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大全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4 09:20

女孩长胡子用牙膏去掉-

2021年1月24日发(作者:段文杰)
1.
血常规
CBC
:
全血细胞计数

2.
血量
:
动物循环系统内所含血液的总量

3.
红细胞计数
RBC
:
即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4.
血红蛋白
: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
,
由珠蛋白与亚铁血红素组成

5.
白细胞计数
WBC
:
指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
(
循环池
)
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6.
白细胞分类计数
DC< br>:
根据外周血中各种白细胞的特征识别五种白细胞
,
测定其


相对比值
(
百分率
)
以及观察其病理变化的一种检验方法

7.
.
血小板计数
:
即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
是出血与血栓形成实


验室检查中最常用的实验之一
8.
抗凝
:
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
,
抑制或除掉血液中某些凝血因 子以阻止血液凝固


的方法

9.
抗凝剂
: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
,
除去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
,
以阻止血液凝固的物 质

10.
毒性指数
:
计算含有毒性颗粒的细胞数与所计数的中性粒 细胞的比例

11.
中毒颗粒
:
中性粒细胞中比正常中性颗粒大,
大小不等
,
分布不均匀
,
染色较深
,
呈黑色 或紫黑色
.
有时颗粒很粗大
,
与嗜碱性粒细胞易混淆
,
有时 又小而稀少
,

杂在正常中性颗粒中
.
12.
亚铁血红 素
:
血红蛋白色素部分
,
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13.
核象
:
粒细胞的分叶状况
,
反应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 14.
核左移
:
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
中幼粒甚至 早幼粒细胞


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15.
核右移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
3
%称为核右移
.
此 时常伴有白



细胞总数减少

16.
网 织红细胞
Ret
:
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




17.
瑞氏染液
:
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 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
,
溶于甲醇后解


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18.
异型淋巴细胞
: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
,
并出现一


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9.
退行性变白细胞
:
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


或溶解等变化

20.
血细胞比容

:
一定体积中的 全血中的红细胞所占容积的相对比例

21.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
指红细胞群体中各个细胞体积的平均值
,fl
22.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含量
MCH:
指红细胞群体中各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


平均值
,pg
23.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
指平均每升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
,g/L
24.
出血时间

BT

:
在特定条件下
,
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
,< br>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


止的时间

25.
点彩红细胞
:
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
,

RNA
变性沉 淀的结果

26.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
是不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胞质内残存的核酸变性
,
聚集成


为颗粒
,
经碱性染料染色后
,
细胞内可见深染的颗粒
27.
嗜酸性粒细胞
:
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髓系干细胞分化的嗜酸性粒细


胞祖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
,

因此
,
嗜酸性粒细胞与免疫系统关系密切
.
28.
酸性染 料
:
为阴离子染料
,
主要有伊红
Y
和伊红
B,能释放质子
,
与细胞的碱性


成分如血红蛋白
,
嗜酸性颗粒及细胞质中的某些蛋白质结合并染色
.
29.
红斑狼疮细胞
:SLE
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
LE
因子< br>,
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



DNA
解聚< br>,
形成游离均匀体
,
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

30.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
一种原因不明
,
累计多个系 统和器官的自身免疫疾病

31.
细胞直方图
:
血液分析仪在计数细 胞数量的同时
,
还提供细胞体积分布图形
,

横坐标为细胞体 积大小
,
纵坐标为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
,
这些用来表示细


胞群体分布情况的曲线图形

32.
白细胞直方图
:
左侧高陡
,
为小细胞群峰(淋巴细胞)
.
最右侧峰低宽
,< br>为大细


胞群峰
(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
包含中 性杆状核细胞和中性晚幼粒细胞)
左右两


峰之间较平坦区有一个小峰
,
中间细胞群(主要是单个核细胞区
,
以单核细胞


为主
,
含嗜酸性
,
嗜碱性粒细胞)

33.
VCS
(体积电导和光散射)
:
通过一个检测通道
,
在细胞几乎自 然状态下
,
分别


应用电阻抗技术检测细胞体积
,< br>电导技术检测细胞大小和内部结构
,
光散热技


术颗粒 性和细胞核分叶性和细胞表面结构
,3
种技术相互协调
,
同时检测

34.
红细胞沉降率
ESR
:
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的沉降速度,简 称
血沉


35.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由 血液分析仪根据红细胞体积的直方图导出
,
反应


所测标本中 红细胞大小的异质程度
,
常用变异程度(
CV
)表示

36 .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
指血液中血小板的平均体积
,
单 位用飞升
(fl)
表示

37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反映血液内血小板容积变异的参数
,
以测得的血小板

< br>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
.PDW
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血小板体积均一性高
.值越


