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珍-
肝硬化腹水治疗指南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1.0
简介:
腹水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
10
年随访的患者中发生率
50
%
左右,
腹水的发生对肝硬化的自然史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多与两年
的
50
%的死亡率相关,
并且提示治疗抉择中需要考虑肝移植。
大多数
(75
%
)
的腹水患者患有肝硬化,
其他包括恶性肿瘤
(10
%
)
、
心率
(3
%
)
、
结核
(2
%< br>)
、胰腺炎
(1
%
)
和其他少见疾病。
在英国,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真实的发病率尚不清楚,
死亡率< br>已经由
1993
年的
6/10
万升高到
2019
年的
12.7/10
万。
普通人群中大约
4
%存在肝功能异常,
其中
10
~
20
%具有三个常
见的慢性 肝病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
慢性丙型肝炎
)
中的一种,
10
~
20
年后会进展为肝硬化。
随着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
预计之后不久肝病的负荷
会急剧增加,
肝硬化的并发症也会不可避免的增加。
近年来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发生了很多改变,
本指南的目的是促
进全英国一致的临床诊疗。
本指南的资料来自广泛的文献搜索,
包括随机对照研究、
系
统回顾、
前瞻性
/
回顾性研究,有时也包括一些专家委员会的报告。
推荐意见的分级参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标准,
本指
南预计每
3
年进行校正。
2.0
定义:
以下概念参照国际腹水俱乐部的定义:
1
/
24
文档可编辑
不复杂的腹水:
即腹水无感染,
不会形成肝肾综合症,
分级如下:
1
级
(
轻度
)
:
腹水仅仅经超声检查探及;
2
级
(
中度
)
:
腹水导致腹部中度的、
对称的膨隆;
3
级
(
大量
)
:
腹水导致明显的腹部膨隆。
难治性腹水:
即不能被动员,
或者在治疗后
(
如治疗性腹腔穿刺
)
很快复发,
包括两个亚型:
①利尿剂抵抗型腹水:
腹水对饮食钠盐限制和加强的利尿治疗无效
(
螺内酯
400mg/d
,
呋塞米
160mg/d
,
至少一周,
钠盐限制低于
90mmol/d
,
即
5.2g
盐
/d)
;
②利尿剂难治型腹水:
腹水治疗无效,
因为利尿剂诱发的并发症使不能使用常规的有
效剂量。
3.0
腹水形成的发病机制:
腹水形成的发病机制的详细描述不在本指南的范围之内,
有两
个关键因素:
水钠潴留和门脉高压
(
窦性
)
。
3.1
门脉高压的作用:
门脉高压增加肝窦的静水压,
使液体容易漏出至腹腔。
没有肝硬化的窦前性门脉高压患者很少形成腹水。
2
/
24
文档可编辑
因此,
孤立性慢性肝 外门静脉闭塞患者或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
者
(
如遗传性肝纤维化
)
,
不会形成腹水,
除非由于消化道出血等原
因导致肝功能损害。
相反,
导致窦后性门脉高压的急性肝静脉血栓形成通常伴有腹
水形成。
门脉高压是肝硬化肝脏结构改变的后果,
使内脏血流量增加。
胶原沉积的逐步增加和结节形成,
改变了肝脏的正常血管结构,
增加门脉血流的阻力。
由于
Disse
间隙内的胶原形成,
肝窦的扩张性减弱,
从而对
门脉系统的静水压产生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激活的肝星状细胞
可以动态的调节肝窦张力,
继而影响门脉压。
肝窦内皮细胞组成一种极端的多孔膜,
几乎对大颗粒完全通
透,
例如血浆蛋白。
不过内脏毛细血管的孔径要比肝窦小
50
~
100
倍。
因此,
肝脏内经肝窦的渗透压梯度为
0
,
而内脏循环为
0.8< br>~
0.9(
最大值的
80
%~
90
%
)。
该两极之间血浆渗透压梯度可以减少血浆白蛋白浓度改变对经
微血管液体交换的影响。
因此,
