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做人流-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
CAP
)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 性肺实质
(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炎症,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 入院后平均潜
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是威胁人群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
CAP
是临 床常见疾病之一。
美
国每年约有
CAP
患者
300
万~560
万例,超过
100
万人次住院,平均病死率
8.8%
~< br>15.8%
,
直接医疗花费在
84
亿~
97
亿美元,
而重症监护病房
(
ICU
)
的重症
CAP
患者死亡 率高达
50%
,
居所有疾病死因的第
6
位。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
CAP
社区获得性肺炎根据 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
两者在病原学和药物选择
上也有不同。
典型 肺炎
(
typical pneumonias
)
通常又称为大叶性肺炎,< br>而非典型肺炎
(
atypical
pneumonias
)
一般用以描述那些全身症状比呼吸道症状更明显的肺炎,
或者是细菌以外病原
体引起的肺炎。两 者鉴别要点见表
1
。
2002
年,美国
NIH
只将由嗜肺军 团菌、肺炎支原体
和肺炎衣原体引起的肺炎称为非典型肺炎。国外教科书均把病毒性肺炎单列描述。
表
1
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的主要鉴别点
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
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咳嗽、脓痰、有时伴有胸痛隐匿性 起病(
10
~
20
天潜伏期)
,
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肺外表现不常见发热、乏力、头痛、肌痛、腹泻等肺外表现常见
X
线 表现早期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模糊。随病情进展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阴影
或实变影,
有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伴有少量胸腔积液影像学表现不典型,
肺部多种形态的
浸润 影,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多见,有时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
部分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
液
致病微生物常见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非典型
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
治疗药物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或者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大环内酯类或者
呼吸喹诺酮类有效大环内酯类或者呼吸喹诺酮类 (如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
β
内酰
胺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效
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病原因
1
、病原学分类根据引起
CAP
的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可分为:
(
1
)细菌性肺炎:常
见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
血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等。
(
2
)
非典型肺炎:
病原体主要指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
嗜肺军团菌等。
(
3
)病毒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包 括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
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
4
)真菌性肺炎:主要
的病原体有念珠菌、曲霉、毛霉、隐球菌 、肺孢子菌、奴卡菌、放线菌等。
(
5
)其他
病原体所 致肺炎:如立克次体(如
Q
热立克次体)
、弓形虫(如鼠弓形虫)
、寄生虫( 如肺
包虫、肺吸虫、血吸虫等)
。
2
、流行病学
CAP
病原学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然而,
CAP
的病原学很难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或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
即使应
用多种实验室检测技术
CAP
病原分离率也很少超过
50%
。因此,国内外进行了大量流行病
学研究,
旨在为临床提供
CAP
的常见病原 谱。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CAP
病原学分布有明显的
地区差异,汇总美国、欧 洲、日本、阿根廷等国家及地区
CAP
病原体流调数据可见:肺炎
链球菌、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以及混合感染是
CAP
的主要病原
体。
我 国开展的多个大型前瞻性
CAP
病原谱调查结果显示,
肺炎链球菌仍是常见的病原体。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目前已达到
20%
~
30%
。
[1]
