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廊坊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
新添加的题型
(
共
3
题;共
18
分
)
1.
(
10
分)
(2017
八上·赛罕期末
)
默
写。
(
1
)
________
,良多趣味。
(
《三峡》
)
(
2
)
________
,终为土灰。
(
《龟虽寿》
)
(
3
)
《野望》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两句是
________
,
________
。
(
4
)
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 诗人杜甫生出忧国思亲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
,
________
。
(
5
)
默写《赤壁》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
(
3
分)
(2011·本溪
)
名著阅读填空。
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下, 他们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
________
(人物)欲望为兄弟申冤,却状告无门,于是拔刃血仇,血溅鸳鸯楼;林冲遇祸先让再忍,被逼绝境,终于
________
(情节)< br>,雪夜上梁山。他们是《水浒》中
的两个人物,这部古典名著的作者是
________
。
3.
(
5
分)
(2016·合肥模拟
)
作文:
榜样,字典中的解释为“可以作 为效仿学习的人”。在我们生活或者成长过程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或给
予你奋斗的目标,或给予你 前进的动力……请以“我心中的榜样”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 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
则会被扣分。③抄袭是一种不 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
文章不要少于
600
字。
二、
选择题
(
共
1
题;共
2
分
)
4.
(
2
分)
(2019·北碚
)
对下面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 .
《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英国作家雨果,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
《九三年》等。
B
.
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他写作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 、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
而坎坷的人生。
C .
《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D .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写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全
书共
130
篇,开史传文学之先河。
三、
字词书写
(
共
1
题;共
7
分
)
5.
(
7
分)
(2017
七上·义乌月考
)
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
1
页
共
14
页
半夜里听见
A
(形容雨点“密”、“多”)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mèn)。从窗内往
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piāo)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 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
B
(形容荷花高耸直立的样子)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
1
)
请给语段中的三处拼音写上汉字。
mèn
烦
________
piāo
散
________
dàn
菡
________
(
2
)
请根据意思填写对应词语。
A
.
________
形容雨点“密”、“多”
B
.
________
形容荷花高耸直立的样子
(
3
)
划线词“梗上”的词性是(
)
A .
动词
B .
名词
C .
代词
D .
形容词
四、
诗歌鉴赏
(
共
1
题;共
5
分
)
6.
(
5
分)
(2013·昆明
)
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五、
文言文阅读
(
共
1
题;共
12
分
)
7.
(
12
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
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 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
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 儿,恬若不知。
《宋学士文集》
(
1
)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窃入学舍
②儿痴如此
③恬若不见
第
2
页
共
14
页
(
2
)
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 .
必以分人
C .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
以刀劈狼首
(
3
)
从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六、
现代文阅读
(
共
3
题;共
52
分
)
8.
(
17
分)
阅读下面的一篇科技作品,完成后面问题。
“超级细菌”:我们如何应对?
近年来,
印度、
巴基斯坦、
比利时等国出现的“超级细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超级细菌”究竟是什么细菌?
其致病力 如何?应如何防范感染?
