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接送卡-
随着尿分析仪的普及,
其简单、
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
但由于试纸带在测 定过程中易受
尿液中化学因素的干扰,现将尿液分析试纸原理和临床进行全面分析。报告如下:
一、葡萄糖:
临床意义
a
、生理性糖尿为一过性糖尿,是暂时性的,排除生理因素后恢复正常。 主要有三种:
①饮食性糖尿,
即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糖类,
引起血糖浓度过大;
②应急性糖尿,
在脑外伤、
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
剧烈运动周期性四肢麻痹等情况 下,
延脑糖中枢受刺激,
使肾上腺
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异常,可出现暂时性的糖尿;③妊 娠中后期多可见糖尿。
b
、病理性糖尿也可分为三种:①真性 糖尿,既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血
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尿糖检查不仅可以诊断糖尿病,还可以 指导临床医生决定胰岛素的用量、
判断疗效;
②肾性糖尿,
即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功能减退,
新生儿的近曲小管功能未完
善也能出现糖尿;
③其他糖尿,
如生长 激素过多
(肢端肥大症)
、
甲状腺激素过多
(甲亢)
、
肾上 腺激素过多(嗜铬细胞瘤)、皮质醇(
Cushing
综合症)、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浓< br>度高过肾糖阈而出现糖尿;另外,肥胖病、高血压也可能出现糖尿。
二、胆红素、尿胆原
临床意义:
a
、胆红素的检测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尿胆原更加灵敏的反映肝功能
b
、胆红素的检测有助于诊断黄疸。在败血症、蚕豆病、异型输血等情况 下使红细胞大
量破坏,产生溶血性黄疸,此时虽然胆红素大量增加,但大部分是间接胆红素,因此,尿中
的胆红素还是阴性。
c
、胆素原族的检测可以敏感的 反映肝细胞功能,临床经验表明,在病毒性肝炎早期未
出现黄疸前,
尿中的胆素原族就已经明显 增加。
与胆红素结合可以为诊断黄疸的类型提供依
据。黄疸大致可分为三类:①肝前性黄疸,或 称溶血性黄疸,②肝原性黄疸,或称肝细胞性
黄疸,是在感染(如病毒性肝炎)、中毒及肝硬化等情况下 ,肝细胞或肝内毛细胆管大量病
变,
使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
结合、
转运及排 泄障碍所致;
③肝后性黄疸,
或称梗阻性黄疸,
由于结石、肿瘤或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原 因造成总胆管梗阻所致。
三、酮体
临床意义
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利用减少,脂肪 分解产生过量酮体,尿酮体的检查对未控制
或治疗不当的糖尿病出现酸中毒或昏迷的诊断很有价值,可以与低血糖、
心脑疾病酸中毒或
高血糖渗透性糖尿病昏迷相区别。
b
、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发热期),严重呕吐、腹泻,长期 饥
饿、禁食,全身麻醉后等都可能出现酮尿。另外妇女孕期因妊娠反应呕吐多、进食少,体脂
肪 代谢明显增多,也能出现酮尿。
c
、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 毒等情况也能出现酮尿医学
|
教育网搜集整理。
d
、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如降糖灵后,由于药物抑制细胞呼吸,也可能出现酮尿。
四、
SG
临床意义:尿液比重 的测定可以估计肾脏浓缩功能。由于尿液比重还受年龄、饮水量、
出汗等因素的影响,故多次测定比单次 测定更能反映肾脏浓缩功能。
五、
BLD
2
、临床意义:
a
、尿液中混有
0.1%
以上的血液时,便呈肉眼血尿的特征,血量在此以下便只能用潜血
反应或尿沉 渣镜检才能证明。
血尿常见于尿路炎症
(急性肾炎、
肾结核、
尿道炎等)、
结核、
肿瘤,有白细胞时则表示有炎症;蛋白阳性、尿沉渣中有肾上皮细胞、管型等时, 应考虑肾
