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方式怎么填-
-!
超声波:
是指声波振动频率超过
20000Hz
的机械波,< br>进入人体不同的
组织会遇到不同的声特性阻抗,
正是各种不同的声阻抗差别构成了人体组织超声显像的基础。
超声诊断学
:
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并 结合解剖学,
病理学及
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科学。
超声诊 断的临床应用,优点和局限性:见书本的第
1
,
2
页(一定要
看一下 )
A
型诊断法:幅度调制显示法(现在多不用
,
眼科)
B
型诊断法:辉
度调制显示法
,
获取器官断层解剖图像
M
型诊断法:获取距离时间曲线图(心脏检查)
D
型诊断法:获
取血流方向,估计速度大小
朝向探头的血流为
红色
,
背向的为
蓝色
,
判断动静脉需要用频谱多普
勒显像
第六章、肝超声诊断
一、肝脏的超声解剖
----
肝脏的五叶八段:
五个肝叶:右前叶、右后叶、方叶、左外叶、尾状叶
八个肝段:左外叶上(
S2
)
、下段(
S3
)
,右后叶上(
S7
)
、下段(
S6
)
,
右前叶上(
S8
)
、
下段(
S5
),方叶(
S4
)和尾状叶(
S1
)
肝内血管:
1
、
Glisson
系统
----< br>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在肝内逐级分支
并始终走行在一起,外有
Glisson< br>鞘包绕,共同组成
Glisson
系
统
-!
2
、肝静脉系统
-----
(肝左、中、右三支肝静脉会注入下腔静脉)
3
、肝门的解剖
肝门是指肝内大血管、胆囊等结构进出肝的部位。
第一 肝门:
亦称肝门,
位于肝脏面横沟处,
为门静脉、
肝动脉、
胆管、< br>淋巴管及神经出入口。
第二肝门:
位于肝膈面下腔静脉沟,
是三支肝 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
人体直立时约高于第一肝门
5cm
。
二、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
体位:
仰卧位、
左侧卧位、
右侧卧位坐位、
半卧位
扫查方法:
沿肋骨间隙、沿肋缘下、剑突下
三、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
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
肝脏为
类三角形,
膈面圆钝而下
缘成锐角,左叶小于
45
°,右叶小 于
75
°。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
光滑而平整。
肝内结构:
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
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
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 而均齐,门静脉(
PV
)内径小于
1.4CM
,总胆管
(
C BD
)内径小于0
.
6
CM
。
肝内回声特点:< br>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
其强度和频率
皆均匀。
正常肝脏声 像图:
M
型超声(右图)示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实
质随心动周期变化而有伸缩,提示 肝质地柔软。
正常肝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肝的血管系统包 括门静脉、
肝动脉和
肝静脉。门静脉和肝动脉为入肝血流,呈
红色;
肝静脉为 引流血管,
-!
内为出肝血流,呈
蓝色
。
四、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
-- ---
病史、体征;病变回声特性;
彩色血流表现;超声造影
(二)肝硬化
------
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一、声像图特点
1
肝脏外形及大小改变;
2
肝脏包膜回声改变;
3
肝脏实
质回声改变
4
出现门静脉高压时声像图改变:脾脏肿大;门静脉系统血管增宽;
脐静脉重新开放
5
胆囊壁的改变
(增厚、
双边影)
;
6
腹水
(低蛋白血症引起)
;
7
肝静脉系统肝内胆管的改变
(三)
脂肪肝声像图特点
----- --
肝实质回声增强;门脉管壁回声纹
理模糊;回声均匀细腻;后壁回声衰减
(四)肝囊肿声像图
1
、肝内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
2
、囊
壁薄,呈细光带回声,边缘整齐光滑
3
、囊肿侧壁可出现回声失落效应;
4
、位置较浅的
囊肿,由于混响效应,前部出现低回声
5
、
由于囊液透声性好,
囊肿后壁及深部的肝组织回声增强;
6
、
囊肿位置较浅时,超声可见压缩征
7
、合并感染时,囊内可见微弱回声和漂浮的光点。
-!
(五)多囊肝声像图:
1
、
肝内各切面可见很多大小不等的无声回声区,
边界清晰;
2
、
病灶具有肝囊肿所具有的囊肿特征
3
、肝脏增大,表面不规 则,以受侵犯的肝叶为主,肝实质回声增强;
4
、多数合并多囊肾
,
多囊脾< br>,
多囊胰
脂肪肝:
非均匀性脂肪肝肝内低回声需与肝癌相鉴别。前者低回声无
包膜,无球体感,肝癌的低回声,肿块有包膜,且有球体感。
肝硬 化:
肝硬化除了慢性肝病相鉴别外,主要需与弥漫性肝癌鉴别。
鉴别要点主要是肝脏体积变化及 甲胎蛋白测定值。
肝囊肿:
肝囊肿与肝内血管及扩张的胆管的断面相鉴别,
肝内血管的
形态随超声切面的不同而变化,
彩色多普勒检查肝内血管内被彩色血
流信号 充填。扩张肝内胆管在某些切面与胆道相通。
肝脓肿:
未液化的早期肝脓肿及肝脓肿 液化不全期应与肝癌鉴别,
结
合病史及短期随访复查是鉴别二者的主要方法。
完全液化 的肝脓肿与
肝囊肿鉴别。
肝血管瘤:
本病与肝癌鉴别,肿瘤内部的回声特点、质地,甲胎蛋白
-!
