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短怎么办-
重庆邮电大学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国民体质之健康运动状况的调查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语
指导老师:
闵绪国老师
组
长:
夏亚
副
组
长:
杨舒涵
组
员:王靖增、姜紫薇、张晓茜、李沁怡、
龙丹、王靖淋、王鸣、张远、唐小龙
2014
年
06
月
目录
一、引言
.......................... .................................................. .................................................. . 4
(一)研究背景
.......................... .................................................. ..................................... 4
(二)研究内容
.................................. .................................................. ............................. 4
1
、问卷设计
............................... .................................................. .................................. 4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 ......................... 4
二、关于国民体质与健康运动的概述
......................... .................................................. .... 5
(一)国民运动状况概述
................... .................................................. ............................ 5
(二)国民健康状态分析
.............................. .................................................. ................. 6
三、国民健康运动情况调查结果及分析
.................................................. ......................... 8
(
一
)
问卷数据分析
.
.......................... .................................................. .............................. 8
(
二
)
调查分析
.
............ .................................................. .................................................. 11
四、关于国民健康运动的建议及措施
.................. .................................................. ......... 12
参考文献:
................... .................................................. .................................................. .. 13
附件
............................. .................................................. .................................................. .... 14
附件一
国民体质之健康运动情况调查问卷
....... .................................................. ............ 14
附件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社会调查课题申
请书
.. .................................................. .................................................. ............................... 17
附件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
团队
讨论记录表(一)
.................................... .................................................. ....................... 18
附件四
《毛泽 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
团队讨
论记录表(二)< br> .............................................. .................................................. ................. 19
附件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
团队讨论
记录表(三)
... .................................................. .................................................. .............. 20
附件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
团队讨论
记录表(四)
...... .................................................. .................................................. ........... 21
附件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
团队讨
论记录表(五)
........ .................................................. .................................................. ..... 22
