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接触性皮炎护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7 18:44

胃出血吃什么药-

2021年1月27日发(作者:唐子安)
皮肤科护理常规

接触性皮炎护理

(一)

定义

接触性皮炎(
contact
dermatitis
)是由于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
或慢性炎症反应。

(二)症状、体征

1.
急性接触性皮炎

起病急,在接触 的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症、丘疱症,严重时红
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患部常有灼痛感,搔 抓后科将致病物带到远隔皮损部位,
产生
性质类似的病变。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

(三)护理要点

1.
常规护理


1
)安静休息,减少刺激,避免精神紧张货兴奋。


2
)饮食方面,给予易消化,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之食品。禁食辛辣辛辣,茶,
酒,咖啡 等易兴奋食品。

2.
皮损护理


避免各种外界刺激, 瘙抓,烫洗等。皮炎处红肿或有少量丘疹而物破皮或溢
液化脓时,
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使患处 保持干燥,并有止痒的功效。
当炉甘石洗剂在皮肤
上堆积时,
必须用冷水冲掉后再上药 。
皮炎如大量渗液糜烂时,
可用高锰酸钾溶液

1

500 0

浸泡或

湿敷。
经湿敷后,皮肤可干燥,
待皮肤干燥后 可涂皮质激素类霜剂或其他安抚止痒剂。
对水
疱,大疱性质皮损可抽出浆液。

(四)健康指导

1.
让患者了解自己可能的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
注意自我保健,
出院后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

2.
不要接触已确认的过敏或刺激物。

3.
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 让患者掌握自己的发病规律。复发后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轻视或
延误治疗。



第二节

湿疹护理

(一)

定义

湿疹(
eczema
)是有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 表皮炎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
态反应有关。

(二)

症状、体征

1.

急性期


表现有针 头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有小水泡,常融合成片,境界
不清楚。在损害周边,丘疱疹逐渐稀 疏。皮疹分布对称,多见于面,耳,手,足,前臂,
小腿外露部位,严重者可弥漫全身。自觉瘙痒较重, 常因瘙抓形成点状糜烂面,有明显
浆液性渗出。如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脓液,脓痂,淋巴结肿大,甚 至有发热等全身
症状。

2.

亚急性湿疹

< br>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疹呈暗红色,可有少许
鳞屑及轻度浸润。

3.

慢性湿疹


患者皮肤肥厚,
表面粗燥 ,
呈苔藓样变,
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好发部位:
手,足,小腿,肘窝,股 部,乳房,外阴,肛门等处。



1
皮肤科护理常规

(三)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1


护士应帮助患者寻找并去除可能发病的原因。


2


饮食一清淡,忌食辛辣,酒,鱼虾等诱发本病的食物。


3


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宜过暖,衣服应经常更换,保持清洁。


4


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动关心患者,耐心关心 患者,耐心解释病情和
患者提出的问题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

用药护理


1


对服用抗组胺药物患者,可能 发生头晕等副作用,应注意患者的安全,严防下床活
动时摔伤。


2


慎服安眠药,以防引起过敏反应。


3


护理人员应根据皮损情况协助医生选择适当的药物浓度,剂 型很正确的用药方法,
掌握外用药物疗法护理的注意事项。

(四)

健康指导

1.

让患者了解自己可能的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注意 自我保健,出院后合理安排生活和工
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

2.

避免高致敏性食物和辛辣食物。

3.

直到患者出院后按医嘱继续坚持内服药和外用药治疗。

4.

避免 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洗澡,过度瘙抓:避免接触一切可疑致敏因素,如化妆品,
寒冷等。

5.

。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轻视或延误治疗。




第三节

药疹护理

(一)

定义

药疹(
drug
eruption
)亦称药物性皮 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灌肠,栓剂使用,
甚至通过破损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后,
在 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炎,
严重者尚可累及机
体的其他系统。

(二)

症状,体征

1.

国定型药疹


常有解热镇痛类,磺胺类或巴比妥类等药物引起。皮疹为圆形或类圆形的
水肿性暗紫 红色斑疹。重者红斑上可出现水疱或大疱,黏膜褶皱处易糜烂,渗出,甚至
继发感染而出现溃疡,产生痛 感。

2.

