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及疫情处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3 22:10

蜡烛有心还惜别-

2021年1月23日发(作者:凌惟一)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及疫情处理


一、基础知识

(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指人感染
H5N1
亚型禽流感病毒后所导致的疾病,简称
人禽流感。

(二)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是流感病毒的一种,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所有的 禽流感病
毒皆属于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
RNA
。依据其外膜血凝 素

HA
)和神经氨酸酶(
NA
)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 br>16

H
亚型(
H1

H16
)和
9

N
亚型(
N1

N9



禽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到目
前为止,已证实感染 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
H5N1

H9N2

H7N7
、< br>H7N2

H7N3
等,
其中感染
H5N1
的患者病 情重,病死率高。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
氯仿、
丙酮等有机 溶剂均敏感。
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
活,如氧化剂、稀酸、卤素化合物(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 迅速破坏其活性。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
但对低温抵抗力 较强,
65
℃加热
30
分钟或煮沸

100
℃)< br>2
分钟以上可灭活。
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
1
周,
在< br>4
℃水中可
存活
1
个月,
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

pH4.0
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
力。


裸露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
40

48
小时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 ,
可迅速破坏其活性。

(三)流行病学特征

1
、传染源

主要为病、死禽,以及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健康禽,尤其是水禽。 目前,人禽
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非常有限。

2
、传播途径

人传染人的可能性较小,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两种:


1
)呼吸道传播

吸入含有禽流感病毒的飞沫或飞沫核。


2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类或其分泌物和排泄 物;
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
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

3
、易感人群

由于流感病毒具有较严格的宿主特异性,目前认为人对禽流感 病毒尚不易
感,然而每个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性。

一般认为
12
岁 以下儿童、与家禽(尤其是病死禽)密切接触人群、与病人
密切接触者(包括医务人员)为感染禽流感病 毒的高危人群。

4
、潜伏期

一般为
1-7
天,通常为
2-4
天。

5
、传染期

病人在潜伏期末至症状消失前有传染他人的可能性。

(四)临床特征

患者呈急性起病,
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
主要 为发热,
体温大多持续在
39
℃以上,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 痛和全身不适。部分
患者可有恶心、
腹痛、
腹泻、
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br>重症患者可出现高热不退,
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肺出
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及瑞氏(
Reye
)综合征等
多种并发症。可继发细菌感染,发生败血症。可出现肺部实变体征 等。病情严重
者可出现死亡。

(五)临床辅助检查

1
、外周血象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重症患者 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
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
、生化检查

出现酶学指标异常升高,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乳酸
脱氢酶等。

3
、影像学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肺内片状影。
重症患者肺 内病变进展迅速,
呈大片
状毛玻璃样影及肺实变影像,病变后期为双肺弥漫性实变影,可合并胸 腔积液。

(六)治疗

1
、对症支持治疗

卧 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给予鼻导管吸氧,
。对发热、咳嗽等临
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
如物理降温、
止咳祛痰等,
有肝肾功能损伤者采用相应治
疗。维持水、电解质 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注意保护消化道粘膜,避免消化道出
血。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给予适 当抗凝治疗。

2
、药物治疗


1
)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达菲)是抗病毒治疗的推荐首选药物。

2
)免疫调节治疗:可给予糖皮质激素、胸腺肽、干扰素、静脉用丙种球
蛋白(
IVIG
)等。


3
)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应在明确 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
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3
、氧疗和呼吸支持

对重症人禽流感病例出现呼吸衰竭时应及时给予呼吸支 持治疗,包括经鼻管
或面罩吸氧、无创和有创正压通气治疗。

4
、中医中药治疗


包括辩证治疗和中成药应用。

(七)预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预后较差,病死率超过
60%


二、人禽流感病例的监测及报告


目前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现主要是通 过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来实现的;
同时
此监测也应用于
SARS
病例的排查 。

(一)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定义

同时具备以下
4
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

1
、发热(腋下体温≥
38
℃)


2
、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
、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
3

5
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二)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定义

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
2
例或
2
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是指病例 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
生活、
工作、
暴露于同一
环境,
或有过密切接 触,
或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认为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其它情况,
具体判断需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诊 过程中详细询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
或由疾病
控制专业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后予以判断。

(三)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发现、报告、会诊与排查

1
、临床问诊与检查

临床医生在接诊呼吸道就诊病例时,
应详细询 问病史,
进行体格检查和外周
血白细胞、胸片检查,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必要时进行病原学检查 。

应主动询问相关流行病学史,重点询问:


1
)聚集性发病的现象


2
)特殊职业暴露情况


3
)动物和禽类接触史


4
)旅行史

特殊关注对象包括:


