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夜房-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专
业
神经病学
学
科
授
课
医学系
2015-1
班
班
次
授
课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题
目
第二节
体格检查
掌握内容
目
的
要
求
熟悉内容
了解内容
课
计
时
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运动功能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浅反射、深反 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
征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
颅神经检查及感觉功能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备
课
2015
年
3
月
1
日
日
期
授
课
2015
年
3
月
4
日
日
期
3'
8'
102'
巩固新课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3'
3'
1'
重
点
运动功能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法,
难
点
神经解剖不熟悉。
课
堂
理论课
类
型
一、
组织教学(
3
分钟)
:情绪准备、考勤
二、
复习旧课(
8
分钟)
:提问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三、讲授新课(
102
分钟)
:
(一)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52
分钟)
(二)观看录像(
20
分钟)
(三)
课堂实践(
30
分钟)
四、巩固新课、归纳总结(
6
分钟)
:
(一)巩固新课内容指出重点
(二)抽查提问并小结
(三)答疑
五、布置作业(
1
分钟)
:思考题
(一)运动功能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二)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六、课后记: 本次课教授神经系统体格检查,通过启发讲解、举例、讨论、提问、课堂实践
等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并借助多媒体讲解,
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应知识,
学生对重点内容基本
掌握,教学互 动良好。
教师签名:崔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1
授课
学时
3
学时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第二节
体格检查
神
经
系
统
体
格
检
查
临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是在系统内科体检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检查者做到以下四点:
1
、认真仔细,取得病人的充分合作。
2
、依次自头部颅神经—上肢—胸—腹—下肢—站立—
步态进行检查。
3
、对危重病人,根据病情作必要检查后立即抢救。
4
、详细记录:精神状态、颅神经检查、运动、反射、感
觉、病理征、小脑体征。
意识状态
清醒:对外界有正常的反应,对周围环境有良好的定向力,
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力。
嗜睡:一种病理的睡眠状态,能被轻刺激或言语唤醒,醒后 能回答问题并能配合体检,但刺激停止后,又
复入睡。
昏睡:需强刺激或高声呼唤才能唤醒,醒后能作简单、模糊的回答刺激停止后又进入昏睡。
昏迷:
浅: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眼球有浮动,角膜、瞳孔、吞咽咳嗽反射存在。
中:重刺激有反应,腱反射消失,光反射迟钝。
深:对任何强烈刺激均无反应,眼球固定,反射消失,生命中枢机能也减低。
其他意识障碍
谵妄:意识水平下降,精神状态更不正常,不能与周围环境建立正确的 接触关系,定向力丧失,有错觉幻
觉,常躁动不安。
急性意识模糊状态:表现为嗜睡 ,意识范围缩小,有定向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错觉表现突出,以激惹
为主与困倦交替出现。
特殊意识障碍(醒状昏迷)
去皮质综合症:无意识的睁眼闭眼,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 应,呈去皮质强直姿势,常有病理征。保持觉醒
-
睡眠周期。常见于缺氧性脑病。
< br>无动作性缄默征: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出现不典型去脑强直状态,肌肉松弛,无锥体束征。觉醒
-
睡眠
周期保留或过度睡眠,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记忆思维情感智能
精神状态:
有无感情淡漠,沉默欣快,兴奋躁动,情绪不稳,幻觉、错觉,妄想,抑郁,焦虑.
