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便秘诊治知识讲座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21:45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无痛人流的价格)

便秘诊治知识讲座

1
.怎样才算便秘?

便秘 是人们最常发生的一个症状。据估计有半数人(
50%
)曾患有便秘,特别是老年人、
孕妇和小孩发生率很高,许多人为此而感到痛苦。

正常人食物进入胃肠,经过消化、吸收,将 残渣变成粪便排出体外大约需要
24

28
小时,
基排便间隔超过< br>48
小时(二天),一般便可看作为便秘。但每人的排便习惯不同,吃的食
物不同,排便 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有的人习惯于
2

3
天排一次粪便,有些人手术后吃
得少,甚至
5

6
天后排便,只要大便不干燥硬结,排便时通畅无痛 苦,就不能算做便秘,
属正常的生理差异。
粪便变得干燥坚硬,
排便时伴有时间延长,
难于排出,
肛门坠胀、
疼痛,
或引起了腹胀、腹痛、腹鸣、多屁、食欲不振、 头晕乏力等症状时才可以算做真正的便秘。
有这些症状的人,即便是每天排便几次也应算做是便秘。
2
、引起便秘的原因的哪些?

引起便秘的原因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大类。

所谓功能性原因,
就是说排 便正常生理机能因某些原因发生了失调或紊乱,
不能正常地按时
把粪便排出体外。常见原因有:


1


精神神经因素

因为排粪动作 是受大脑皮层随意控制的动作,人可以随意的延长排便
时间,
在工作忙或没有合适排便地方和条 件时,
通过在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随意和不随意
的反射活动,能使便意缓解,
粪便通 过直肠的向上逆行蠕动返回乙状结肠,暂时不排便

这种对排便活动的随意控制能力,
有利用人适应环境变化和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但如果经
常任意的延长排便时间,
久而 久之就会使直肠壁上的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后产生的压力
的感受性变迟钝,
使粪便在直肠内 停留时间增加而不引起排便反射,
无便意感产生。
一些肛
门疾病如肛裂、肛门周围脓肿 、痔疮等,病人因怕在便时疼痛、脱出、流血,常有意识的控
制、延长排便时间,也会产生这种习惯性的 便秘。抑郁性精神病和癔病患者,常常便秘,也
属于这一范围。许多脑病如中风症、结核性脑膜炎、流行 性脑膜炎、以及脊髓损伤、断裂的
病人,
常常先有一时性大便失禁,
然后转变为便秘形 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是直肠性便秘
形成的主要原因。


2
)整个胃肠道运动缓慢

营养缺乏,特别是
B
族维生素缺乏、慢性阿片中毒、甲状腺机
能减退等,可影响整个胃肠道正常蠕动,使食物通过时间延长, 因运动缓慢而形成便秘。


3


肠道所受的刺激不足

吃得过少,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分不足,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 br>量的刺激,
使结肠产生蠕动,并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进入直肠后又因为量少,不能产
生足够压力,刺激直肠壁的神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因而形成便秘。


4


排便动力缺乏

排便时不仅需要肛门括约 肌的舒张,提肛肌的向上外牵拉,而且还需
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及大腿肌收缩来加强排出。
人 们用力排便时,常常暂时屏气
(停止呼
吸),通过以上肌肉收缩使胸内压急剧上升,来推动粪便 排出。因病,因年老体弱,或妇女
生育使腹壁松驰,肛门手术使肌肉损伤后,膈肌、腹肌、提肛肌收缩力 减弱,使排便动力缺
乏,也会引起便秘。




5


肠壁的反应性减弱

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 感受,腹泻之后,常会有一段时间的便秘。
这就是肠壁反应性减弱的结果。
肠壁内的神经细胞受 到炎症、
痢疾等引起腹泻后,
常常有短
时期排便减弱,虽然受到足够的刺激,也不能适 时地引起排便反射,反而使便秘更加严重。