附件八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
日志
(一)
.
.. .................................................. .................................................. ...................................... 23
2
/
38
附件九
《毛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
日
志(二)< br> .............................................. .................................................. ............................. 24
附件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
个人
心得 体会(一)
........................................ .................................................. ....................... 25
附件十一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
团队总
结表
..... .................................................. .................................................. ............................ 37
附件十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成绩评定
表
.< br>............................................... .................................................. ....................................... 38
3
/
38
关于国民体质之健康运动状况的调查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自
1995
年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
,
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将国民体质纳入了
统一监测范畴。然而
,
历次的监测数据显示
,
我国的国民体质现状不容乐观。
2005
年
,
在全国
范围内进行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
,
再次为国民的健康问 题敲响了警钟。健康促进是提高健
康水平的最佳过程与途径
,
对提高全民体质具有全新 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大早已指出:
“国
民体质的状况和发展水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
全民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
的影响。”因此国民体质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经 济水平和科技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提高国民体质和科技进步的水平,
使全民健身沿着科技的脚步迈入一个
新台阶。
要求从科技进步和农村体育的开展方面进行全面剖 析,
站在全局的角度,
为寻求国
民体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br>
为了真实的了解国民体质的基本概况,
我们对国民体质与健康运动进行了抽样调查,
问
卷数据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内容
1
、问卷设计
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
分为单选和多选,
还包括简短问题回答以及建议。
内容包括个
人基本信息、运动方式和习惯,以及健康状况调查。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由于受人力资源和资金的限制,
本次问卷主要集中于重庆邮电大学的学生。
采用整体随 机抽
样,网上发布问卷,全校范围内征集回收问卷。
(
2
)问卷发放
本次问卷的收集方式为随机网上送发问 卷,
调查时间自
2014
年
6
月至
201
年
10
月,
对重庆
邮电大学各个网上在线学生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了调查,共收到问卷< br>200
份。
(
3
)研究方法
4
/
38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然 后汇总数据,统计结果。在进行收集资料时,根据客观题
的选项和主观题的回答来判断调查对象的主要观 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关于国民体质与健康运动的概述
(一)国民运动状况概述
众所周知,
“发展体育运动,增加人民体质”是我 国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参与体育锻
炼也是保持健康最有效的方式方法之一。赛场中尽情挥洒汗水,本身 就是排解压力
,
放松心
情的过程。
其次,
参与体育锻炼起到强身健体 的同时,
与他人切磋技艺又是一个交友的过程。
总之,参与体育锻炼益处多多。
然而,
我们在了解了很多体育锻炼的优点的同时,
具体参与到其中的状况又是如何呢?借此我们团队针对国民运动状况调查后有了以下简单了解。
在一份
2000年首次进行的覆盖
31
个省市、对
3-69
岁中国国民的国民体质监测的 报告
中我们了解到,各年龄段每周参加体育锻炼
1
次及以上者的百分率平均在
30%-50%
之间,男
性平均
34.1%-55.0%
;女性略低于男性, 平均为
28.3-52.6%
。
40-44
岁男性、
30-39岁女性
参加体育锻炼比例较低,其中
30-34
岁女性是男女所有年龄段中参与比 例最低的人群
(28.3%)
,
65-69
岁男性参与比例最高为
5 5.0%
。
30
岁以前和
55
岁以后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
明 显高于
30-55
岁人群,整个图形呈“
U
型”分布,即体育锻炼的参加率表 现为两头高中间
低的趋势,女性表现尤为明显。