荨麻疹型药疹


较常见,多由血清 制品(如破伤风或狂犬病疫苗)
,呋喃唑酮,青霉素
等引起。临床表现与急性荨麻疹相似,但持 续时间较长,同时可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如
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甚至蛋白尿等。< br>
3.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


麻疹样药疹为散 在或密集,红色针头至米粒大的斑疹或斑丘
疹,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以躯干为多,类似麻疹,严重者 可伴发小出血点,猩红热
样药疹初起为小片红疹,从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于
2

3
日内可遍布全身,
并相互融合,伴面部四肢肿胀。酷似猩红热的皮疹,可伴发热 等全身症状,多有明显瘙
痒,末梢血白细胞可升高,一过性肝功能异常。

4.

湿疹型药疹


皮疹为大小不等红斑,丘疹,丘疱疹 及水疱,常融合成片,泛发全身,可
有糜烂,渗出,脱屑等。全身症状较轻,病程相对较长。


2
皮肤科护理常规

5.

紫癜型药疹


轻者双侧小腿出现红色瘀点或瘀斑,散在或密集分布,可略微 隆起,压之
不褪色。有时可伴发风团或中心发生小水疱或血疱。重者四肢躯干均可累及,可伴有关
节肿痛,腹痛,血尿,便血等,甚至有黏膜出血,贫血等。

6.

多形红斑型药疹


皮损为豌豆至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丘疹,境 界清楚,中
心呈紫红色,虹膜现象阳性,常伴有水疱。多对称分布与四肢伸侧,躯干,伴有瘙痒,
常累及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可伴疼痛。皮疹可泛发全身,在红斑,丘疹,水疱的基础
上出现大疱,糜 烂及渗出,尤其在口腔,眼部,肛门,外生殖器等腔口部位出现红斑,
糜烂,疼痛剧烈。可伴感染,外周 血白细胞可升高,肝肾功能损害及继发感染等,为重
型药疹之一,病情凶险可导致死亡。

7.

大疱性表皮松懈性药疹


皮损为弥漫性型紫红或暗 红色斑片,迅速波及全身。燥红斑处
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稍受外力即成糜烂 面,可形成大面积
的表皮坏死松懈,可伴大面积的糜烂及大量渗出,似浅表的二度烫伤,触痛明显。全身
中毒症状较重,伴高热,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口腔,颊黏膜,眼结膜,呼吸
道,胃肠 道黏膜也可糜烂,溃疡。严重者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混乱,
内脏出血,蛋白质甚至氨质 血症等而死亡。

8.

剥夺性皮炎型药疹


为 重型药疹之一。全身出现大量鳞片状或落叶状脱屑,手足部则呈
手套或袜套状剥脱,
。头发,趾 (指)甲可脱落(病愈可再生)
。口唇和口腔黏膜红肿,
或出现水疱,糜烂,疼痛而影响进食。 眼结膜充血,水肿,畏光,分泌物增多,重时可
发生角膜溃疡。全身浅表淋巴结常肿大,可伴有支气管肺 炎,药物性肝炎,外周血白细
胞可显著增高或降低,甚至出现粒细胞缺乏。


(三)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1


绝对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及输液可加速过敏药物的排泄。


2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清淡饮食。


3


做一切治疗护理时,动作要轻,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


4


注意口腔卫生。

2
.观察重点


1
)由于药疹及激素等均可致消化黏膜损 害,出血,因此应察看患者排便次数是否正常,
有无胃肠道症状,定期做粪便隐血试验。


2
)观察体温变化,注意是否有呼吸道黏膜脱落所致呼吸道阻塞。


3
)观察使用激素后有无血压升高,头痛等不适症状。注意心率,有无心肌受损。


4

观察皮疹有无好转或加重,
治疗中有无病情反跳及再次过敏,
并注意水,
电解质平衡。


(四)健康指导

1.
不要接触已确认致敏的药物,每次看病时应告诉医生勿用该药。

2.
重症药疹患者出院后要继续服药,必要时到医院复诊,不私自用药。

3.
饮食方面,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3

胃出血吃什么药-


胃出血吃什么药-


胃出血吃什么药-


胃出血吃什么药-


胃出血吃什么药-


胃出血吃什么药-


胃出血吃什么药-


胃出血吃什么药-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18: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1119.html

接触性皮炎护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