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时间长-
一、名词解释
1
、
营养:
人体摄取、消 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2
、
保 育:
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
顾和养育, 帮助其身体和机能的良好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3
、教育:
4
、生长发育:
是一个由量变到质量的增加的过程。包括三个交叉的因素。身高体重的不< br>断增加。各器官组织分化和机能的完善身体发生一定的形态变化
5
、内分泌系统
:
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调 节机体的生长
发育和各种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6< br>、生长发育形态指标:
是指身体和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最重要和最
常用 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高。
1
、营养素
:
是指食物中含有的能维持生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化学物质。
2
、必需氨基酸
:
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赖氨酸,苏氨酸等) 自己不能合成,需要从
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3
、微量营养素
:
需要量相对较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既是微量营养素。
4
、混合喂养
:
母乳不足需添喂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时称为混合喂养。
5
、营养配餐
:
就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
,
根据食 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
,
设计一天
.
一周或
一个月的食谱
,
使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
,
即达
到平衡膳食。
6
、膳食制度
:
将一天的食物总量按一定数 量、质量、次数和时间分配到每一餐次的一种制
度。
1
、婴幼儿饮食安全:
2
、食物中毒
:
指食用 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
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3
、细菌性食物中毒
:
食入被细菌及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 性疾病。夏、
秋季多见,一般以集体同时发病,亦可散发,引起的细菌大多是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大肠 杆菌、
嗜盐菌、肉毒杆菌等。因引起感染的细菌不同,其表现各异。一般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发热
等。
4
、营养性疾病
:
是指因摄人营养素过多 或过少,或不平衡引起机体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
以及营养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5
、单纯性肥胖
:
是不同于由于内分泌障碍或身体其他疾病而引起 的继发肥胖。单纯性肥
胖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营养过度、运动不足、行为偏差而引起全身脂肪 组织过多堆积的
一种慢性疾病。
6
、饮食偏差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婴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段(
B
)
A.0
至
3
岁
B.0
至
6
岁
C.3
至
6
岁
D.0
至
7
岁
2
、营养和保育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C
)
A.
营养和保育是同一个概念
B.
营养是保育的第一阶段
C.
营养和保育是不可分离的
D.
保育是营养的一部分
3
、下列列出的生长发育中的生理功能指标正确的是(
D
)
A.
身高、体重、头围
B.
身高、体重、脉搏
C.
血压、脉搏、头围
D.
脉搏、血压、肺活量
4
、乳牙出齐的时间为(
D
)。
A
.
1
岁
B
.
1
~
1
.
5
岁
C
.
1
.
5
~
2
岁
D
.
2
~
2 5
岁
5
、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发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是(
A
)
A.
神经系统
B.
淋巴系统
C.
生殖系统
D.
运动系统
6
、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
A
)
A.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B.
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C.
时常忽快、忽慢
D.
时常停止
7
、婴幼儿认知发展包括(
ABCD
)方面。
A
.感觉
B
.记忆
C
.注意
D
.思维
E
.人格
8
、儿童在(
B
)岁开始会逐渐产生羞愧、 自豪、骄傲、内疚、同情等
更高级、复杂的社会性情感
。
A.8
个月
B.1
岁半左右
C.2
岁
D.2
岁半
9
.筛查性测验包括以下哪些(
ABCDE
)。
A
.丹佛发育筛查试验(
DDST
)
B
.图片词汇试验(
PPVT
)
C
.绘人试验(
Drawing-a-person Test
)
D
.
50
项智能筛查量表
E
.
0
~
6
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
1
、维生素
C
缺乏时可导致(
B
)
A.
脚气病
B.
坏血病
C.
佝偻病
D.
夜盲症
2
、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
C
)
A.
钙
B.
锌
C.
碘
D.
铁
3
、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D
)
A.
维生素
A B.
维生素
B C.
维生素
C D.
维生素
D
4
、与人的正常视觉有密切关系的维生素是(
A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5
、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的是
( A )
A.