以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以上者为经 常锻炼者。我国成年男性经常锻炼者百分率在
18.6%-48.4%
之间、女性在
1 4.3%-46.2%
之间。随年龄变化经常锻炼者比例也基本呈现两头
高中间低的“
U
”型分布,男女比例最低的年龄均为
30-34
岁,
50
岁后能够 经常锻炼的人明
显增多。
绝大多数锻炼者每次锻炼时间在
30min
以上。
对参加体育锻炼者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的
统计分析显示,
38.4%
的人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在
60min
以上,
42.7%
的人在
30- 60min
之间。
各年龄段每次锻炼时间的差异明显,持续
60min
以上的 比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65-69
岁
达到最多,为
56.5%
以 上,相比之下年轻人就要少得多了,
30-39
岁锻炼者中每次锻炼时间
能够持续60min
以上者不足
30%
。
90%
以上参加锻炼的老年人每 次锻炼时间在
30min
以上。
从对体质和健康的益处分析,
一般 提倡每周参加体育锻炼
3
次以上,
每次锻炼持续时间
30min
以上 。各年龄段中符合这一条件的人数比例也呈“
U
”型分布,能够从事这样有效的
体育锻 炼的人数比例男性为
15.13%-44.39%
、女性为
10.7%-41.39%
,普遍较低。
而现如今我们的国民运动状况又会是如何呢?
5
/
38
首先,
从体育锻炼参与情况分析。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
羽毛球
(
31.6%
)
、游泳
(
29.8%
)
、
登山
(
29.8%)
位列中国居民参与体育项目的前三甲;
接下来依次是徒步
(
25.6%
)
、
篮球
(
20.9%
)
、
跑步(
16.3%
);而排球(
6.0%
)、围棋(
5.6%
)、网球(
3.3%
)参与度不高,位列末
3
位。
从性 别来看,
部分体育项目男女参与差异显著。
男生更多参与对抗性的竞赛,
而女生更多的偏向于非对抗性的体育项目。从调查的数据分析来看,男性参与篮球(
34.0%
), 登山
(
30.2%
)、桌球(
20.8%
)、足球(
20. 8%
)、赛车(
18.9%
)、攀岩(
17.0
)比例靠前;相反,
女生参与以下体育项目甚于男性,
如游泳
(
42.3%
)< br>、
羽毛球
(
38.5%
)
、
舞蹈
(
28.8%
)
、
网球(
7.7%
)。
从年龄来看,
18-35
岁居民是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力军。其中,
18-25
岁居民参与率最高
的运动项目依次是游泳(
33.3%
)、登山(
33.3 %
)、羽毛球(
31.3
)
篮球(
29.2%
) 、徒步
(
29.2%
)
。
而
26-35
岁居民参与 游泳
(
41.4%
)
、
登山
(
37.9%
)
、
徒步
(
27.6%
)
、
篮球
(
24.1%
)
、
羽毛球(
20.7%
)占比靠前。
从个人职业来看,一般职员参与篮球(
42.1%
)比例最高,接下来是登 山(
39.5%
)、徒
步
(
36.8%
)
、
游泳
(
34.2%
)
、
羽毛球
(
23.7%)
;
学生则参与羽毛球
(
47.2%
)
、
游泳
(
44.4%
)
最多,接下来是登山(
25.0%
)、舞蹈 (
25.0%
)、篮球(
22.2%
)、排球(
19.4%
)。
(二)国民健康状态分析
国民体质下降,
可能由环境、社会发展和个人选择等多重因素所致。但从长远来看,国
民体质如何与全民体育的发展程 度不无关系,
跟人们对待体育的观念、
个人参与体育运动的
条件、以及体育在国民教育 中所处的位置也息息相关。
原因一:人均体育支出不足
600
元,买运动服等实物消费占大头
虽然经济发展飞速,中国人在体育消费上未免显得有些“小气”。
2008
年,国家体育
总局曾公布对
2007
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
城乡居民中,
72.7%
的人有过体育消费,
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
5 93
元。
但若从消费结构上看,
多达
91%
的人将钱花在购买运动服 装上,其他依次为购买体育器材、订阅体育报刊和购买体
育图书等实物消费。
据民间组织的估计 ,
若按纯粹用于锻炼上体育消费,
中国人均体育消费
可能只在
3
美元 上下。比亚洲(
12
美元)和世界年人均体育消费(
36
美元)都要低。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
2007
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中 ,中国城
乡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
593
元,
体育锻炼的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
居民体育消费以购买体
育用品等实物消费为主。
《调查公报》
显示,
2007
年全国有
3.4
亿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
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 炼”的人数比例为
28.2
%(含在校学生)。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 有
72.7%
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
593
元。
全 年消费总额在99元以下的为
12.8%
,在
100
至
499
元之间的为
53%
,在
500
至
999
元之
间的 为
17.2%
,在
1000
至
2999
元之间为
1 3%
,另外有
3.3%
的人在
3000
元以上。
6
/
38
年轻人的人均消费水平最高,
如< br>20
至
29
岁年龄组的人均体育消费为
793
元。
此 后,
随
年龄增大消费水平持续下降,
70
岁以上年龄组为
261元。从消费项目来看,用于购买运动
服装的人数比例最高,为
91%
,其他依次为 购买体育器材、订阅体育报刊和购买体育图书、
支付参加体育锻炼的场馆费用,
以及观看体育比 赛费用等。
从消费金额来看,
支付体育锻炼
场馆费用的人均消费最高,为
61 3
元,其他依次是购买运动服装,
购买体育器材,
观看体育
比赛费用,订阅体 育报刊和购买体育图书等。
中国休闲体育消费增长迅速,但买运动衫仍
是中国人最常见的体育支出。
原因二:人均体育设施占有率低,约
59%
体育场馆为不对外开放
然而,
中国人之所以在体育消费上很
“吝啬”,