记忆力:
包括远事记忆、近事记忆、即刻记忆
(
树、钟、车)
定向力:包括对时间定向、对地点定向、对人物定向
计算力:
可 让病员做些简单的心算,如从
100
连续减
7
。
(储存)
判断力:让病员区别一些词义、如矮子和小孩有什么不同,鸡和鸭的外形有什么不同等。
言语障碍
言语障碍有二种情况,一种是由构音困难造成,另一种由于大脑半球特定部位受损而造成的。
1
、构音障碍:常伴的神经症状如不自主运动,舌肌萎缩,软腭活动障碍等。
(苦、< br>
吐、
浦)
2
、失语:
运动性失语:能听懂但说不出,部位左额下回后部。
感觉性失语:能说但不能理解别人讲的话,部位左颞上回后部。
混合性失语:上述二者兼有之。
命名性失语:称呼物件及人名的能力丧失,但能叙述 某物是如何使用的,部位左侧颞中及下回后部。
颅神经检查
一、嗅神经
功能:司嗅觉
感受器:位于鼻粘膜
嗅觉中枢:位于大脑的颞叶
2
检查法:
检查时闭眼
二则鼻孔分别检查
不能用醋酸,氨水等刺激三叉神经的物质
临床意义:
一侧嗅觉丧失提示同侧嗅球、嗅索或嗅丝的病变最常见于创伤
双侧嗅觉丧失见于蝶鞍附近肿瘤
、感冒。
嗅幻觉见于颞叶肿瘤或癫痫的先兆期,嗅觉过敏常见于癔病病人
二、视神经
功能:司视觉
感受器:位于视网膜
视觉中枢:位于大脑枕叶
检查方法:包括视力、视野、眼底
(一)视力:
远视力:用标准视力挂表
近视力:用近视力表
数指及手动:
当患者视力减退到不能准辨认视力表上最 大字体时,
可让病人在一定距离内辨认手指的数目,
再次之辨别手是否动
光感:当病人不能分出手动,请他分辨亮与暗,如无光感则为完全失明。
(二)视野:
检查方法
和医生的视野作比较,病人与检查者面对 而坐,相距约
65cm
,两人应尽量保持眼的相同高低,一眼遮盖。
检查者与病人不能用同一眼,这样才能保证两人视野范围一致
临床意义
凡视觉通路的某一部分遭受损害都可引起视野缺损常见的有:
一侧视神经损伤造成一侧偏盲
视交叉中部损伤造成两颞侧偏盲
一侧视束造成同侧偏盲
部分视放射及视中枢损伤造成同侧
1/4
视野缺损
(
三
)
眼底
检查方法
不扩瞳情况下用眼底镜观察视神经乳头边缘,形态,色泽,动静脉比例,及视网膜的情况
临床意义
视神经乳头隆起、水肿、边缘模糊不清,静脉淤血和迂曲,并可见火焰状出 血称为视乳头水肿,见于颅内
肿瘤、脑部蛛网膜粘连及颅内出血等使颅内压升高的疾病
如视乳头苍白,边缘清晰者,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见于球后视神经炎或肿瘤直接压迫视神经等
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为视网膜动脉硬化
视网膜出血见于高血压和出血性疾病
三、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
1
)
功能:支配眼外肌的运动,动眼神经还能支配提上睑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检查方法
眼睑:注意两侧眼裂是否对称,有否眼睑下垂,正常人上睑边缘复盖角膜 上部
1
-
2
毫米
眼球:观察有无前突或下陷
< br>眼球活动或眼震:
嘱头不动,
眼球随检查者手指上下左右,
各方活动时有否眼球 不自主有规律来回运动――
眼震(眼震可分为水平,旋转和垂直相)
瞳孔:形态、大 小,两侧是否等大等圆。直径
3
~
4mm
。﹤
2mm
瞳孔缩 小;﹥
5mm
瞳孔扩大。
3
光反射:
(直接、间接)
调节、辐辏反射:先向远处看,然后注视放在眼前仅数厘米远的物体应出现眼球内聚,瞳孔缩小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
2
)
临床意义
动眼神经麻痹见于颅底肿瘤、结核性脑膜炎或脑出血合并脑疝
颅内高压时可出现双侧外展神经麻痹
Horner
综合征见于一侧脑干或颈交感神经节病变
四、三叉神经
分布第一支(眼支)的感受器分布于下额部、上眼睑、角膜和鼻部
第二支(上颌支)的感受器分布于下眼睑、上颌、颊部和上唇
第三支(下颌支)的感受器分布于下唇及下颌部
五、三叉神经
检查方法
感觉:检查面部两侧第Ⅰ、Ⅱ、Ⅲ支配区及面中间和周边的痛温触觉。
运动:请病人咬牙,触摸双侧咀嚼肌,张口观察下颌有否偏斜
反射:
角膜反射、下颌反射
临床意义
在三叉神经有刺激性病变时,可在 三个分支的出面骨孔即眶上孔(眼支)
、上颌孔(上颌支)和颏孔(下颌
支)处有压痛点,按压 时常可诱发疼痛,又称触发点、诱发点。
三叉神经痛常见的病因有牙根脓肿、龋齿、鼻窦炎或下颌关节病变、颅底损伤、肿瘤等
六、面神经
功能: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分管舌前
2/3
味觉
检查方法:
运动:嘱病人做皱额,闭眼,露齿,鼓腮及吹口哨动作。
味觉:检查舌前
2
/
3
的味觉。
临床意义:
面神经麻痹分中枢型和周围型,中枢型常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或炎症等 ;周围型可由寒冷刺激,耳部或
脑膜感染、听神经纤维瘤等引起
七、听神经
4
做夜房-
做夜房-
做夜房-
做夜房-
做夜房-
做夜房-
做夜房-
做夜房-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21: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7047.html
-
上一篇: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下一篇:19.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