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陶德好看吗-
(C)1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哪一项是
错误的?
A
三种颗粒均含有
HBsAg B HBsAg
有
亚型
C HBsAg(
+
)
表示患病
D
抗
-HBs
表示有免
疫力
E HBsAg
滴度愈高
HBeAg
检出率亦愈高
(C)
3
、
不符合血清
HBsAg(+)
、
HBeAg(+)
和抗
HBc(+)
的解释是
:
A
.
急性乙型肝炎
B
.
慢性乙型肝炎
C
乙型肝炎恢复期
D
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E
血清有
强传染性
(D)4
、细胞病变效应不包括
:
A
.细胞圆缩、脱
落
B
.
细胞融合
C
.
形成包涵体
D
.
干扰现象
E
.
细
胞裂解
?
(A)5
、判断流感病毒接种鸡胚尿囊腔是否生长,
应选择
:
A
红细胞吸附试验
B
.血凝试验
C
.血凝
抑 制试验
D
.间接血凝试验
E
.补体结合试验
(D)6
、甲型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依据是
:
A
.核蛋
白
B
.血凝素
C
.
M
蛋白
D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E
.多聚
RNA
酶
(D)7
、对甲型肝炎的错误叙述是
:
A
.病原体是
单股正链
RNA
病毒
B
.病毒能在组织培养中增殖
并传代
C
.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初,患者粪便及血
液均有传染性
D
.早期诊断可测定特异性
IgG
E
.一般不转为慢性
(B)8
、对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的错误叙述是
:
A
.血清阳性是传染性高的指标< br>B
.其相应抗体有
一定保护作用
C
.血清持续阳性是疾病慢性化的指< br>标
D
.化学成分为可溶性蛋白
E
.存在于
Dane
颗
粒的最外层
?
(B)9
、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错误叙述
是
:
A
.存在于
Dane
颗粒的内衣壳
B
.可表 达在
受感染的肝细胞表面
C
.
不易在血循环中检出
D
.其
相应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E
.是导致受感染肝细胞受
损伤的因素之一
(C)
10
、
目前控制
HCV
传播的主要措施是
:
A
.
接
种疫苗
B< br>.注射高效价免疫血清
C
.对献血者进行
抗
-HCV
筛查
D
.注射丙种球蛋白
E
.
注射干扰
素
(D)11
、
HCV
与
HBV
的不同点是
:
A
.主要经血
液传播
B
.可转为慢性化、肝硬化和肝癌
C
.不能
细胞培养
D
.表面蛋白抗原易变异
其抗体不可抵
抗再感染
E
.抗原携带者为重要传染源
(A )13
、
艾滋病病人淋巴细胞不可能出现:
A
.
CD4
+< br>T
细胞增加
B
.
CD4
+
T
细胞减少
C
.
CD8
+
T
细胞增加
D
.
CD4< br>+
T
细胞相对减少,
CD8
+
T
细胞相对增加
E
.
CD4T/CD8
比例倒置
(B)14
、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错误叙述是
:
A
. 幼猪是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B
.主要传播媒
介是蜱
C
.测定体内特异性
IgM
可以作出早期诊断
D
.病< br>后免疫力持久
E
.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A)15
、下列哪个不是
HIV
的传播方式
A
呼吸道
B
输血
C
性接触
D
器官移植
E
母婴垂直传播
(E)18
、
HEV
与
HAV
的不同点是
:
A
.粪
-
口途径
传播
B
.
隐性感染多
C
.
一般不转为慢性
D
.潜
伏期末至急性期初,
粪便排毒最多
E
.
患者多为成
人 ,病死率高
(E)19
、
不符合脊髓灰质炎口服减毒活疫苗注意事
项的是
:
A
.注意疫苗是否失效
B
.勿用热开水
送服
C
.疫苗在运输途中要注意冷藏
D
.为避免
其它肠道病毒干扰,宜安排在冬季服用
E
.可用
母乳送服
(E)20
、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优点不包括
:
A
.疫苗病毒随粪便排出,扩大了免疫范围
B
.可
刺激机体产生血清中和抗体
IgG
C
.口服方便,儿
童易于接受
D
.疫苗病毒在肠道增殖,产生局部
SIgA
可以阻断野毒株的感染
E
.