炎;特别是有红细胞管型时,是肾实质出血的佐证。
b
、血红蛋白尿见于发作性血红蛋白尿症,还见于各种中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疟
疾(黑水 热)、灼伤、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情况。
六、
PH
临床意义:
正常尿液呈弱酸 性,约为
6.0
,因食物的不同,
PH
的变化范围为
4.5
~
测定结果
的判断比其他实验结果的判断要难一些,因为尿液
PH
的 波动幅度大而快,医学
|
教育网搜
集整理而正常尿和病人的尿的
PH
没有明显的差别,所以
PH
单独使用的意义不大。但与其
他临床资料配合起来分析,则 可成为重要的资料。
七、蛋白质
临床意义:
检验尿液蛋白是临床尿液常规化学检查之一,
尿液蛋白试制主要检测的是尿液中的白蛋白。正常情况下,健康成人每日排出的蛋白质含量极少(约为
30
~
1 30mg
),
一般的常规定性方法都不能检测出来。一旦尿液蛋白含量
>100mg/ l
或
>150mg/24h
尿,尿液
蛋白质定性实验便呈阳性反应而称为蛋白 尿。
蛋白尿主要反映肾小球
(管)
损害及肾小球滤
过率的增加。
八、亚硝酸盐
临床意义:
正常 情况下,
尿液亚硝酸盐的定性实验一般为阴性。
当泌尿系统受到感染时,
由于细菌还原 硝酸盐生成亚硝酸盐,
因此检测结果为阳性,
常见于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泌尿
系统感染 。尿液亚硝酸盐检测结果为阳性时,预示着尿液中的细菌数量在
10
万
/ml
以上。
九、白细胞
临床意义 :
在各种尿路炎症情况下,
尿液中都可能出现白细胞。
白细胞的干化学检查可
以和别的检查项目一起对尿液进行过筛检查。
十、抗坏血酸
临床意义:
a
、检测尿液中维生素的含量可以测试人体的营养状况,口服维生素
C 500mg< br>后,尿维
生素
C
排泄量在
15
~
57umol
(
3
~
10mg
)每
4h
内为正常;大于
57u mol
(
10mg
)每
4h
为充
裕;小于
17um ol
(
3mg
)每
4h
为不足。
< br>b
、尿液维生素
C
降低,常见于维生素
C
摄入量不足或坏血病 。
c
、尿液维生素
C
长期增高可能与肾结石形成有关。
d
、在尿液分析试纸中,
VC
试纸还可以判断尿液中的
V C
对其他试纸的影响程度。
3
、注意事项:
a
、分析试纸只能测定还原性的维生素
C
,可能与其他 检测方法的测试结果不同。
b
、
在
PH>4 .0
时,
尿液中的酚和巯基化合物等内源性物质可干扰测试,
使测试结果偏高;
另外半胱氨酸、硫代硫酸钠也干扰测试,使测试结果偏高医学
|
教育网搜集整理。
c
、当尿液中含有氧化性物质时,可氧化维生素
C
,使 测试结果偏低。
d
、维生素
C
在碱性尿中极 不稳定,容易分解,因此尿标本应及时检测。
尿液发黄:
专家 表示,
男性尿液的颜色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如果男性的尿液偶尔的发黄,
可能是由于 饮水量少,导致尿的色素增加,会出现黄色
;
另外,男性平时的进食、长期的服
用或者 是出汗较多等等,
都可能会导致尿液发黄的现象,
但这些都是正常的,
不用过于的担< br>心。男性如果长期的尿黄,如浓茶般,并且喝水不坚好转,这种现象就要引起注意了,有可
能是健 康亮起了红灯。男性长期出现尿黄有可能是尿路感染,或者是一些炎症疾病导致的,
会使男性的健康受到 影响。
尿液发黄是怎么回事,常见男科疾病引起尿液发黄的原因:
一、膀 胱炎:尿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尿黄,并且尿量减少。因此,尿黄是膀胱炎的一
个症状,尤其是急性 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更为明显。
1
、慢性膀胱炎:多继发于泌尿生殖系统的其它疾 病,因此,诊断方面除全身一般检查外,
最重要的是查明致病菌的种类及物敏感试验的结果、
寻 找引起感染持续或复发的原因。
慢性
非特异性膀胱炎须与特异性膀胱炎相鉴别,如结核性膀胱炎 ,间质性膀胱炎,以及滴虫性、
霉菌性膀胱炎等。
长春博特生物提醒您,当发现自己尿液发黄不正常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尿液常规结果分析在围产期保健中的意义
随着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尿液分析仪的应用
,
尿液常规检测越来越方便。然而由于半自动化
和自动化尿仪在临床上的普及
,
