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吐奶怎么办-
多动症儿童的教育个案分析
摘要
:
多动症是一 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一般是注意力涣散、
活动过
多、冲动任性、 自控能力差,对学习的影响很大,而且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以及身体
的正常发育。为了防止多动所 带来的扰乱课堂秩序、自伤、伤人等不良行为,探寻转变儿童
多动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一个个案的 教育研究的分析发现,对于多动症儿童,通过提
高自控能力、改变不良行为和稳定注意力等方法,可以取 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多动症;自控能力;注意力
多动症(
ADHD
)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对于产生多动症的原因,目前有很多种说
法,有人认为是因为先天体质缺 陷和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母的精神病等遗传因素或母
亲怀孕和分娩障碍,
会不同程度地影 响孩子的脑功能
,
造成孩子先天体制的缺陷,
从而导致多。
从目前 医学发展来看
,
有的多动症儿童则是因为铅中毒,
有些孩子过多地吸入了汽油燃烧时含
铅的气体,电视和荧光灯的小量放射作用也与多动症有关。有的是因为食物过敏,也有的是
因为 心理紧张。
据调查
,
多动症儿童的父母经常干涉孩子的活动
,在孩子做错事时多用批评指责甚至体罚
等方法
,
由此引起的焦虑会使孩子产生分心 、冲动的表现。这类孩子智力一般正常
,
但存在与
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 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等特征,严重影响到他
们的学习。
①
多动症 儿童的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活动过多,二是注意力不易集中,三是冲动任
性,四是学习困难。
对于多动症儿童,一般需要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单纯的药物治疗,不能完
全 改变儿童的行为。本个案研究通过对一例多动症学生的教育研究,探讨多动症儿童教育的
有效途径(提高 自控能力、改变不良行为、稳定注意力的教育方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
行讨论,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 鉴。
1.
研究对象:
小翔,今年
9
岁,曾经在幼儿园间断性地就读两年,因为上课坐不住,经常大喊大叫影
响其他学生,被多家幼儿园婉拒 。到广州医院诊断确诊为多动症,曾用药物进行治疗过半年
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后来因家庭经济原 因停药。去年
9
月份到我校就读。他认字能力
强,记忆力好,但对数字有抗拒心理,三 个数以上就数不清。能认识较多的汉字,掌握的词
汇也比较多,但不理解字词意思,不能正确说一个句子 。在行为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刚到
班级的时候,把教室里的桌子推到一边。上课时,他在教室跑来跑去 ,还不时去拿同学的书
本、文具等,经常是整节课因为他的存在而无法进行。当他不开心的时候,他时常 会大喊大
叫,大声骂人,很多时候他还会不断地用手打自己的右脸部。
2.
问题原因:
在他进入学校后,我们对他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造成他 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家庭
原因和学校原因。
2.1
家庭原因
平时父母上班,无暇教育孩子,孩子自小跟奶奶一起。从小被奶奶宠爱着,如果他的行
1
为太过分了,他奶奶就会告诉他的爸爸,他爸爸的教育方法就是打和骂,他妈妈如果在家,
就随口骂两句。家里人见他发脾气的时候,就会骂他,或吓唬他,编造一些东西吓得他不敢
吵。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的自控能力受到了更大的限制,导致他在学校经常骂人,虽然
他不知道骂的意思 ,但还是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说一些古怪的事。同学都不跟他一起
玩,他就更是到处跑,不断发脾 气。
2.2
学校原因
小翔刚来到学校时,对学校纪律 非常不适应,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坐在自己座位上,
他就拉这个扯那个,或者去拿别人的书,又去玩教 室的扫把,拿凳子拖着走,老师制止他,
他就躺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很多学生都来 看热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
他的这种行为不但没改变,还变本加厉了,很多老师一上课就头疼,不知道 怎么对付他,对
他产生一种惹不起躲得了的意识。因此只要他能在教室不怎么捣蛋就算了,随便他怎么走 。
但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愿意,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跑到讲台上,要求老师陪他做什么事,遭
到 拒绝就在讲台上打滚,闹得一节课不得安宁。
3.
多动症导致的问题行为
3.1
自伤
到学校上课以后,他上课的时候喜欢去拿同学的书本,拿老师的 粉笔、教具之类的东西
玩。同学不让拿,老师制止他,他就发脾气,一下就在地上打滚,一边还不住地用 手打自己
的右脸部,打得发红,老师去拉他,他打得更厉害了。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唯有不去阻止他,等到他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了,他才停止自己打自己。
3.2
伤人
由于他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不经过别人同意就去拿同学的东西,学生都不愿意给
他拿,要跟他拿回来。遇到这种情况,他就跟同学发生争执,不让步地去抢,甚至去打同学,
以 达到自己的目的,把东西抢到手为止。
3.3
扰乱课堂
由于他坐不住,
一节课
35
分钟对他而言,
是相当 难熬的,
因此他对课堂的抗拒比较明显,
特别是老师在讲课,没有进行游戏或互动较强的活动时 ,他就不愿意坐着,要在教室走来走
去,拿教室里能拿的任何东西玩。有时候他烦躁了,老师在讲课的时 候,他就大喊大叫。老
师提醒他要安静,他就张口骂人,整节课被他这么一搅和,就很难顺利进行了。< br>
4.
