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无痛人流多少钱-怎么让鼻翼变小
促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促甲状腺激素(TSH)是调控甲状腺细胞生长和甲状腺激 素合成及分泌的主要因
子,由垂体促甲状腺素细胞合成和分泌,并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性调节。甲状< br>腺功能改变时,TSH的波动较甲状腺激素更迅速而显著,是反映下丘脑-垂体-甲
状腺轴功能的 敏感指标。因此,通过检测血TSH水平可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
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筛查、诊断、治 疗效果评判和预后判断。然而,由于早期建
立的放射免疫法检测TSH含量只能确定正常范围的上限,临 床上仅仅可以作为甲
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依据。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实验技术的迅猛发展,< br>免疫放射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及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的建立和运用,
使得TSH检测的 灵敏度显著提高,单一检测TSH水平已成为临床上开展甲状腺疾
病筛查、诊断和治疗随访的有效工具。
一、 TSH的特性与检测方法
TSH是糖蛋白类激素,由腺垂体合成分泌 ,分子量约为28000道尔顿,由α和
β亚基非共价键结合组成。其α亚基与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 (FSH)、黄
体生成素(LH)以及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α亚基相同,而
β亚基彼此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结合特性和生物学活性。
TSH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刺激,在24小时均呈脉冲式分泌,正常分
泌的脉冲幅度均值为0.6μUml,频度为11.8小时 。正常人TSH的分泌有节律
性,高峰出现在午夜10时至凌晨4时之间,失眠可增加其峰值,而睡眠则 降低
其脉冲。不仅如此,TSH的分泌尚有季节性变化,春天TSH浓度降低30%。TSH
在 血中不与蛋白相结合,正常浓度是1~2ngml,其生物半衰期为90~130分钟,
据此推算垂体分 泌率是110μg日。鉴于血清TSH含量为对数正态分布,平均约
1.3~1.4mUL,其正常低限 为0.3~0.5mUL,高限为3.9~5.5mUL。若除外甲状腺
过氧化酶抗体(TPOAb)阳 性患者,TSH正常上限则有所降低。排除抗体阳性患
者后,老年女性TSH水平亦轻度下降,可能与隐 袭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一定程
度的功能自主性有关。
控制TSH合成和释放的因子主要包括 垂体促甲状腺素细胞内T3水平和TRH。前
者控制垂体促甲状腺素细胞合成TSH mRNA,后者调 节TSH的糖基化、激活和释
放。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负反馈调节TSH的合成和释放。此外, 某些药
物和激素如生长抑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多巴胺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和苯妥
英等也可 抑制TSH分泌。在急、慢性疾病活动期,TSH分泌受抑制,疾病恢复期
TSH水平可恢复正常。 < br>临床上最早建立的TSH检测方法是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的灵敏度有限,
仅能确定正 常范围的上限,无法区别甲亢患者和正常个体。20世纪80年代后期
建立了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 )测定TSH,使其最低功能检测限降至0.1~0.2mUL,
以此方法检测TSH,约有96%以上 的甲亢患者低于正常低限,可取代TRH兴奋试
验。但由于IRMA常使用鼠源性抗体,当患者体内存在 异嗜性抗鼠免疫球蛋白抗
体时,可形成信号抗体与固相间的假性桥联导致血清TSH水平异常升高。通过 封
闭非特异性鼠免疫球蛋白可以预防本方法中TSH的假性上升。晚近,化学发光免
疫分析法( ICMA)的出现将TSH测定的敏感度进一步提高至0.01~0.02mUL。与
IRMA相比,I CMA具有以下优势:1)有助于区分甲亢患者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
状腺病态综合症状态(ESS); 2)有助于精细调整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药物剂