英国加的夫大学的马克·托尔曼博士参与蒂姆·沃尔什教授领导的研 究小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细
菌的超强抗药性来源于一个名为
NDM
-1
的强悍基因。只要细菌体内拥有这个基因并通过它指导合成相应的酶,就
可以对的所有抗 生素都产生抗药性,其中有些“超级细菌”甚至对现在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药性。更可怕的是,
NDM-
1
基因并不只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上,还可以存在于一种名叫质粒的独立于染色体外的遗 传物质中。质粒具有在
不同细菌细胞间转移的能力,
因此这个基因现在散布在多种细菌中。这也意味着“NDM-
1
细菌”不是一种细菌,
而
是许多种拥有
NDM
-
1
基因的细菌的统称。托尔曼说:“这是我见过的移动性最强的基因之一,它 会使多种不同疾
病都难以治疗。”
“超级病菌”是否会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浙江 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肖永红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对此公众 不用恐慌。
“目前来看,
这种病菌的致病力并不强,
和普通大肠杆菌差不多,
只是感染后很难治疗。”他说,“现在这种病菌的感染主要是在医院,医院病人容易被感染,对于正常的、抵抗力
没有下降的普通人,现在看来没有很大的威胁,不用像防非典那样来防范。” 由于“超级细菌”难以治 疗,对付
它最好办法是防御。
对个人而言,
托尔曼的建议很简单:
多洗手,< br>注意饮食卫生,
因为“超级细菌”仍然还是走“病
从口入”的老路。
托尔曼表示,对付“超级细菌”的治本之策还是减少抗生素的滥用。自上世纪
40
年代以青霉素 为代表的第一
批抗生素诞生以来,人们日益依赖这种对付细菌的“神奇武器”。细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 不断发生变化,逐步获
得各种抗药性。抗生素的药效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病菌耐药性也就越来越强,最 后就出现了针对王牌抗生素耐药
的“超级病菌”。临床上一般危重感染的患者出现“超级病菌”的情况较 多,因为患者本身已经用过多种抗生素,
这种情况的威胁也比较大。
“一有耐药的病菌出来,立刻出来针对性的抗菌药物,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肖永红指出,现实 情况
是,抗菌药出来后马上就有针对这种抗菌药耐药的病菌;而针对耐药病菌开发新药需要十年左右的时 间。他表示,
单靠开发新的抗菌药不太现实,
最根本的还是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一遇到 伤风感冒等小问题就去买消炎药、
抗菌药,
第
3
页
共
14
页
这是很危险、
很不好的用药习惯。
据
2007
年统计,
我国的门诊感冒患者约有
75%
应用抗生素,
外科手术则高达
95%
。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 ,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
80%
,其中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
58 %
,远高
于
30%
的国际水平。肖永红指出,对医疗机构、药店也要加强合理 用药的监督管理。“我国早就有合理使用抗生素
的一些规定,但是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地执行,对执行的 情况也缺少监督和评估。”
(选自《科技日报》
,有删节)
(
1
)
请用简要的语言有条理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
25
个字)
(
2
)
文中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
3
)
下列说法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
。
A .
只要细菌体内拥有
NDM
-
1
基因并通过它指导合成相应的酶,就可以对
所有抗生素都产生抗药性。
B . NDM
-
1
基因是沃尔什教授见过的移动性最强的基因之一,它会使 多种不同疾病都难以治疗。
C . “超级病菌”的致病力并不强,和普通大肠杆菌差不多, 对于正常的、抵抗力没有下降的普通人,现在看
来没有很大的威胁。
D .
自
40
年代以青霉素为代表的第一批抗生素诞生以来,人们日益依赖这种对付细菌的“神奇武 器”。
(
4
)
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关于应对“超级细菌”的新发现。
【链接材料】
①上海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倪语星教授建议普通病人不要随便服 用抗生素,
患上例如感冒等上呼吸道疾
病都是病毒感染而不是细菌感染,
不需要服用抗 菌药物,
只需要喝水、
卧床休息,
大部分情况下,
就能够自行痊愈。
(新华网科技频道)
② 相关数据显示: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十分严重,在
1700
多种感染性微生物中近
50%
是动物源性的,而全球
每年所消耗的抗菌药物总 量中有
90%
被用于食用动
物。
2007
年对
5
省市的调查,国内畜牧养殖业使用的抗菌药物
的更新几乎与人用抗菌药物同步,滥用抗菌药物的 现象也十分严重。
(第
11
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
议报道)
9.
(
20
分)
(2016·台山模拟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里的故事
牛角湾离小镇五里,小镇离县城五十里。
李老师在牛角湾教了很多年书了。以前,是 他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星期一到校,星期五离校,如同一只飞来飞
去的候鸟。后来,李老师的老婆患了重 病,交不起医药费,李老师就把县城的房子卖了。这样,李老师一家人就住
在学校里了。
李老师的儿子不到五岁,李老师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母亲,半边瘫痪。李老师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学生娃心疼老师。今天这个拿几根黄瓜,明天那个拿几个鸡蛋,可李老师坚决不收。若收下来,就一 定按市场
价付款。一来二去,学生娃没辙了。
春天到了,柳树发芽,桃花吐艳,山上 的蕨菜也蹿得筷子一样高了。李老师的老婆忙里偷闲,隔三差五就背个
竹篓,与一帮村姑大嫂去采蕨菜。 小镇赶圩的日子,就拿到集市上去卖掉。
第
4
页
共
14
页
有一次,李老师的老婆不小心在山上滑了一跤,一连好几天,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李老师对学生很严格,谁上课不专心,他会把眼睛瞪得溜圆;谁没完成作业,他会毫不留情地留下来。严师出高徒,李老师教的虽然是复式班,可教学质量总是名列前茅。
这天下午的作文课,李老师 端着一摞本子,刚跨进教室,学生娃就异口同声地高喊:“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
去春游。”
反了,真是反了!李老师的脸气得成了猪肝色:“你们不想写作文吗?作文可是你们的薄弱环节啊,一定 要想
办法提高才行!”
