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儿童腰椎穿刺术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与考核评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6 11:41

naprogesic-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陆铭)


儿童腰椎穿刺术

(一)定义

腰椎穿刺术(
lumbar
puncture
)简称腰穿,是借助腰椎穿刺 针
,
从腰椎棘
突间隙刺入蛛网膜下腔,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项临床常用 技
术。

(二)目的

1.
检查脑脊液性质,找出病因,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
测定颅内压,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梗阻,协助诊断。

3.
椎管内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和脊髓造影,协助诊断。

4.
放出脑脊液,< br>引流炎性分泌物、
血性脑脊液或造影剂,
以改善临床症状。

5.
鞘内注射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

(三)基础医学知识

1.
脊髓的发育与形态

脊髓位于椎管的中央,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胚胎 前
3
个月,脊髓占据整个椎管,下端达骶骨下缘。此后脊髓生长速度较椎
管慢,脊髓下 端逐渐上移,至出生时脊髓末端相当于第
3
腰椎水平,
1
岁至青春
期 相当于第
2
腰椎上
1

3
处,成年期相当于第
1< br>腰椎椎体的下缘,或第
2
腰椎
椎体的上缘。
偶有变异,
有些人 脊髓末端可高至第
12
胸椎,
或低达第
3
腰椎。

脊髓呈扁圆柱状,横径较前后径为大,上下粗细不匀。有颈膨大和腰膨大
两个膨大部分。上端与延髓相续 ,腰膨大以下脊髓迅速变细,末端变尖形成脊
髓圆锥,以下成为细长的终丝,经骶管止于第
2< br>骶椎下缘的硬膜囊底。起自腰
膨大部的腰、骶、尾神经根围绕终丝形成马尾。马尾神经根的神经束 在蛛网
膜下腔中由脊膜包裹,漂浮在脑脊液中,不易受到损伤,即使被累及,也多
为部分性损伤 。临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时,多在第
3

4
或第
4

5

椎棘突间隙穿刺,不会损伤脊髓。

2
.脊髓的被膜

脊髓由外向内依次覆盖着硬脊膜、蛛网膜及软脊膜三层被
膜,具有保护和支持脊髓的作用。硬脊膜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形成,呈囊状,其下
端可达第
2
或第
3
骶椎,
并形成终丝的外膜,
附于尾骨骨膜。
硬脊 膜与脊椎骨膜
之间为硬膜外腔,
分布有静脉丛与松弛的脂肪组织。
蛛网膜为半透明膜。
硬脊膜
与蛛网膜之间为硬膜下腔。
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为脊髓蛛网膜下隙,
内 含脑脊液。

1

蛛网膜在跨越脊髓的沟裂时,在脊髓末端与第二骶椎水平 之间形成较大的腔隙,
称为终池,
是临床抽取脑脊液的理想部位。
软脊膜为富有血管的 薄膜,
紧贴于脊
髓的表面,
在脊髓的两侧,
软脊膜穿越蛛网膜,
附在 硬脊膜内面,
成为齿状韧带,
对脊髓有固定作用。

3.
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脑脊液主要在脑室脉络丛产生,脑内血管间隙、
脑的 室管膜上皮以及软脑膜也参于脑脊液的形成。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经左、
右室间孔流入 第三脑室,
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汇集,
经中脑水
管流入第四脑室,
再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汇集,
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
两个外侧孔流入小脑延髓池。至此 ,脑脊液分两路流动:大部分在颅内流动,向
前上方流经脑桥池、
脚间池和视交叉池,
直到大脑半球表面,
再向后上方流经小
脑和枕叶表面;
小部分流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和 终池。
脑脊液的大部分最后经蛛
网膜颗粒渗入上矢状窦;
小部分则经脑、
脊神 经根的周围淋巴间隙流入静脉。

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每分钟约生成
0.4
ml
,每天约生成
500mL
,每天约更新
3
次。脑脊液的总体积 因年龄而异,新生儿约
5

60ml
,儿童约
100
150ml


4

腰椎穿刺的解剖层次与进针深度

穿刺针从腰椎棘突间隙正中刺入,

浅到深依次穿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 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蛛网
膜,
进入蛛网膜下腔。
小儿腰穿深度
(cm)=
0.77+2.56
×体表面积
(m
2
),
一般约
2

4cm


5
.脑脊液的病理

(< br>1
)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流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具有减缓外
力对脑的冲击、 调节颅内压等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肿瘤,缺血缺氧,水
肿,出血,梗死和损伤等病理情况下,脑 脊液的颜色、性状和成分发生变化,临
床可抽取脑脊液进行检验,以助诊断。

2
)脑脊液的产生与吸收保持着动态平衡,当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时,
如脑脊液分泌过多 、吸收不良、循环受阻等,可出现脑脊液增多,发生脑积水及
颅内压升高。

