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标兵奔北坡绕口令-
ⅩⅩ县中医院针灸科腰痛(腰椎病)诊疗方
案
一、定义
1
、中医定义:
腰痛又称“腰脊痛”
,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主 要与
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原因有关。感受风寒或坐
卧湿地,或长时间从事较重的体 力劳动,或腰部闪挫撞击伤
未完全恢复,均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素体
禀赋不足 ,或老年精血亏衰,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
“腰
为肾之府
’
,腰部脉络失于 温煦、濡养,可致腰痛。从经脉上
看,主要归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代脉和肾经(贯脊属肾)
。
故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不通和失养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2
、西医定义:
腰椎病是指脊 柱及脊柱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或腰椎
间盘退行性变、腰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在临床上表现为以腰痛、腰部活动受限和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这里所
说的腰椎病涵盖了“腰部软组织损伤、腰 部肌筋膜炎、腰椎
退行性骨关节病、腰三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
腰扭伤、梨状肌综 合症”等疾患。
二、诊断
1
、中医病名诊断:腰痛
2
、西医病名诊断:腰椎病
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医
内科学》
(第二版,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年)< br>,
《针灸治疗学》
(第
2
版,石学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11
年)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推拿治疗学》
(第
1版,罗才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年)
。
三、诊断标准
1.
中医诊断标准:
证型诊断:
(
1
)寒湿腰痛:腰部有受寒史,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时加
重,腰部冷痛重着 、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或疼痛连及下
肢。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
)湿热腰痛: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
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 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
数或弦数。
(
3
)瘀血腰痛:痛有定处, 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舌质暗
紫,或有瘀斑,脉涩。部分病人有劳损或陈伤史。
(< br>4
)肾虚腰痛:起病缓慢,腰部隐隐作痛(以酸痛为主)
,
乏力易倦,脉细。< br>
1
)肾阴虚: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
寐,口燥咽干,面 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
)肾阳虚: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 缠绵不愈,局部发
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
急,肢冷畏寒。舌 质淡,脉沉细无力。
2
、西医诊断标准:
(
1
)急性腰扭伤:
1
)腰部疼痛:腰部因损伤部位和性 质不同,可有刺痛、胀
痛和牵扯样痛。疼痛一般较剧烈,部位较局限,且有局部肿
胀,常牵掣臀 部及下肢疼痛。
2
)活动受限:要不能挺直,俯仰转侧均感困难,甚至不能
翻身起床、站立或行走,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重。
3
)局部压痛:伤后多有局限性压痛,压痛点固定,与受伤
组织部位一致
< br>4
)腰部肌肉痉挛:多数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腰部肌肉痉挛,
多发生在骶棘肌、腰部筋膜等 处。站立或弯腰时加重。
5
)脊柱侧弯:疼痛引起不对称性的肌肉痉挛,可改变脊柱
正常的生理曲线,多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一