大说明血小板大小越不均匀
,
主要用于血小板异常疾病的辅助诊断与鉴别诊



.
38.
出血
:
血液
(
全血
)
从心血管腔内溢出或流出

39.
瀑布学说
:即一个凝血因子以另一个凝血因子为底物的连锁反应
,
最后生成纤


维蛋白

40.
凝血
:
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凝固的凝胶状态

41.
血栓形成
: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
,
血液发生凝固或有沉积 物形成的过程

42.
血栓
: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
,
血液发生凝固或有沉积物形成的过程中形成


的血凝块或沉积物
,

~
43.
凝血因子
:
指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

12


44.
内源性凝血系统
:
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的激活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 因子




45.
外源性凝血系统
: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


活酶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46.
血凝的固相激活
:
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
,
即被激活为Ⅻ
a
的过程
(简意: 即Ⅻ
a
激活过程)

47.
血凝的液相激活
:
指激 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
a
这一反


馈作用又称酶激活

48.
纤溶系统
:
血液凝固过程中形 成的纤维蛋白
,
被分解液化的过程
,
叫纤维蛋白

< br>溶解
(简称纤溶)
,
参与纤溶过程的一系列化学物质组成的系统称为纤溶系统< br>
49.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CFT:

当毛细血管本身的结构和功能、血小板的质和量以


及体液因子有缺陷 或受到某些化学物质、
物理因素的作用时
,
毛细血管的脆性


和通透性增加
.
本试验是用物理加压方法
,
统计新出血点的数目来估 计毛细血


管的损害程度的

50.
ATPP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是在体外模拟体内内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
,


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
用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正常,
是筛选止血功能

最基本常用的试验之一


凝血酶原 时间
:
是在体外模拟体内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
,
测定血浆凝固
所需 的时间
,
用以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是否正常
,
是筛选止血功能最基本常用的< br>试验之一


是口服抗凝剂治疗监测的首选指标

53.
血型
:
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
,
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

血型抗体
:
一般分为二类;

天然

抗体和免疫抗 体
.
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


血型
:
红细胞上含 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为
Rh
血型

56
输血
:
指将血液或血液的某种成分输给患者的一种补充治疗方法
,
室抢救为
重患者的 一种重要治疗手段

57.
血型系统
:
由一个或数个基因所编码的数个相关联抗原所组成

58.
血型关联
:
指在血清学、生物学或遗传学上有相关性
,
但又达不到血型系统命
名标准与血型系统无关的血型抗原

59.
血型系列
:
指目前不能归类于血型系统和血型关联的血型抗原
,
即低频抗原和
高频抗原

ABO
遗传座位于第九号染色体的长臂
3

4
带上

Rh
遗传基因位于第一号染色体的短臂上

60.
天然抗体
:
主要由自然界中与
A,B
抗原类似的物质在无觉察的免疫刺激下产

,

IgM
为主

61.
免疫性抗体
:
主要是由母婴血型不合的妊娠及血型不合的输血产生
,

IgG



62.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集中在人类白细胞膜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63.
血型物质
:< br>由组织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A,H,B
抗原的半抗原
,
血型物质广泛存在
于人体的各种体液和分泌物中


血型鉴定
:
主要是利用抗原 与抗体之间的反应来完成的
,
包括正向定型和
反向定型
.
65.< br>正向定型
:
用已知的特异性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的未知血型抗原称为
~
66.
反向定型
:
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标本中的未知血型抗体称为
~
67.
交叉配血试验
:
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
,
两 侧均不凝集可输血
.
将献血人
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
,
观察有无凝集反应
,
这一试
验称为交叉配血试验

68 .
交叉配血
:
是输血前必须做的红细胞系统的配合性试验
,
以确定受 血者或供液
者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和抗体成分
,
试验包括主侧和次侧配血

69.
聚凝胺介质配血法
:
本法除能检出
IgM,IgG
抗体外
,
还能发现引起溶血性输血
反应的大多数抗体

70.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
HDN
:
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一种被动同种免疫性疾


保存液
:
由枸橼酸
-
枸橼酸盐
-
葡萄糖组成
,
用于全血抗凝及血液保存


保存液
:
由枸橼酸盐
-
磷酸盐
-
葡萄糖组成
,
用于全血抗凝 及血液保存

73.
全血输注
:
指血液全部成分的输注
,< br>包括血细胞
,
血浆
,
抗凝剂及保存液
.
全血
分为两种新鲜全血和保存全血

74.
成分输血
: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 法将血液各种有效成分分离
,
分别制成纯度高或

女孩长胡子用牙膏去掉-


女孩长胡子用牙膏去掉-


女孩长胡子用牙膏去掉-


女孩长胡子用牙膏去掉-


女孩长胡子用牙膏去掉-


女孩长胡子用牙膏去掉-


女孩长胡子用牙膏去掉-


女孩长胡子用牙膏去掉-



本文更新与2021-01-24 09: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4788.html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大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