旧的概念中腹水形成继发于血浆渗透压的降低的观点是
错误的,
血浆白蛋白对腹水形成速度的影响很小。
门脉高压是腹水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肝静脉门脉楔压梯度<
12mmHg
者很少产生腹水,
为降低门脉压力进行的侧车门腔分流术常
3
/
24
文档可编辑
常可以缓解腹水。
3.2
水钠潴留的病理生理:
水钠潴留的发生是由于充盈不足或过度充盈的经典解释过于简
单,
患者可表现为充盈不足或过度充盈的特征,
取决于体位或肝病
的严重程度。
肝硬化患者肾功能不全和钠潴留的一个关键事件为全身血管扩
张的发生,
导致动脉有效容量的降低和高动力循环状态。
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可能包括:
NO
的合成,
前列环素,
血浆胰高血糖素、
P
物质或降钙素基
因相关肽的浓度。
不过,
血流动力学改变余体位有关,
Bernardi
的研究表明心
房利钠肽随体位发生显著改变,全身血流动力学也会发生类似变化。
不过,
肝硬化时有效动脉容量降低的证据仍有争议。
目前认同的是在平卧位时以及在动物试验中,
存在心排出量增
加和血管扩张。
肝硬化肾血管收缩的发生部分是一种内环境稳定性反应,
包括
肾脏交感神经活性升高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在血管扩张
时以维持血压。
肾血流减少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继而钠的转运和排泄减
少。
肝硬化多与近端及远端肾小管的钠重吸收增加有关,
远端肾小
管重吸收增加系由于循环醛固酮浓度升高。
4
/
24
文档可编辑
不过,
一些腹水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正常,
提示远端肾小管钠
重吸收增加可能因为 肾脏对醛固酮的敏感性增加或者其他未明确的
原因。
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钠潴留可以发生在没有血管扩张和有效
低血容量者,
肝窦型门脉高压可以减少肾脏血流量,
即使在缺乏全
身
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情况下,
提示肝肾反射的存在。
除了全身血管扩张外,
肝病和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同样归因于
肝硬化患者钠处理能力的异常。
4.0
诊断:
4.1
初始调查:
通过病史和查体常常就可以发现腹水的很明显的病因,
更重要
的是明确诊断。
不能想当然的认为酗酒者即有酒精性肝病。
入院时必须的检查包括诊断性腹腔穿刺,
测定腹水的白蛋白和
总蛋白、
腹水白细胞计数和培养、
腹水淀粉酶、
当怀疑恶性肿瘤
时应该行腹水细胞学检查。
其他检查包括腹部超声,
血液学检查如尿素氮、
电解质、
肝功
能、
凝血酶原时间和全血细胞计数。
4.2
腹腔穿刺:
最常用的穿刺点为脐侧
15cm
左右,
注意避开肿大的肝脾,
常
为腹部的左右下限。
腹壁上下动脉多在脐侧并走向腹股沟中点,
应注意避开。
5
/
24
文档可编辑
单纯的诊断性穿刺只需要
10
~
20ml
腹水。
穿刺的并发症腹壁血肿的发生率大概
1
%,
更严重者如腹腔内出
血或肠穿孔的发生率更低,<
1/1000
。
凝血机制异常者不是腹穿的禁忌症,
大部分肝硬化腹水患者具
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一定程度的血小板减少症。
没有证据支持在腹穿前使用新鲜冰冻血浆,
尽管当血小板严重
减少时
(
<
40 000)
,
大多数临床医师会输注混合血小板以减少出血
风险
推荐:
对腹水患者应正式告知行诊断性或治疗性腹腔穿刺
(
证据级别:
5
;
推荐:
D
级
) 4.3
腹水检查:
4.3.1
腹水白细胞计数和培养:
所有患者应该筛查是否存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
的存在,
占在以肝硬化腹水入院患者的大概
15
%。
腹水白细胞数>
250/mm3(0.25*109/L)
,
没有内脏穿孔或炎症时
即可诊断
SBP
。
肝硬化腹水的红细胞数多<
1000/mm3
,
血性腹水
(
>
50000/mm3)
在肝硬化者发生率约
2
%。
肝硬化伴血性腹水的患者中大概
30
%为肝癌。
