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奶粉汞超标-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时间:
2015
年
3
月
16
日
教研活动地点:会议室
教研活动主题:在中班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参加对象
:
教研组成员
教研活动主持人:冯霞
记录人:何红梅
活动过程实录
:
主持人:
随着家庭经济 条件好转,
家长对自己子女爱护倍增,
要什么有什么,任何事都不用自己动手,家长认为孩子小 、能力
差,
以后学习也不晚,
家长忽略了孩子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
备的最 基本的生活技能。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
有助于培养
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 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
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中班幼儿应具备哪些自理能力呢?
张晓琳:来园接待与离园活动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最佳时
机。
让孩子自己脱衣穿衣,< br>脱下来的衣服应该放整齐,
不可乱丢、
乱扔。随机教育幼儿要知道冷热,冷了要自己能加 衣服,热了就
要脱掉些。
离园时因难穿的衣服教师要示范给孩子看看,
教教穿
脱要领,慢慢就会了。
张庆:
利用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培 养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就必须重视生活活动中的培养。如:在吃饭时,
要教育孩子专心吃,不要东张西望,
更不要端着饭碗站着或走来
走去地吃,要有规矩。还要调教孩子不要挑食, 撒在饭桌上的饭
菜要自己收拾。
张绪美:在幼儿如厕后必须教育孩 子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
惯。要让孩子记牢,便后必须洗手,不可忘记。女孩则要养成小
便后用卫 生纸的习惯等。
李心静:
利用学习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培养幼儿生活
自理能力过程中,
我们的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
选择一些适当< br>内容的学习活动,
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例如利用故事中人物的
活动诱导幼儿懂 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董俊峰:
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
在游戏活动中培
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
,
寓教于玩、寓教于乐
,
通过游戏使幼儿自己组织并展开游
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组织自理能力的比赛,激发
锻炼的积极性。
为了能更好的激 发幼儿掌握好自理能力,
并且检
验幼儿掌握自理能力的情况,我们组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比< br>赛。
例如:
“穿衣服比赛”
、
“穿鞋比赛”
、
“扣纽 扣比赛”
……
正是这些比赛,
既激发他们锻炼的积极性,
又展现幼儿生活自理
能力的水平。
李媛媛: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当幼
儿 取得点滴进步时,类似“你真棒”、“你真能干”的话语都会
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信心百倍,但当幼儿无 法达到预期目标时,
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
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
如:
“你 行的”
,
“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
以免挫伤幼儿 积极进取的精神。
秦彦:经常鼓励多表扬。陈鹤琴指出: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
的刺激好得多
< br>”。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
建立一个兴奋灶,
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
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
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
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
针对幼
儿的这一心理特点,
我在班上设置了
《我是乖宝宝》
的红花评比,< br>对于按时入园,独立进餐,安静入睡等表现好的幼儿,及时的鼓
励并奖励他小红花
。
针对个别特殊的幼儿,
对于他的点滴进步
老师都能不失时机地进 行表扬鼓励。
中班的孩子幼儿已经有一定
的自主性,经常鼓励表扬有助于幼儿增强自信心。
李媛媛: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与幼儿园教育同步。我们
把每月的培养目标,
写在家园联系橱里,
交待内容,
让家长了解。
同时请家长为孩子提供方便,衣装轻便, 便于孩子操作,并要求
家长在家里进行同步培养。
这样既注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
又为
孩子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同时,
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一目
了然,
并能督促家长积极地与老师配合,
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
能。
主持人:< br>幼儿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在这个
过程中幼儿也获得自身的发展。
记得一个教育学家的一句话:
“我
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 就记
住了”
这充分说明了动手对幼儿的重要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
独立性中 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在幼儿园系统的培养幼儿的
独立性。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幼儿做一些小事 等,提供锻炼
他们独立性的机会。