化验是二种疾病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第七章胆囊和胆管超声诊断
一、
探测体位
常规
仰卧位
右前斜位
二、
正常胆囊超声图表现
1
呈梨形
,
长茄行或椭圆形;
2
胆囊轮廓清晰光整
,
呈明亮的线状
,
囊内无回声
,
胆囊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 br>
3
胆囊长径一般不超过
9cm,
前后径为
2-3cm,一般不超过
4cm
;
4
囊壁厚度为
1-2cm
5
胆囊颈和门静脉或门脉右支根部之间有一线状强回声带连结,这是
识别胆囊位置的重要标志< br>
三、
胆囊结石
1.
典型表现:胆囊 内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强回声可随体位的改变
而发生移动(同时具备以上
3
点特征为 诊断胆囊结石的可靠依据)
2.
胆囊内充满结石:
典型者呈“囊壁
-
结石
-
声影”
三合征简称
“
WES< br>”
征
第八章脾
适应症:
1
先天性脾脏异常
无脾综合症或多脾腺综合征
右位脾
副
脾
游走脾
2
脾肿大,
脾萎缩
(常见)
3
脾肿瘤
(原发,
转移)
4
皮囊肿
5
脾外伤
6
脾
血
管
病
变
脾
梗
塞
脾
动
脉
瘤
脾
静
脉
阻
塞
综
合
症
7
脾脏介入超声应用
脾占位病变
-!
探头频 率为
3.5
—
5.0Hz
检查无需准备,但空腹图像更加清晰
体位一般右侧卧位;危重不宜翻动的患者仰卧位
脾超声测量
长径
8
——
12cm
后径
3------4cm
男性
<4cm
女
性
<3.5cm
第九章胰腺超声
-------
判断胰体:其后上缘可以看见穿行的脾静脉
胰腺是腹膜后位器官分为三型
----
蝌蚪型
腊肠型
哑铃型
胰腺的大小随年龄而增加,
50
岁以上胰腺则逐渐萎缩回声 增强老年
人的胰腺较年轻人的小。
头
体尾
正常
<2cm <1.5cm
可疑
2.1
—
2.5 1.6---2.0
异常
>2.6 >2.1(
肿瘤
炎症
)
急性胰腺炎病因和诱因
------
胆系疾病和酗酒饱食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胰腺肿大
65%
轻中度为主
重度
边缘
实质
光滑,清晰呈低回声
不规则模糊回声较粗
胰管扩张
少见
常见
并发症
少见
常见
声像图恢复时间
较快
较慢
第十章、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超声诊断
(一)肾
1.
正常
:
肾脏左右各一,呈扁豆状,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肾窝中,两
-!
肾呈“八”字型分开 ,肾长约
10~12cm
,宽约
5~6cm
,厚约
3~5cm
。
超声:一般不需检查前准备,若同时检查膀胱,输尿管,前列腺或盆
腔其它结构 时,检查前
60
分钟饮水
500ml
并憋尿。仰卧位冠状切面
最常用 ,皮质回声略高于髓质。
2.
肾囊肿:肾实质内有一个或多个无回声区,壁薄,光滑 ,多呈圆形
或椭圆形,无回声区的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可见回声影。
注:肾囊性病变根据形态可分为孤立性肾囊肿,
多发性肾囊肿和多房性肾
囊肿
3.
多囊肾(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肾体积明显增大,轮廓不规则,表
面凹凸不平 ,
肾实质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
呈圆形或椭圆形,
相互不沟通,常同时合其它 器官多囊性病变。
4.
肾积水:
由尿路梗阻引起肾盂肾盏尿液滞 留,
肾盂肾盏扩张及肾萎
缩的病理改变。
轻度肾积水,前后经宽度
<3cm;
中度肾积水前后径宽度
3~4cm;
重度肾积水
前后径宽度
>4cm
。
5.
恶性肿瘤
成人肾细胞癌最多,小儿肾母细胞瘤多见。
6.
肾结石:肾集合系统内强回声亮点或团状,其后方伴声影,结石小
于
3mm时后方无声影,
“贝壳症”
,
“泥沙症”是典型表现。多见于肾
下盏且常 位于肾后部。
(二)输尿管
-!
