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必须去22个地方-
不良事件分类
护理不良事件分为
10
类。
1< br>类,不良治疗:包括给药错误、输血错误、标本采集错误、医院感
染暴发、输液反应、输血反应、 药物外渗、药物渗出、静脉炎、空气
栓塞等不良事件;
2
类,意外事件:包 括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烧伤、自残、自杀、
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
3
类,医护患沟通事件:包括护患争吵、身体攻击;
4
类,饮食、 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误吸、窒息、咽入异物,院内
压疮、难免性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
5
类,身份识别、标本管理以及患者转运事件
:
包括身份识别错误、
标
本丢失、检查或运送中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
6
类,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包括导管滑脱、导管断裂;
7
类,职业暴露:包括针刺伤、体液喷溅;
8
类,
公共设 施事件:
包括医院建筑毁损、
病房设施故障、
蓄意破坏、
有害物质泄露;
9
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
合无菌要求 ;
10
类,供应室不良事件:包括消毒物品未达到要求、热原试验阳性、
操 作中发现器械包或器械物品不符。
非以上列的其他事件。
护理部
2019
年
3
月
常见不良事件的类别
因素
1
、医护人员个人 因素:违反操作规则,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身份识别制度
等;思想不重视、疏忽、粗心;转录错误,医 嘱转录过程中出现错误;知识
给
药
错
误
药物错误、药物剂 量错误、
药物浓度错误、给药途径错
误、给药时间有明显偏差、
速度错误、频率错误、 漏打
漏发、未授权用药。
缺乏,低年资护士缺乏相关药学知识;疲乏或睡眠不足,记 忆错误(忘记)
;
剂量、滴速计算错误。
2
、组织系统因素:护理 人力缺乏、工作繁忙,安排没有经验的员工,政策与
流程的教育培训不足,环境嘈杂,工作频繁被打断等 。
3
、沟通因素:口头医嘱有误,书面医嘱有误,对医嘱的误解。
4
、仪器设备因素:输液泵故障,电脑故障。
5
、药物因素:药名相似,药物外观相似。
1
、备血环节的危险因 素:未双人核对医嘱、输血申请单及抽血试管;未双人
至床旁抽取血标本;未做到一人一次一管。
2
、取血环节的危险因素:取血人员不具备资格,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实习生或
不是 医护人员就直接操作取血;取血时手续不全,表现为不带病历,或不能
出示相关血型单、检查报告单等; 一个医护人员同时取多个患者的血;取血
时不按规定查对,未在取血人处签名以备后查;取血时未使用专 用的取血盒,
输
血
错
血型不合、输入污染的血液、
输入有传染病源的 血液、输
血不及时、发热反应、过敏
影响血液质量。
3
、输血环节 的危险因素:输血前未双人同时逐项审查核对输血信息;输血时
不是两名医护人员同时至患者床旁共同核 对;取血后未能及时输液或未在规
定的时间内输完;在输血过程中未能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在输血时未按照
先慢
后快的原则;在输血通道内同时给用其他药物或与其他液体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4
、不能及时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并按规定上报。
误
反应、溶血反应。
1
、医患、所患沟通不良,患者未掌握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
标
2
、采集者查对不严格,或将标本张冠李戴,或将标本类型弄错,或将采集的
本
标本量弄 错;
采
集
错
患者信息错误、使用错误的
3
、采集 者在操作过程中违反操作规范,例如违背无菌原则;
容器、标本类型错误。
4
、采集时机、方法、部位、容量不当;
5
、标本盒的质量问题;
误
6
、标本保存不当,标本送检不及时。
1
、药物因素:微粒异物;在贮存、搬运、使用中发生玻璃碰撞出
现的细小 裂纹或瓶盖松动,造成漏气致使微生物污染;稀释剂选择不当;药
品稳定性;配伍禁忌:中草药针剂应与 葡萄糖注射液混配稀释后静脉滴注,
不宜与生理盐水混配。原因为中草药针剂与生理盐水配伍后可因盐析 作用而
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从面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2
、输液操作因 素:操作不当,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导致内筒长时间暴露于
空气中,造成细菌、微生物、尘埃及操作人 员的手带入微粒污染,以及内外
筒反复摩擦造成注射器本身微粒增加;加药针头穿刺胶塞致橡胶微粒增加 ;
割锯安瓿后不消毒、掰开及吸取药液手法不正确致使断口处的微粒混入药液
输
液反
应
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
脉炎、空气栓塞。
中:静脉注射药物时,通常将注射器直接与头皮针连接,使药液不通过过滤
网直接进入静脉;操作时无菌 观念淡漠等。
3
、输液环境:一般在夏季气温炎热、空气湿度偏高时,药液易被微生 物污染
而引发输液反应。气候塞冷季节,对高龄患者或体质较弱者,也可引发输液
反应,输液时 一定要注意环境温度。
4
、输注速度:静脉滴注含钾、钙、镁等离子的药物时,如滴 速过快,敏感患
者可引起输液反应,对体质较弱或敏感患者一定要控制输液滴速。
5
、输液器与注射器质量:不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输液器是造成热原
污染的途径之一,临 床上必须使用合格的一次性用品。
6
、患者的体质和机能状态:年老体弱和幼儿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健全,对
细菌内毒素敏感性增强;炎症、发热性疾病或体质虚弱、免度力失调的患者< br>输液反应发生率较高;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细菌内毒素有不同的耐受
阈值
带孩子必须去22个地方-
带孩子必须去22个地方-
带孩子必须去22个地方-
带孩子必须去22个地方-
带孩子必须去22个地方-
带孩子必须去22个地方-
带孩子必须去22个地方-
带孩子必须去22个地方-
本文更新与2021-01-17 11: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2502.html
-
上一篇:注射室护理常规
下一篇:药物过敏性休克的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