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应尊重幼儿的
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各种
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利用生活活 动、学习活动、游戏活
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同时家园携手,
发挥家庭培养幼儿自理能
力的优势。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资源,
应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
在家庭教育中 资源的创设及合理地使用这些有效的资源上,
创设
和谐的家庭氛围,亲密亲子关系,建立民主、 平等、积极向上的
家庭精神环境,
拓展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以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小班户外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时间:
2015
年
4
月
9
日
教研地点:多功能功能活动室
教研内容:小班户外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参加人员:教研组成员
主持人:冯霞
记录人:李心静
教研过程:
主持人冯霞:
每次进行活动的时候,
我总会发现有些小朋友
会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做”,“老师帮帮忙”,
其实要做 的都是很容易的,
可是那些幼儿却只是站在边上,
脸上
带着悲伤、
惶恐的神情 看着其他在做的幼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现象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父母都是持着
含在嘴里,捧在手心的态度,把孩子当宝贝一样的珍藏着,为孩
子包办着一切 ,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丧失了独立性,
而变成
一个没有责任感,不用头脑而怯懦的 人。
张晓琳:我也有这样的体会。随着独生化程度的提高,家长
对 孩子往往宠爱有加,
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
对自己的孩子百
般呵护,
事事包 办代替,
从而导致孩子失去很多自己做事的机会。
也有的家长对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认识不足 ,
认为孩子现在年
龄小,需要大人照顾,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地就会了,用不着
现在 刻意地去教他。
还有的家长因为工作比较忙,
没有时间关心
孩子吃饭、洗漱等一些小事 上(他们觉得那是小事),认为让孩
子自己吃饭、自己洗脸,只会把家里弄得一塌糊涂,等孩子吃完了还不得作父母的收拾,
倒不如大人喂来得省心又省事。
其实家
长的这些做法都是 不可取的。
主持人冯霞:
所以,
我认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 力的培养应该
从小班就应该抓紧。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
有助于培养幼儿
的责任感、
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幼儿今后的生活
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普遍依赖性强,
生活
自理能力差,
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 境。
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
理能力至关重要。
董峻 峰:对,所以我们一直很关注啊,小班幼儿在一日生活
中的喝水、
如厕等环节我们都在有意识的 加强对幼儿生活自理能
力的培养。比如:教幼儿“五步洗手法”,能帮助幼儿较快地掌
握怎样正 确地洗手。儿歌是这样的:第一步,打湿小小手;第二
步,擦点香香皂;第三步,搓出小泡泡;第四步, 用水冲一冲;
第五步,擦干小小手。
主持人冯霞:的确,在这些活 动中我们给与了很多的关注。
可是我们经常会忽略一个环节:
户外活动环节。
由于小班 幼儿年
龄小,各方面能力欠缺,为防止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我们的教
师经常是不会意识到这一 环节的重要性,
而是选择放弃或者对付
这一环节。
张绪美 :这是有原因的。小班幼儿的体育运动能力、体能方
面不够理想,身体不够协调。
主持人冯霞:
这不能成为我们忽略小班户外活动的借口。
户
外活动作为幼儿体 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具有与其它体育活动
形式相同的目的与任务,
就是促进幼儿生 长教育,
增强幼儿体质。
幼儿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
不仅能有效地锻炼身体,
而且能更多
直接接收阳光、新鲜空气、水份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对于幼儿
骨骼的发育以及呼吸 系统、神经系统的健康尤为重要。
《幼儿园
教育纲要》
中明确指出:
“开展丰 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增强体质,
提高 对环境的
适应能力”
和“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
间”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需要在室外进行的,幼儿可以充分接触
大自然,促进许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包括 生活自理能力),
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李爱华:对。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可以在户外活动中学
习按指令行动,< br>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增强对他人的情感反映敏感
性,增强动作协调性。培养幼儿对体育运 动的兴趣,愉快的参加
各项体育活动,增强自己的体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
输赢,有 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
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幼 儿的协调性,
动作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同伴间合作能力,遵守活动规则,增强
自我保护意识。< br>
主持人冯霞:
李老师分析的很到位,
那么具体的我们应该怎
样实施呢?