教育对策
为了能使他融入到学校生活中,减少他的不正当行为 的发生,我们对他进行了一系列有
序的教育辅导。
4.1
确定要改变的行为
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才能指 导行为。同样的,如果教育活动缺乏目标,将使教育行
为缺少坚定性,变得杂乱和无序,降低教育效益。 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教育,我们也需要首先
确定教育目标。对于小翔,我们针对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 的教育目标。通过游戏、教
育、辅导,加上他家庭的协助,改变他自伤、伤人的行为,改变他扰乱课堂秩 序的行为,使
他能以较稳定的情绪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4.2
制定并实施教育计划
4.2.1
坦然面对现实,寻求最佳教育途径
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捣蛋、 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是他们不想学习,
也不是他们故意要跟老师作对,更不是他们要跟 家长抗衡,只是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我
2
控制能力。
作为 教师,要正确认识他们的行为,理解他们的表现,包容他们的过错,同时,要寻求
良好的教育对策,帮助 多动症孩子逐步改变自己的行为。为了更好地实施教育,我们做了几
方面的工作。
首 先,制定详细的教育方案,注重个别辅导,通过设定游戏和各种活动,有步骤地引导
学生向正常化转变。 同时制定行为记录表、活动记录表,随时做好观察记录工作,并根据记
录表,分析教育效果,改进教育策 略。
其次,教师统一认识。由于教育效果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而不同科任教师也会影响到学< br>生的行为,如果没有全体教师的密切配合,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因为某个教师有
意或无 意的言行给了学生影响,而导致教育效果归零。因此,我们集中所有科任教师进行商
讨,使每个任课教师 都了解教育目的,知道对小翔采取的教育矫正计划,并能配合班主任做
好工作。
第三 ,对家长做细致的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要求家长关心孩子,给孩子营造良好的
家庭环境,同时,尽量 减少不良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在家里多给孩子关怀,陪孩子活动,不
要总让孩子一个人呆着。建议家长要 给孩子积极良好的情绪示范,避免不良情绪对孩子的影
响。
以上是我们实施教育的第一步骤,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4.2.2
设计游戏活动,提高自控能力
美国研究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 的著名学者巴克利认为:注意力缺陷只是表面现象,背后
的机制是儿童不能抑制自己的行为,不能自控。 巴克利认为,抑制反应功能的发展性落后造
成了儿童自我控制缺陷。人的大脑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必要的兴 奋,但与此同时,也要产生抑
制,即抑制其他不必要的兴奋。
由于多动症儿童的自控 能力较差,要改变他的行为,就是要提高他的自控能力。而游戏,
是提高自控能力的有效途径。游戏,是 开发智力的有效方法,而且采用游戏,能收到良好的
教育效果。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能激 发儿童的运动兴趣;游戏可以促进儿童
社交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儿童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让孩子愉 快地接收正面教育。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教育的第一个步骤是用三周的时间,采用游戏活动, 提高他的自控
能力。在此之前,我们对他的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表
4-1
是对小翔在 某一天某个时间段内
扰乱课堂的行为记录表。
表
4-1
矫正前个案行为跟踪记录表
记录时间:
2008
年
2
月
26
日
行为类型
时间
情景
原因
即时处理方式
效果
大喊大叫
9
:
35
在
教
室
里
一
老师讲课 时,
他要求
制止
维持
边跑,
一边叫
讲另外一课,
没得到
满足。
躺地板
10
:
00
躺
在
走
廊
上
下课后 他去玩扫把,
拉他,劝他
维持
不肯起来
被教师制止。
骂人
推桌子
10
:
45
10
:
45
在
教
室
里
骂
要同学的漫画书,
同
制止
同学“骗人”
学不给。
骂
人
的
同
时
得不到漫画书。
推
教
室
的
桌
子
3
加剧
停
止
后
继
续
制止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小翔存在较多的问题行为,而且严重影响了其 他同学的上课,对
课堂教学造成较消极的后果。
对儿童而言,静和动是守衡的,越是 限制他动,他越会多动,动够了必然有安静的过程。
针对他的情况,我们在教育矫正的第一周,有意识地 指导他参加一些需要精力的活动。如跑
步、打球、跳绳等各种强体力的活动。另外,他喜欢拿扫把玩,我 们就因势就利,利用每天
的扫除时间,引导他参加劳动,负责教室的拖地工作,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 他很高兴,