(四)适应证

1.
脑膜炎、脑炎、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寄生虫病 等神经系统疾病,
行腰穿抽取脑脊液化验检查,以了解其性质,辅助诊断。


2

2
.蛛网膜下腔梗阻,颅内压增高或减低者,行腰穿了解颅内压力的变 化,
辅助诊断。

3.
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感染、肿瘤等疾病,腰穿 注入造影剂或核素
等介质,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

4.
蛛网膜下 腔出血、脑膜炎、脑炎、脑积水和椎管内注入造影剂后,腰穿
引流血性脑脊液、
炎性分泌物或造 影剂等,
以降低颅内压和缓解头痛等临床症状。

5.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肿瘤和麻醉时,鞘内注入药物,进行抗感染,脑膜
白血病的化疗和施行蛛网膜下腔神经根阻滞麻醉。
(五)禁忌证

1.
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儿。

2.
颅凹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有严重颅内压增高或已出现脑疝迹象的患儿。

3.
高颈段脊髓肿瘤,高位颈椎外伤,脊髓外伤的急性期的患儿。

4.
穿刺部位脊柱结核,腰椎严重畸形,局部皮肤、皮下软组织、脊柱有感染
病灶的患儿。

5.
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儿。

6
.躁动不能合作的患儿。

(六)术前准备

1
.操作室消毒,环境清洁,舒适,光线明亮。

2
.核对病人姓名,查阅病历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评估患儿合作程度。

3
.清洁双手(双手喷涂消毒液或洗手)。

4.
向患儿和家长说 明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消除病人顾
虑,争取充分合作和签同意书。

5.
穿刺前协助患儿排大小便,或为患儿更换尿裤。测量血压。用普鲁卡因
局麻前, 做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6.
用物准备


1
)腰穿针的选择:
22
号腰穿针,新生儿和小婴儿可用6
号半普通注射
针头或头皮注射针头。


2
)常规治疗车的摆放:

1
)治疗车上层:

放置①治疗盘:

内置
2.5
%碘酒,
75
%酒 精,
2%
利多

3

卡因或
2
%普鲁卡因。
棉纤,
胶布
,
剪刀。
需培养时备培养管,
酒精灯和打火机。
②无菌腰椎穿刺包:

带针芯的
22
号腰穿针,镊子,无菌瓶数个,洞巾,棉球,
纱布,
5 ml
注射器。
(采用一次性腰穿包,要核对包内容物,不够的物品需要另
行准备。要检 查腰穿包密封情况和核对有效日期。
)③无菌测压管。④口罩,帽
子,无菌手套
2
副。

2
)治疗车下层:

放置中单或棉垫,消毒液,穿刺过程中用过的物品。

7.
戴帽子、口罩。清洁双手(双手喷涂消毒液或洗手)


8.
引导病人进入操作室。


(七)体位与穿刺点

1
.体位

一般采取左侧卧位。嘱患儿左侧卧于治疗台边,背部与治疗台面
垂直,
头向前胸屈曲,
双手抱膝,
膝髋屈曲,
膝部尽量紧贴腹部,< br>充分低头弯腰。
婴幼儿和不能合作者可由助手协助:
助手面对患儿,
右手置患儿 颈后,
左手挽腘
窝,
使其头向前屈,
双膝向腹部屈曲,
使脊柱后弯,
以增大腰椎间隙,
利于穿刺。
但不可过度屈曲颈部,以免影响呼吸。

2.
选择与标记穿刺点

术者立于患儿背后,左手在患儿的头侧 。用双手示
指、中指摸两侧髂骨嵴最高点的联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即为第
3

4
腰椎椎间
隙,
是临床常用的穿刺点。
也可在其上或下
1
个椎间隙进行。
婴儿及新生儿脊髓
相对较长,
脊髓下端止于第
2
~< br>3
腰椎水平,
穿刺部位可选择第
4

5
腰椎椎间隙。
用紫药水划
X
,或用右手拇指指甲按压
X
,标记穿刺点。

(八)操作方法

1.
操作者戴好帽子,口罩。

2
.助手面对患儿,协助保护和固定患儿的体位。

3.
常规消毒


2%
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
2
次 ,范围
>15cm
,或超过洞
巾的孔洞的直径。

4.
戴无菌手套。打开腰穿包。铺无菌洞巾。

5.
局部浸润麻醉

用左手拇指固定穿刺点的上一个腰椎棘突,沿棘突下方

2
%利多卡因或2
%普鲁卡因,从皮肤至椎间韧带逐层浸润麻醉,边进针边推
药,推药前要回抽,没有回血 再推药。拔针,用消毒纱布压迫片刻。

6.
穿刺

检查腰穿针针头有无毛刺或倒钩,
针尖、
针体的力度,
针芯拔出通

4

naprogesic-


naprogesic-


naprogesic-


naprogesic-


naprogesic-


naprogesic-


naprogesic-


naprogesic-



本文更新与2021-01-26 11: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8471.html

儿童腰椎穿刺术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与考核评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