1
)传染性、聚集性或特殊职业暴露;


2
)重症、抗生素疗效不好;


3
)具有全身症状重而肺炎症状或体征轻等非典型肺炎表现者


4
)肺炎进展很快,既往体健的人突然得了重症肺炎等。

2
、病例的发现、报告、会诊与排查


1
)临床医生怀疑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立即报告医院内相关部门,立即
组织医院专家组进行会诊,并保留病例会诊记录< br>

2
)二级以上医院(含二级)会诊后不能排除人禽流感或
SARS
,则立即进
行“不明原因肺炎”网络直报,并报告区县卫生局和区县
CDC
; 一级医院会诊后
不能排除人禽流感或
SARS

应立即报告区县卫生局和区县
CDC

由区县卫生局组
织专家进行会诊,若仍不能排除,由区县
C DC
进行“不明原因肺炎”网络直报。


3
)区县卫生局和区县
CDC
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立即组织本级
专家组会诊,并报告市卫生局和市
CDC
。区县
CDC
和收治病例的医疗机构要密切
配合进行采样(
二级以上医院由本院采样,二级以下医院由区县
CDC
负责采样
)
送至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对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人禽流感和
SARS< br>的病例,订正报告卡为已明确诊断疾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


4

区县专家组不能明确排除人禽流感或
SARS
时,
由市卫生局组织专家组
会诊。


5
)经市级专家组会诊,诊断为人禽流感、
SA RS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
或实验室确诊病例者,
须按照卫生部相应的防治工作方案 开展处置工作。
需要注
意的是,卫生部负责诊断“年度首例人禽流感病例”和“首例、散发、感 染来源
不明
SARS
病例”



6
)经 市级专家组会诊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明确排除人禽流感和
SARS

应立即将市级专 家组会诊意见逐级通知到原报告单位,由原报告单位订正报告
卡。


7
各级专家组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人禽流感和
SARS
诊断标准进行诊
断,在会诊结束后应提出书面会诊意见。

3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管理


1

二级以上
(含二级)
医院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 br>,
应立即将病例收治入院
,
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

(< br>2

一级以下
(含一级)
医院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
,应立即将病人转至二级
以上(含二级)医院,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

4
、感染控制原则


1
)病区内空气定向流动


2
)设立缓冲间


3
)病人的诊疗、护理和生活活动在病室内完成


4
)限制人员出入,进行出入人员登记


5
)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与消毒

三、标本采集与检测

(一)标本的采集

1
、采集要求


1
)区县
CDC
和收治病例的医疗机构密切配合进行采样,二级以上医院由本
院负责采样 ,二级以下医院由区县
CDC
负责采样。


2
)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后,送至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3
)标本采集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并填写标本登记表。

2
、标本种类


1
)采集病人的上呼吸道标本、下呼吸道 标本和血清标本等,其中以下呼吸
道标本最为重要。

1
)上呼吸道标本包括 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深咳痰液。
最佳采集时间为发病后
3
天内。< br>
2
)下呼吸道标本包括呼吸道抽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组织活检标本。
< br>3
)须采集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第一份血清应在发病后
7
天内采集,第二份血清应在发病后第
3

4
周采集。采集量要求
5ml,以空腹血为佳。


2
)如病人死亡
,
应及时进行尸 体解剖,采集肺、气管组织等标本。没有条件
进行尸体解剖的,可采集呼吸道灌洗液或经皮穿刺采集肺组 织标本。

(二)标本的保存及运送

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进行标本的采集 、
包装、
运送和实验室检测工作。

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进行 检测,
24
小时内能检测的标本可置于
4
℃保存,
24
小时 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
-70
℃或以下保存。如无
-70
℃保存
条件,则于
-20
℃冰箱暂存。血清可在
4
℃存放
3
天、< br>-20
℃以下长期保存。标本
运送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

(三)标本的检测

1
、病毒核酸检测:通过
RT-PCR
或实时荧光
PCR
进行甲型流感病毒
M
基因和
H5
亚型基因 核酸检测。

2
、病毒抗原检测:通过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法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核蛋 白抗原

NP
)或基质蛋白(
M1
)和
H5
亚型抗 原检测。

3

病毒分离及鉴定:
通过
SPF
鸡胚 和
MDCK
细胞分离方法进行病毒分离。
通过血
凝抑制试验、微量中和试验、
RT-PCR
或实时荧光
PCR
、序列测定等方法进行
H5
亚型病毒鉴定。

4
、血清学检测:通过血凝抑制试验、微量中和试验、单扩溶血试验等进行
H5

蜡烛有心还惜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



本文更新与2021-01-23 22: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4082.html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及疫情处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