并不一定完全是个人原因──从硬件上
看,中国全民体育发展本来就“先天不足”。虽然全国举办过大型运动会的城市并不算少,
但中 国人人均拥有体育馆的数字依然很低。据
2008
年的统计数字,中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体
育场地仅
6.58
个(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
1.03
平方米),而日本和 欧美的水平约在
200
个
/
万人左右。北京是人均场地拥有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其人均体育馆拥有率也仅为
2.33
平米(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一度降低为
1.9 2
平米),远远低于人口也不算少、同样举办
过奥运会的韩国首尔(
11.35
平米
/
人)。
一方面是体育场地紧缺,
另一方面,
各种 场馆却又经常处于闲置。
非市场化的体育资源
配置,是中国全民体育发展的一大“硬伤”。据< br>2004
年全国体育场馆普查结果显示,全国
90
多万个体育场馆中只有
41%
为开放和半开放的体育场馆,不对外开放的占到
59%
之多。换
句话 说,
体育场馆本来就不多,
而大部分人还根本使用不上。
大部分居民最熟悉的运动场所
是小区附近的“康乐设施”,但在很多地方,它们或日久失修、或无人问津。
原因三:中小学体育设施普遍不达标,体育沦为应试教育“杂科”
除了中国人均体育 设施占有率低,成长中的青少年似乎也没有得到
“特别照顾”。
据中
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吴键博士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的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推进,超过
60%
中国学生居住的环境 不具备体育运动条件。
在推广体育最基础的单位──中小学校,
体育设
施的覆盖率也不 如人意:
2007
年中央政府曾下达过
70
项相关硬性指标,但有半数以上学 校
几乎没有完成过任何这些指标。
不仅在硬件上对体育锻炼支持不足,
在 传统应试教育体制里,
体育的位置更像是
“私生
子”。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人大多有 此体会,跟语数外等事关升学高考的“正科”相比,
体育课不过是应付中考考试的练习课。一个有趣的例 子是,可口可乐在
2006
年曾尝试通过
赞助中学生篮球赛,
来推广在中国青 少年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但项目启动不久便持续不下去。
美方人员发现,
中国的老师和 家长对待体育的态度跟美国是如此地不同
(中国的老师和家长
倾向于认为打篮球是
“吊 儿啷当”、
不务正业的体现,而美国人则普遍将篮球比赛看作积极
正面的活动),
以至 于为了让项目继续下去,
不得不暂缓组织比赛,转而将游说校长和老师
鼓励学生参加比赛作为首 要任务。
7
/
38
三、国民健康运动情况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
)
问卷数据分析
1
、参与问卷填写者分布均匀,多为社会主体且能切实反应国民运动情况。
从填写者数据表中可见,参与调研者有达到
50%
以上的社会成年人。其中未成年人有 约
40%
的比例。从而一方面能够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出当下国民的运动健康情况,另一方面能够
从对社会青少年的健康运动观念分析得出国民未来的运动健康情况,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本
次问卷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
、当下的国民运动观念有待提高,更应增加日常运动锻炼。
8
/
38
从数据中可看出,对运动保持消 极态度的人员占约
12%
,而对运动保持积极态度的人员
占
41.12%。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同时也需要大家将其付诸行动。同时,在关
于多久运动一次的数 据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到,
有
20.56%
的人员是处于几乎不运动的状态,
有近
80%
的人员保持着运动的习惯,尽管时长不一。运动健康是每个人自身的事,是 一种自
我投资,而这种观念还不能在国民中完全深入,是需要社会与政府及个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3
、从国民的主观希望运动带来的效果看当下国民之所缺乏。
从表中可以看到,有超过
50%
的人员希望运动的效果是增强体能。从而可以分析得出有超过
50%
的人员意识到自身存在着体能不足的问题,有着这方面的需求。同时还可以看到 有
26.17%
的人员希望运动的效果是减肥,
从而可以看出这部分国民的身体状况已 经处于一种亚
健康的肥胖状态。
4
、多数国民能够认识到运动给身体带来积极健康的一面。
9
/
38
超过
90%
的 人员认识到体育运动能够使得人身体变的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并且能
够在运动中增加自身自信心。
但是,
也有一小部分人对于体育运动缺乏正确的认识,
从而缺
少锻炼。
5
、影响国民体育运动的原因。
上右图是国民关于周边的体 育设施的满意程度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有超过
30%
的
人员持不满意的态度。< br>而从上左图来看,
由于自身运动健康观念缺乏而没有运动的习惯的人
员占
10%
左右。将近一半的人员是由于场地等外界因素导致运动无法正常展开。
30%
的人员< br>因为无人陪伴而使得运动受到影响。
6
、国民当下运动种类多样化,场地多样化。
10
/
38
从数据结果来看,
国民当下运动方式很多,球类运动,
慢跑、
步行,
跳舞、
瑜伽,
游泳,
自行车等 ,
国民能够从诸多方式中选择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
从而引领一种健康的运动生活。
与 此同时,国民的运动场地也是多样化,有近一半的人员选择在学校操场和体育馆。
7
、国民自身察觉体质下降。
超过一半的人员认为国民的体质正 处于下降的趋势,
并且迫切的需要体育锻炼。
首先得
从意识上树立运动健康的理念,从 而能够将行动付诸。
(
二
)
调查分析
社会发 展至今,
经济与文化发展突飞猛进。
但与此同时,
国民的身体健康状态还在原地
踏步不前,甚至后退。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关于国民运动健康的问题:
1.
