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甲沟炎医院-
2012-2013
学年上学期健康教育宣传单
肺结核防治知识
1
、肺结核的严重性:
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 健康的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全
年均可发病。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被感染结核菌后,约
1 /10
的人
终身有可能发病。
2
、肺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 道传播的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
结核病人(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
,当病人咳 嗽、喷嚏或大声
说话时,肺部病灶中的结核杆菌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气中,健康
人吸入后发 生结核感染,形成原发病灶发生结核病。一般每个排菌的
肺结核病人一年可传染
10-20个人。
3
、感染上结核菌后就一定发病吗?
< br>被结核菌感染并不一定发病,传染性的大小与病人病情的严重程
度、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 房间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
度和机体抵抗力有关。
4
、肺结核病一般是什么症状?
主要表现有:低烧乏 力、食欲减退、盗汗、妇女有月经不调等全
身症状,肺部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或不适、呼吸困难等 表现。
5
、治疗肺结核病是否要到专门的机构?
是的,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对所有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抗结核药 物治疗。病人可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
机构接受免费检查和治疗。免费检查的范围包括:胸部透视、
X
光胸片
和痰涂片检查。免费抗结核治疗的范围包括:规定治疗方案中的抗结
核药物 ,而其他检查和治疗费用仍需自付。
6
、肺结核病可以治愈吗?
只有痰涂片检查呈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会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
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
2-3
个星期传染性就会逐渐消失。痰中没有
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凭当地结防机构的证明,就 可以参加正
常的工作和学习。只要进行正规治疗(
6
-
8
个月的疗程 )
,
90
%以上的
病人都是可以治愈的。
7
、学校如何预防肺结核病?
(
1
)积极发现并治愈在校 学生中的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连续咳嗽、
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的学生,就要及时报告学 校领导
和校医,及时督促学生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
(
2
) 一旦确诊学生或教职工得了肺结核,一定要休学或者休假接受正
规治疗,等到经过检查确认没有传染性了 ,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证明
就可以复学、上岗。
(
3
)积极开展爱 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教
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4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应该将手、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
5
)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增强
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br>
2012-2013
学年下学期健康教育宣传单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
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 肝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
、经水 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
呕吐物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 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
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
、经 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
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 流行和暴发流行。
3
、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 、门
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
、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 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
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 关,要注意饮食
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
、
积极开展 爱国卫生运动,
搞好室内外卫生,
清除垃圾,
疏通污水沟,
消灭苍蝇、蚊子、 老鼠、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2
、注意饮食卫生。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要 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
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烹调时,餐具应该严格
消 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
餐;吃熟食,少吃凉拌菜,不吃腐败变 质的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
不新鲜的食品不要购买;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
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 可取,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
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
热,以热透为准。
3
、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饮水用具要定期 消毒,保护好
水源,严防污染。
4
、讲究个人卫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洗手是最重要的个体预防措施,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洗
手,可以将手上
90
%左右的微生物洗干净,大大减少污染的机会。个
人注意劳逸结 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5
、如果发现患有上吐下泻等症状
,
要立即就医
,
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四、夏季腹泻的种类和防治
1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 人在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污染的饮料
等就可能发病。痢疾杆菌进入体内后,侵入结肠 黏膜上皮细胞,破坏
细胞的屏障,使结肠黏膜发生溃疡、脱落、出血。患者会出现不同程
度的发 热、腹痛。患者有肛门坠胀、大便想拉又拉不出的感觉。腹泻
患者,特别是出现脓血便者要及时化验大便 ,一旦确诊要及时用抗生
素治疗。有痉挛性腹痛者,不可随意使用解痉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
以 免导致大量毒素和细菌滞留在肠道而加重中毒症状。
2
、病毒性腹泻
大多由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病毒直接侵袭肠黏膜,使受损的肠
绒毛变平变短,吸收面积减少, 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腹泻。大便
稀薄,儿童的病毒性腹泻,大便会稀得像蛋花汤似的,每天五六次,
同时会伴有发热和食欲减退。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病毒的药物。
同时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可服用口服补液盐。此外,要给患者吃些
容易消化吸收的清淡食物,如面条、米粥、肉汤等。不能乱用抗 生素,
抗生素不会杀病毒。同时,在人的肠道中生长着许多种细菌,它们按
一定的比例组合,在 肠道内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生态环境,维护着人
体的健康。乱用抗生素,会把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杀死,导 致菌群失调,
那些对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条件致病性大肠杆菌等会失去制约,
乘机大肆繁 殖,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
3
、不洁食物引起的腹泻
食物被大肠 杆菌等致病菌污染后变质,人体摄入这些食物后发病。粪
便稀软或呈水样,排出量大,每日数次甚至十数 次,极易导致脱水和
电解质紊乱。这种腹泻是细菌毒素引发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大量肠液
聚积于 肠腔所致。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左下腹痛等症状。在医生
的指导下服用抗肠道感染的药物,以抑制肠 道细菌而达到止泻的效果。
有人急于服用止泻药,认为只要止住腹泻就好了。其实不然。因为服
用止泻药后,表面看来大便次数减少了,腹泻缓解了,但这样会使病
原微生物滞留在肠道内不被排出,导 致细菌等产生的大量毒素被肠黏
膜吸收,引起严重后果。
4
、受冷引起的腹泻
食入过多冷饮冷食、在空调房穿露脐装,或在健身运动 后洗冷水澡等
都容易引起腹泻。有脐周疼痛、肠鸣,排出稀水样黄便。多数患者排
出几次后可自 愈,也有多达十来次的。这种腹泻是因肠道受到寒冷刺
激后蠕动加快,进食的水分来不及吸收,形成稀便 排出体外。预防的
关键是注意腹部保暖,进食冰箱冷食要有节制。疼痛厉害时可以用些
解痉药或 收敛药。如水泻次数较多,可以口服补液,以补充水、盐。
不必使用抗生素。
5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因进食过多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患者排出 溏薄酸臭的大便,
伴有恶心、嗳气、腹胀、排臭屁等等。应节制饮食并服用含有消化酶
的制剂。 这种腹泻并非肠道细菌感染所致。如果服用抗生素不仅无效,
还会破坏原来肠道菌群的平衡,甚至可能继 发真菌性肠炎、伪膜性肠
炎等。
2013-2014
学年上学期健康教育宣传单
甲型
H1N1
流感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甲型
H1N1
流感?
甲型
H1N1
流感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二)传染源有哪些?
甲型
H1N1
流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 粘膜直接
或间接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
可能造成传播。< br>
(四)哪些人易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
(五)感染甲型
H1N1
流感有什么临床表现?
甲型
H1 N1
流感潜伏期一般为
1
—
7
天,多为
1-3
天, 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类似,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
括发热、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
/< br>或腹泻。约
10%
病例可不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
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可发生 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
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病亦可 被诱
发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六)甲型
H1N1
流感的传染期有多长?
甲型
H1N1
流感的传染期是自病人出现症状前
1
天,至发病后
7
天,或
上海甲沟炎医院-
上海甲沟炎医院-
上海甲沟炎医院-
上海甲沟炎医院-
上海甲沟炎医院-
上海甲沟炎医院-
上海甲沟炎医院-
上海甲沟炎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14:3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8431.html
-
上一篇:微生物学 肺结核案例分析
下一篇:肺结核的护理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