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我是怎样理解平衡膳食的
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 素种类齐全、
数量充足、
比例适当;
膳食中所供给的营
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保持 平衡。平衡膳食需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
膳食中应该有多样化的食物 。人们知道,人体需要各种营养素,不是几种食物就能
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如果只吃一 两种或少数几种比较单调的食物,
就不能满足人体
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
长期吃较单调 的膳食对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因各种食物中
所含的营养素不尽相同,只有吃各类食物 ,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要求。
(2)
膳食中各种食物的比例要合 适。人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素,而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
发挥作用又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如:人体需要较多的钙,而钙的消化吸收
必须有维生素
d
参与完成。
维生素< br>d
是脂溶性维生素,
如果肠道里缺少脂肪,
它也不能很好
地被肠道吸收 ,
只有在吃维生素
d
的同时,吃一定数量的脂肪,维生素
d
才能被吸 收。
而脂
肪的消化吸收,
必须要胆汁发挥作用,胆汁是肝脏分泌的。要使肝脏分泌胆汁 ,必须保证另
一种重要营养素――蛋白质的供给。
那么,蛋白质、脂肪、 糖这三大营养素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呢
?
如果人吃的糖和脂肪不
足,体内的热量供应不 够,就会分解体内的蛋白质来释放热量,补充糖和脂肪的不足。
但蛋
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建筑材 料”
,体内缺少了它,会严重影响健康。
如果在吃蛋白质的同时,
又吃进足够的糖和脂 肪,就可以减少蛋白质的分解,用它来修补和建造新的细胞和组织。
由此可见,< br>各种营养素之间存在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
为了使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充分
发作用,不但 要注意各种营养素齐全,还必须注意各种营养素比例适当。那么,各种营养素
应该保持怎样一个比例才合 适呢
?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膳食中的糖类占全天总热量的
60%
~
70%
,脂肪占
20%
~
25%
,蛋白质占
12%
~
15%
,还要有
500
克新鲜蔬菜和适量的水
果,这样的膳食结 构基本上可以达到平衡。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是
1992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
言中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 食是健康四大基石中的第一项重要内容。
合理膳食,
或者
称为健康饮食、
科学 饮食,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三言两语肯定是说不清楚的,这里力
图说得简单一些。我很欣赏美国营 养学家
T
·柯林·坎贝尔(
T.
Colin
Campbell< br>)博士的解
释,坎贝尔是康奈尔大学的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
。 坎贝尔在
2006
年
9
月出版的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中阐 述了膳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
这就是营养和基
因有着密切关系。在同样的环境下,有人容易 生病,有人不易生病,有人容易发胖,有人不
易发胖,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人体内存在易感基 因。
但是易感基因可以通过营养摄入来进
行控制,也就是说,如果食物搭配恰当,即使有易感基 因也可以不表现出来;相反,如果食
物搭配不合理,
易感基因就会比较快地表现出来。
动物蛋白、
尤其是牛奶蛋白能显著增加癌
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 松症、高血压、白内障和老年痴呆症
等的患病几率。
令人震惊的是,
所有这些疾病都可 以通过调整膳食来进行控制和治疗,
而父
母遗传的基因并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我通 过实践总结出可以遵循的一点方法,
为了在日
常生活中操作上的便利,
我以为应该重点 抓住三个问题,
那就是:
摄取食物要做到酸碱平衡,
适量补充
α
-< br>亚麻酸的摄入量,适量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其中,酸碱平衡是一个
核心问题,
α
-
亚麻酸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是两个突出问题,或者称为两个重点问题。如果简
单地说 成是
“一个核心、
两个重点”
,
那不就更加容易记忆了吗?下面分别做一下简 要说明,
仅提供参考,
希望对于人们的健康能够有一些帮助,
也诚恳地希望人们对于健 康饮食的认识
不要来得太迟。
1.