使得有人对光镜检查产生了疑问
,
认为化学分析法阴性时即可
报告结果。但 尿液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物质
,
其中的成分及含量变化也很大
,
因此尿液分析仪 的
测量结果及围产期的临床诊断意义也受到影响。
根据这种情 况我们对本院产科门诊受检孕妇
527
份中段尿均采用电脑尿仪及常规镜检
,
并对
检测结果与临床检查结果符合情况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围产期孕妇随意中段尿。
自
20 05
年
1
月
~2005
年
12
月
,
我院产科门诊
接受围产期
(
孕
28
周
~
入院分娩 前
)
检查的孕妇共计
527
例。
采用尿液多联试纸化学分析法、磺基水扬酸法、尿沉渣镜检法做尿液常规检查。仪器
:
尿仪
-
泰利特
500(
德国拜耳公司生产
),
试 剂
:
中国广州华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显微镜
:
日本
OLYMPUS ,
由专人负责。
2
结果
仪器法阳性
124
例
,
镜检法
132
例。尿仪检测尿蛋白大于
10MG/DL
为阳性
;< br>镜检按检验操作规程
[1]
要求红细胞
>3
个
/HP,
白细胞
>5
个
/HP,
管型
(
透明
)
每 低倍视野平均值
>1
个全片为阳性
;
用尿仪漏检的
8
例标本 中
,5
例白细胞尿
,2
例红细胞尿
,1
例为透明管型尿。< br>8
例漏检者中慢性肾炎
1
例、肾盂肾炎
1
例、原发性高血压< br>1
例。
3
讨论
3.1
影响尿液分析仪测定尿蛋白结果的因素
尿液分 析仪测定尿蛋白是基
于某种特定的
PH
指示剂负电荷受蛋白质的阳离子吸引
,
进一步电离
,
使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
的原理设计的。
仪器名称:尿液分析仪(尿机)国产
产地:吉林长春市
型号
BT200
参考报价
;3000
元
公司名称:长春市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试用试纸
;
十项和十一项兼容
每小时测试
120
条
尿液分析仪的故障
分为必 然性故障和偶然性故障。
必然性故障是各种元器件、
零
部件经长期使用后,
性 能和结构发生老化,
导致仪器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
偶然
性故障是指各种元器件、结构等因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出现突发性质变,
而使仪
器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 br>
尿液分析仪出现故障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
1
)人为引起的故障
这类故障 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
一般多由操作人员对使用程序不熟练或不注意
所造成的。
故障 轻者导致仪器不能正常工作,
重者可能损害仪器。
因此在操作使
用前,
必须熟 读用户使用说明书,
了解正确的使用操作步骤,
慎重行事才能减少
这类故障的产生。< br>
(
2
)器设备质量缺陷引起的故障
这类故障是指仪器元器件质量不好、
设计不合理、
装配工艺上因疏忽造成的 故障。
(
3
)长期使用后的故障
这类故障与元器件使用寿命有关,因各种元器件衰老所致,所以是必然性故障,
如光 电器件、显示器的老化,传送机械系统的逐渐磨损,等等。
(
4
)外因所致的故障
这类故障是由仪器设 备的使用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所引起的,
常常是造成仪器故
障的主要原因。一般指的是电压、温 度、电场、磁场及振动等。
尿液分析仪是测定尿中某些化学成分的自动化仪器,
它是 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查的重要
工具,
此种仪用具有操纵简单、
快速等优点。
但是尿液分析仪人使用不当和很多中间环节及
影响因素都直接影响自动化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不仅会引起实验结果的误差,
甚至延误诊断
因此要求操纵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原理、
性能 、
留意事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在有充分的