不过有
50
%的血性腹水患者找不到病因。
腹水
Gram
氏染色价值和帮助不大,
分枝杆菌涂片的敏感性不
高,
培养的敏感性约为
50
%。
6
/
24
文档可编辑
许多研究表明在
SBP
患者,
把腹水注入血培养瓶内,
得到的
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为
72
~
90
%,
而使用无菌的容器仅为
40
%。
4.3.2
腹水蛋白和腹水淀粉酶:
传统上以腹水蛋白浓度
25g/L
为界把腹水分为渗出液和漏出
液,
主要用于区分腹水的原因,如恶性肿瘤常常为渗出液而肝硬化
常为漏出液。
不过在临床实践中常会产生错觉。
血清-腹水蛋白梯度
(SA-AG)
则优于上述分类,
准备率可达
97
%
(
表
1)
。
SA-AG11g/L SA-AG
<
11g/L
肝硬化
恶性肿瘤
心功能衰竭
胰腺炎
肾病综合症
结核
腹水淀粉酶
高即可诊断胰源性腹水,
在临床怀疑胰腺炎时应该检测腹水淀粉酶。
4.3.3
腹水细胞学检查:
腹水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仅为
7
%,
不过诊断恶性腹水的准确
率为
60
~
90
%,
特别在测试数百毫升腹水时应该使用离心浓缩技术。
临床医师应该和细胞室在腹穿前讨论需要的腹水量,不过,
腹
水细胞学不应该作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的诊断选择。
推荐:
腹水的首次检查应该包括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价值优于腹水
总蛋白
(
证据级别:
2b
;
推荐:
B
级
)
;
临床怀疑胰腺疾病时应测定腹水淀粉酶
(
证据级别:
7
/
24
文档可编辑
4
;
推荐:
C
级
)
腹水应在床边注入血培养瓶内,
在显微镜下行白细胞计
数
(
证据级别:
2a
;
推荐:
B
级
) 5.0
治疗:
5.1
卧床休息:
在肝硬化腹水患者,
直立体位推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
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有关,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和钠排泄降低,
对利尿剂的反应减弱。
这种反应甚至强于中等度的体育锻炼。
以上证据强烈建议患者在利尿剂治疗的同时应该卧床休息。
不过,
尚无临床研究证实卧床后利尿剂的疗效增加,
较少住院
时间。
由于卧床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及其他并发症,
甚至延长住院时间,
因此对无并发症的腹水患者不作常规推荐。
推荐:
卧床休息不推荐作为腹水的治疗
(
证据级别:
5
;
推荐:
D
级
) 5.2
限盐饮食:
单独的限盐饮食可以在
10
%的患者产生负性的钠平衡,
限钠
可以减少利尿剂的需求,
腹水缓解加速,
缩短住院时间。
过去,
饮食中的盐常限制在
22
或
50mmol/d
,
这样的饮食常导
8
/
24
文档可编辑
致蛋白质营养不良,
预后不佳,
目
前已不作为推荐。
典型的英国餐每天含有
150mmol
的钠,
其中
15
%为添加的盐,
70
%为已加工的食品。
饮食中盐的限制应该在
90mmol/d(5.2g)
左右,
采用非添加盐的
饮食,
避免预先加工过的食品
(
如馅饼
)
。
营养学家的指导和宣传传单可以帮助指导患者及其亲属如何面
对限盐饮食。
一定的药物,
尤其泡腾片制剂,
盐的含量较高。
静脉使用的抗生素通常含有
2.1
~
3.6mmol/g
的钠,
静脉使用
的环丙沙星则在
200ml
中含有
30mmol
的钠。
尽管通常对腹水患者应该避免输注含盐的液体,
但也有例外,
如发生肝肾综合症或伴严重的低钠血症的肾功能损伤者,
往往需要
给予晶体液或胶体液进行扩容治疗。
对于肝肾综合症者,
国际腹水俱乐部推荐输注生理盐水。
推荐:
食物中盐的限制应该为非添加盐的饮食,
90mmol/d(5.2g/d)(
证
据级别:
2b
;
推荐:
B
级
) 5.3
限水的作用:
限水对腹水的消退有益还是有害尚无研究,
大多数专家同意对
无并发症的腹水限水作用不大。
不过在许多中心,
限水对腹水伴低钠血症者已经成为标准的临
9
/
24
文档可编辑
床实践。
对这些患者的最佳治疗仍有争议,
目前仍不知道最佳方案。