酸碱平衡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理念
我患过痛风病,
这是一种现代文明病。
我的痛风病和家族遗传基 因有关,
小的时候没有
表现出什么症状来,
到了中年时,
偶尔会有痛风病发作 ,
那时只是大脚指红肿,
还可以行走。
从前生活条件较差,
没有那么多含有高 嘌呤的食物可吃,
所以发病机会也较少。
到了老年时,
生活条件有了改善,
食 物搭配很不合理,
发病次数增多,
每一年都要发病两三次,
血尿酸很
高,严重 的时候,脚肿得很厉害,疼痛难忍,有时甚至不能走路。我一直依赖于医院治疗,
吃过西药,
也 吃过中药,
可是都不见好转,还是老样子。
因为藏医学对于痛风病的认识和治
疗要比西 医学早近千年,
所以后来就改用藏药来治疗,
那是一种含有宽筋藤强效生物活性碱
的药 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无奈,
才从单纯的医疗转移到科学饮
食中来。
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得知,
绝对不应该将饮食和医疗对立起来,
而应该将这二者协调和统一起来才是。
我认真地调整饮食结构,
力图实现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在日 常饮食中,
肉食的用量减少了,
蔬菜和水果的用量增加了,
每隔两三天还要吃一点裙带 菜或者海带。
这
里要强调的是,水果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每天必须要吃的,不能忽视。经过半 年的实践,
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好,
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疾病终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br>回想多年的医疗过
程,走了许多弯路,体会尤为深刻。
酸碱平衡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理念,酸碱平衡是一个核心问题。在人类生命漫长的进化
过程中,< br>人体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呈弱碱性的内环境。
正常人的体液除胃液、
尿液等外是
呈弱碱性的,其中血液的
pH
值(酸碱度)为
7.35
—
7.45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原生质即原
浆的
pH
值为
7.6
—< br>8
,胆汁的
pH
值为
7.4
,胰液的
pH
值 为
7.8
—
8.4
。这种
pH
值的恒定现
象,叫做 酸碱平衡。
由于现代人的不良饮食习惯,
摄入酸性食物过多,
导致体内酸性代谢产物过多,超出人体生理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并引发身体一系列不适病症。正常人血液的
pH
值在
7.35
—
7.45
之间,
为弱碱性体质,
但这部分 人只占
10%
左右,
绝大多数人血液的
pH
值在
7.35< br>以下,为酸性体质,身体各部位在酸性体质下更容易发生病变,长期处于健康和
疾病之间的亚健康 状态。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科学院院士、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
医学工程系博 士生导师杨子彬教授认为:
一般来说,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
如果人体
的体液偏酸,
细胞的功能就会变弱,
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发生障碍,
废物就不易排出,
肾脏、
肝脏的负担就会加大。如不注意改善,继续发展就会形成疾病。据统计,
85%
的痛风、高血
压、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因此,国内外有很多专家都提出:酸性体 质是百病
之源。
酸性体质不是突然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最早期无论是什么年龄段,
如果
有了疲劳、
睡眠不好、
腰酸腿疼、
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 不集中等往往不能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这一些症状都是酸性体质的表现,
一旦酸性物质积累到一 定程度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消
化道疾病、
胃肠道疾病等。通常酸性体质一旦形成就 很难摆脱,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厉害。因
此,对于酸性体质,我们要提前控制(杨子彬
防治酸体
,
医学面临的新问题《医学研究杂
志》
2007 Vol.36 No.11 P.5-7
)
。中央首长保健医生、主任医师陆士贤教授认为: 如果有下
列症状,可能已变成酸性体质。
1.
夜里睡眠不好、早晨起床精神不振、情绪 不稳、易发怒;
2.
食欲不振、乏力犯困、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
3.
身体 肥胖、免疫力低、经常生病;
4.
腰
酸背痛、手脚发凉、四肢麻木、头痛耳鸣;
5.
肠胃功能失调、胃酸过多、经常便秘、腹泻、
尿频尿急;
6.
有高血压 、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脂肪肝、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痛风等
病症。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陈子涛教 授认为:检测酸性体质主要用
MDI
细胞检测仪检测,
也可做一些相关的检查,如二氧 化碳结合率(
23
—
28
)
,
碱贮备量(
20∶
1
)
,特殊情况下可
检查动脉血
pH
值是否在
7.35
—
7.45
之间。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中央保健委员会预
防保健会诊专家、
国家卫生部聘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博士生导师赵霖教授指出:
无论 日常
生活或节假日,餐饮中都应掌握酸碱平衡,不可偏颇。如终日饱食膏粱厚味,酸碱失衡,将
严重影响健康。比如
SARS
病毒培养基的
pH
值是
7.2
,而人血液的
pH
值是
7.35
到
7.45
,
如果 你吃了太多的鸡鸭鱼肉等呈酸性食品。血液变酸,就容易感染“非典”
。世界著名的日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22: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883.html
-
上一篇:三七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下一篇:三七的药效发展及其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