蛋白质、脂类与碳水化合物
B.
矿物质、脂类与碳水化合物
C.
蛋白质、糖类与碳水化合物
D.
维生素、脂类与热源
6
、下列哪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
D
)
A.
谷类
B.
玉米
C.
绿豆
D.
黄豆
7
、幼儿每日需食牛奶或豆浆(
A
)
A.250-500
克
B.200
克
C.100-150
克
D.100
克
8
、不属于婴儿添加辅食目的的是
( D )
A.
补充乳类的不足
B.
促进生长发育
C.
为断奶做准备
D.
为早萌乳牙做准备
9、因母乳不足或母亲不能按时给婴儿喂奶,须加喂牛奶或其他乳品,
这属于(
A
)
A.
混合喂养
B.
人工喂养
C.
母乳喂养
D.
辅助喂养
1.
由吃霉变甘蔗、霉变花生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属于(
C
)。
A
.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B
.化学性食物中毒
C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
D.
细菌性食物中毒
2.
由吃河豚、毒蘑菇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属于(
A
)。
A
.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B
.化学性食物中毒
C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
D.
细菌性食物中毒
3
、发芽马铃薯中往往产生
( A )
,故食用不当易造成食物中毒。
A
.龙葵素
B
.氰苷
C
.皂素
D.
秋水仙碱
4
、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主要食品是
( A )
A
.花生、玉米
B
.蔬菜、水果
C
.肉类及其制品
D.
高粱、小麦
5
、蔬菜应现烧现吃,放置过久的熟蔬菜会引起
( C )
。
A
.蛋白质分解
B
.咸度增加
C
.亚硝酸盐增加
D.
水分减少
6
、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有(
D
)
A.
肥胖症
B.
佝偻病
C.
多动症
D.
哮喘
7
、下面疾病不属于营养性疾病的是(
C
)。
A.
营养不良
B.
肥胖症
C.
痢疾
D.
维生素
C
缺乏
8
、佝偻病是因为缺乏(
D
)。
A.
维生素
A B.
维生素
B C.
维生素
C D.
维生素
D
9
、引起幼儿厌食的诱因有(
ABCD
)。
A.
饮食习惯不良
B.
强迫进食
C.
受到恐吓
D.
食品单一
E.
运动过量
10
、一些食物和多动症有关,主要包括含(
ABCDE
)。
A.
水杨酸盐类的食品
B.
富含酪氨酸食品
C.
受铅污染的食品
D.
食物中加入的调味品
E.
高糖食物
三、简答题
1
、简述营养和保育的关系。
(1)
营养是保育的物质基础
(2)
保育是营养实现的保障
2
、简述保育员应该具有的素质。
答:
(1)
系统的专业知识;
(2)
熟练的专业技能;
(3)
良好的心理品质。
3
、简述婴幼儿骨骼的特点。
(1)
骨膜比较厚
(2)
全是红骨髓
(3)
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化未完成
4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1)
等级评价法;
(2)
指数评价法;
(3)
生长发育监测图法(直观评价);
(4)
粗略的评价方法;
(5)
综合评价法。
5
、简述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一般特点。
(1)
婴幼儿的感知觉是 在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独立行走和摆弄、
操作、
使用各种物体的动作,
对 于扩大视野、进一步发展各种感知觉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2)
从近距离感觉逐渐 转向远距离感觉。儿童出生后,首先发展的是以肤觉、味觉为中心的近距
离感觉,随后逐渐发展以视觉、 听觉为中心的远距离感觉。
(3)
从不分化到逐渐发生分化。婴幼儿常出现联觉现象 ,这是各种感觉未能分化的表现,随着儿
童抑制功能的发展,逐渐达到各种感觉的分化。
(4)
各种感觉从单独起作用到相互结合。
6
、简述幼儿期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
(1)
自我意识的发展;
(2)
人际关系的建立;
(3)
性别行为的发展;
(4)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5)
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
、分别简述钙、铁、锌和维生素A
、维生素
D
的食物来源。
答:钙的食物来源
:奶和奶制品,小虾皮,连骨头一起吃的鱼虾类,海藻类,豆类。
铁
:
动物的血,肝脏,瘦肉,鱼贝类,大豆类,绿色蔬菜。
锌
:
高蛋白的食物含锌较高,尤其是海产品如牡蛎、海鱼、贝类、芝麻、南瓜子。
生素
A:
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牛奶,南瓜,胡萝 卜,波菜,辣椒,西红柿,芒果,菠
萝等。
维生素
D
的食物来源
:
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奶油,海鱼等
2
、简述水的生理功能
答:
(1)
构成机体的基本成分;
(2)
参与机体物质代谢;
(3)
调节体温;
(4)
起润滑作用。
(5)
保持着人体一定的血溶量。
3
、什么叫做合理营养,其内涵是什么?