公民健身观念的误区
,
导致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呈现不均衡性
首先
,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
,
尚有为数不少的文盲、半 文盲
,
他们中有不少
人受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和固有文化心理的影响
,
从思想上把日常的生产与家务劳动等同于
健身活动
,
出现了以劳动代替健身活动的错 误认识。其次
,
在经济、文化繁荣的城市
,
全民健
身活动的开展也不 能令人乐观。有关调查结果显示
,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区参加健身运动的人
数虽然在逐年 增多
,
但出现结构上的严重不均衡
,
具体表现为
:
一是男性 公民参与健身运动的
11
/
38
比例大大 高于女性公民。我国城市人口中坚持参加健身运动的男女比例为
2.67
∶
1
。二是城
市地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公民存在年龄结构上的不平衡。其中
14
—
20
岁青少年参加者占
该年龄段人口
31.8%,41
—
45岁的中青年占该年龄段人口的
6.7%,66
—
75
岁老年人占该年龄< br>段的
38.46%
。参与健身运动的公民在年龄结构上呈现“两头热
,
中间冷”的态势分布。三是
城市地区参与健身运动的公民因职业的不同
,
呈现出锻炼时 间和锻炼次数上的差异。
2.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经费投入不足
,
活动场所和器材短缺
全民健身运动无论是活动场所的规划与建设
,
还是器材的管理与维护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
因此
,
不同地区的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状况总是与该地区的经济发 展水平相适应。
由于
我国地域辽阔
,
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
,
政府直接拨款用于全民健身运动的经费
十分有限
,
这导致了全民健身活动 场所的不足和体育器材的严重缺乏。
3.
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方式与目标模式
,
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中小学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从生理学角度看
,
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和
生理机能在此期间进入了青春发育期
;
从心理学角度看
,
青少年时期 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
期。因此
,
学校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
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运动兴趣
,
使其掌握体
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的基本方 法
,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
对于有效预防青少年学生
身心疾病的发生
,
促进其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然而
,
传统的学校体育由于盲目追求体 育教育的
目标
,
片面强调增强学生的体质
,
忽视了对学生体育运动兴 趣、爱好、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
忽
视了学生对体育运动乐趣的感受
,
在缺少健身和娱乐因素的前提下
,
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的健
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
进而影响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开展。
四、关于国民健康运动的建议及措施
(一)
政府和各部门要从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
充分认识,
加强城
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将体育场地设施纳入整体发展规划,
真正落实国家关于城市
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和学校体育 场地设施的规定,
确保各校体育场地面积,
设施达到规定
的标准,确保各社区至少有一 处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场所。
新建、改建、扩建的居民住宅区要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 br>规划建设社区体育设施体育行政部门要参与居民住宅区的规
划与验收工作,让其真正落到实处。要 完善布局,建立公共场馆与社区体育设施互为依托,
互动发展的体育设施新格局,为群众提供方便、多样 的健身设施。
(二)
进一步健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政府 要改善资金支出结构,
逐
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
并确保经费及时 足额拨付,
应多渠道筹措资金
用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 助体育健身活动。要提倡
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
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
拓展体 育消费领域,
开展适应我县群
众消费体育竞赛表演。
健身娱乐,
体育咨询,< br>体育培训等体育市场,
注重引进符合时代特征,
12
/
38
适合本地群众开展的新的体育健身项目,
努力做到每个学校 ,
每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每个
社区都有一项以上特色体育健身项目,从而吸引更多的 市民参加健身运动。
(三)
强化体育设施的整合利用,
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 和维护,
专管人员,
落实管理制
度,真正实现建设好用好管好。
( 四)
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工作。倡导现代文明生活理念,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广泛开展
因地制宜,
多种多样的群众性健身活动,
开展太极拳、
太极剑、
太极扇、
健身操 、
健身歌舞,
各种球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
同时在机关、
企事业人员 比较集中的单位开展各种体
育比赛,长期坚持不懈,以此推动一些体育锻炼不积极的“工作人群”参与体 育锻炼,把市
民们的业余生活引导到健康有益的体育中去。
参考文献:
< br>[1]
于道中
,
季成叶
,
蔡睿: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的研制
[J].
体育科学
. 2004(03)
[2]
徐云 霞
,
方向丽:论健康促进——来自国民体质监测的思考
[J].
体育文化导刊
.
2007(08)
[3]
曾庆欣
,< br>杨婷
,
张建军: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的现状与对策
[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
2004(03)
[4]
罗奇: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D].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 Opricovic Serafim,Tzeng mise solution by MCDM method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IKOR
and
TOPSI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
2004
[6]
吴萍:中外国民体质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2009(03)
[7]
蔡维超:我国国民体质检测指标体系的变化研究
[J].
安徽体育科技
. 2009(01)
[8]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重庆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J].
