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遗传性骨病分类及诊断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2 06:50

产妇月子护理-

2021年1月22日发(作者:毕道远)
临床上常见的遗传性骨病有哪些?如何进行初诊和确诊?


1
软骨发育不全
(ACH)
ACH
是遗传性骨病中最常见的
,
发病率为
1/15000

1/77000,
在中国医科大学
附属 第二医院发育儿科门诊中
,
位于遗传性骨病引起的身材矮小的第一位。本病
呈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
,
外显率
100%
,
80%

90%
为散发病例
,
即为新生突变
(
父母正

,
无家族史
)
,
新生突变的再发风险很低。
受累个体主要表现为近侧肢体缩短 所
致的身材矮小
,
伴头大
,
前额突出
,
鼻梁宽,
中面部发育不良等特殊面容
,
手呈三叉
状或车轮状展开
,常见膝关节过度伸展
,
而肘关节伸展和旋转受限
,
四肢短粗
,< br>以
近端肢体明显
,
站立时常见“
O
”形腿
,
腰椎前凸
,
臀部后凸。
X
线检查可见颅顶骨

,
面 骨小
,
长管状骨均短而弯曲
,
骨皮质增厚
,
干骺端变宽,
呈喇叭状
,
骨骺出现
延迟
,
椎体骨化中心间距变宽< br>,
自第一到第五腰椎的椎弓根间距依次变小
,
连线呈

V”形
,
骨盆宽而浅
,
髂骨翼呈方形
,
骶坐切迹狭窄,
椎骨扁平。

诊断要点
:
过去引起身材矮小的许多疾病都不合 适地被称为软骨发育不全
,
如下面将要提到的成骨发育不全、假性软骨发育不全、多发性骨骺发 育不全等
,
因此要注意以下诊断要点
: (1)
出生时即可见特殊面容
,
因胎儿头大
,
多伴有剖宫
产史
,
笔者统计
65 .5%
(19/29)
为剖宫产
;
(2)
短肢型侏儒
,
躯干发育近似正常
;
(3)
多数有三叉状手或车轮状手
(
笔者统计
9616%
有此症状
) (4) X
线特征性改变为
椎弓根间距呈“
V
”字形
(
而不 是正常“八”字形
)
,
骶坐切迹狭窄明显
,
呈“鱼钩
状”
改变
;
(5)
基因诊断可以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3
(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
基因异常
,
常见突变类型依次为
G380R

G375C

G346E,
笔者等所做的
19
个病例均 为
G380R
突变。

本病可通过超声和
(

)
基因分析进行产前诊断。

胎儿
B
超应着重观察双顶径与股骨长度的比例
,
双顶径与股骨长度存在密切 的正
相关
,
相关系数为
0.784

0.968,
双顶径与股骨长相差
118

212cm,
平均为
210cm

当发现二者不成比例时
,
应高度重视。另外
,
还应与成骨发育不 全相鉴别
,
胎儿软
骨发育不全一般无骨折
,
骨皮质不变薄
,
甚至增厚
,
与成骨发育不全易出现骨折及
骨皮质变薄有明显的不同。

治疗
:
Seino
等对
75
例患儿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
rHGH),
每周
1.0IU/kg
皮下
注射
,
发现
rHGH
能够提高生长速率
,但能否最终增加身高
,
还有待更长时间的对照
研究。另外
,
各种 肢体延长手术治疗可使软骨发育不全患儿的外观和肢体功能得
到显著改善。

2

软骨发育低下
(HCH)
HCH
亦属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
,
患儿身材矮小
,
但较软骨发育不全为轻
,
头颅和面部< br>相称
,
无明显特殊面容。四肢短
,
上部量大于下部量。腰椎前凸多见< br>,
很少发生腰
椎后凸。部分病例伴膝内翻或肘外展受限。

X
线检查可见头颅一般正常
,
有时可见面骨发育差
,
面部显得相对细小
,
脊柱
多正常
,
偶有椎骨狭窄或膝内翻。
基因诊断可发现
F GFR3
基因异常
,
常见突变类型

N540K

I538N



3
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
( TD)
本病少见
,
新生儿的发病率约为
1/60000,
可分为
2

:
Ⅰ型
TD
患儿的突出表现是
股骨弯曲畸形
,
Ⅱ型无股骨畸形
,
但存在颅骨畸形
,
患儿表现为头大
,前额突出
,
“三叶草”
样头颅
,
面部小
,
鼻嵴 低平
,
四肢短小
,
颅底短
,
枕骨大孔狭窄
,
胸部发育

产妇月子护理-


产妇月子护理-


产妇月子护理-


产妇月子护理-


产妇月子护理-


产妇月子护理-


产妇月子护理-


产妇月子护理-



本文更新与2021-01-22 06: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1752.html

遗传性骨病分类及诊断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