1.
正常
长为
24~32cm
,内径
5~7mm
,三个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输
尿管跨髂血管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
超声:一般不显影,大量饮水 或膀胱充盈时,表现为中间无回声的
明亮条带状回声且有蠕动
2
输尿管结石
强回声,后方有声影,可随体位改变
(三)膀胱
1.
正常
成年容量为
350~50 0ml
,排尿后残余量少于
10ml
,膀胱三角
是结核肿瘤的好发部位。
超声:膀胱内尿液无回声
,
膀胱壁呈光滑带状回声
,
充盈少时呈三角
形或四边形,充盈多时呈圆形或椭圆形
2.
膀胱结石:大致与输尿管结石相同
3.
膀胱憩室:膀胱壁周围 无回声区,无回声区与膀胱有交通口,排尿
前后大小会变,伴结石时表现为强回声伴声影
(四)前列腺
1.
临床上分为周缘区(外腺区)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中央 区及移行
区(内腺区)前列腺增生的好发部位。前列腺的左右径为
4cm
,上下
径
3cm
,前后为
2cm
2.
前列腺增生:以前列腺前后径增大最为重要
3.
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的检查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第十一章产科超声
(一)子宫及附件的超声途径
经腹超声
:
要求排便检查;检查前充盈膀胱以暴露子宫底,充盈膀胱
-!
既是腹壁与子宫间的透声窗,又可推开周围肠曲。
经阴道超声
:
适 用于已婚妇女急腹症患者,早早孕检查,
膀胱无法充
盈者,盆腔有较小肿物的等,对处女禁用。 检查前需排空膀胱。
经直肠超声:
适用于未婚妇女,
及已婚妇女但阴道有 畸形腔内探头不
能进入者。
(二)正常超声声像图
(
1
)子宫:纵切面时为倒置梨形。根据宫腔线与宫颈管线所成夹角,
可分为前位,中位,后位子宫 。
正常子宫浆膜层为光滑的强回声带,
肌层为中低回声带,
内膜回声及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
(
2
)卵巢:生发上皮及白膜为光滑的线状回声,内有无回声的卵泡。
(
3
)随月经周期变化的子宫及卵巢声像图变化:
卵泡早期:月经
1
—
7
天,只见宫腔线;卵泡数个,边缘模糊,
增 长慢,但无优势卵泡。
卵泡中期:月经
6
—
7< br>天,子宫内可见三线征,卵巢内可见直径
大于
10mm
的优势卵泡。
卵泡晚期:月经
13
—
14
天,子宫内膜厚
12
—
13mm
,卵泡直径大
于
20mm
。
排卵期:卵泡消失
60%
,塌陷。子宫内见清晰三线两区。
黄体早期:内膜回声增高,三线变模糊。
黄体晚期:三线消失。
(三)子宫及附件疾病超声表现
-! < br>子宫肌瘤:
为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
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层关系分
为:肌壁间 ,浆膜下和粘膜下肌瘤。
超声表现:
(
1
)子宫大小
根据肌瘤数目,可正常,饱满或增大。
(
2
)子宫形态
根据肌瘤位置,可正常,饱满或不规则。
(
3
)
子宫内部回声
可有高,中,低回声。
子宫内膜癌
卵巢肿瘤
纤维瘤
成熟畸胎瘤
库肯勃瘤
(特殊的卵巢
转移性肿瘤)
第十二章产科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时间
1
、第一次
妊娠及孕周(是否怀孕)
2
、第二次
11~14W
测量
NT
3
、第三次
18~22W
胎儿畸筛查(产前筛查最重要的时机)
4
、第四次
28~30W
估计胎儿生长发育及发现孕晚期出现的畸形
5
、第五次
37W
后
AFI
、
EFW
(羊水、胎盘)
可以确 定宫内妊娠,是妊娠良好的标志
------
1
、妊娠囊
2
、卵黄囊
超声估计孕龄
1
、孕龄
GS
(周)
:
妊娠囊最大直径
(
cm
)
+3
;
2
、胎儿顶臀长
CRL
孕龄(周)
=CRL
(
cm
)
+6.5
3
、双顶径
BPD<31W,
增大
3mm/w 31~36W,
增大
1.5mm/w >36W
,增
大
1mm/w
4
、头围
HC
;
5
、
腹围
AC
;
6
、腰围
FC
羊水的测量
就读方式怎么填-
就读方式怎么填-
就读方式怎么填-
就读方式怎么填-
就读方式怎么填-
就读方式怎么填-
就读方式怎么填-
就读方式怎么填-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9: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318.html
-
上一篇:人体发育学总结讲课稿
下一篇:武警《擒拿格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