答:合理营养指人体所需要的各种 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和水等,不仅数量上符合人体的需要,而且各 种营养素相互之间保持着适合人体需要的合适比例。
也就是说,食物中供给的营养与人体的营养需要保持 平衡。
4
、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1
)营养成分及所产热量应接近人乳;
(
2
)根据婴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配方奶粉;
(
3
)注意奶具的消毒
,
配奶时注意卫生。
5
、培养婴幼儿饮食习惯的原则是什么?
答:
(1)
定时 性原则;
(2)
定量性原则;
(3)
独立性原则;
(4)
愉 悦性原则;
(5)
整洁性原则。
6
、培养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目的与要求是什么?:
答:《幼儿园教育指 导纲要》对培养婴幼儿饮食习惯的目的是促进营养素的吸收,增强身心健
康。
具体要求是:
(1)
饮食要定时,每次进食应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要防止边 吃边玩或边听故事、边看电视。吃饭
过慢不能迁就,要及时撤食。
(2)
进食要定点,最好在饭桌旁喂食,幼儿可与大人一起在桌上用餐。
( 3)
饮食要有一定的饱腹量,保证吃好正餐,不随意给零食、糖果。但在正餐间可给
1
~
2
次点
心。年龄小的给
2
次点心,
2
岁以上给< br>1
次。
(4)
适时训练婴幼儿自己使用杯、勺、碗、筷。
1
岁左右可以训练幼儿自己拿杯子喝水,
1
岁半
开始训练幼儿自己用匙吃饭,< br>2
岁可以独立进食,但成人应予以协助,
3
岁左右可学会用筷子吃饭。
(5)
饭前应做好准备,如收玩具、入厕、洗手、休息片刻,振奋食欲,可避免幼儿感到突然而 拒
食。
(6)
进餐时保持精神愉快,不责骂孩子。
(7 )
鼓励孩子吃多样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不贪食,少吃零食,保持正餐有旺盛的食欲。
(8)
家长和老师用简单的语言介绍餐桌上食物的有关知识,既可增长知识又促进幼儿食欲。
(9)
要保证幼儿有旺盛食欲,必须让他们游戏好、休息好、睡眠好和定时吃饭好。
(10)
幼儿模仿性强,家长要以身作则,并以旺盛的食欲影响幼儿吃好正餐,吃饭时要避免大 声
说笑,以免幼儿呛食。总之,旺盛的食欲是促进消化吸收的重要因素,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合理营养的必要条件。
1
、简述食物中毒的种类。
答:食物中 毒一般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两大类,其中典型的非细菌性食物
中毒包括化学性食物中 毒,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三类。
怎样才能时间长-
怎样才能时间长-
怎样才能时间长-
怎样才能时间长-
怎样才能时间长-
怎样才能时间长-
怎样才能时间长-
怎样才能时间长-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4: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7761.html
-
上一篇:育婴员考题500+题库
下一篇:初级育婴员培训计划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