量;3)有助于明确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严重程度;4 )方法简便,快速可靠,且
避免了放射污染。近年来,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IFMA)的问世 又克服了
酶标记物不稳定、化学发光标记仅能一次发光及荧光标记受多因素干扰等缺点,
非特异 性信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分析检测限和功能检测限分别为0.001 mUL
和0.016 mUL 。但是,临床上尚无必要使用TRIFMA,因为有研究发现,即使服
用100цgT3,4次天,诱导 的医源性甲亢患者,其TSH水平最多降至
0.001~0.01mUL,尚在ICMA的功能检测范围 之内。由于ICMA和TRIFMA较IRMA
的灵敏度显著提高,故称超敏TSH(uTSH)。但必 须指出,不论TSH测定的灵敏
度多高,都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甲状腺功能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预后 判断或
治疗决策。例如,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时,就必
须检测F T4来调整剂量,此时TSH检测的结果并不可靠。
二、 TRH兴奋试验的价值
TRH兴奋实验即静脉注入200~500цg TRH,测定0、10、20、30分钟血清TSH< br>含量,正常反应是TSH升高8~10倍,高峰出现在TRH注射后20~30分钟。甲状
腺性甲 亢患者TRH兴奋后TSH反应迟钝或缺如,甲减患者则过度反应。在早期使
用RIA测定TSH含量时 ,TRH兴奋试验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性试验以区分甲亢患者
和正常个体。虽然此后IRMA测定TSH可 以达到上述目的,但TRH兴奋试验仍可
用于某些患者以评估TSH被抑制的程度。例如,对于住院的病 重患者,TRH刺激
后TSH的低平曲线提示甲亢,而ESS患者可有TSH对TRH刺激的反应性。但 是,
ICMA方法的建立,使得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需再进行TRH兴奋试验。
E SS时TSH水平一般>0.02mUL,而甲亢时TSH常<0.02mUL,TSH对TRH的反应
性与基础TSH水平成比例。尽管如此,对于未治疗的中枢性甲减患者,TSH对TRH
的反应表现为迟 钝或缺失,与其基础水平不成比例,此时TRH兴奋试验有一定临
床价值。
三、 TSH检测的临床意义
1、甲状腺疾病的筛查
随着血清uTSH检测方法的建立,单一检测 TSH水平已能初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
态,因此已有国家开始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人群中甲状腺疾病的筛查 ,尤其是亚临
床甲状腺疾病,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这类疾病。例如,美国甲状腺协会建议
3 5岁以上人群每5年筛查一次,美国内科医师学会建议50岁以上女性进行筛查,
美国妇产科学会建议高 危女性19岁以上需要筛查血清uTSH。虽然在人群中普查
TSH水平以发现甲状腺疾病的益处尚存争 议,但对于易患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
而言却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认为,这些人群主要包括:接受锂盐、 胺碘酮或细胞
因子治疗的患者、颈部放射线照射者、其它自身免疫病患者、高胆固醇血症者、
睡 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抑郁症及老年痴呆患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单一测定TSH在筛查甲状腺 疾病时具有一定局限性,它无
法提示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引起的甲状腺疾病。例如,中枢性甲减患者TSH 水平可
以降低、正常或轻度升高,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症或垂体TSH瘤患者TSH含量可
以正 常或升高。因此,目前的临床检测新策略是:先测定TSH,若含量增高需判
断甲减程度时,同时加测F T4;若含量降低需判断甲亢程度时,同时加测FT3和
FT4;若TSH正常而垂体功能异常高度疑诊 甲状腺疾病时,亦应加测血清FT4含
量。
2、甲状腺疾病治疗效果的监测
临床上 ,甲减患者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以及甲亢患者抗甲状腺治疗时, 均可通过监测血TSH变化,评估垂体-甲状腺轴
的功能状态,以调整药物剂量。但必须指出,在甲状腺 激素替代治疗达到稳定状
态时(一般需4~6周),TSH水平可以作为调整药物剂量的指标,但在达到 稳定
状态前,单以TSH含量调整药物剂量会导致医源性甲亢,TSH联合FT4较为合理。
