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脑出血后遗症-
镇
咳
药
常
识
及
用
药
Document number
:
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镇咳药常识及用药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呼吸道反射,是呼吸 道受到刺激(如炎症、异
物)后,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射,可以排
出呼 吸道分泌物或异物,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因此,咳嗽一
般是一种有益的动作,有时亦见于健康人体 。在一般情况下,对轻
度而不频繁的咳嗽,只要将痰液或异物排出,就可以自然缓解,无
须应用 镇咳药。但是,对那些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
繁的剧咳,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休息和 睡眠,增加体力消
耗,甚至促进病症的发展,产生其他并发症,此时弊大于利。所
以,应该适当 地应用镇咳药,以缓解咳嗽。
咳嗽反射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个环节:
(
1
)呼吸道神经末梢 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化学感觉器和肺
牵张感受器。
(
2
)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纤维。
(
3
)延髓咳嗽中枢,位于延髓背侧部,邻近呼吸中枢。
< br>(
4
)传出神经,包括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喉上神经和脑神经。它
们协同完成咳 嗽运动。
咳嗽是清除异物和保护下呼吸道的反射性防御机制。咳嗽动作实质上是猛烈有力地吸气,接着声门关闭,相继肋间肌和膈使劲收
缩,可建立大约有
40千帕的肺内压力。而后声门突然开放,膈迅速
用力收缩,使肺内气体高速度冲 出呼吸道,将呼吸道黏膜上粘附的
物质喷出,形成咳嗽和咳痰。如此复杂协调的动作是由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经传入神经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再由呼吸中枢发出冲
动,经传出神经作用于肋间肌、膈 和声门等而暴发咳嗽及咳痰。
呼吸道黏膜上分布着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和 肺牵张感受器,
因而黏液、灰尘或异物的机械刺激,烟熏、毒气等的化学刺激,以
及支气管痉挛 引起肌张力增加,都可引起咳嗽。感受器冲动的传入
咳嗽中枢和咳嗽中枢兴奋的传出主要通过迷走神经。 由于迷走神经
末梢除分布于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尚分布于胸膜、肺、内脏等
处,所以除了胸 部受刺激可引起咳嗽外,头、腹部病变亦可引起咳
嗽。
上述咳嗽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改变或功能失常,都会使
咳嗽发生障碍。
镇咳药的作用
咳嗽反射可持续数天至数月,急性呼吸道 感染所伴随的咳嗽约持
续数天,在炎症控制后多可消失;而由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吸烟
等引起 的咳嗽,常可持续
3
周以上,可以认为是慢性咳嗽。
对于咳
嗽,一 般常要求应用某种药物来制止,因此镇咳药的使用易被人们
认为有效的措施。
镇咳药的应用原则
(
1
)应当明确诊断,确定引起 咳嗽的病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首先控制感染,口服抗感染药物,消除炎症;或对抗过敏
原,配合对症治疗,才能使止咳祛痰药收到良好的效果。
(
2
)对一般咳嗽的治疗应以祛痰为主,不宜单纯使用镇咳药。只
有因胸膜、心包 膜等受刺激而引起的频繁剧咳,或者只有当痰液不
多而频繁发作的刺激性干咳,影响病人休息和睡眠时, 以及为防止
剧咳导致合并症(如肺血管破裂、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咯血)
时,才能短时间地使 用镇咳药。对咳嗽伴有多痰者,应与祛痰剂
(如氯化铵、溴已新、乙酰半胱氨酸)合用,以利于痰液排出 和加
强镇咳效果。
(
3
)对痰液特别多的湿性咳嗽 如肺脓疡,应该审慎给药,以免痰
液排出受阻而滞留于呼吸道内或加重感染。
(
4
)对持续
1
周以上的咳嗽,并伴有反复或伴有发热、皮疹、哮< br>喘及肺脓肿症的持续性咳嗽,应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或咨询医生。
(< br>5
)除用药外还应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忌吸烟,忌食刺激性食
物。对睡眠不佳或情绪烦 躁者可应用安定剂或镇静助眠药。
苯丙哌林
BENPROPERINE
[
药物作用
]
苯丙哌林为非麻醉性强效镇咳药,奏效迅速,动物实验证明本品
镇咳效力比可待因 强
2-4
倍,本品的镇咳作用具有双重性,除了通
过阻断来自肺胸膜牵张感受器传入的 感觉神经冲动,兼有支气管平
滑肌解痉作用外,尚对咳嗽中枢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抑制呼吸。
对平滑肌的作用与罂粟碱类似,临床上不引起胆道及十二指肠痉挛
或收缩,不引起便秘,未发现成瘾性。
[
适应症状
]
刺激性干咳及其
车祸脑出血后遗症-
车祸脑出血后遗症-
车祸脑出血后遗症-
车祸脑出血后遗症-
车祸脑出血后遗症-
车祸脑出血后遗症-
车祸脑出血后遗症-
车祸脑出血后遗症-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13: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