重庆
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05(05)
[9]
洪霏:浅谈全民健身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四川体育科学
. 2008(02)
注:专著为
[M]
,报纸为
[N]
,期刊文章为
[J]
,论文集为
[C]
,学位论文为
[D]
,报告为[R]
,标准为
[S]
,专利为
[P]
13
/
38
附件
附件一
国民体质之健康运动情况调查问卷
--------------- -------------------------------------------------- -------------------------------------------------- --------------
您好:
我们是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
快节奏的生活,
学习工作的压力,
运动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运动引发我们对国民体质与
健康状况的思考。为了解国民 的健康运动有关情况,我们特进行此次调查。
本问卷仅占用您几分钟,
各项答案无所 谓好坏对错,
所得结果只用做课程分析,
不做任何个
别呈现,对外绝对保密,
所以请您依据自身的看法,放心填答。我们会对您提供的个人情况
予以保密,非常谢谢您的合作与协助! 我们期待您的宝贵答案!
------------------------------ -------------------------------------------------- -------------------------------------------------< br>
本调查问卷共
16
道题。
1
、你的身份是?(
)
在校学生
从业人员
退休人员
2
、你的年龄范畴属于什么?(
)
A.
儿童
B.
青少年
C.
成年
D.
老年
3
、你是否爱运动?(
)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太喜欢
D.
讨厌
4
、你一般隔多久运动一次?(
)
A.
几乎每天
B.1-2
天
C.3-5
天
D.
几乎不做
5
、你每次运动平均用时多长?(
)
14
/
38
A.
半小时以内
B.
半小时—
1
小时
C.1
小时—
2
小时
D.
更长
6
、通过体育锻炼,你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
A.
减肥
B.
增肥,锻炼肌肉
C.
增强体能
D.
其他
7
、你个人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如何?(
)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不好
8
、觉得体育锻炼对增强抵抗力,实现身体健康有什么影 响?(
A.
能增强抵抗力,变得健康
B.
作用有限
C.
感觉不到什么影响
9
、你觉得运动对影响如何?(
)
A.
帮助很大,提升了自信心
B.
工作学习效率更高了
C.
纯属浪费时间
D.
没有影响
10
、假如你很少运动,主要原因是什么?(
)
A.
觉得浪费时间精力
B.
场地等外界因素影响
C.
无人陪伴
D.
身体原因
11
、你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
多选题
]
(
)
A.
球类,篮球、羽毛球等
B.
跑步,慢跑、步行、暴走
C.
跳舞,韵律操、瑜伽
D.
游泳,骑车
E.
其他
15
/
38
)
12
、你一般在哪里运动?(
)
A.
家里
B.
学校操场,体育馆
C.
健身房,俱乐部
D.
小区公共设施处
E.
其他
13
、你对体育锻炼设施满意吗?(
)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不满意
D.
其他
14
、你的感冒频率是?(
)
A.
经常
B.
一般
C.
几乎不感冒
D.
其他
15
、你感觉国民体质是在增强还是在下降?(
)
A.
增强
B.
持衡
C.
下降
16
、关于提升国民身体健康水平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谢谢您的耐心回答,祝您身体健康!
--------------------- -------------------------------------------------- -------------------------------------------------- --------
16
/
38
附件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社会调查课题申请书
项目负责人
团队成员
夏亚
指导教师
闵绪国
夏亚、杨舒涵、张晓茜、王靖增、姜紫薇、
龙丹、王靖淋、王鸣、张远、唐小龙、李沁怡
申请题目
关于国民体质之健康运动状况调查
对题目的分析(选题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
:
每当看体育赛 事中国队得冠时我们连连喝彩,但每当体测来临时我们大学生的成
绩却不尽人意。
于是我们组决 定在本次毛中特实践教学中,
就近几年国民体质下降这
一现象做了简短的调查。以期待能发现一 些潜在的问题来改善我国国民的体质问题。
其中,
我们利用了南山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重庆 一个著名游览景点,
南山不仅包
括南山植物园、陪都抗战遗址、涂山湖滨公园、黄桷古道、环山 步道、老龙洞等等众
多人文和自然景观;
一个科教文化地区,
黄桷垭地区有重庆邮电大 学、
重庆第二师范
学院、
重庆外国语第二学校、
广益中学等众多学校;
高端住宅片区,
“山与城”
、
“
海
昌〃清水 溪”
、
“南山郡”等楼盘。因此本次的调查的样本对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科
学性。< br>
计划工作进度安排和分工:
进度安排:
1.