中 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时,就必须检测FT4来调整
剂量。甲状腺激素抑制治 疗甲状腺癌时,当TSH<0.05mUL时,必须加测FT4,
若发生高甲状腺激素血症需减药物量。 而对于甲亢治疗患者,由于早期高甲状腺
激素状态反馈抑制垂体TSH的产生,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恢 复需3个月或更长,
因此,早期仅能从FT3、FT4判断甲状腺功能,TSH仅在升高状态才有临床意 义。
在达到治疗稳定状态后,TSH水平方可以反应甲亢患者的实际甲状腺功能。
3、非甲状腺疾病时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判断
临床上,一些严重的疾病状态如心衰、肾衰、 感染等,患者常出现血甲状腺激素
水平的改变,定义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病态综合症状态(ESS )。采用ICMA
方法测定TSH,发现ESS时患者TSH水平下降,其实质是由于下丘脑室旁核TR H
产生不足导致TSH的糖基化异常和释放减少,夜间分泌高峰缺失,患者发生了获
得性中枢性 甲减。予TRH持续输注可增加ESS患者TSH及T3、T4的浓度。当然,
TSH水平下降程度与疾 病严重程度有关,但一般>0.02mUL。
此外,某些药物亦可影响患者血TSH含量。如多巴胺可 直接抑制TSH的分泌,导
致甲减患者升高的TSH降低或甲功正常者出现亚临床甲减,长期输注可引起 中枢
性甲减,一旦停药,TSH可一过性超过正常上限。同样,多巴酚丁胺输注也可降
低血TS H浓度达10%~15%。但多巴胺阻断剂胃复安和吗叮琳等可引起血TSH水平
轻度升高。糖皮质激素 、苯妥英和卡马西平等对甲状腺功能和测定有多重作用,
往往导致TSH水平轻度降低。此外,肾上腺功 能不全患者,血TSH可轻度升高。
对甲状腺功能亦有影响,可直接抑制垂体功能,但血TSH水平一般 正常,血T4
浓度由于结合蛋白解离和代谢加速而降低,提示服用抗惊厥药的患者其血TSH
浓 度可以出现为“不适当的正常值”。当然,胺碘酮也可干扰甲状腺功能,使
T4向T3转化受到抑制,其 代谢产物亦可与T3受体结合。临床上,甲功正常患
者短期服用胺碘酮一般出现一过性血TSH浓度升高 。
4、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其治疗指导
1)亚临床甲亢:本病系以TSH降低而甲状 腺激素正常为基本特征的一种临床病
理现象。其发病率一般在0.2~16%之间,性别、年龄以及食物 中碘的含量不同,
本病的发病率也有较大差异。TSH检测方法的改进,使这种疾病的检出率明显增加。事实上,TSH在亚临床甲亢的确诊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亚临床甲亢病因复杂,可分为暂 时性和持续性两类。暂时性亚临床甲亢主要见于
各种甲状腺炎,包括亚甲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 腺炎和干扰素或胺碘酮
所致甲状腺炎等,也可见于甲亢恢复期患者。持续性亚临床甲亢见于应用外源性< br>甲状腺激素、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初诊Graves
病以及经抗甲 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或手术治疗后的甲亢。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可
出现心悸、失眠、烦躁、消瘦、怕热等 非特异性表现,甚至心律失常、肌无力和
骨密度降低。亚临床甲亢的诊断需排除ESS、中枢性甲减、抑 郁症、妊娠或某些
药物如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等引起的低TSH状态。
对于亚临床甲亢的治 疗需针对病因施治,充分个体化。暂时性甲亢患者以随访观
察为宜。持续性甲亢者中,若系激素替代过量 者应减少药物剂量,对于甲状腺癌
抑制治疗患者,应以FT3、FT4在正常范围为宜。功能自主性甲状 腺腺瘤、多结
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最好选择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初诊Graves病以及经抗
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或手术治疗后的甲亢患者有症状或TSH低于检测低限,FT3、
FT4在正常 高限者可予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
2)亚临床甲减:本病以血中TSH水平升高而甲状腺激素水平正 常为基本特征。
其发病率高于亚临床甲亢,一般在2~8%之间,男性为2.8~4.4%,女性约7. 5~8.5%。
60岁以上妇女的发病率可达15%,甲状腺特异性抗体阳性个体易演变为临床甲减,< br>每年约4.3%。本病的病因与典型甲减相同,桥本甲状腺炎(HT)占50%左右,甲
亢经抗甲 状腺药物(ATD)、手术或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次之,甲状腺激素治疗临