干得浑身是汗都没有喊累,既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培养了他正确有序、认真做事的习惯。
为了提高小翔的自控能力,针对他喜欢表现的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尽量创造机会让他
表 现。他对知识的掌握较快,我们就多让他回答问题;他喜欢读书,我们就多给机会他,让
他上讲台表现, 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克制了他的多动行为。
为了让他学会遵循规则,我们设计了很多游戏, 让他跟同学一起进行娱乐活动,借助游
戏活动,特别是游戏里边的规则,让他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纠正不 良行为和抑制不良情绪。
游戏对于多动症儿童有显著的作用,他在游戏中也学会了礼让。
比如,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城堡大战的游戏,引导小翔和同学们分两组用积木搭建两座城
堡,等城堡盖 好后,每个同学都发一个小球,轮流拿球攻击对方城堡,看哪个组的城堡最牢
固。在这个游戏中,分组, 是学生自由组合的,只要求两组的人数一样多,通过这个分组,
使小翔学会与同学合作,在搭建城堡的过 程中,学会与同学协商,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而
在攻击城堡的过程中,小翔一开始的时候总是争先恐后 地挤到前面去,争着攻击,还想去抢
同学的球。这时候我们就马上提醒他,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不能 参加游戏。
通过几次的游戏活动,他对游戏的规则熟悉了,学生们都能接纳他参与游戏了。在 三周
后,我们用一天的时间进行观察,同时对他的行为进行了记录。
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
4-2
实施游戏法后个案行为跟踪记录表
记录时间:
2008
年
3
月
18
日
行为类型
时间
情景
原因
即时处理方式
效果
大喊大叫
9
:
35
在
教
室
里
一
老师讲课时,他要
制止
停
止
几
边跑,
一边叫
求讲另外一课,没
分
钟
后
得到满足。
重
新
大
叫
躺地板
10
:
00
躺在走廊上
下课后在为上课的
劝他、提醒
事生气
停止
骂人
推桌子
15
:
30
无发生
在
教
室
里
骂
要同学在教室玩排
提醒、制止
同学“骗人”
队游戏,同学不玩
声
音
减
小
从上表记录,通过几个星期的游戏活动训练,同样的行为发生时,教师的提醒对他起了
一些作用 ,说明游戏的规则对他是有作用的。
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由于是采用事后提醒的方式,我们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
4
一
,
是只有他需要提醒的时候才给予提醒,以提供必要的指导 ,以免他产生依赖性。第二,当
他需要提醒的时候,首先用口头提醒,当口头提醒不能起到作用时候,才 决定是否用手势或
手把手的方法帮助。第三,在运用提醒法后如果起到一定作用,尽快减少提醒,让他逐 步不
需要提醒。
4.2.3
提出清晰要求,改变不良行为
单纯靠教师提醒、制止来减少不良行为,并没有达到教育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使他能
意识到自己的行 为是不对的,让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因此我们在游戏训练取得一定效果
后,同时采取了第二个步骤, 实施明确目标自我教育法,帮助他改变不良行为。
首先,帮助他认识到多动行为的危害性,增 强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一个人的思想决
定了他内心的体验和反应,要转变儿童的多动行为,必须让儿 童对多动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
识。
针对小翔的多动行为,我们利用班会时间引导学生 表演故事,如“小猫钓鱼”、“小猴
子下山”等内容,通过角色不同表现、不同效果的对比,引导学生特 别是小翔积极参与讨论,
使小翔在讨论中懂得好动不专心是学不好本领的,是不受人欢迎的。在教育矫正 的过程中,
小翔还是经常做错事,有一次还不小心撞伤了一个同学。这时候,我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他< br>太多动作了,才伤害了同学。他有一些害怕,并在老师的提醒下,给同学道歉。他还表示,
他以后 不敢这样了。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他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
其次,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因 为多动症的孩子常常会忘记纪律,特别是玩起来,就会忘
记自己该怎么做。为了使小翔能较好地控制自己 的行为,每次活动之前,我们都先找他谈话,
提醒他要遵守纪律,对于活动,对他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他 知道活动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
做什么,另外要求他在活动中要认真。
但提醒了不一 定就能做到,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翔常常会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时候我们不是责怪他,而是积 极地提醒他,用语言、表情、动作等给予他一些必要的积极