般是想患侧侧弯。疼痛和肌肉痉挛接 触后,此种畸形可自行
消失。
6
)直腿抬高试验(
+
)< br>,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
)
,骨盆旋转试
验(
+)
有 助于确诊。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
1
)腰痛和 一侧下肢放射痛:腰部反复疼痛,逐渐向一侧下
肢放射,程度轻重不等,严重者不能久站久坐,翻身转侧 困
难,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因腹压增高而疼痛加重。下
肢放射痛多向一侧沿坐骨神经分布 区域放射。
2
)腰部运动障碍:腰部各分向活动均受限,尤以后伸和前
屈为甚。
3
)腰椎脊柱姿势改变:脊柱姿势的改变有脊柱侧弯、腰椎
前凸增大、腰椎曲线变平或倒转< br>4
种形式,尤以脊柱侧弯最
多见。
4
)主观麻木感:久病患 者或神经根受压严重者常有患侧下
肢麻木,中央型髓核突出可见鞍区麻痹。
5
)患肢温度下降,患者感觉患肢不温,怕冷,经与健肢对
比,患肢温度确有降低。
6
)压痛点
;
在
L4-L5
或
L5-S1
间隙、棘 突旁有明显压痛,用
力按压或叩击痛处时,可引起下肢放射痛。
7
)直腿抬 高试验(
+
)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
)
,严重者在
15
°以下。
屈颈试验
(
+
)
;
挺腹试验
(
+
)
;
下肢后伸试验
(
+
)
。
8
)
X
线检查:腰骶椎
X
线检查主要在与排除其他疾病 的可
能,如肿瘤、结核、骨折等。可能查到与本病有关的异常改
变,如椎间隙变窄,生理前凸消 失,脊柱侧弯等。
(
3
)增生性脊柱炎
1
)患 者多为
40
岁以上的体质肥胖者,有长期从事弯腰劳动
和负重的工作史或有外伤史,起 病缓慢。
2
)早期症状典型,患者常感腰背部酸痛不适,僵硬扳紧,
不能久 站久坐,晨起或久坐起立时症状较重,稍加活动后减
轻,但过度活动或劳累加重。
3
)腰部俯仰转侧不利,但被动运动基本达到正常。
4
)急性发作 时,腰痛较剧,且可牵掣到臀部及大腿,若骨
刺压迫或刺激马尾神经时,可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感觉障碍
等症状。
5
)腰椎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甚至出现反弓。
6
)局部肌肉痉挛,有轻度压痛,一般无放射痛。
7
)下肢后伸试验(
+
)
,直腿抬高试验一般可接近正常。
8
)
X
线检查:可见椎体边缘有不同程度增生,或有椎间隙
变窄,生 理弧度改变。
(
4
)腰肌劳损
1
)腰部疼痛: 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钝性胀痛或
酸痛不适,时轻时重,迁延难愈。休息、适当或经常改变题< br>为姿势可使症状减轻。劳累、阴雨天气、受风寒湿影响则症
状加重。
2
)腰部活动: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时
有牵掣不适感。不耐久站久坐,不能胜任弯腰 工作,弯腰梢
久,便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以减轻疼痛。
3
)急性发作 时,诸症明显加重,可有明显的肌痉挛,甚至
出现腰脊柱侧弯,下肢牵掣作痛等症状。
4
)压痛点:腰背部压痛范围广泛,压痛点多在骶髂关节背
面,骶骨背面和腰椎横突等处。轻 者压痛多不明显,肿着伴
随压痛可有一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僵硬。
5
)X
线检查:除少数发现腰骶椎先天畸形和老年患者椎体
骨质增生外,多无异常发现。
3
、辅助检查:
(
1
)必查项目:三大常规、肝肾功 、
DR
数字化摄影、胸片、
B
超、心电图、
HIV
。
(
2
)选查项目:风湿三项、血沉、凝血分析、血脂、两对
半、电解质、 心肌酶谱。
四、治疗方案
1
、基本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
(
1
)寒湿腰痛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干姜苓术汤加减。
干姜
12g
桂枝
10g
茯苓
12g
白术
6g
牛膝
10g
甘草
6g
杜仲
10g
桑寄生
9g
续断
10g
干姜 、桂枝、甘草、牛膝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茯苓、
白术健脾渗湿;杜仲、桑寄生、续断补肾壮腰。
用法:水煎服,每天三次,每次
100ml
。
寒偏盛,腰 部冷痛可加熟附片、细辛;若湿偏盛,
,
腰痛重着,苔厚腻,可加苍术、薏苡仁;年老体弱或久 病不
八百标兵奔北坡绕口令-
八百标兵奔北坡绕口令-
八百标兵奔北坡绕口令-
八百标兵奔北坡绕口令-
八百标兵奔北坡绕口令-
八百标兵奔北坡绕口令-
八百标兵奔北坡绕口令-
八百标兵奔北坡绕口令-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07: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0081.html
-
上一篇:医学统计学课后答案
下一篇:腰椎病(肝肾亏虚兼气滞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