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痰湿?中医是上,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两种。
其中“有形之痰”也称为“外痰”,主要存在于肺部,即肺部和支气管分泌出来的黏
液,
也即我们平常咳嗽时吐出来的痰。
健康的人一般痰很少,
只是身体为了保持呼吸 道的湿
润而分泌少量的黏液;
一旦身体出现不适,
呼吸道出现炎症或是主呼吸的肺出了 问题,
痰量
就会增加,痰的性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有黏液变成黄脓痰。
“无形之痰”则广泛存在于我们身体的各个组织,脏器、经络、血液之内,是 肉眼直接
看不到的。
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
再加上致病因素的影响,
致使气血 津液等水液停滞不运化,
失去了正常的运行功能,逐步停蓄凝结成为一种粘稠状的,有害的液体,也即为 “痰湿”。
“无形之痰”更可怕。
这种“痰”普通人看不见,也咳不出来,往往容易忽视其存在,但它们却长期留伏在
体内,成为很多疾 病的发生诱因和基础,如无形之痰积聚在胃部,可能会引起胃胀、恶心、
呕吐等不适;积聚在心脑,可能 会引发心悸气短、心神失常、精神错乱等症状。
同时,“痰随气行,无处不到”,这种无形之痰还会随着气血的运行,在我们全身上
下流窜,影响血脉经络和五脏六腑,可能引发各种疾病,所以才有了“怪病多痰”
“百病皆
因痰 作祟”等说法。
痰湿的形成与脾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气郁、脾虚、肾虚都会生痰,痰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有密切
的关系,且其中尤以脾的功能
最为重要。
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机体摄入的营养都是通过脾的功能来运送至五脏六腑、四
肢百骸,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脏腑气血充足,反之,若脾的运化功能不健,则营养物质不
能运送到周身 ,剩余的垃圾和代谢垃圾不能运送出去,就易与体内水液混合凝聚成痰。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21: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787.html
-
上一篇:三七的功效和服用方法
下一篇:三七粉泡水喝的功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