了解,正确地使用自动化仪器,这样才能使尿液 分析仪得出的结果更可靠、正确。
50
年代即有人采用单一干化学试带法测定尿中蛋白质和葡萄糖,利用肉眼观察试带颜
色的变化与标准板时行 比较,得出相应的数值。
80
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
泛使用,尿液自动 化分析仪也得到迅速发展,逐步由原来的半自动化发展到现在全自动化。
尿液分析仪常依测试项目将其分 为二类:①主要用于初诊病人及健康检查使用的
8-11
项筛
选组合尿试带。
8
项检测项目包括蛋白、葡萄糖、
PH
、酮体、胆红素、尿胆原、陷血和亚硝
盐;
9
项检测项目除上述
8
项检查外增加了尿白细胞检查。
10项尿液分析仪检测项目
9
项基
础上增加了尿比密检查。
11
项检 测项目则又增加了维生素
C
检查。②主要用于已确诊疾病
的疗效观察,如肾疾患可用< br>PH
、蛋白、隐血(红细胞)组合试带;糖尿病用
PH
、糖、酮体
组合 试带;肝病患者用胆红素、尿胆原组合试带。
一、尿液分析仪原理
此类仪器一般用微 电脑来控制,
采用球面积分仪接受双波长反射光的方式测定试带上的
颜色变化进行半定量测定。
试剂带上有数个含各种试剂的试剂垫,
各自与尿中相应成分进行
独立反应,
而 显示不同颜色,
颜色的深浅与尿液中某种成分政权比例关系,
试剂带中还有另
一个“补 偿垫”,作为尿液本底颜色,来对有色尿及仪器变化待所主生的误差进行补偿。
将吸附有尿液的试剂带放在仪器比色槽内,
试剂带上已产生化学反应的各 种试剂垫被光
源照射,
其反射光被球面积分仪接收,
球面积分仪的光电管被反射的双波 长光
(通过滤片的
测定光和一束参考光)照射,各波长的选择由检测项目决定。其结构示意图见 图
8-1
仪器按下列公式自动化计算出反射率,
然后 与标准曲线比较,
自动找印也各种成分的相
应结果,尿液中某种成分含量高,其相应试剂垫的反 射光较暗,否则较强。
反射率分式:
R
(
%
)
=/TsCm
×
100%
式中的
R
(
%
)为反射率;
Tm
为试剂垫对测定波长的反射强度;
Ts
为试剂垫对参考波
长的反射强度 ;
Cm
为较准垫对测定疵长的反射强度;
Cs
为校准对参考波长的反射强度。
二、尿试带试验方法
1
.尿液
PH
检查:结果有二重含义:①反 映体内酸碱代谢状态;②由于尿蛋白、尿比
密的测定原理是基于膜尬上最后
PH
试剂的 颜色变化,
因此分析
PH
变化还有监控尿
PH
变化
对其它膜 尬区反应的干扰作用。
2
.尿液比密检 查:尿比密测定曾采用悬浮法和折射仪法,主要测定尿内固体物浓度随
着
10
项尿液分 析仪的问世,试带法测定尿比密得到广泛使用,其膜块中主要含有多聚电解
质(甲乙烯酸酰马不酐)、酸 碱指示剂及缓冲物,这是采用酸砖瓦指示剂法,其原时是根据
经过多聚电解质的
Pka
改变与尿液离子浓度相关原理。
麻剂条中的多聚电解质含有随尿标本
中离大浓度则解离的酸性基 团,离子越多,酸性基团解离子越多,而使膜尬中的
PH
改变,
这种改变可由膜块中的 酸碱性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显示出来,进而换算成尿液的比密值。
不同的干扰因素对上述三种方法的丈量的比密结果影响也不同:
第一是尿液中的非离 子
化合物增多时,可使悬浮法和折射仪法测得的比密结果偏高,而试带法只与离子浓度有关,
不 受其影响;
第二是尿液中蛋白增多时,
三种方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以试带法最为 明
显,折射仪法次之;第三是试带法易受
PH
的影响,当尿液的
PH>7时应在测定结果的基础
是增加
0.005
作为由于尿液
PH
损失 的补偿。
尿试带法简单、
快速、用尿量 少,但由于试纸法尿比密结果间隔较大,
不能反应细微的
比密变化,
故不能用于浓缩稀 释试验。
加外试带法对高或过低的尿比密均有敏感,
故不宜用
于这两种情况,
如新生儿尿就不适用。
因此只能用于一般性筛选,
在上述情况下以折射仪更
为理想。< br>NCCLS
建议折射仪结果作为干试带法的参比方法。
3
.尿蛋白检查尿液分析仪尿蛋白测定是根据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膜块中主要含有 酸
碱性指示剂棗溴酚兰、枸橼酸缓冲系统和表南的活性剂。在
PH3.2
时,溴酚产生 的阴离子,
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白蛋白)结合后发生颜色变化。
干化学法测定尿蛋白操纵简单快速,
但在使用应留意:
①病人服 用奎宁和磺胺嘧啶等药
物引起的强碱性尿时
,
会使干化学法出现假阳性结果而磺基水杨 酸法出南假阴性结果
.
