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鸡内金是什么东西幼儿园清明节活动记录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8 01:18

五月二十号在古代是什么日子-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杜雨露)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记录


【篇一:
2016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

2016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

2016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 的寒冬就过去了,
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
活动,目的 是让幼儿通过扫墓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
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 通过踏青春游、
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

春景的
美好。


活动一寒食节


活动目的:

1.
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
不同。

2.
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
名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活动过程:

1.
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
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 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
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
19
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 是春秋五霸
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
所以他即位后, 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
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 年,有一次,
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
来给晋文公吃。 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
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
山脚下,晋 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
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 宁可烧死也不下
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
定每年介之推 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
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2.
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3.
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4.
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
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 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活动二扫墓


活动目的:

1.
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
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
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①教师:每年
4

4

5

6
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
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 死去的亲
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②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
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 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
暖,雨水增多,草木

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 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
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
集体 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
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 光荣牺牲了。为了纪
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
师一起制 作一个

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
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 再贴上挽联。

4.
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 表
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

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
发。


活动三踏青


活动目的:

1.
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

2.
学会古诗《苏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

3.
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


活动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等。
2016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
2016
幼儿园 清明
节活动方案。


活动过程:


借助幼灯,进行下列活动:

1.
回忆春游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 的景色,并用有
......

......
还有
......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
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 采花蜜等。

2.
给幼儿介绍今昔踏青、春游故事。

(1)
杜甫踏青,吟诗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2)
李白春游,吟诗《春夜宴桃李园序》。

(3)
现代博兴县一带吃巧巧饭。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们便三个一 伙,五个一群,凑了挂面、鸡
蛋,带上炊具来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烧火煮面条。
做好后,再往锅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

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饭时,谁若吃到女工用品 ,谁就会心灵
手巧,这就是吃巧巧饭。吃完巧巧饭,就去看柏树开花,谁看了柏
树开花,谁就会 交上好运气。待旭日东升,她们就到麦田里踏青,
据说: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

3.
学习古诗《苏堤清明即事》。


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描写春天 春游景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给幼儿讲解
古诗的意思,启发幼儿想象古人春游时的热闹景象。

4.
仿编儿歌:春天来。 指导幼儿用简炼的语句总结描绘春天的景色,
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

哗哗笑,小鱼小虾戏耍闹。


活动四

插柳


活动目的:

1.
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
其由来。

2.
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
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
一辆。


活动过程:

1.
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
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 们要

插柳)


②教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 插柳?介绍插柳习
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
发现与介之 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
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 一种民谣说:清
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
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
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
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 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
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

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 ,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
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

;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 活动的情况,
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

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活动五荡秋千


活动目的:

1.
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2.
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五月二十号在古代是什么日子-


五月二十号在古代是什么日子-


五月二十号在古代是什么日子-


五月二十号在古代是什么日子-


五月二十号在古代是什么日子-


五月二十号在古代是什么日子-


五月二十号在古代是什么日子-


五月二十号在古代是什么日子-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1: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3502.html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记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