刘又宁、陈民均 等在
2003
年
12
月至
2004
年
11
月中国
7
个城市
12
个中心进行了
为期
1
年的CAP
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纳入
665
例患者。结果显示,
324
例(
53.1%
)
检测到病原体,其中肺炎支原体为最常见病原体(
20.7%
)
,其次是肺炎链球菌(
10.3%
)
、流
感嗜 血杆菌(
9.2%
)
、肺炎衣原体(
6.6%
)
、肺炎克雷 伯菌(
6.1%
)和嗜肺军团菌(
5.1%
)
。
11.5%
的患者存在两种以上致病原所致的混合感染,其中以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
染居多,尤 其是肺炎链球菌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中,
10.2%
合并非典型
病 原体感染。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超过
30%
,而肺炎支原体感染超过了肺炎链球菌感染。对
224
例上海地区
CAP
患者的致病原调查结果显示,
细菌感 染率为
21.7%
,
主要为嗜血杆菌
属、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链球菌;非典型 病原体感染率为
33.6%
,主要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
29.0%
)
。临床诊治流程图
肺炎链球菌作为
CAP
最 重要的致病原之一,其耐药问题备受关注。自
1967
年首次报告
了青霉素耐药肺炎链 球菌(
PRSP
)以来,各国相继发现了
PRSP
,其增加已成为全球趋势。
PRSP
的发生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都有显著差异。
2005
~
2006
年我国
9
家教
学医院分离的
417
株肺 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显示,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
PNSP
)
[
包括青霉素中介
(
PISP
)
和
PRSP]
发生率为
47.5%
(
PRSP
:
24.5%
,
PISP
:
23%
)
。
其中儿童患者
PNSP
发生率(
69 .4%
)显著高于成人(
35.5%
)
。
[2]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非典型病原体尤
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我国
CAP< br>中占重要地位,已经成为首要致病原;肺炎链球菌和流感
嗜血杆菌仍是常见细菌性致病原;
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是最常见的混合感染。
目前我
国
PNSP
率已近
50%
,与
β
-
内酰胺类的交叉耐药很明显,同时对大环内脂类呈高 水平耐药。
一些特定因素或状态会影响
CAP
病原体。对于有基 础心肺疾病、多种内科合并症以及近期
接受过抗感染治疗的人群,
革兰阴性肠杆菌感染机会增加 。
在结构性肺病、
长期应用激素或
抗生素(
>7
天)以及营养不良等 情况下,应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可能。对于酗酒、神
经功能损伤、食管疾病患者要注意厌氧菌感染的 可能。对
106
例重症
CAP
患者分析表明,
吸入性重症肺炎致病菌 以肺炎克雷伯菌(
20.9%
)
、大肠埃希菌(
16.3%
)常见。 阻塞性重症
肺炎以产碱假单胞菌常见(
18.9%
)
,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 葡萄球菌各
16.2%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
COPD
)合并重症肺 炎以肺炎克雷伯菌常见(
22.6%
)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
胞菌分别 为
18.9%
和
17.0%
。
[3]
发病机制
正常的呼吸道防御机制使气管隆凸以下的呼吸道保持无菌。
是否发生肺炎 决定于两个因
素。如果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和(或)宿主呼吸道局部和全身免疫防御机制损害,即可发
生肺炎。
病原体可通过下列途径引起
CAP
:
①空气吸入;
②血流播散;
③临近感染部位蔓延;
④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
肺炎的典型病理改变包括充血期、
红色肝变期、
灰色肝变期
及消散期。病原体抵达下呼 吸道,孳生繁殖,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浆液渗
出及红白细胞浸润,
白细胞吞噬 细菌,继而纤维蛋白渗出物溶解吸收,
肺泡重新充气。
在肝
变期病理阶段实际并无确切 分界,
经在其抗生素治疗,
这种典型的病理分期已很少见。
除金
黄色葡萄球菌 、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军团菌等可引起肺组织的坏死性病变而形成
空洞外,
大多数肺炎治愈后多不留疤痕,
肺的结构和功能均可恢复。
极个别患者肺泡内 纤维
蛋白吸收不完全,甚至有成纤维细胞形成,形成机化性肺炎。
[4]
诊断思路病史 特点
1
、临床表现细菌性肺炎的症状变化较大,可轻可重,取 决于病原体和宿主的状态。常
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 不伴有胸痛。病
变范围大者可有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大多数患者有发热。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 br>重症
患者可有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发绀。肺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叩诊浊音、触觉语颤< br>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等,
也可闻及湿性罗音。
并发胸腔积液者,患侧胸部叩诊浊音、触觉 语
颤减弱、呼吸音减弱。
肺部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特点为全身症状重,畏寒 、发热,外周血
白血病显著增高,肺部病变短期内变化大,进展快,血培养阳性率高。
肺部革兰 阴性菌感染
的共同特点为肺实变或病变融合,