确定课题题目,前期准备及讨论。
2.
实地考察,设计调查路线和计划
3.
问卷调查设计,并以电子档的形式派发问卷,数据整理。
4.
分析数据,了解实际情况。
5.
确定报告要点,分工写报告,整理报告。
分工:
我组在每个进度都有详 细分工。
在问卷部分,
夏亚负责问卷调查设计,
王靖增、
姜紫薇、张远负责调 查问卷的派发和回收,李沁怡、龙丹、王靖淋负责问卷的收回,
王鸣负责对问卷所得数据的统计。在报告 讨论中初步分工,杨舒涵、王靖淋、张晓茜
上网收集各类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并从其中选出较为突出的
3
篇,以此作为模板;
然后,由夏亚、王靖增、张晓茜确定最终报告的格式;同时,王 鸣、杨舒涵、姜紫薇
处理各类数据,
并确定各类数据展现在我们实践报告上的格式;
夏 亚,
张远负责报告
最后的排版和美化。
17
/
38
次选题目及排序:
1.
关于黄桷垭地区公共交通状况的调查
2.
关于大学附近外卖情况的调查与预测
3.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的调查与研究
附件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
团队讨论
记录表(一 )
参加人
时间
主题
2014/05/20
夏亚、杨舒涵、张晓茜、王靖增、姜紫薇、
龙丹、王靖淋、王鸣、张远、唐小龙、李沁怡
地点
3105
记录人
唐小龙
确定本次实践教学主题
发言人
1
现在大多比较热门的话题就做不出好的成绩,我们得想个比较新颖又容易
夏亚
实施的主题。
发言人
2
我觉得现在重庆的交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关注,
我觉得就以调查南岸
杨舒涵
的交通为主题不错。
发言人
3
交通问题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实施起来有些难度。我觉得调查学校周边
王鸣
的食品卫生问题也不错。
发言人
4
王靖淋
发言人
5
张远
发言人
6
对啊,国民素质啊,到操场问问那些锻炼的同学,调查一下跳广场舞的群
王靖增
众都行。
发言人
7
我也觉得国民身体素质不错,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
姜紫薇
发言人
8
张小茜
发言人
9
龙丹
对的,学校周边这么多小店,食品安全卫生一定很受关注。
我觉得吧,国民身体素质才是当下最热门的问题,实施起来又简单。
国民素质的确是当前中国民众很关心的问题之一。
关于国民素质问题调查的确相对容易实施。
18
/
38
发言人
10
夏亚
问题及
结论
那好吧,我们就以调查国民素质问题为本次实践教学的主题吧。 大家回去
都查查相关知识。我们下次进行分工。
本次讨论确定了时间教学的主题,小组所有同学都明白了准备对的方向。
附件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
团队讨论记录
表(二)
参加人
时间
讨论主题
2014/05/27
夏亚、杨舒涵、张晓茜、王靖增、姜紫薇、
龙丹、王靖淋、王鸣、张远、唐小龙、李沁怡
地点
5201
记录人
龙丹
关于调查国民素质问题的具体小组成员分工
发言人
1
实践教学任务繁重,单单靠某个人或者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大家密切合作。我们这次主要有资料的收集,表格的制作,问卷的设计,问
夏亚
卷的印发,以及总结报告的撰写。我们每个方面就安排至少两人负责吧。
发言人
2
表格的制作就交给我和王靖增吧。我们对这方面比较擅长。
王鸣
发言人
3
那资料的收集就由我和张远来收集。我们会结合互联网和生活实际,交
唐小龙
出满意的答卷。
发言人
4
姜紫薇
发言人
5
我负责把问卷发布到网上,可以让身边的同学和自己以前的同学填。
杨舒涵
发言人
6
嗯嗯,在那个问卷星上发布,到时候还可以直接回收
王靖淋
发言人
7
嗯嗯,它有图表分析,到时候还可以用到我们的实践报告里
李沁怡
发言人
8
好了,初步分工已经出来了,大家都为各自负责的板块多花点功夫,让我们实践教学完美的进行。
夏亚
19
/
38
我跟龙丹设计问卷吧,我负责想有哪些问题。
腿短怎么办-
腿短怎么办-
腿短怎么办-
腿短怎么办-
腿短怎么办-
腿短怎么办-
腿短怎么办-
腿短怎么办-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09:3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0281.html
-
上一篇:传染病学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