可用稀
乙酸将尿液
PH
调
5-7,< br>再行实验
,
借以区别是否由于强碱性尿而导致假阳性
.
②研究证实几十
种药物可使尿蛋白检查出现假阳性
,
有学者对用大剂量青霉素患者给药前后进行了尿蛋 白的
检测
,
结果表明
:
滴注
250
万单位组
2
小时
320
万单位
3
组小时,
480
万单位组
5
小时可能对
磺基水杨酸法产生假阳性,
对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
③ 不同测定方法对病人尿液内不同种类
蛋白质检测的敏感不同,
双缩脲定量可以对白蛋白,
球蛋白显赤似的敏感性,
而干化学丈量
球蛋白的敏感性仅是白蛋白的
1/100-1 /50
。
因此对于肾病患者特别是在疾病发展过种中需在
系统观察尿蛋白含量的病例应 使用磺基水杨酸法
(或加热乙酸法)
定性和双缩脲法进行定量
试验。
④标本内 含有其它分泌物
(如生殖系统分泌物)或含有较多细胞成分时,可引起假阳
性。
NCCLS
建议以磺基水杨权法作为干化学检测尿蛋白的参比方法。
4
.尿葡萄糖测定:尿试带法测定尿葡萄糖是采用酶法。其膜 块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和色原。
不同厂家采用的色源有异主要有二类:
① 采用碘化钾做色原,
阳性反应
呈红色;
②采用邻甲联苯胺作色原,
阳性反应呈 蓝色。
其测定原量是葡萄糖氧化酶把葡萄糖
氧化成葡萄糖醛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再由过氧化物酶 催化开释出
[0]
,而使色原呈颜色,以
此类方法最常用。
尿试带法在使用中应留意:
①尿试带法与班氏定性法的特异性 不同前者的特异性强,
吸
与葡萄糖反应;
而后者与尿内反有不原性糖和所有还原性物质 都反应,
故在尿试带法呈阴性
的标本有可能在班氏法呈阳性结果;
②干化学法与班氏法 的灵敏度不同,
干化学法的灵敏度
高,
葡萄糖含量为
1.67-2.78mm ol/L
时即可出现弱阳性;
而班氏法
8.33mmol/L
才呈弱阳性表< br>现;
③干扰物质对两法的影响不同:
尿液内含有对氧亲和力较强的还原物质可与班氏法中 的
铜离子作用产生假阳性,
但却可使干化学法试带产生的
H2O2
还原显色而 使其成假阴性。
排
除的方法是先将尿液煮沸几分钟破坏维生素
C
再进行实验。 现已有含维生素
C
氧化酶的试
带的可以排除这一干扰。
④干化学法测定尿葡萄 糖只是一般的半定量试验,
它所设计的浓度
水平与传统的班氏存在的着差异,二者有可相互比; ;交,因此对于糖尿病的动态观察,在
干化学出现阳性结果时,
最好用湿化学定量方法,
以确立正确的尿葡萄糖范围或收集昼夜尿
标本作尿糖定量。
幼儿园接送卡-
幼儿园接送卡-
幼儿园接送卡-
幼儿园接送卡-
幼儿园接送卡-
幼儿园接送卡-
幼儿园接送卡-
幼儿园接送卡-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09:1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0088.html
-
上一篇: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精讲一
下一篇:血液生化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