
5~10%
葡萄糖
200ml
+3
0
~
40
ml
强力宁(或甘利欣或力达甘欣)静滴
qd
,疗
程
2~4
周。
②
5~10%
葡萄糖
200ml +
促肝细胞生长素
80~120mg
静滴
qd
,疗程
2~4
周。
③
10%
葡萄糖
200ml+A
TP40mg+
辅酶
A100
+
维生素C3.0+
肝太乐
0.4
静滴
qd
,疗程
2
~
4
周,伴恶心呕吐者可加维生素
B
6
100~200mg
,有出、凝血功能障碍
者加维生素
K
1
10mg
静注。
④
5~10%
葡萄糖
200ml +
清开灵
40ml
静滴
qd
疗程
2
周。
⑤低分子右旋糖苷
500ml+
复方丹参
20ml+654-2
10mg
静滴
qd
疗程
2
周。
⑥
5~10%
葡萄糖< br>200ml+
门冬氨酸钾镁
30ml
静滴
qd
,疗程
2
~
4
周。
⑦
5~10%
葡萄糖
200ml +
苦参碱
150mg
静滴
qd
,疗程
2
~
4
周。
⑧淤胆型肝炎或 伴有胆汁淤积者:
口服胆维他胶囊、
熊胆胶囊或用苦黄、
思美泰
注射液。必要 时可用激素、巴比妥、肝素抗凝等药物,但应严格选择适应症,
注意副反应,需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应用。
⑨自由基拮抗剂的使用:谷光甘肽
2
、抗病毒治疗:抗炎、保肝 、降酶、退黄治疗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并不能取
代抗病毒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迁延愈,肝脏病 变的进展与病毒的持续
复制密切相关。因此,抑制病毒复制,对慢性肝炎病情稳定和恢复有关键性作用,根据病情使用干扰素及核苷类药物。见附录。
3
、抗纤维化药物:以中医中药为主,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等。
4
、调整蛋白比值:马洛替脂、复合氨基酸胶囊、支链氨基酸、极化液、人血白
蛋白及鲜血浆,必 要时用促生长激素等。
5
、调节免疫功能:核糖核酸、左旋咪唑涂布剂、转移因子、 胸腺肽、胸腺因子
-D
、胸腺五肽、胸腺肽
-a
等药物治疗。
6
、中药治疗:肝舒康、抗毒胶囊
II
号等我院制剂。
7
、清除肠源内毒素: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如新霉素、头孢唑林、庆大霉
素、乳果糖等。< br>
8
、载体氧光亮子疗法、肝病治疗仪及自体或异体血光亮子疗法等。
u
5
静脉曲张弹力袜价格-如何治疗尿蛋白
静脉曲张弹力袜价格-如何治疗尿蛋白
静脉曲张弹力袜价格-如何治疗尿蛋白
静脉曲张弹力袜价格-如何治疗尿蛋白
静脉曲张弹力袜价格-如何治疗尿蛋白
静脉曲张弹力袜价格-如何治疗尿蛋白
静脉曲张弹力袜价格-如何治疗尿蛋白
静脉曲张弹力袜价格-如何治疗尿蛋白
本文更新与2021-01-28 14: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3121.html
-
上一篇: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下一篇: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