组织坏死后容易形成多发性脓肿,
常累及 双肺下叶;
若波
及胸膜可引起胸膜渗液或脓胸。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起病多隐袭,< br>常有
10
~
20
天潜伏期。
症状与典型的细菌性肺炎类似,< br>但呼吸道症状中最突出表现为阵发刺激性呛咳,
偶有少量粘
液。肺外表现常见,主要为发 热、乏力、咽痛、头痛、食欲不振、腹泻、肌痛、耳痛等。咳
嗽多为干咳且持续时间较长,
偶伴 有胸骨后疼痛。
除军团菌外,
非典型肺炎临床表现通常较
轻,
可自愈。
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
颈部淋巴结肿大,
肺部体征与肺部病变程度常不对称,
可无 明显体征。
2
、并发症细菌性肺炎的并发症近年来少见,少数病人可并发 脓胸,金
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还可出现肺脓肿、气胸、脓气胸。细菌经淋巴管、胸导管进入血循环,可引起脑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关节炎、中耳炎等肺外感染。如严重感染中毒或患者免疫
力低下时 还可并发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降低、四肢厥冷、多汗、发绀、心动过速、心律
失常等。
嗜肺 军团菌肺炎常伴有严重低钠血症,
部分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休克和
DIC
。
[5]
辅助检查
1
、一般化验检查细 菌性肺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多在
80%
以上,并
伴有核左移,细胞内可见中毒颗粒。
老年体弱、
酗酒、
免疫功能低下者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br>但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仍高。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肺炎白细胞正常或稍高,血沉加快,
可有冷 凝集试验阳性。军团菌肺炎可有肝酶升高、血钠降低。
2
、胸部影像学检 查典型
的细菌性肺炎
X
线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到支气 管充气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肺段或小叶状的浸润,
其中有单个或多个液气囊腔,而且具有易
变性。非典型肺炎
X
线表现多样化,以间质或小叶浸润为主,特点是往 往与体征不成比例,
即临床表现轻而
X
线检查发现较多浸润病灶。胸片或胸部
CT
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
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有胸腔积液。
[6]
3
、病原学检查
(
1
) 病原学判断方法的选
择:
①门诊治疗的轻、
中度患者不必普遍进行病原学检查,
只有当初始经验性治疗无效时才
需考虑。
②住院病人需同时进行常规血培养和呼吸道病原学检 查。
凡合并胸腔积液并能够进
行穿刺抽液时,应行诊断性胸腔穿刺,抽取胸水做常规、生化、病 原学检查。③侵袭性诊断
技术仅选择性用于以下
CAP
患者:经验性治疗无效病情仍进 展,特别是已经更换抗生素治
疗
1
次仍无效时;
怀疑特殊病原体感染,
而采用常规呼吸道标本无法明确病原时;
免疫抑制
宿主罹患
CAP
经验性治 疗无效时;需要与非感染肺部浸润性病变鉴别诊断者。
(
2
)痰
细菌学检查:尽量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标本,
尽快送检,
不得超过
2
小时。
挑取脓性部分做
革兰染色,
镜检筛选合格标本
(鳞状上皮细胞低倍镜视 野,
多核白细胞
>25
个
/
低倍镜视野,
或两者比例
<1:2.5
)
。
(
3
)血清学标本的采集 :采集间隔
2
~
4
周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双
份血清标本,主要用于非典 型病原体或呼吸道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的检测。
(
4
)检测结果诊断意义的判断:
见表
2
。
表
2
病原学检查检测结果诊断意义的判断
诊断意义
检查项目及结果
确定①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
②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标本培养的病原菌浓度≥
105CFU/ml
(半定量培 养
++
)
,
BALF
标本≥
104CFU/ml
(
+
~
++
)
,防污染毛刷或防污染
BALF
标本≥
103CFU/ml
(
+
)
;
③呼吸道标本培养到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
④血清肺炎支原体、< br>肺炎衣原体、
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呈
4
倍或
4
倍以上变化(升高或降低)
,
同时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补体结合试验)≥
1:64
,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微量免疫荧光试
验)≥
1:32
,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间接 荧光抗体法)≥
1:128
;
⑤嗜肺军团菌
I
型尿抗原检测(酶联免疫测定法)阳性;
⑥血清流 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滴度呈
4
倍或
4
倍以上变化(升高或降低);
⑦肺炎链球菌尿抗原检测(免疫层析法)阳性(儿童除外)
有意义①合格痰标本培养优势菌中度以上生长(≥
+++
)
;
昆明做人流-
昆明做人流-
昆明做人流-
昆明做人流-
昆明做人流-
昆明做人流-
昆明做人流-
昆明做人流-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18: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989.html
-
上一篇:2019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呼吸系统练习题及答案:肺炎
下一篇: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