易保存不需冷藏
(B)21
、
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
B.
感染性
(A)22
、不符合体内抗
-HCV
抗体阳性的解释是
:
A
.感染了
HCV
,已恢复
B
.血中含
HCV
RNA
,有
传染性
C
.急性丙型肝炎
D
.慢性丙型肝炎
E
.
HCV
携带者
(A)23
、
关于病毒的潜伏感染错误的论述是
A
始终
有病毒检出
B
必有原发感染
C
可长期潜伏与
机体出于相对平衡状态
D
使免疫力下降的因
素可激活潜伏的病毒
E
病愈后,病毒回到
潜伏部位
(E)24
、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
A.
细胞溶解
死亡
; B.
细胞融合
; C.
细胞转化
; D.
包涵体形成
; E.
以上均对
;
(C)25
、不能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诱生剂是
A.
病毒
;
B.
人工合成双股
RNA;
C.
衣原体
; D.
细菌
脂多糖
; E.
头孢菌素
;
(D)26
、
不能作为病毒在细胞内生长繁殖指标的一
项是
A.
致细胞病变作用
B.
红细胞凝集
C.
干扰现象
D.
细胞培养液变混浊
E.
细胞培养液
PH
改变
(
E)27
、病毒的 中和试验是病毒血清学特异试验
,
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中和试验是指 中和抗
体与病毒结合
,
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的一种试验
B.
中和试验需用活细胞或鸡胚或动物来判断结果
C.
中和试验是一种 特异性较高的试验
D.
中和抗体
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
E.
中和试验是用已知病毒
抗原检测中和抗体
(A)28
、有关包涵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包涵体的形
成一定是特异的;
B.
包涵体的形成对病毒感染的
诊断有一定意义;
C.
包涵体的形成不一定是特 异
的;
D.
有些细菌感染也可引起细胞浆出现包涵体;
E.
许多理化因素也可引起细胞浆出现包涵体
(B)1
、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
:
A
.诱发细
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B
.直接抑制病毒的生物 合成
C
.
直接杀灭病毒
D
.
阻碍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
E
.
与
病毒结合
,
阻止其脱壳
? ?
(A)8
、被狂犬咬伤的病人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是错误的:
A
.
立即送医院手术清创
B
.
立即用
20%
肥皂 水或
0
.
1
%新洁尔灭反复冲洗伤口
C
.用高
效抗狂犬病病毒血清作局部浸润性注射
D
.注射
狂犬病疫苗
E
.冲洗后的伤口用酒精及碘酒涂擦、
消毒
?
( )9
、
Kaposi
肉瘤的主要病原体是:
A
.
HHV-1
B
.
HHV-3 C
.
HHV-6D
.
HHV-7 E
.
HHV-8
(D)10
、
EBV
的
感
染
可
能
是
:
A
.
增
殖
性
感
染
B
.
潜伏感染
C
.
恶性转化
D
.
以上三者都可能
E
.
以
上三者都不可能
(D )13
、下列方法中
,
不能灭活
HBV
的是
:
A
.
煮沸
100
℃
,
30min B
.高压蒸汽
121
℃
,
20min C
.
0
.
5%
过氧乙酸浸泡
,
30~60min D
.
70%
乙醇浸泡
,
30~60min E
.
5%
次氯酸钠
,
60~120min
(C)14
、不符合血清
HBsAg(+)
、
HBeAg(+)
和抗
HBc(+)
的解释是
:
A
.急性乙型肝炎
B
.
慢性乙型肝炎
C
.
乙型肝炎恢复期
D
.
无
症状抗原携带者
E
.血清有强传染性
(C)17
、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据是
:
A
.所致疾病的
临床特征
B
.流行病学特征
C
.核蛋白和基质蛋
白的抗原性
D
.血凝素
E
.神经氨酸酶
(D)21
、肠道病毒属共同特性中的错误一项是
:
A
.
20
面体立体对称的无包膜小
RNA
病毒
B
.耐
酸、耐乙醚
C
.细胞浆内增殖
D
.寄生于肠道
,
只引起人类消化道传染病
E
.病后免疫力牢固
(C)
23
、
脊髓灰质炎患者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
:
A
.鼻咽分泌物
B
.眼分泌物
C
.粪
D
.
