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没有糖粉用什么代替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8 20:19

无乳头-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娄尔行)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

)
原理

将全血用稀酸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 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内,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
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内的白细胞数。


(

)
方法

显微镜计数法



(

)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成人

4~10×
109/L


新生儿

15~20×
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5%~5%


嗜碱性粒细胞

0%~1%


淋巴细胞

20%~40%


单核细胞

3%~8%


(

)
临床意义



1.
中性粒细胞增多、
减少的临床意义

由于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 所占百分率最高
(50%~70%)

因此它的数
值增减是影响白细胞总数的 关键。



(1)
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生理性增多见于胎儿、新生儿,妊娠
5
个月以上白细胞增多可达
15× 109/L
,分娩时疼痛和产伤可使其
进一步增高,如无合并
10
症于 产后
2
周左右恢复正常
;
剧烈运动、严寒、暴热等刺激也可见白细胞增多。< br>


以上一过性白细胞增多在去除影响因素后不久则可恢复正常,
系 边缘池内的白细胞过多地进入循环池所致,
而持续时间较长的白细胞增多则与贮备池加快释放等有关。< br>


②病理性增多



A.
反应性增多



最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如金黄色 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其白细胞总数的增高视感染范围、严重程
度及机体反应性如何而有所不同.
轻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正常,
分类时可见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
;
中 度感
染时白细胞多
>l0×
109

/L
并可伴轻度核象左 移;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明显增高常
>20×
109

/L
并出现明显
的核象左移。感染过于严重如感染中毒性休克或机体反应性较差时白细胞可不增高反而减低但伴有严重的
核象左移。



严重的组织损伤如严重的烧伤、机械性损伤、较大 手术后、心肌梗塞等均可见白细胞增高,并可借此来区
别心梗与心绞痛。



大量血细胞破坏内脏
(
如肝、脾
)
破裂或宫外孕破裂所致大出血,此 时白细胞可迅速增高,达
20×
109/L
,且
可出现于血红蛋白降低之前。



急性中毒

见于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安眠药、有机磷 等中毒;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也
常见白细胞
(
中性粒细胞
)
增多。



以上反应性白细胞增多常与边缘池内细胞过多释放 入血且机体动用贮备池、成熟池乃至分裂池内的白细胞
有关。



B.
肿瘤性或持续性白细胞增多

常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者白 细胞一般
<100×
109/L
,分类时
以原、幼粒细胞为主,而慢性型者白 细胞常
>100×
109/L
,分类时以中幼、晚幼以下各阶段粒细胞为主,并
伴有较多的嗜酸、嗜碱粒细胞,此时须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相鉴别。



(2)
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某些感染

见于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
(
如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
)
感染及病毒感染时如 无并发症均可见白细
胞减少。



②某些血液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非白血性白血病,此时白细胞可
< 1×
109/L
,分 类时呈淋巴细胞相对增
多,非白血性白血病只有经骨髓检查才能确诊。



③慢性理化损伤度

长期接触电离幅射
(

X
射线 等,或应用、接触某些化学药物、有毒物质
(
如氯霉素及含
有机磷的农药等
)




④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自身免疫性抗核抗体导致白细胞减低。



⑤脾功能亢进

肿大的脾脏中单核
-
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过多的白 细胞及分泌过多的脾素灭活了促进粒细
胞生成的某些因素。



2.
嗜酸粒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

无乳头-


无乳头-


无乳头-


无乳头-


无乳头-


无乳头-


无乳头-


无乳头-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20:1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5060.html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