的暗示,及时提醒他遵守纪律,使他逐步养成 良好的习惯。
在第二阶段的训练中,我们主要是以事先提醒为主,使他在每一次活动前,先明 了游戏
的规则,有意识地灌输规则,逐渐使他的头脑里有清晰的游戏要求,能融入到班级同学的游
戏中。
经过六个星期的训练,他的行为有了一些转变,以下是其中一天的记录表。
表
4-3
实施自我教育法后个案行为跟踪记录表
记录时间:
2008
年
4
月
29
日
行为类型
时间
情景
原因
即时处理方式
效果
大喊大叫
10
:
25
在
教
室
里
大
老师讲课时,他急
提醒
叫
着要上台朗读课文
躺
在
教
室
地
下课后没什么事
板上
提醒
停止
不
大
情
愿
地
停
止
停 止,
拒
绝
把
桌
子
摆
回
原位
躺地板
骂人
11
:
00
无发生
推桌子
14
:
45
把
同
学
的
桌
下午他来学校的路
子
全
移
到< br>自
上,他要买零食,
制止
己桌子旁边
被他奶奶责骂
5
4.2.4
培养静态兴趣,稳定其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在做自己 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多动儿童有
个很大的特点是对其感兴趣的活动注意力集中,②因 此可利用其兴趣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在对小翔的教育过程中,经过游戏活动的训练,他的行为 有了一些改变。但我们觉得要
让他真正转变多动表现,最重要的不是靠外力去制止或提醒他,而是要让他 专注于有益的活
动,发挥他的兴趣,使他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学习活动中,集中注意力,逐步稳定他的注 意
力。
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2.4.1
积极发现兴趣
儿童在生活中接触周围的一些事物时,会表现 出他的兴趣和积极动作,这就需要我们积
极去发现。小翔喜欢智力问答游戏,我就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进 行比赛。如在残奥会期间,
我组织学生学习残奥会的有关知识,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知识竞赛。在比赛 过程中,小翔
的表现相当棒,得到了好几次奖励,一整天的情绪都相当好,这一天他的不良行为几乎没有
出现。
小翔还喜欢看故事书,特别是有漫画的书。我们就带他到学校图书室去,让他 选择自己
喜欢的书来阅读。经过一段时间,他喜欢上图书室去,我们就给他提出一点要求,如果他一天都不躺地上,就让他看半小时的图书。由于他喜欢看书,所以,他慢慢地做到了。而看书,
又使他 的注意力得到了稳定。
小翔喜欢动物面具、头饰。在一次活动中,我偶然发现小翔对头饰非常 钟爱。我们马上
商量对策,决定从这里入手,指导他制作头饰。刚巧班上要搞主题班会,有个节目需要做 几
个动物头饰,我们就先做了一个头饰,让表演节目的同学试戴,吸引了小翔的注意力,他也
想 要一个头饰,我们就引导他自己做,我只在一旁指导他。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勉强完成了
一个不怎么像样 的头饰,但他很高兴。后来的美术课,他竟然能认真地画画了。
4.2.4.2
努力挖掘他的兴趣
有很多时候,人的兴趣都不是自发的,而 是在人类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下逐步发展和形
成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注重让小翔多看、多听、 多尝、多动手,让他们对周围环
境的人际关系和事物有更多的交往和接触的机会,逐步培养他们的认知能 力,激发他们潜在
的兴趣。多动症儿童,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就要我们注意观察,从他们 细小
的表现里去分析,将他对一些事物小小的喜欢转变成兴趣。
4.2.4.3
尽力培养他的兴趣
单一的活动,多动症儿童不能坚持长久, 因此我们要培养他们更广的兴趣。根据他的心
理特点和能力,我们主要是培养他对一些简单的工作的兴趣 ,使他能有更广的兴趣,能参与
更多的有益活动。
教师的鼓励,对孩子是最好的引导 。因此,在培养小翔兴趣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表
扬和鼓励。当他做得好时,马上表扬他,使他获得喜 悦,我们觉得这样有利于培养他良
好兴趣的形成。
总之,我们竭尽全力创 造条件,通过以上各种途径,培养小翔的兴趣,在引导他从事自
己喜欢的活动过程中,使他的注意力能趋 向稳定,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经过两个月的时间,
他的行为又有了改变。
表
4-4
是我们在实施兴趣法后,对小翔一天行为的跟踪记录情况,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
他的 不良行为在发生之后,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得以减少,改变了以往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
样的做法。
6
小孩吐奶怎么办-
小孩吐奶怎么办-
小孩吐奶怎么办-
小孩吐奶怎么办-
小孩吐奶怎么办-
小孩吐奶怎么办-
小孩吐奶怎么办-
小孩吐奶怎么办-
本文更新与2021-01-17 13:1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2577.html
-
上一篇:小班幼儿案例分析:小班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帮助多动症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