床甲减剂量不足时也可出现本症 ,细胞因子、锂剂、含碘制剂及磺胺类等药物亦
可导致这类疾病。另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 病和白癜风等常常伴发
亚临床甲减。
本病起病隐袭,临床表现类似甲减,有乏力、浮肿、胸闷 、记忆力减退、怕冷、
脱发、抑郁等,伴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及脂质代谢的异常,以老年患者居< br>多。本病的诊断需要依赖TSH的测定,并需排除ESS恢复期、检测误差、存在异
嗜性抗体、垂 体TSH瘤、甲状腺激抵抗综合症、TSH受体突变以及胃复安等药物
引起的TSH升高。
亚 临床甲减是否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仍有较大分歧。已有的临床研究结果并
未显示足够证据来支持替代 治疗策略。目前推荐的措施是:TSH>10mUL的患者
应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防止进展为临床 甲减,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肌
肉功能、情绪、生育力和心功能,降低LDL-C约8%;TSH在5 ~10mUL者是否需
要替代治疗应该个体化,儿童和青少年、孕妇或计划受孕者、年轻患者甲状腺肿< br>大较明显并且TPOAb阳性者、有临床症状者、吸烟者可以考虑适当治疗。不过,
对于伴有严重 心脏疾患的病人,激素替代治疗应十分谨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的推荐剂量为左旋甲状腺素25~75 μg日,根据病人年龄、体重、有无合并症和
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治疗6~8周复查TSH,TSH应控 制在1~3mUL。治疗过程中
应注意防止甲状腺激素过量,否则会引起患者心功能改变和骨密度异常, 对老年
病人及绝经后的妇女尤然。
5、Graves病药物治疗的预后判断
Gra ves病是甲亢最常见的原因,其治疗仍以抗甲状腺药物为主。但是,停药后
甲亢复发是临床上最为棘手 的问题,所以,如何判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这类甲亢
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 一种单一指标可以有效地预
测抗甲状腺治疗后甲亢的复发或缓解。但是,我们的研究以及国外学者的观察 提
示,检测高敏度的TSH在判断Graves病的预后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停药时TSH
受 体抗体转阴,TSH恢复正常是甲亢缓解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Ross DS. Serum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measurement for assessment of thyroid function and disease.
EndocrinlMetabClin Nor Amer,2001,30(2):245~264.
2、 Fatourechi V. Subclinical thyroid disease. Mayo
ClinProc,2001,76:413~417.
3、 刘超. 亚临床甲亢. 江苏医药,2000,26(4):296~295.
4、 刘超. 亚临床甲减. 江苏医药,2000,26(9):712~713.
5、 刘超.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甲亢的预后判断. 国
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1,18(11):489~491.
6、 刘超. 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内科
学分册,1992,19(9):393~395.
7、 刘超. 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新认识. 江苏
医药, 1996,22(3):179-180.
8、 刘超. 甲状腺激素的合理应用. 医学综述 1997;3(2):
68-70.
9、 刘超,张忠邦,蒋须勤,等. 高灵敏度促甲状腺激素测定判断Graves
病预后. 中华医学杂志 1997;77(2):143-144.
半欢半爱 蓝白色-卢嘉丽
纪宝贝-律政俏佳人第一部
娃娃国娃娃兵-固执增生
右枕后-婴儿配方奶粉排行榜
第四套幼儿广播体操-彩超和b超的区别
上饶师院贴吧-南京454医院四维
北影96班-脑膜炎传染吗
减肥饮食搭配-人流后饮食
本文更新与2020-10-24 07: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30979.html
-
上一篇: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临床意义
下一篇:甲状腺癌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