6


铅、 砷、汞、磷等中毒;服用碳酸钙、氢氧化铝、阿托品、普鲁本辛、阿片等药物性
便秘。

所谓器质性便秘,
就是说腹腔内、大肠肛门内出现

实质性病变,障碍或影响 了粪便的正常
通过和排出。
因而发生的便秘。
诸如大肠肛门良性和恶性肿瘤。
慢性炎症等所引起的肠腔狭
窄变小、巨结肠症引起的直肠痉挛狭窄、
手术后并发的肠粘连、部分 性肠梗阻等,
或腹腔内
巨大肿瘤,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以及妊娠、腹水等压迫了大肠,使粪 便通过困难,均可
出现便秘。这类便秘因为是器质病变引起的,所以需通过动手术等解除病因才能治愈便 秘。


便秘按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两大类:慢传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


慢传输 型便秘,
是由于肠道收缩运动减弱,
使粪便从盲肠到直肠的移动减慢,
或由于左半结< br>肠的不协调运动而引起。
最常见于年轻女性,在青春期前后发生,其特征为排便次数减少
(每周排便少于
1
次),少便意,粪质坚硬,因而排便困难;
肛直肠指检时无粪便或触 及
坚硬粪便,
而肛门外括约肌的缩肛和用力排便功能正常;
全胃肠或结肠传输时间延长 ;
缺乏
出口梗阻型的证据,
如气囊排出试验和肛门直肠测压正常。
非手术治疗 方法如增加膳食纤维
摄入与渗透性通便药无效。糖尿病、硬皮病合并的便秘及药物引起的便秘多是慢传输 型。

出口梗阻型便秘
,
是由于腹部、肛门直肠及骨盆底部的肌肉不协调导致 粪便排出障碍。在老
年患者中尤其常见,
其中许多患者经常规内科治疗无效。
出口梗阻 型可有以下表现:
排便费
力、不尽感或下坠感,排便量少,有便意或缺乏便意;肛门直肠指检时 直肠内存有不少泥样
粪便,
用力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可能呈矛盾性收缩;
全胃肠或结肠 传输时间显示正常,
多数
标记物可潴留在直肠内;
肛门直肠测压显示,
用力排 便时肛门外括约肌呈矛盾性收缩或直肠
壁的感觉阈值异常等。很多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也合并存在慢传输 型便秘。

3


便秘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便秘 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人体通过消化系统每天摄取大量的食
物、
水分和其他营养物质,
经过复杂的转换过程变成机体生长活动所需的成分,
同时排 出代
谢废物和有害物质。

《内经·五脏别论篇第十一》指出:
“夫胃、大肠 、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
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 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泊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研究认为
,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的排出主要是通过人体四大排泄系统
---
大肠、皮肤 、呼吸
道和泌尿系统来完成的。
这四大系统中任何一方的功能紊乱,
都必将影响或加重 其他系统的
负担,
日久必会导致这些系统的功能障碍和疾病发生,
有毒物质滞留体内,
从而产生自体中
毒,形成恶性循环,损害机体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br>大肠是消化道的下段,长约
1.5
米,
食物残渣经由大肠时,一部分水分
被大肠粘膜吸收,
同时经过肠内细菌的发酵和腐败变为粪便。
除食物残渣外,
粪便还 包括脱
落的肠上皮细胞和大量细菌,人体粪便中的细菌约占固体总量的
20%

30%
,由于大肠内的
酸碱度和温度、
湿度对细菌的繁殖极为有利,
因此在 便秘患者的粪便中的细菌量和分解产物
含量会更多。研究结果显示粪便中的有害物质约有
22< br>种,其中包括硫化氢、氨气、沼气、
等有害气体和苯类、吲哚、肉毒杆菌毒素、尸毒、甲酚、丁酸 等,以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重
金属盐类。
大量分解代谢产物及有害物质存在于粪便中,
如果不能及时排出,
则部分可以通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21: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747.html

便秘诊治知识讲座的相关文章