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栓-
胆囊的作用都有哪些
胆囊在人体中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它不仅 有储存、浓缩、排泄(收缩)功能;还有
调节肝内外胆道压力的重要作用;还有重要的分泌和免疫作用。
一、胆囊的储存胆汁功能:一个饥饿的人
(
即非消化期间
)
,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消化
需要的时候,
再由胆囊排出,
所以胆囊被称为
“
胆汁仓库
”
。
同时又起到缓冲胆道压力的 作用。
肝脏每日分泌
800
—
1000ml
胆汁,大部分经胆囊浓缩 后储存在胆囊内。
二、胆囊的浓缩胆汁功能:
金黄色碱性肝胆汁中的大部分水和电解质,
由胆囊粘膜吸收返 回到血液,
留下胆汁中有
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变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囊胆汁。
三、胆囊的排泄胆汁功能:
胆
汁
排
出
受
体
液
因
素
和
神
经
系
统
的
调
节
,
进
食
3
~
5min
后
,
胆
囊
收缩
素
(
cholecystokinkin
)
含量增加
,
胆囊收缩素有收缩胆囊和舒张胆总管下端及
oddi
括约肌的作
用,胆囊收 缩后可产生
2.94Kpa
的内压,促使胆汁排至十二指肠,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在排出胆汁同时,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一般讲,进食脂肪半小时,
胆囊
即可 排空。但胆囊炎或
oddi
括约肌功能失调时,胆汁排出出现障碍,胆汁淤滞,固体成分
沉淀,成为息肉或结石的成因之一。
四、胆囊的分泌功能:
胆囊粘膜每小时分泌约20ml
粘液性物质,主要是粘蛋白,可保护和润滑胆囊粘膜免受
胆汁的溶解,并使胆汁容 易通过胆囊管。
胆囊管梗阻,胆汁中胆红素被吸收,胆囊粘膜分泌
粘液增加,胆囊内积存的液体 呈无色透明,称
“
白胆汁
”
。积存
“
白胆汁
”的胆囊称胆囊积水。
当胆囊存在炎性和梗阻时,胆囊还可以分泌钙。
五、胆囊在调节胆管内压力方面的作用:
胆囊的另一重要功能是调节胆管内压力平衡作用,当肝内每天制造
800-1000cc
的胆 汁
持续不断的排入胆囊和肝外胆道,
并维持一定的压力,
此时胆囊调节是一个重要因素 。
在肝
内外胆管压力增高时胆囊可以容纳和浓缩较多的胆汁,
维持胆道内正常压力平衡 。
当胆囊被
切除后,
调节压力平衡作用消失,
然而肝脏分泌出的胆汁不会减少 ,
反而全部胆汁每日必须
经
Oddi’s
开口排入十二指肠腔内,此时方感到 开口狭窄,排泄不畅。日久天长就必然发生
胆总管代偿性扩张病变。
扩张的胆总管常使鸟嘴状的 末端变为圆顿形状,
此时急于要排出的
胆汁流向变成涡流,
呈漩涡状,
后者是 形成胆石的重要学说之一涡流学说。
此种现象极易形
成胆总管结石。
临床实践也证明了 这一点。
人们在接待急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时常常见到有胆
囊切除的病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795
例胆总管结石病例中(经
ERCP
和
EPT
证实),切< br>除胆囊病例组明显高于未切除胆囊组(
425
:
370
)
< br>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因此,胆囊切
除后常使胆总管发生代偿性扩张和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增高。
同样,
由于胆囊具有调节胆道内部压力的重要作用 ,
失去胆囊器官的病人,
胆道内压力
失去平衡,压力增大,
Oddi
括约肌失去了胆囊的有规律的压力调节,发生调节紊乱,形成
了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六、胆囊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胆囊不仅具有贮存,浓缩和收缩功能;而且还有分泌和免疫功能。胆囊每天可分泌
2 0
毫升的白色液体,据科学实验,此种液体乃由胆囊粘膜固有层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IgA)
.
而且胆囊内
IgA
的浓度远远高于血液,具有保护肠道粘膜不受(次 级胆酸等)侵犯的作用。
胆囊粘膜具有分泌
IgA
抗体的功能, 胆囊成为肠道
Ig
的主要供给来源,因而是具有保护性
抗体的主要器官,这对于胆道系 统的免疫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人胆汁中存在着免疫球 蛋白(
immuoglobulin
,
Ig
),该物质的作用为:
1
、
缺少
Ig
物质可以引起小肠防 御功能缺陷,
出现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水以及消化道
来源的败血症。
2
、对胆道系统的保护作用。
Ig
在胆汁中 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抗原,保护胆道粘膜。
Morvay
通过动物实验指出:次级胆汁酸能直接增高动物结肠癌的发生率;
胆囊切除后对人体至少有以下几点不良影响
:
1
)
、造成胆道损伤
胆囊切除后,胆囊作为胆道重要一环被破坏,损伤在所难免;
2
)
、消化不良
就目前所知,< br>胆囊至少具有储存、
浓缩胆汁的功能,
以适应人体进食时对胆汁的集中需
求.
如果胆囊一经切除,肝胆汁由肝内排出后却无处可存,不管人体是否需要,只能持续不
断 地排入肠道;
这样,
当人进食时胆汁量不足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特别是影响对 脂
肪的消化吸收,
其结果一是诱发脂肪泻及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等;
2
是造成 身体遭受消化不
良、腹胀腹泻的痛苦
.
另外,胆囊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 切除后会引发其他身
体机能问题
.
3
)
、引发碱性反流性胃炎
胃大 部切除可致碱性反流性胃炎,正常人进食后胆囊收缩使胆汁集中大量进入肠道
.
这
一过 程与胃十
2
指肠的分泌及蠕动是有规律地同步进行的
.
胆囊切除后胆汁持续进 入肠道又
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胆汁可在
102
指肠内淤积而逆流入胃,使胃内PH
值升高,细菌
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胃腺体萎缩及溃疡形成
.
曾有人对胆囊切除
6
个
月后的患者行胃液检查,发现其中胆汁酸含量明显 增加,最低增加
2
倍,最高增加
380
倍,
平均增加
24< br>倍
.
胃酸分泌明显下降,胃壁细胞受损
.
胃镜下呈弥漫性炎性改变.
4
)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过程中,切除胆囊病例组明显高于未切除胆囊组(
425
比
370
)
.
所以虽然切除胆囊后去除了胆结石,
却很可能因此< br>“
招来
”
胆总管结石,
这是因为
:
胆囊切除前,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
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
而胆囊切除后,
胆 盐池明显
减小,
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
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溶解 能力降低,
这
样就容易形成结石从而引发胆总管结石
.
而治疗胆总管结石需要 切开胆管,是个大手术,治
疗难度非常高
.
肛栓-
肛栓-
肛栓-
肛栓-
肛栓-
肛栓-
肛栓-
肛栓-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0:0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