尿
E
.血
(C)27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毒是
:
C
.肠道病
毒
70
(A)32
、不符合体内抗
-HCV
抗体阳性的解释是
:
A
.感染了
HCV
,
已恢复
B
.
血中含
HCV
RNA
,
有
传染性
C
.
急性丙型肝炎
D
.
慢性丙型肝炎
E
.
HCV
携带者
(B)34
、
人类嗜
T
淋巴细胞病毒所致的疾病是:
A
.
人
类免疫缺陷综合征
B
.
成人
T
淋巴细胞和人毛细 胞
白血病
C
.自身免疫性疾病
D
.血友病
E
.淋巴 瘤
(D)35
、
HEV
的传播和流行主要是通过
:
A.
血液
和血制品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水
源或食物被粪便污染
E.
垂直传播
(
D
)
3
6
、
不能
经
垂
直
感
染
的
病
毒
是(
D
)
A
巨
细
胞
病
毒
B
.风
疹
病
毒
C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D
.
脊
髓
灰
质
炎
病
毒
E
.
单
纯
疱
疹
病
毒
(
D
)
3
8
、
关
于
肝
炎
病
毒
的
传
播
途
径
,错
误
的
是
A
甲
型
肝
炎
病
毒
—
消
化
道
传
播
B
.
乙
型
肝
炎
病< br>毒
—
输
血
和
注
射
C.
丙
型
肝
炎
病
毒
—
输
血
和
注
射
D.
丁
型
肝
炎
病
毒
—
消
化
道
传
播
E
.
戊
型
肝
炎病
毒
—
消
化
道
传
播
(D
)
3
5
、
可
致
潜
伏
感染
的
病
毒
是
A..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B.
麻
疹
病
毒
C.
汉
坦
病
毒
D.
单
纯
疱
疹
病
毒
(
B)
3
5
目
前
认
为
与
鼻
咽癌
病
因
有
关
的
病
毒
是
病
毒
(
C
)
3
5
、
潜
伏
感
染
的
特
征
之
一
是
:
A.
病
毒
不
断
从
宿
主
排出
B.
血
液
中
持
续
存
在
病
毒
抗
原
C.
仅
在
发
作
期
才
能
检
出
病
毒
D.
病
毒
引
起
慢
性
进
行
性
损
伤
(
A
)
3
5
、
下
列
病
毒
感
染
人
体
不
引
起
病
毒
血
症
的
是
:
A.
流
感
病
毒
B.
腮
腺
炎
病
毒
C.
麻
疹
病
毒
D.
风
疹
病
毒
(
A)
3
5
、
下
列
哪
个
不
是
HIV
的
传播
方
式
A
呼
吸
道
B
输
血
C
性
接
触
D
器
官
移
植
E
母
婴
垂
直
传
播
(
B)
3
5
引
起
胃
肠
炎
的
病
毒
主
要
是
B.
轮
状
病
毒
(
E)
3
5
、
引
起
严
重
急
性
呼
吸
综
合
征
(
SARS
)< br>病
原
体
是
E SARS-Co
V
(
C
)
3
5
、
属
于
逆
转
录
病
毒
的
是
A
.
流
感
病
毒
B.
甲
肝
病
毒
C.
人
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
D.
麻
疹
病
毒
(
B
)
3
5
、
属
于
疱
疹
病
毒
的
是
,
A
、
汉
坦
病
毒
B.E
B
病
毒
C.
麻
疹
病
毒
D.
人
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
(
D
)
3
5
、
属
于
缺
陷
病
毒
的
是
(
D
)
A
甲
肝
病
毒
B
乙
肝
病
毒
C
丙
肝
病
毒
D
丁
肝
病
毒
E
戊
肝
病
毒
(
B
)
3
5
、
病
毒
由
局
部
向
远
离
侵
入
门
户
的
其
他
部
位
传
播
主
要
是
通
过
淋
巴
血
液
系
统
及
A.
向
组
织
间
隙
扩
散
;
B.
沿
神
经
扩
散
;
C.
水
平
传
播
;
D.
细
胞
与
细
胞
融
合
; E.
垂
直
传
播
;
(
D)
3
5
、
脊
髓
灰
质
炎
病
毒
的
传
播
途
径
是
D.
粪
口
传
播
;
(
C
)3
5
、
抗
体
对
病
毒
的
中和
作
用
主
要
是
:
A.