然而,学生娃的呼叫还是一浪高过一浪:“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
李老师 挠了挠脑壳:“也好,不过你们得答应我的条件。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写这次活动的作文。”
“耶!”学生娃欢呼雀跃。
李老师带着一班人,来到附近的山上。但见绿树丛生,青 草遍地,还有不少野花在清风中摇曳生姿。
李老师提议:“我们来举行爬山比赛。”
学生娃回答:“还是采蕨菜比赛吧。”
李老师点点头:“好。”
学生娃一哄而散:“看哪个采得多啊。采得多的是英雄,采得少的是狗熊。”
四十多 个学生娃渐渐消失在绿海中……直到日头西斜,学生娃才陆续下山,手里提着一袋袋柔嫩的蕨菜,他们
是 有备而来呢!
回到学校,所有的蕨菜过了秤,一共是九十三斤。学生娃搓着黏糊糊的手,回家去了。
第二天,有人看到李老师和他老婆一大早就把蕨菜挑到小镇的集市上去了。学生娃便私下里议论,蕨菜能卖多< br>少钱。
第三天,李老师高兴地在班上宣布:“蕨菜全部卖掉,按市场价一块五一斤,卖 了一百三十多块钱,这些钱按
人头分给你们。”
“我们不要。这蕨菜是野生的,不是 地里种的,老师不能不收!”孩子们齐声叫道,一张张幼嫩的脸上,流露
出开心的笑容。
李老师的眼眶湿润了。
不久,
学生娃惊喜 地发现:
教室里多了一个图书箱,
里面放着几十本新崭崭的杂志,
有作文书,
也有小小说……
(
1
)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2
)
学生娃心疼李老师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两例说明。
(
3
)
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李老师的性格特点(选择其中的两点)
。
(
4
)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表达效果?
10.
(
15
分)
(2019·仁寿模拟
)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全国绝大多数小学下 午三点半就会放学,而此刻正忙于工作的家长们却无暇接孩子回家。……由此引
发的“三点半现象”一度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去年
2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
第
5
页
共
14
页
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各类资 源和需求,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
作合力。通过“财政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适当 补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材料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副教授吴新慧表 示,“三点半现象”不光反映出普通双职工家庭的困
难,也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而是社会难题。 建议通过政府出台政策,家长适当出资,地方政府适当补贴的
办法来解决,让相关志愿者、专业社会组织 和机构力量等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陈宝生教育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也强调,如何依靠社会力量解决“ 三点半难题”,教育部门正在积极探索。但对于学校周边野蛮生长的托管机构,
需要通过立法来治理,还 会通过出台行政法规来进行规范。
材料三:
3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 br>2018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依法依规加强对“高考移民”
的综合治理,
严格遵守“30
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
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
中学生学科奥 林匹克竞赛、
科技类竞赛、
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br>
材料四:
(参见漫画)
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请概括出解决“三 点半难题”可行的
3
个主要办法。
(每点不超过
10
个
字, 不含标点)
(
2
)
根据(材料四)
,完成情境对话。
(
3
)
结合以上所有材料,说说你对(材料四)漫画的看法和认识。
第
6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
一、
新添加的题型
(
共
3
题;共
18
分
)
答案:
1-1
、
答案:
1-2
、
答案:
1-3
、
答案:
1-4
、
答案:
1-5
、
考点:
解析:
答案:
2-1
、
考点:
解析:
答案:
3-1
、
第
7
页
共
14
页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23: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9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