吴娜:首先活动场地要小型、舒适。小班的孩子大肌肉群 发
育不太完善,走路蹒跚,易摔跟头,把户外活动的场地安排在比
较平坦的塑胶地毯或草地上。 这样,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爬呀、跑
呀,不必担心擦破皮、跌痛膝。由于小班孩子注意力易分散,喜
欢远离成人独自玩耍,
选择离大操场较远的一块小空地做活动场
地,
这样孩子们不易 受到大操场上喧哗声音的影响,
也不会因躲
在角落里被老师忽略。集合时,只要招招手,轻轻喊 “来来来,
快到老师这儿来”,孩子们就会像小雀般跳到老师身旁,让幼儿
更方便的学习按指令 行动。
何红梅:
我们应该活动方式循序渐进。
小班幼儿游 戏时往往
左顾右盼,
毫无目的的玩着各种玩具。
户外活动时选择一些以老
师为 主的体育游戏,如“吹泡泡”、“拉个圆圈走走”等。游戏
中教师扮演主要角色,
以积极愉快的 情绪感染幼儿,
带他们尽情
玩、尽情笑、尽情跳。活动时我们给孩子提供的自由活动机会也随之增加。
自由活动中,
让活泼爱动的孩子带动文静的孩子一起
玩。随着时间的推 移,孩子们熟悉了,自主性,目的性也会随之
提高。而幼儿们都对户外活动也会有浓厚的兴趣。
秦彦:组织自理能力的比赛,激发锻炼的积极性。为了能更
好的激发幼儿掌握 好自理能力,
并且检验幼儿掌握自理能力的情
况,我们组织了多次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比赛。例 如:
“看谁爬
得快”
“……正是这些比赛,既激发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又展现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水平。
李媛媛:
户外活动中我们应制定简明易 行的规则。
幼儿在户
外活动比在室内活跃,
加上小班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差,
如 不注意,
就会发生事故。
因此在活动过程中,
根据游戏情节增添简易规则。
如 “开飞机”时,用“飞机和飞机相撞会爆炸”加以约束,孩子
就懂得了不能只顾自己玩得开心,应防止相 撞。游戏“一列火车
长又长”,以“比比谁是最能干的驾驶员”提醒幼儿:火车不能
碰到山洞,
出事故的驾驶员要被淘汰。
孩子们都非常乐意接受这
些有趣易行的规则。
在这 样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中,
小班孩子们
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有了增强,
体质逐渐得到了提 高,
部分孩子还
能提出玩户外体育游戏的新点子。
当然孩子们的成长是日新月异
的,在以后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中,我们要以新课改为载体,不
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坚持游戏化 地组织孩子活动的同时,
还须注意持之以恒,
把主动性让给孩子,
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孩 子
创新活动内容。
张晓琳:活动安排应该科学合理。小班幼儿易疲 劳,注意力
易转移,针对这一特点,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安排
2-3
个游戏,每
个游戏的时间为
6-7
分钟。
如果把活动量大些的游戏比喻成一粒
大珠子小珠 子,
整个活动就像串珠一样:
大珠子
----
小珠子
----
大珠子
----
小珠子。如“小兔找萝卜”和“过小河”放在一起,
“拖小猪”和“ 小孩小孩真爱玩”串在一起。这样的安排保持了
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主持人冯霞:
户外活动是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设良
好的户外活动环境、合理使用户外活动材料、
有效的指导户外活
动、
从而能进一步优化户外活动的每一 个环节,
能使幼儿学到室
内学不到的东西,
达到室内所不能达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幼儿
的身心按其规律发展。走出室内,走向大自然,把孩子培养成体
格健壮、个性品质优 良的一代新人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总之,幼
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有耐心 、
有恒心,持之以恒。孩子是在不断探索和学习中成长的,我们要
相信他们的能力,为他们提供 尝试的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对
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教研记录
活动时间:
2015
年
5
月
12
日
活动地点:多功能活动室
主持人:冯霞
记录人:张绪美
参加人员:
]
教研组成员
教研内容:在一日生活中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培养
教研过程:
< br>主持人:
如今的孩子成为每个家庭的核心,
是家长的
“小
公主”“小皇 帝”、“小太阳”,在家许多大人围着一个孩
子转,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溺爱,使他们成了温室里的花
朵,
禁不起风吹雨打。
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
不会扫地,
不会穿 衣,不会系鞋带……由于孩子缺乏生活自理方面的能
力,阻碍了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也造成孩子 缺乏自
信心。长此以往,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连自己照顾自己都将成
为问题,又怎能指望他们去照 顾别人,更谈不上为祖国、为
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班阶段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 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
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
塑性越强,越容 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
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同时,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已< br>发展得比较自如,他们已能够掌握各种运用大肌肉的动作和
伊利奶粉汞超标-
伊利奶粉汞超标-
伊利奶粉汞超标-
伊利奶粉汞超标-
伊利奶粉汞超标-
伊利奶粉汞超标-
伊利奶粉汞超标-
伊利奶粉汞超标-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1: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3499.html
-
上一篇:幼儿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文本
下一篇:幼儿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完整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