抑
制
病
毒
生
物
合
成
; B.
诱
导
干
扰
素
产
生
;
C.< br>阻
止
病
毒
与
靶
细
胞
相
互< br>作
用
;
D.
中
和
病
毒
毒
素
; E.
杀
伤
细
胞
内
的
病
毒
; < br>(
A
)
3
5
、
感
染
病
毒< br>的
细
胞
在
胞
核
或
胞
浆
内< br>存
在
可
着
色
的
斑
块
状
结< br>构
称
A.
包
涵
体
;
B.
蚀
斑
;
C.
空
斑
; D.
极
体
; E.
异
染
颗
粒
; < br>(
D)
13.
下
列
病
毒
病
哪
种
易
发
生
潜
伏
感
染
:
D.
水
痘
(
A
)
15.
哪种
病
毒
感
染
机
体
不
易
形成
病
毒
血
症
A.
轮
状
病
毒< br>;
B.
麻
疹
病
毒
; C.
风
疹
病
毒
; D.
腮
腺
炎
病
毒
; E.
脊
髓
灰
质
炎
病
毒
;
( )1
6.
受
病
毒
感
染
的
细
胞被
杀
伤
的
机
制
哪
项
是
错误
的
A.
中
和
抗
体
直
接
溶
解
靶
细
胞
;
细
胞
直
接
杀
伤
靶
细
胞
;C.
在
补
体
参
与
下
溶
解
靶
细
胞
;
D.< br>经
T
细
胞
释
放
T
NF
杀
伤
靶
细
胞
(
C
)
23.
用
直
接
电
镜
法
可
做
出
早
期
快
速
诊
断
的
病
毒
是
C.
流
感
病
毒
(
B
)
26.< br>有
关
病
毒
标
本
的
采
集
和< br>运
送
,
不
正
确
的
方
法
是< br>
A.
发
病
早
期
或
急
性
期
采
集
标
本
B.
发
病
晚
期
采
集
标
本
C.< br>标
本
运
送
应
放
在
带
有
冰< br>块
的
保
温
箱
中
D.
标
本采
集
后
应
立
即
送
实
验
室检
查
E.
运
输
培
养
基
中< br>应
含
有
抗
生
素
单选题
1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哪一项是错误
的?
(+)
表示患病
2
、不符合血清
HBsAg(+)
、
HBeAg(+)
和抗
HBc(+)
的解释是
:
C
.乙型肝炎恢复期
3
、细胞病变效应不包括
:
D
。干扰现象
?
4
、判断流感病毒接种鸡胚尿囊腔是否生长,应
选择
:
C
血凝抑制试验
5
、甲型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依据是
:
D
.血凝素和
神经氨酸酶
6
、对甲型肝炎的错误叙述是
:
D
.早期诊断可测
定特异性
IgG
7
、对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的错误叙述是
:
E
。
存在颗粒最表面
?
8
、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错误叙述是
:
D
.其相应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9
、目前控制
HCV
传播的主要措施是
:
C
。进行
抗
-HCV
筛查
10
、
HCV
与
HBV
的不同点是
:
D
。表面蛋白抗原
易变异
11
、艾滋病病人淋 巴细胞不可能出现:
A
.
CD4
+
T
细胞增加
12
、
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错误叙述是
:
B
.
主
要传播媒介是蜱
13
、下列哪个不是
HIV
的传播方式
A
呼吸道
14
、
HEV
与
HAV
的不同点是
:
E
.患者多为成人,
病死率高
15
、不符合脊髓灰质炎口服减毒活疫苗注意事项
的是
:
E
.可用母乳送服
? ?
16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优点不包
括
:
A
.疫苗病毒随粪便排出
,
扩大了免疫范
围
17
、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
B.
感染性
18
、不符合体内抗
-HCV
抗体阳性的解释是
:
A
.
感染了
HCV
,
已恢复
理发师陶德好看吗-
理发师陶德好看吗-
理发师陶德好看吗-
理发师陶德好看吗-
理发师陶德好看吗-
理发师陶德好看吗-
理发师陶德好看吗-
理发师陶德好看吗-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06: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5860.html
-
上一篇:眼科临床路径知识讲解
下一篇:传染病学复习题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