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像浆糊-
.
丰润区综合职教中心
教
案
课程名称:
幼儿卫生保健
适用专业:
幼儿教育专业
班
级:
15
幼教
1/2/3
班
任课教师:
刘文波
教
学
进
度
计
划
表
周
周节
教
学
内
容
第
1
节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1
奇妙的人体
2
幼儿各大系统的卫生保健
第
2
节
幼儿的营养膳食卫生
1
幼儿的营养卫生
2
幼儿膳食的配制及饮食卫生
第
3
节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1
幼儿传染病及其预防
2
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
3
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
第
4
节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1
安全教育
2
常用的护理技术
3
常用的急救技术
备
注
2
4
主讲:
4
学时
3
4
主讲:
4
学时
4
4
主讲:
4
学时
1
课
题
课
时
4
日
期
第
1
节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
2
节
幼儿的营养膳食卫生
8
月
23
日、
26
日、
课
节
1
、
2
教学目的
?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得基本形态及基本机构,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重点与难
点
教
学
方
法
?
幼儿的生理特点
?
幼儿的膳食卫生
讲授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与
环
节
备
注
第
1
节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人 体从出生到成熟,从生理方面有很多明显的变化,人体的基本形态,人
体的基本结构,人体的基本的生理 特征。
(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指的是从出生到28天的小婴儿。
新生儿刚刚离开母体 开始独立生活,周围环境骤然改变,迫使新生儿必须
适应新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新生儿出生时的平 均体重是2500~45
00克,平均身高为45~51厘米。
(2)
婴儿期
的生理特点
婴儿是指1周岁以内的孩子。婴儿在这个 阶段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是人一
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体重可以达到出生时的3倍,约为9000 ~1
0000克。
胃: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60毫升,后随年龄而增大,1~3 个月时
90~150毫升,1岁时250~300毫升,由于新生儿胃容量小,所以
新生儿喂食 应当少量多次,喂食的次数应较年长儿多。
肠:小儿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一般为身的5~7倍 ,或为坐高的10倍,
有利于消化吸收。
肝:年龄愈小,肝脏相对愈大。婴儿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生
2
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变。
肠道细菌: 在母体内,胎儿的肠道是无菌的,生后数小时细菌即从空气、
奶头、用具等经口,鼻、肛门入侵至肠道。
食管:食管是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推进食物和液体由口入胃;二是防止吞
咽期间胃内 容物反流。
第
2
节
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
1
.要制定营养平衡的食谱。
根据
3-6
岁幼儿每日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进行食前的营养预算和食后 的营
养核算,在结合季节特点,选择八大类食物,安排好由于幼儿的偏食习惯容易
导致缺乏的四 种营养素(维生素
A
、胡萝卜素、钙和核黄素)供应;干稀、荤
素、粗细、甜咸搭配要 合理,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以谷类为主,动物性食品
为辅;粗粮细粮要合理搭配,这样不仅可以营养互 补,而且粗粮所含纤维素较
粗糙,能刺激肠胃蠕动,减少慢性便秘,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育。
2
.科学烹调保持营养。
科学烹调是保 证膳食质量和保存食物营养成分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烹
调方法做成的饭菜,既色、香、味、 形兼备,又合乎营养卫生的要求。首先,
要科学地清洗蔬菜,注意先洗后切,不要切后再洗,以减少水溶 性营养素的流
失。某些蔬菜最好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有效祛除寄生在蔬菜表皮的虫卵和
残留 农药。
减少蔬菜营养素流失的烹调原则是旺火急炒。据一些试验报告 显示,旺火
急炒,叶菜类的维生素
C
平均保存率为
60~70%
,而 胡萝卜素的保存度则可达
76~96%
。烹调时应注意加盐不宜过早,过早会使水溶性营养素流 失。可见,营
养素的保存与烹调过程及技巧有关。不科学的烹调会使营养流失或破坏。
3
.要味美更要营养。
既饱口福讲味美 ,又讲究营养,这对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儿童更为重要。
有家长认为凡营养丰富的食物给孩子吃下去就好 ,不注意进食蔬菜类食物和营
养平衡。事实上,蔬菜被人们称为维生素的宝库,
100
克蔬菜中维生素
A
的有
效单位达
2600
个,胡萝卜素高达
4100
个单位,
含维生素
C100
毫克、
维生素
B
含量也非常丰富,这些维生素都有辅助谷氨酸和泛酸的作用,是改善大脑机能
不可缺少的物质。
在平时的膳食中可适当增加蔬菜和红萝卜的使用量,当不受孩子的欢迎时,可把蔬菜掺到包子、饺子里,让孩子不知不觉把蔬菜吃进
去;也可把红
3
白带像浆糊-
白带像浆糊-
白带像浆糊-
白带像浆糊-
白带像浆糊-
白带像浆糊-
白带像浆糊-
白带像浆糊-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04: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9760.html
-
上一篇:疫情期间幼儿园春季育儿保健知识
下一篇:儿童心理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