大多数肝病学家对这些患者严格限水,
基于我们对低钠血症的
发病机制的理解,
这样治疗可能无益,
会加重有效血容量不足的严
重程度,
促进抗利尿激素
(ADH)
的非渗透性分泌,
导致循环
ADH
的
进一步升高,
肾功能下降。
肝硬化腹水中
25
~
60
%发现存在自由水清除率受损,
发生自
发
性低钠血症。
因此,
一些肝病学家建议加强血浆扩容,
抑制
ADH
释放的刺
激。
需要进一步研究最佳的治疗手段。
新出现的证据支持使用特异性的血管加压素Ⅱ 受体拮抗剂来治
疗稀释性低钠血症,
是否能改善总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尚不明确。
重要的是对正在等待肝移植患者应该避免严重的低钠血症,
因
为后者会在手术时因为液体复苏而导致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的风险增
大。
5.4
利尿剂治疗期间低钠血症的处理:
5.4.1
血钠
126mmol/L
:
对于血钠
126mmol/L
的腹水患者,
如果肾功能在利尿剂使用
期间没有恶化则不需要限水,利尿剂可以继续放心使用。
5.4.2
血钠
125mmol/L
:
对于中
等度低钠血症
(121
~
125mmol/L)
,
是否需要停用
利尿
10
/
24
文档可编辑
剂仍有争议。
但对于血钠
120mmol/L
者,
均主张停用利尿剂。
如果血肌酐显著升高或者>
150mol/L
,
推荐进行扩容治疗。
佳乐施
(Gelofusine)
、
尿素交联明胶
(ha emaccel)
和
4.5%
白蛋
白液的钠浓度均与生理盐水相当
( 154mmol/L)
,
可能会加重钠潴留,
不过我们认为对肾 功能正常的腹水患者是合适的,
效果要优于那些可
能会发生不可逆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对于伴严重低钠血症的临床上血容量正常者,
自由水清除率降低
但目前未服用利尿剂,
或者血肌酐正常者,
限水应该慎重。
推荐:
血钠
126
~
135mmol/L
,
血肌酐正常,
继续利尿剂治疗,
观
察血电解质,
不需限水;
血钠
121
~
125mmol/L
,
血肌酐正常,
国
际上的意见是继续利尿剂治疗,
本指南建议终止利尿剂治疗,
或者
采取更谨慎的方法;
血钠
121
~
125mmol/L
,
血肌酐升高
(
>
150mol/L
或>
120mol/L
并且仍在升高
)
,
停止利尿剂,
并给予扩
容治疗;
血钠
120mmol/L
,
停止利尿剂。
这类患者的处理较苦难,
而且有争议。
本指南认为大部分患者需要胶体或晶体液扩容。
不过,
应该避免血钠上升幅度>
12mmol/L/24h
。
(
证据级别:
5
;
推荐:
D
级
) 5.5
利尿剂:
11
/
24
文档可编辑
自从
1940
年起,
利尿剂就是治疗腹水的主要武器,
许多制剂
已经开发,
在英国最常用的就是螺内酯、
阿米洛利、
呋塞米和布
美他尼。
5.5.1
螺内酯:
螺内酯是醛固酮拮抗剂,
主要作用于远端肾小管,
使尿钠排
泄增多和保钾。
螺内酯是肝硬化腹水治疗的首选药物,
初始剂量为
100mg/d
,
逐
步增加到
400mg
以达到足够的尿钠排泄作用。
在服用螺内酯后产生利尿钠效果有
3
~
5
天的延迟。
对照研究证实螺内酯的排尿钠和利尿效果要优于呋塞米等袢利尿
剂。
螺内酯在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副作用与其抗雄性激素活力有关,
如男性表现为 性欲下降、
性无能和男性乳房发育,
女性表现为月经
不规律。
在使用烯睾丙酸钾后男性乳房发育可以显著减少,
但在英国尚
未上市。
他莫昔芬
20mg
,
一天两次,
对治疗男性乳房发育有效。
高钾血症是最重要的并发症,
常常会限制螺内酯的使用。
5.5.2
呋塞米:
呋塞米为袢利尿剂,
在正常个体可以产生显著的排钠利尿效
果。
由于在肝硬化腹水患者单独使用呋塞米的低效性,
它通常作为
12
/
24
文档可编辑
乳珍-
乳珍-
乳珍-
乳珍-
乳珍-
乳珍-
乳珍-
乳珍-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3: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3695.html
-
上一篇:体弱儿管理.
下一篇: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