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发育过程图-
心衰(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一)中医病名:
心衰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二)
xx
病名: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 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
损,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 br>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
活动受限和体液储留 。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
(
1
)心悸、气喘、水肿为本病的主要特征。
(
2
)早期表现气短心悸,或夜间突发惊悸喘咳,端坐后缓解。
随 着病情的发展,心悸频发,动则喘甚,或持续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咳
嗽咯痰,或泡沫状血痰;水肿呈下 垂性,以下肢为甚,甚则全身水肿。终末期
出现胁痛,或胁下积块,面色苍白或青灰,肢冷,唇舌紫黯, 脉虚数或微弱。
常伴乏力、神疲、腹胀、纳呆、便溏。
(
3
)多有 心悸、胸痹、真心痛、心痹、心瘅、肺胀、眩晕、消渴等病史,
或继发于伤寒、温病,也可见于一些危重 疾病的终末期。以中老年人为多。感
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五志过极等可能导致心衰发作或加重 。
BNP
(
B
型脑钠利肽)或
TN-ProBNP
(
N-
末端原脑钠利肽)、心电图、动态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X
线胸片、冠状动脉造影、心脏
ECT
(核素心肌灌注显
像)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
/
9
诊断标准:
1
)、症状
(
1
)左心力衰竭的症状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①
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a
、劳力性呼吸困难。
b
、端坐呼吸。
c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d
、急性肺水肿。
②
咳嗽、咳痰、咯血:
咳嗽 、咯痰是肺泡和支气管粘膜瘀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
位减轻,咳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 特点;长期慢性淤血,肺静脉压力升高,
导致肺循环和支气管血液循环之间形成侧支,在支气管粘膜下形 成扩张的血
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咯血。
③
乏力、疲倦、头晕、心慌:
这些都是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良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
症状。
④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严重右心室血液重分配时,首先是肾血流量减少 ,患者出现少尿,长期慢
性肾血流量减少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的各种症状。
(
2
)右心衰竭的症状以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为主:
①
消化道症状:
胃肠道及肝脏淤血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是右心衰最常见的
症状。
2
/
9
②
劳力性呼吸困难:
可为继发于左心衰的呼吸困难,单纯右心衰引起的呼吸 困难为分流性先天
性心脏病或肺部疾患所致。
2
)、体征
(
1
)左心衰体征
①
肺部湿性罗音:
随病情轻重,可从局限于肺底部直至弥漫全肺,侧卧位时下垂的一侧啰音
较多。
②
心脏体征:
除基础心脏病的固有体征外,一般均有心脏扩大(单纯舒张性 心衰除外)
及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舒张期奔
马律。
(
2
)右心衰体征
①
水肿:
表现为始于身体低垂部位的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也可表现为胸腔积液,以
双侧多见,单侧以右侧多见。
②
颈静脉征:
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右心衰时的主要体 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
性则更具特征性。
③
肝脏肿大:
肝淤血肿大常伴压痛,持续慢性右心衰可致心源性肝硬化。
④
心脏体征:
3
/
9
除基础心脏病的相应体征外,可因右心室显著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
的反流性杂音。
3
)辅助检查
(
1
)
X
线检查:
可表现为心影的扩大、心脏形状的改变、肺淤血征、肺水肿征等;
(
2
)超声心动图:
提供心脏大小、心瓣膜结构和功能情况。并能估计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
能。
(二)证候诊断
1
、心血瘀阻,心气虚衰
证候:
心悸,乏力,不安,胸闷气短,口唇青紫,动则尤甚。面色暗红,气短喘息,劳则加重,尿少浮肿。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紫斑,脉细涩或结代。
2
、气阴亏虚证,饮凌心肺
证候:
心悸气短,乏力,胸 闷憋胀,痰掩上雍,不能平卧,心烦失眠,五心烦
热。口燥咽干,盗汗,头晕,目眩,急躁易怒。
舌
xx
,脉细数。
3
、脾肾阳虚,水饮凌心证
证候:
心悸、咳嗽、气短、 尿少肢肿、面色晦暗、精神不振、畏寒肢冷、腰酸尿
少、动则喘促,大便溏泄,面色苍白,全身水肿。舌 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4
/
9
胎儿发育过程图-
胎儿发育过程图-
胎儿发育过程图-
胎儿发育过程图-
胎儿发育过程图-
胎儿发育过程图-
胎儿发育过程图-
胎儿发育过程图-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16:1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